美国游--观尼亚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英文:Niagara Falls)是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州的交界处的瀑布,瀑布源头为尼亚加拉河,主瀑布位于加拿大境内,是瀑布的最佳观赏地;在美国境内瀑布由月亮岛隔开,观赏的是瀑布侧面。<br>尼亚加拉河的水流冲下悬崖至下游重新汇合,在不足2公里长的河段里以每小时35.4公里的速度跌宕而下15.8米的落差,演绎出世界上最狂野的漩涡急流,经过左岸加拿大的昆斯顿、右岸美国的利维斯顿,冲过“魔鬼洞急流”,沿着最后的“利维斯顿支流峡谷”由西向东进入安大略湖。<br>尼亚加拉瀑布与伊瓜苏大瀑布、维多利亚瀑布并称为世界三大跨国瀑布。<div><br></div><div>以上摘自百度介绍。</div> 坐上见闻旅行社的巴士,去看尼亚加拉大瀑布 这是旅行社发的,别在衣物上的识别标志。到这里来的旅行团很多,我们团友又是第一次见面,后来集合时,就是这个标志章帮我找到了我的团队。呵,很有用别丢了。 我们的旅游大巴 中午吃饭的一个服务区 怕相机淋水小店里买个小包 车漆都刷的美国旗,两栖游艇吧 距瀑布老远,坐在车里,我们就看到了远远升腾的雾气。导游说那就是我们要看的瀑布。虽还看不到壮观的瀑布,但仿佛已闻到那弥散在空气中的重重水汽,震耳欲聋的响声已经轰鸣在我们的耳畔。 到了瀑布景区 下车后我们走向那幢房子,在里面导游发给我们每人一张票,可以看电影,还要用它领雨衣,别丢了。在这里开始自由活动,看电影,坐船观瀑,吃饭、 周边玩,大约有五个小时的时间。那也没来得及去彩虹桥那里看看,很遗憾。<div><br></div><div>彩虹桥是美加界桥。<br></div> 这幢房子里有个电影院,演的是尼亚加拉瀑布纪录片。还有介绍景点的说明书免费获取。当然还有小卖店,卫生间等。看了一个有关尼亚加拉瀑布的记录片,外面屏幕演的和里面一样。 出来自己开始逛了,坐船是有时间的,先随意逛逛。 看见园内车也不敢坐,不知怎样沟通,走吧 这里配个大瀑布导游,这个导游的小伞很别致,这是我们的团 走过一座桥,我们去排队进一个奥尼达瞭望塔楼里等坐电梯,再下到河岸乘坐《雾中少女》游轮的码头。<div><br>走上奥尼达瞭望塔,看尼亚加拉大瀑布,落差50米以上,上面的水面和下面的水面都叫尼亚加拉河。</div> 在等电梯的时候,有人说,对面那座桥就是连接美加国界的彩虹桥。尼亚加拉河彩虹桥(Rainbow Bridge),连接美国和加拿大的跨国大桥,这一段的尼亚加拉河是美加两国界河。<div><br><div>历史上,为了争夺这块宝地,美、加两国曾于1812年至1814年间进行过激烈的战争,战争结束后,两国签定了“根特协定”,规定尼亚加拉河为两国共有,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边界。</div><div><br> 彩虹桥上,中央飘扬着美国、加拿大和联合国的旗帜,星条旗在南,枫叶旗在北,联合国旗居中。桥上不设一兵一卒,两国海关就在那里,两国游人只需出示各自的护照,无需办理签证等过境手续,即可自由往来。我们不属免签、可过游人之列,没拿签证,就别过去了。 