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故宫博物院(一)

美智子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14日走进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p><p class="ql-block">我从东华们走入午门,午门两旁有相对城楼伸出数丈,台基上中有重檐庑殿歇山顶城楼,两头有重檐攒顶角楼。门洞明三暗五(明看是三,两边各藏一掖门)。</p> <p class="ql-block">故宫为何叫紫禁城:传说天上的神仙都住在紫色的宫殿里,皇帝自称为天子,是天的儿子,理所当然要效仿天神了。“禁”是因为这里是皇宫乃是皇家重地,闲杂人等不得来此。</p> <p class="ql-block">午门紫禁城的正门,皇城之象征,位于宫城中轴线之南,皇城按周礼布局为:</p><p class="ql-block">“五门三朝九重天”所谓“五门”即大明门(大清门)、承天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太和门)。</p><p class="ql-block">所谓“三朝”</p><p class="ql-block">指外朝的午门,中朝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p><p class="ql-block">内朝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p><p class="ql-block">五门三朝沿中轴线布置,从大清门起到乾清宫,历经五门三殿与乾清门,正好九重故称天子所在为九重天。为五门中第一重要之门,又因古人以南为午,以日中为午,午门居中向南,故得其名。</p> <p class="ql-block">走入故宫的午门游人很多,但每个人都仿佛独立于尘世喧嚣之外,体味着宫廷岁月的悠长,心灵在这片宁静中恣意舞动。</p><p class="ql-block">陌生人们肩并肩,瞬间共鸣,仿佛这一刻,宫廷的故事在他们心底默默地传承。</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是皇宫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给予了这座皇宫独特的灵魂,让它成为了历史长河里永不落幕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过午门是故宫的金水桥,分为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桥,和进入午门后,太和门前广场上的内金水桥。内金水桥是五座并列单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桥栏雕刻细腻,宛若一条又一条玉带,横架金水河上。在中国传统风水,水代表财运。</p><p class="ql-block">垂带式台阶引人到院中,院子空阔,约一里之遥可望太和门</p> <p class="ql-block">在金水河栏板之间的一种石望柱叫“石别拉”这三个字,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提到它所指的石构件,很多人就会有印象。这些望柱头的造型和其它柱头一样,都是二十四节气式,但带有“石别拉”称呼的望柱有个特征:在柱头的顶端开有一个孔洞,而且这个孔洞能够一直延伸到柱头的底部。关于这种特殊柱头的用途,坊间流传的大概有三种。</p><p class="ql-block">石别拉:</p><p class="ql-block">其一,这些柱头是为了报警专用,“石别拉”这个称呼也是因此而来。这三个字在读的时候不能按照原有的汉字的读音,而是应该结合满语的特点读出,类似于“石撇咧”的发音,因为“撇咧”这个词本就是源于满语,其意思是“喇叭”,所以“石别拉”其实是汉语和满语发音结合的一个产物。这个喇叭也是报警的专用工具,据说在紧急时刻把它插入柱头上的孔洞,再用力吹响,其所产生的回音便有了如烽火台狼烟一般的示警作用。但是这种说法值得怀疑,因为柱头本身就很高,把喇叭插入后如何吹响,这就让人比较费解了。</p><p class="ql-block">第二种说法是,这些孔洞是皇家举行大典时用来插旗帜用的。然而从现存的记录明清宫廷大典的画作中,并没有看到类似的画面和记载,并且“石别拉”式柱头的分布,并不是对称呈现,因此此种说法也站不住脚。</p><p class="ql-block">第三种说法则和第一种类似,拍打“石别拉”所在的栏板,声音就能通过金水河传递到另一侧,方便皇家大典之时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毕竟在庄严的场合,互相喊话不太现实。但这种传声效果是否奏效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p> <p class="ql-block">金水桥上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太和门是‌北京故宫外朝宫殿的正门, 太和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称为‌奉天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为太和门。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1961年3月4日,包括太和门在内的故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建筑特点: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4间,建筑面积1371.14平方米,通高23.80米。