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惠民地区吕剧团为响应当时政治形势,加强样板戏的宣传力度,经上级批准,从济南和青岛两大城市招收了三十多名有才艺的年轻男女学员。这群年轻人的到来不仅为吕剧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活力,也为建设中的北镇添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这群年轻人最大的二十一、二岁,最小的只有十五、六岁,他们(她)大多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从山东最大、最美的两大城市,一下来到到这个贫瘠的鲁北小镇,其巨大反差带给对他们的失落感,还是比较震撼的。但对年轻人来说,无论怎样环境都遮不住他们那热烈艳丽的青春之火。他们很快就睁大了眼睛,对周围一切充满了好奇,同时也对明天有了憧憬。十六岁的宋艳红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尽量拣好听的说。她在信中这样写到:“我们在这里一切都很好!北镇是个不错的小镇,靠近渤海湾海风轻轻吹,笔直的马路绿树成荫,五分钱的菜里还有肉,二分钱的咸菜吃一天。爸爸妈妈放心好了,你们的女儿从此能养活自己了。”如果说年轻就是希望,那么年轻更是资本!年轻人第一次面对社会,靠的就是信心,靠的就是对明天的希望,一个全新的舞台在他们面前拉开了帷幕。</p><p class="ql-block"> 很快,他们开始了紧张有序的训练。吕剧团大院内天天高歌低吟,琴声悠扬。有练基本功的,有练嗓音的,有练乐器,有练表演的。排练厅里一派热气腾腾朝气蓬勃。在这里他们经历了许多的人生“第一次”,终生难忘。最难忘的还是下乡演出,那是他们一次次的社会体验,是舞台演出的实践,也是每个人意志力的考验。在乡下 演出都是露天舞台,一切都是自己动手。夏天,酷暑炎热,蚊虫叮咬。但要演“智取威虎山”必须棉衣大氅加身,热上加热,苦不堪言。冬天,寒风凛冽,冻得手脚麻木。然剧情需要,依然薄衣短衫,虽瑟瑟发抖,却昂首挺胸,高歌激扬。没人叫苦,没人退缩。那些年,他们演出了移植吕剧样板戏《红色娘子军》《红灯记》《杜鹃山》《龙江颂》《农奴戟》等优秀剧目,深受农民社员的欢迎。</p><p class="ql-block"> 演出期间,他们与农民同吃同住。在烟熏火燎的睡梦中,在透风漏气的土屋内,他们真切体会到了什么是艰难与辛苦。当然,他们更多的还是被中国农民的善良和淳朴所感动。许多学员在完成演出任务后,主动帮房东担水,劈柴,打扫院落,房东也拿出最珍贵的鸡蛋招待他们。彼此拉近距离,增进了感情,有的与农民成了多年的好朋友。</p><p class="ql-block"> 年轻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乐哈,每天都有捧腹的糗事,每日也有新颖的趣事。尤其在文艺团体内,锣鼓喧天阵阵,琴弦管乐飞扬,跟斗翻飞炫耀,笑声朗朗乾坤,争强好胜逗嘴。 “谁不说咱家乡好”是山东歌谣,也是山东人的心声和自豪,在这些远离家乡的孩子们身上更是如此。来自青岛的学员们很为自己的城市骄傲,常常把家乡挂在嘴边,赞不绝口。来自济南的学员听不下去了,站出来哼了一声,“哼,俺不管你青岛有多好,我们……是省会的。”顿时哄堂大笑,争执就变成了欢乐。对外,他们齐心协力行动一致,把年轻人自身的青春艳丽以及活泼灿烂都展现得淋漓尽致,阳光四射。从而令北镇人对印象中曾有些“土气”的吕剧团,也无不刮目相看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当年吕剧团的部分小学员们在滨州相聚。左起:史丽霞,田怡,王今民,宫路阳,赵金钰,李得宝,宋艳红,徐奇,李瑞莲)</b></p><p class="ql-block"> 其实,吕剧要的就是一个“土”字,这是地方剧种的特色,也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大接地气的基本功能。但由于形势所迫,样板戏需要,部分西洋乐器的加入,使吕剧添加了“洋”的成分,也有了新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而使用西洋乐器的人大都是来自青岛。