导游让大家别随便走过去,说是过去容易,回来有点点麻烦,耽误时间。 <br></div></div> 站塔上看得真舒服,远的,近的,下面河边 那是对面加国瞭望塔,还有旋转餐厅吧。 下面等坐游轮的游客码头上,进去一条道,出来另一条道。 下到河岸边,我们一圈圈的排着队等着,每个帐篷之间有警察或工作人员控制人流间隔,免得过于拥挤。 <br><br> 人们曲里拐弯的排着队穿过这几个帐篷似的小房子,这里有寄存区,不能拿到船上的儿童车之类的要存在这里。<br> 在发放雨衣的帐篷里,游人们凭票拿到一件蓝色透明印有尼亚加拉字样的塑料防水斗篷。 外国人带小孩的居多 终于拿到一件雨衣,这时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穿上雨衣,还真有点热,三十多度,蓝蓝的天上,火火的大太阳下,捂上一个塑料雨衣,立刻就烤得出汗了。 登雾中少女号游轮的小码头. 轮到我们上船了,呵,我们的游轮开起来了,船头挂美国旗。船尾挂加拿大旗。坐船欣赏尼亚加拉瀑布始于1846年,多年来,加美两国始终各有两只游船,都取名“雾中少女”号,负责引领游客与瀑布亲密接触。加拿大的游客全部穿红色雨衣,美国游船的游客一律是蓝色雨衣,每只游船上都能看见两国国旗。<br><div><br> 游轮为啥叫雾中少女,据说还有传说,看了一下,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网上会有详细介绍。 </div> 回头来一张刚经过的地方--美国一面的游轮码头。 瀑布令人震撼,一片惊呼声,人们被震惊。想着要和铺天盖地的尼亚加拉亲密接触,人们都很兴奋。上了船,选个地方拍个到此一游。船是白颜色、双层的,还有座位。但是虽然游人满满塞了一船,却没人去坐,都在船边或靠边站着,选着观瀑的好地方。<br> 出现彩虹,人们兴奋、惊叫着。滔天的白雾, 巨大的咆哮声似乎把我们一下围了起来,人们的说话声、惊呼声根本听不见,只听见瀑布声犹如万马奔腾,瀑布溅起的水珠落在我们身上,头上,脸上,相机上,像是疾风裹着大雨点打得有时都睁不开眼睛。对着瀑布根本拍不到啥,但我还是顽强地隔着雨衣拍了几张雾气昭昭的滔天白浪。 当年英国作家查尔斯 狄更斯曾来这里观瀑,他形容初见瀑布的感觉:“我看见了两片嵯峨的白云,从地心深处巍巍而出,冉冉而上。当时所见,仅止于此。后来我们到底下了车了;于是我才头一回听到洪流的砰訇,同时觉得大地都在我脚下颤动。”<br> 船上游人兴奋的互拍,为自己在瀑布前留影;拍着周围的景色,叽里呱啦操着各自语言不时地发出惊呼声,大概都沉浸在新鲜惊奇的感觉中,面对这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奇妙世界,由衷地述说着对大瀑布美丽壮观景色的赞叹. 美美的彩虹瀑布 我们先经过美国瀑布,然后经过那个窄窄的叫新娘面纱瀑布,这两个瀑布相比后面的马蹄瀑布很清秀了<br><br> 尼亚加拉瀑布由三个瀑布组成,美国一边较大的瀑布称为美国瀑布,在美国纽约州境内,高达50米,在美国瀑布旁边有一个鲁纳岛,水流又被其一分为二,分出了一条宽80米,落差50米的小瀑布,水流较小,飞落化雾如同一位带着面纱的新娘,故称“新娘面纱瀑布”。最大的瀑布在加拿大一侧,称为加拿大瀑布或马蹄瀑布。