上覆重檐歇山顶,下为‌汉白玉基座。梁枋上施有‌和玺彩画,是北京故宫内最大的宫门。门前有‌铜狮一对和‌铜鼎四只,均为明代铸造的陈设铜器。</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清代初年的皇帝也曾在太和门听政、赐宴,后来“御门听政”改在‌乾清门。</p><p class="ql-block">文化价值:太和门不仅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典、颁布重要政令的地方,具有极高的政治象征意义。它也是一座建筑艺术的瑰宝,其建筑风格充满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韵味,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长长的御路</p> <p class="ql-block">太和门前的石雕已经不是很清晰了</p> <p class="ql-block">故宫每天都迎接数以万计的游客,它以自己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参观者。这座昔日皇家禁地的建筑、规划、装饰等细节很容易被忽视,因而出现了很多谜题,并衍生出很多说法。其中,有一些谜题在明清时期,就没有定论,延续至今更是众说纷纭;还有一些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史料档案的遗失,而留给今人的谜团。特别是太和门广场,就有很多小的谜题,留待人们去探索和解惑。</p> <p class="ql-block">进入太和门广场,很多人会关注太和门丹陛两侧一东一西的两个石构件,关于它们,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其实关于它们的用途,连当年身在紫禁城的王公大臣都说不清。根据清代的《恩福堂笔记》记载,嘉庆皇帝有一次从天坛祭天回宫,突然就对一直矗立在太和门东侧的石亭和西侧的石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便想知道这两个物件究竟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会摆放在这里。这个问题居然难倒了他身旁的饱学之士,因为大家似乎都没有关注过它们的功用。因为每天都见到,反倒是习以为常了。这时,纪晓岚给了皇帝一个答案。他说,他曾经询问过德保,据德保讲,曾经负责三殿工程的官员打开过西侧的石匮,里面能见到一些已经腐朽的谷子,据此纪大学士推断这应该和嘉量有关系。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在太和殿、午门等紫禁城重要的建筑前面都有它的身影。至于东侧的这座亭式建筑的石构件,他推断也和贮藏粮食作物有关。纪大学士还把自己的这个推断写进了《阅微草堂笔记》,并在文章中感叹到这种布局的用意:《尚书·洪范》中提到的“八政”,将饮食放在了首位,而宫廷中同样通过这样的摆设来体现“民以食为天”。</p> <p class="ql-block">太和门广场的石亭:</p><p class="ql-block">不过很快便有了不同的声音,对纪晓岚这种说法提出质疑的是道光年间权倾一时的穆彰阿,他提出,石匮根本就不可能打开,也没听说有人曾经打开过,对石匮是嘉量这一说持否定观点。到了清末,陈康祺在他所著的《郎潜纪闻》中提出,“太和门丹墀左之石阙储嘉量,丹墀下之石匮储米谷”,等于是又把纪晓岚的观点重复了一遍。不过近现代学者通过对明清两代宫廷档案和礼制的考察,提出了和上述观点不同的意见。首先根据明代绘制的《徐显卿宦迹图》中,能看到在明代万历年间,这两个石构件的摆放和今日略有不同,当时是统一放在皇极门(即今太和门)的东侧,这种布局至少延续到了康熙年间,在《康熙南巡图》中石匮和石亭仍然是都在太和门东侧放置,但到了乾隆十五年(1750)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中,就已经呈现一边一个的布局了,由此推测,乾隆皇帝将石匮改换了位置。乾隆时期又制作了四个嘉量,并专门修造了石亭来存放这些嘉量,或许当年他修造石亭的时候便参考了太和门外这座石亭。嘉量的设置,也使得太和门前的这座石亭的身世越来越模糊。太和门前石构件出现诸多说法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明代的史料笔记对于两个石构件功能没有留下记载。不过,明代的“册宝制度”,为近现代学者推测二者的功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比如单世元先生就提出了石亭为诏书亭的说法,而石匮则有可能是指储存册宝的“宝盝(函,即箱子)”。一亭一匮,实际上是册宝制度的象征,同时代表的也是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p><p class="ql-block">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太和门前的石亭,与天坛斋宫前面的时辰亭构造非常类似,后者主要用于钦天监官员摆放时辰牌,牌子上写明举行典礼的时间以供皇帝参考。另外,皇帝居住斋宫期间,该亭又作为大臣上奏时存放奏章之用,故也称为“奏事亭”。</p> <p class="ql-block">铜鼎</p> <p class="ql-block">太和门前东西的铜狮子</p> <p class="ql-block">昭德门是故宫博物院内的一座重要门楼,位于故宫的南端,是连接外朝和内廷的通道之一。‌它位于太和门旁,最初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代时称为弘政门,清代则改为昭德门,意为昭显美德。