如,当时剧团的第一小提琴陈鹏;第一黑管宋诚;第一小号刘乃华,还有剧团的第一扬琴孙孝选均来自青岛。他们都不是专业学校毕业,却个个自学成才,拥一技之长。可见,青岛的文艺氛围和群众基础还是十分浓厚的。</p><p class="ql-block"> 今天看来,这群来自济南、青岛的年轻人们,不仅是一个青春靓丽多才多艺的集体,还是一个人才济济藏龙卧虎的团体。这并非溢美之词,而是被时间和实践证明了的。如下,我们列举几位有代表性人物来加以说明。</p><p class="ql-block"> 陈鹏,青岛人,来北镇那年才十六岁。他个子不高,大眼睛,眼白多,看人有一种翻白眼阴森的感觉。他的小提琴拉得十分优美动听,在当时的北镇应属于殿堂顶端了!他很早就教了许多徒弟,因而名声鹊起,他应该是北镇最早大范围教授乐器的人。不过,他真正的特长却不在乐器而是为人处世,少年老成。别看陈鹏年纪轻轻,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却是如此成熟老练。他富有心机,善于察言观色,应对不同人都能做到恰到好处。在他内心深处是有着更大更高的目标的,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机会。为此,没有社会背景的他付出了很多,也遭受过挫折,走过弯路。为上大学他费劲心机,不择手段终进校门,却又功亏一篑被学校退回,其狼狈不堪是一般人无颜承受的,那是他人生之低谷。然而,他的过人之处就是能坦然面对,毫不气馁,从头再来。并始终锲而不舍,终于一步步达到了人生巅峰,他最后在省文化厅副厅级别位置上退休。陈鹏应该是许多年轻人励志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宋志诚,青岛人,时年二十二岁,在剧团吹奏黑管,他是那群年轻人里的老大哥。宋志诚圆头大耳,胖乎乎,一脸福相。他为人和善,性情沉稳。但他的沉稳给人以厚道诚恳而并非老谋深算。人们都习惯称呼他为宋诚,这简称既方便也亲切,他也欣然接受。宋诚对自己业务(演奏黑管)十分专心,善于钻研,精益求精。他的黑管演奏技艺在滨州名列前茅应是当之无愧。虽然他后来去了民盟,在那里退休。但他的业务从未放弃,他已经把管乐当成了自己生命里的一部分。几十年来,他教授的管乐弟子遍布滨州,他在这个行业里名声显赫堪为翘楚。</p><p class="ql-block"> 刘乃华,青岛人,时年二十一岁,在剧团里演奏小号。刘乃华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青岛医学院外语教授。乃华从小耳濡目染,对英语有着特殊喜爱和功底。但文革时期外语并不受待见。他学小号,大概也是在当时环境下成一技之长,可为谋生。即便如此,他的小号在剧团仍是独一无二的。乃华作风淳朴性情厚道,无论做什么都是认真扎实,如同老黄牛一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下乡演出时带头为房东打扫院落,第一个与农民交朋友的就是他。文革刚一结束,他就靠着自己扎实的英语基础,考上了大学外语系,成为文革后最早一批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北镇中学做英语老师几十年,并在那里退休。他教过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 孙孝选,青岛人,时年十九岁,在剧团里演奏扬琴。孙孝选浓眉大眼,长得比较帅气。他是来自青岛唯一一个演奏民族乐器的,也是当时剧团的第一扬琴。孝选性格谦让随和,为人热情真挚。给人第一印象是容易接触,很好交往。他的扬琴一演奏就是几十年,琴声悠扬,名扬滨州,传授弟子,遍布四方。他是国家一级演奏员,曾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伴奏奖。先后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滨州市音乐协会副主席等职务。在剧团退休后他还去了老年大学帮忙多年。先后担任滨州市夕阳红艺术团艺术指导、老干部艺术团艺委会主任、老干部民族乐团音乐总监。滨州市老干部民族乐团团长。至今,他仍在为滨州的民族音乐奉献自己余热。</p><p class="ql-block"> 孙孝选,宋诚,刘乃华这几位青岛人都把自己的青春甚至一生奉献给了滨州的建设和教育事业。