<br> 我们接近了美国瀑布,越接近瀑布,瀑布雨也越下越大,从头上浇下来。忽觉得满船大乱,一片惊呼声,原来一条七色彩虹挂在了眼前的瀑布上,真是美极了。本来好多人把相机已经放在雨衣里面,舍不得镜头哟。但是这美景、这瀑布的诱惑力太大了,大家不顾雨打湿相机镜头,重又拿出相机、摄像机,紧张的拍着美丽的瀑布彩虹。 船上也来一张,到此一游哈。 <div>左面的就是美国瀑布,右面窄窄的就是新娘面纱瀑布。新娘面纱瀑布好像很平静,真像羞涩的新娘哎,把美丽的面孔藏在白色的面纱后面,这里的秀美感觉酷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了。</div> <div><br><div>这应该是加拿大马蹄瀑布,距瀑布最近时,真的是周围白茫茫,上不着天, 下不着地,加上游轮被瀑布冲击的摇摇晃晃,感觉自己瞬间好像变得很渺小,根本无法左右自己,任由白雾抚弄着,飘在雾中的感觉。看不见瀑布,看不见山。只听见那雷鸣般的水声,不过那时倒是没有一点害怕了,只是觉得,这麽多人都交代给这雾中少女了,由她去吧,我就好好享受吧。</div></div> 到马蹄瀑布那里船离得很远,那里的瀑布力量确实大,一直雾气弥漫,就是一个大漩涡。<div><br></div><div>前两年刚看过我国的黄果树瀑布,那瀑布非常好看,临近还有拍摄西游记的陡坡塘瀑布,(已写过游记在此)游览时我就觉得气势宏大,壮观,好看。这回来到尼亚加拉大瀑布,嚯,可不一般。有人形容看黄果树瀑布 就像看太极高手,白衣衬着青山,于轻灵辗转中呈现内敛的力道。看尼亚加拉瀑布犹如拳击勇士,赤膊上阵,以震天动地的彪悍取胜,这一看真名不虚传。</div> 百度 加拿大马蹄瀑布。 想起了高尔基的海燕,不过这是海鸥。哈哈。 看见照片中那些蠕动在层叠廊桥穿黄雨衣的游人吧,那是去瀑布隧道的。搭乘电梯降到几十米深的地下,沿着两条隧道就可以来到突出的平台上欣赏加拿大瀑布的正侧面,仿佛置身于瀑布之中。在这个伸手即可触摸到瀑布的地方,瀑布的雄伟英姿离游客只有咫尺之遥,而瀑布的波澜壮阔更是令游客无不叹为观止。不过这是在加拿大一侧的节目,有机会去加拿大再去看看吧。 瀑布,雾中少女,这画面棒极了! 尼亚加拉奥尼达了望塔 游轮回码头时又见新娘面纱和美国瀑布 不一会 雾中少女带着我们钻出了白雾,回到了码头。下船时回头看瀑布。 好可爱的小宝宝,大瀑布好似挂在天上,好奇特的景观。 在水里船上大概玩了一个小时左右, 下船的人们继续向着高处的观景台走去,冒着瀑布洒下的细雨霏霏。站在大瀑布脚下,仰望瀑布真是壮观。于是我就有了沿着这上山的小路去接近瀑布的冲动。扶着围栏,走在小路上,风吹得雨衣裹不住身体,飞起来了。小路很湿滑,从头到脚又被瀑布雨冲了一遍,虽说心甘情愿走进瀑布雨,终于没有坚持走到顶上,真怕风把我掀到那瀑布中,哈哈,走到一半就下来了。 回到码头·,脱下雨衣丢进了回收桶,回来有点后悔,带回来也是纪念啊。 虽然又是从头又湿到脚,太阳烤得浑身湿漉漉、热乎乎,旅游鞋也灌了水,但是留影还是要装得潇洒些哈。呵呵,到底是来过了。<div>站在瀑布脚下那感觉,嘿,找个人代言一下哈:“那时澎渤大作,震耳欲聋,玉花飞溅,蒙目如眯,我全身濡湿,衣履俱透。原来我们正站在美国瀑布的下面。我只能看见巨瀑滔天,劈空而下”。--狄更斯<br></div><div><br></div> 这景象,要不说这是瀑布,真不知这白色屏幕是啥做的,怎挂在半天空呢。 