昭德门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采用传统的单檐歇山顶形式,门楼高大宏伟,由三个门洞组成,门洞上方有巨大的匾额,字体工整端庄。‌</p><p class="ql-block">在历史变迁中,昭德门曾多次重建。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昭德门在火灾中被毁,随后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穿过昭德门,可以看到紫禁城中恢宏的太和殿广场。昭德门不仅是故宫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精髓体现,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故宫的建筑格局为前朝后廷的建筑格局,即前面是皇帝上朝的政治中心,后面是皇帝及后宫嫔妃居住的寝宫也就是生活中心。面前这座大殿就是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故宫里最豪华、最壮观的宫殿——太和殿,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06年(明永乐年间),经历了三次火灾的毁坏,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的。“太和”是宇宙间所有的事物的关系都得到协调的意思。此殿又俗称金銮殿,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是故宫内最大宫殿。整个大殿座落在三层八米高左右的汉白玉栏杆环绕的台基上。</p><p class="ql-block">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圣地。明清两朝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册立皇后、颁布法令、政令、派将出征、金殿传胪以及赐安等等,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贺。</p> <p class="ql-block">首先来看太和殿的殿顶,它的建筑格局为重檐庑(音五)殿顶,是殿宇中最高等级,细心的我们不难看出四个屋檐上各有一排动物,叫仙人引兽。每一组为十一个。也是所有建筑中数量最多,表示建筑级别最高。最前面的骑凤凰的仙人是根据我国战国时期齐国的君王为凤凰搭救的故事而制成。传说:齐国国君齐明王,一次作战中失败,来到一条大河岸边,走投无路,后边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齐明王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表示逢逢凶化吉。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suan ni)、押鱼、獬豸(xie zhi)斗牛、行什。大殿最顶上两端雕刻的是“鸱(音吃)吻”,传说中它是龙的九子之一,能调水降雨,解除火灾。为了防止它不忠于职守,特地又在它的背上插上一把扇形剑,紧紧的钉在屋脊上。这种异兽起源于我国的西汉,被广泛的用于各种建筑特上。</p> <p class="ql-block">仙人引兽寓意:</p><p class="ql-block">龙,是传说中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是皇权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凤,古代传说中的鸟中之王,是吉瑞之象,比喻有圣德之人;</p><p class="ql-block">狮子,代表勇猛威严,群兽慑服;</p><p class="ql-block">天马、海马是吉祥的化身,象征着皇家的威德能通天入海,畅达四方;</p><p class="ql-block">狡猊,是传说中的猛兽;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排行老四,是一种能食虎豹猛兽。形如狮,喜烟好坐,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是驾云降雨,灭火防灾的能手;</p><p class="ql-block">獬豸是传说中能辨别是非曲直的一种独角猛兽,是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p><p class="ql-block">斗牛 ,为传说中的虬龙,无角,与押鱼作用相同,一说其为镇水兽,古时曾在发生水患之地。多以牛镇之行什是带着翅膀的猴面人像,是压尾兽。</p><p class="ql-block">垂兽单指蛮吻,也叫哜吻,传说它性格好高骛远,喜欢登高眺望,所以把它放在跑兽的上端。</p> <p class="ql-block">走过昭德门就是太和殿广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整个广场无一草一木,空旷宁静,以人以森严肃穆的感觉。正中为御路,左右地面铺的砖横七竖八,共15层,以防有人挖地道进入皇宫。周围有一些大缸,是做什么用的呢?在故宫里一共有308个大缸,是用是用来储水防火的,缸下可烧炭加温,防止冬天缸水结冰。为什么要建这么大的广场呢?那是为了让人们感觉到太和殿的雄伟壮观。站在下面向前望去:蓝天之下,黄瓦生辉。层层石台,如同白云,加上香烟缭绕,整个太和殿好像天上仙境一样。举行大典时,殿内的珐琅仙鹤盘上点蜡烛,香亭、香炉烧檀香,露台上的铜炉、龟、鹤燃松柏枝,殿前两侧廊香烟缭绕,全场鸦雀无声。皇帝登上宝座时,鼓乐齐鸣,文武大臣按品级跪伏在广场上,仰望着云中楼阁高呼万岁,以显示皇帝无上权威与尊严。