其中宋志诚与孙孝先至今还在为培养滨州艺术人才发挥着余热。他们是值得敬重的青岛人!</p><p class="ql-block"> 还有那些走出剧团走出滨州的年轻人,他(她)们是随着社会变化及个人努力,找到了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和位置。</p><p class="ql-block"> 像毕可宝,青岛人,男,时年十五岁。在剧团吹长号。他的长号那叫一绝,不仅在整个地区出类拔萃,就是在省内也是挂了号的。也因此,他后来考上大学,分配到了省歌舞团,成为长号演奏者一把手。</p><p class="ql-block"> 徐奇,青岛人,女,在剧团弹琵琶。徐奇的“奇”是一个传奇,她以漂亮名扬北镇。据说她的美丽无法用语言形容,就像一个画中的人。每个第一次见她的人都会为她的美貌所惊艳,所震撼。她的琵琶弹奏得就如她的人一样漂亮。每当她端着琵琶在那儿演奏时,总会让人产生奇妙的感觉,仿佛是敦煌壁画上的飞天女降落在人间。她后来是随着丈夫宫路阳去了青岛吕剧团。</p><p class="ql-block"> 陈玉英,济南人,女,时年十八岁。她是这群济南女孩子们的老大姐,其实不过大了她们二、三岁。但她性格宽厚,关爱姊妹,很受大伙欢迎 。她有一副绝美的嗓子,无论唱吕剧,唱流行歌曲都是都令人拍手叫绝的。也因此,导演给她安排角色,渐渐地她在舞台上有了自己的位置。她十分敬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最后在剧团退休。</p><p class="ql-block"> 吴永杰,济南人,女,时年十五岁。她长得甜美可爱,虽然最小却颇懂得尊敬大哥哥大姐姐们,无论在工作和生活上处处考虑周全,因而深受大家喜爱。她后来考上了山东艺术学院。是文革后最早的大学生。</p><p class="ql-block"> 张戈,济南人,男,剧团演员,后来回济南做了主持人。</p><p class="ql-block"> 高群,济南人,女,时年十六岁,剧团演员。后来去了省电视台栏目主持人。</p><p class="ql-block"> 李得宝,济南人,男,时年十七岁,吕剧演员,却喜欢唱流行歌曲。后来调回到济南市公安局。</p><p class="ql-block"> 平心而论,有些年轻人虽然被吕剧团招收,但他们并不熟悉吕剧也不太喜欢,有的甚至从没听说过吕剧。来到吕剧团只是为了有个工作而已。因此,只要有机会就会另辟蹊径,对他们寻求出去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但谁也不会忘记,他们都曾把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北镇,留在了滨州。他们同样值得大家铭记,值得记录在册。</span></p><p class="ql-block"> 最后,还要特别一提的是宫路阳。宫路阳也是青岛人。他是山东戏剧学院毕业,分配到惠民地区吕剧团的,是地地道道的科班出身,专业人才。他虽然不是与大家一起招收来的,但他们几乎是前后脚来到北镇,来到吕剧团大院里。大家在一起训练,一起生活,一起下乡,一起演出,完全融为一体了。宫路阳年青帅气,身材高挑,扮相英俊,是剧团的主要演员,台柱子之一,也为当时的领军人物。他后来与夫人徐奇调回到青岛吕剧团,并在剧团团长的位上退休。</p><p class="ql-block"> 他们那一代人,在特殊的环境下,把青春奉献给了惠民地区(滨州),也收获了人生最宝贵的经历。今天,无论是那些离开滨州或仍在滨州的济南、青岛人,都不会忘记滨州的,因为他们的青春,他们的人生已经与滨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样,滨州人也会永远记得他们——一群朝气蓬勃的济南、青岛的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年轻时的孙孝选,风华正茂,琴声悠扬。</b></p> <p class="ql-block"><b> 岁月静好催人老,姐妹情真还今朝。</b></p><p class="ql-block">左起:彭慧玲,陈玉英,田怡,宋艳红,吴永杰,王今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