瞭望塔上观望远处水雾沸腾的是加拿大境内的马蹄形瀑布 上了岸,好半天 注视着远处的雾中少女,兴奋点还在80度以上呢。在瞭望塔上边 侧面都可以去体验瀑布的魅力哟。坐电梯来到上面,看着远处的瀑布,水雾、颠簸着的雾中少女号,飞翔的海鸥。。还真有点恋恋不舍呢,没看够。走吧 俺只是个匆匆过客。。。还真有点一步三回头的感觉呢。 从左到右,美国瀑布、新娘面纱、冒着雾气的加拿大马蹄瀑布。一国之内同时看到三个大瀑布还真少见。 观看瀑布的方式有几种,在陆地的瞭望塔上、去瀑布隧道、彩虹桥上、坐雾中少女号游轮、直升机、热气球、还有500米长的西班牙式高空缆车。条件有限,我们坐坐游轮就满足了。<br> 网图 网图 加拿大马蹄瀑布,应该是空中拍片吧。 美国这边的瀑布公园里 这是个小公园,很大而幽静,不见高楼大厦和娱乐设施,只见绿树成荫,大片的草地,河水流淌,悠闲的游人。 街头演出,看那纹身。。呵呵 回到集合地点,雾中少女号游船售票处。瀑布导游和我们团导游交接,然后吃点饭吧。走出瀑布景区来到对面玻璃大楼,里面有“中国美食城”那里卖中国餐。吃完了一份12美元的盒饭,米饭,一荤一素两菜一个蛋羹。一个人顺着街道溜达着。 饭店一角站岗的女神 遛达一圈下来,待回到集合地点,似曾相识的那些人不在那里,有点着急。忽然看到一群带着我们‘团徽’的印度人,有7、8个人呢,就跟着他们走吧,法不责众。回到巴士车前,团友们还真就等我们这一群人呢。这时已经晚上8:30.了。导游虽没说啥,自己有点不好意思。上车导游又带我们去完成今天最后一项----看瀑布夜景。 拉近镜头隐约看出上写 卡吉诺--河对面加拿大一侧的大赌场。 雾气环绕,虚无缥缈,好似海市蜃楼。 上灯时分,加拿大一侧灯火通明,色彩斑斓,美国这一侧却是漆黑一片,静悄悄。大家说这美国咋不显摆了。导游说 这块地美国政府说了不算。是人家酋长说了算。<br> 事情是这样的:两国在瀑布两侧各建一个叫做尼亚加拉瀑布城的姐妹城。<br> 加拿大的尼亚加拉城 白天彩旗猎猎,夜晚焰火腾空流光溢彩,连大瀑布也照射了七彩霓虹,五光十色。如有余兴,也可以到赌城玩一把。加拿大把这瀑布做成了美丽的夜景区。<br> 美国的尼亚拉加城,也就是个瀑布小镇 。不见有临河的高楼大厦,更没有登峰造极的游乐设施,夜晚更没有灯光音效的声色点缀。原来,尼亚加拉美国一侧的土地属于政府允许印第安自留土地,这里的酋长喜欢清静,坚持不肯建娱乐设施,不肯建赌场。所以美国这边成了观加拿大夜景的看台。 这不,我们席地而坐,闻着瀑布的味道,听这瀑布的轰鸣,看着生起的阵阵白雾,看着加拿大一方的霓虹闪烁,欣赏 享受。 这是美国这边最明亮,最热闹的一个设施,一个超市。里面卖些纪念品,楼上是饭店之类的设施。要是没有他这里真是一片漆黑。<br> 加拿大一侧热热闹闹,美国一侧静静悄悄,人们席地而坐 ,大夏天的很凉快。看着身边被灯光映照得五彩斑斓、夜色中的瀑布,看着对岸的夜色中的城市繁华,我感觉像在看电影,总之很享受。 明月当空,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哈,好浪漫的感觉。已经晚间10点多了,我们也该回去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