</p><p class="ql-block">溥仪登基趣闻,清朝末代皇帝溥仪1908年底登基时,年仅3岁,由他父亲摄政王载沣把他抱扶到宝座上。当大典开始时,突然鼓乐齐鸣,吓得小皇帝哭闹不止,嚷着要回去。载沣急得满头大汗,只好哄着小皇帝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快完了!”大臣们认为此话不吉祥。说来也巧,3年后清朝果真灭亡了,从而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灭亡了,从而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p> <p class="ql-block">殿外陈设介绍,太和殿殿外,分布在三层石阶上的是铜香炉,是皇帝举行典礼是焚烧檀香用的。这里一共有18个,代表清朝18个省。殿外左右安放4个铜缸,象征“金瓯无缺”,作为贮水防火之用。台基东西两侧各有一只铜制仙鹤和龟,是长寿的象征。同时也是香炉的一种。遇有仪式进行时,从背上取下盖子,燃入松枝或檀香。这个由铜铸造成的器具叫嘉量,嘉量是当时量的标准器,表示皇帝平正公允,江山永固。</p> <p class="ql-block">太和殿东或西侧铜缸,古人把陈设在殿堂屋宇前的大缸,称为“门海”,取“门前大海”之意。古人相信,门前有大海,就不怕闹火灾。因此,大缸又称为吉祥缸。它既是陈设品,又是消防器材。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宫中没有自来 ,更没有消防器材。因此,缸内必须长年储满水以备不虞。</p><p class="ql-block">清代时,共有308口大缸,按其质量分为三种,即鎏金铜缸,烧古铜缸和铁缸,其中最珍贵的是鎏金清代时,共有308口大缸,按其质量分为三种,即鎏金铜缸,烧古铜缸和铁缸,其中最珍贵的是鎏金铜缸。然而这些鎏金铜缸没有逃脱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刺刀刮体的厄运。为了镇压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1900年的8月13日至8月15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进占紫禁城。士兵和军官们烧、杀、抢、掠,从宫中及颐和园等处劫掠的文物在各侵略国使馆区堆积如山,至今仍有大量文物被伦敦、巴黎、纽约博物馆攫为已有。这一切包括眼前侵略国使馆区堆积如山,至今仍有大量文物被伦敦、巴黎、纽约博物馆攫为已有。这一切包括眼前这口缸上的道道刮痕都已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日伪统治时期,大缸被拉出宫门,装上日本侵略军的卡车,用去制作子弹,再把过来屠杀我国人民。</p> <p class="ql-block">对面还有一个石头做成的器具叫日晷,这是一个刻有时辰的圆形石盘,其盘倾斜五十度,正中立有一根铁针,利用太阳的投影及地球自转的原理,夏日观正面的投影,冬季观背面的投影来测定时间。是古代的测时仪。皇帝的意思是:量和时的基准都在自己手里。</p> <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太和殿已用栏杆围上了,不能近距离的参观太和殿内,也只能仔细的看看外围。</p> <p class="ql-block">最让人震撼的就是故宫排水系统,不论是多大的雨故宫里都不积水,这样的智慧简直让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千龙吐水的奇观是如何建造出来的:</p><p class="ql-block">故宫外朝宫殿的主要建筑就是三大殿,位置在太和门之内三万多平方米的大庭院里。太和殿,就是大家俗称的金銮殿,在明朝初建时叫“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更名为皇极殿,直至清顺治二年(1645年)才改称为太和殿,并一直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三殿自成一组,前后排列在一个三层汉白玉“工”字形须弥座台基上,每层和龙墀边缘都绕以白玉石栏板,望柱上还雕有精美的龙云图案。由于太和殿的特殊地位,在建筑的等级与布局上,不仅使用了最高等级的规格与装饰,而且还将它安置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的中点,从而进一步突出了“居中为尊”、“皇权至高无上”的等级思想。</p> <p class="ql-block">三大殿修建在雕琢精美的须弥座台基上,台基从上至下共计三层,台心高达八点一三米,边缘高七点一二米,俗称“三台”,总面积两万五千平方米从建筑设计上看,其他建筑如廊庑楼阁都匍匐在它周围。长长的甬道,辽阔的庭院,再经太和门前一系列建筑的渲染和三台的衬托,使三殿成为整个皇宫的巅峰。从太和门北望这座重叠起伏、玲珑秀丽的三台,像是白玉砌的山峦。一根根洁白如玉的汉白玉望柱护立在“三台”的周围,每根望柱顶部都雕有精美绝伦的云龙和云凤纹饰,龙凤望柱彼此以三米距离相间。最上层是一片开阔的露台,中心地势高些,四周则略渐降低,以利于排水。为使排泄雨水自然,建筑者们在台基边缘的望柱下面又设有雕琢精美的石头螭首,虚探在外。</p> <p class="ql-block">伸出台面的石雕螭首龙头,嘴中有圆孔与栏板下凿出的小洞口相通,每当细雨霏霏之时,雨水除从龙墀阶台流下外,落在三台上的雨水便会从众多的螭首口中争相飞泄出来,分散排泄到地面。</p> <p class="ql-block">螭属蛟龙的一种,它外形十分凶猛,性格暴虐,它那阴森可怖,威严、桀傲的样子,使人望而怯步。凸鼓在螭首两侧的圆目,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周围发生的一切,给这座规模宏大、建筑华美、气势雄伟的太和殿增添了一种神秘威严的气象。整个台基共安有一千一百四十二个螭首。这样巧妙的设计施工不仅仅解决了雨水下泻的问题,而且将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衬托得更加气势礴磅。说到故宫的排水系统,真的是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凝结着中国三千年劳动人民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穿过後左门就是中和殿,中和殿,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轴线上的正殿之一,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重大官方仪式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当时皇帝朝贵宾、宴宾的地方,也是皇帝接受朝臣上表的地方。明成祖朱棣重建后,中和殿成为了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如</p><p class="ql-block">皇帝登基、册封皇后、册立王储、祭天、祭祖等等。中和殿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这是皇帝在举行大典前休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保和殿是故宫博物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中和殿之后,是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保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最初名为谨身殿,后在明嘉靖年间因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最终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为现名保和殿。‌</p><p class="ql-block">保和殿的建筑风格独特,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为1240平方米,高29.5米。其屋顶为重檐歇山顶,覆盖黄色琉璃瓦,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有雕镂金漆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p><p class="ql-block">保和殿在明清两代的用途有所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而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会在此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每科殿试也在此举行。此外,顺治帝和康熙帝都曾在此居住,分别称为“位育宫”和“清宁宫”。</p> <p class="ql-block">景运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重修。清沿明制,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景运门位于乾清门前广场东侧,东向,与西侧隆宗门相对而立,形制相同。面阔5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单昂三跴斗拱,彻上明造,梁枋绘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明间及两次间辟为门道,门扉设于后檐金柱处。门道内外设礓磋慢道以便车舆出入。门内北侧为蒙古王公大臣值房及九卿值房,南侧为奏事待漏值所。门外东为奉先殿,北为毓庆宫。</p><p class="ql-block">景运门与隆宗门均为进入乾清门前广场的重要门户,进而可通往外朝中路及内廷中路各处,因此也被称作“禁门”。自亲王以下,文职三品、武职二品以上大员以及内廷行走各官所带之人,只准至门外台阶20步以外处停立,严禁擅入。</p> <p class="ql-block">锡庆门位于内廷外东路,是宁寿宫区西南隅的大门。锡庆门外是一片开阔的空地,沿宫墙向北为俗称之“东筒子”路,南侧有外奏事房6间,西南、西北分别是箭亭和奉先殿,再向西则为景运门。锡庆门内为一东西窄长的小广场,东侧有敛禧门与之相对,北为宁寿宫之正门皇极门,南为九龙壁。由此可见,锡庆门乃联系宁寿宫与紫禁城各处的重要枢纽。</p><p class="ql-block">锡庆门西向,为3座分立的随墙琉璃门,当中一座略高。汉白玉须弥座,朱红色门垛,当心嵌黄绿相间的琉璃盒子,盒子内为立体的缠枝西蕃莲纹;门楼上覆黄琉璃瓦庑殿顶,其下梁枋、斗拱、椽飞等均为琉璃烧制的仿木构件,檩、枋上还有旋子彩画,制作十分精美。门内外均设礓磋慢道以便车舆出入。</p> <p class="ql-block">进入锡庆门古树林立</p> <p class="ql-block">九龙壁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皇极门外。壁长29.4m,高3.5m,厚0.45m,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p><p class="ql-block">壁上部为黄琉璃瓦庑殿式顶,檐下为仿木结构的椽、檩、斗栱。壁面以云水为底纹,分饰蓝、绿两色,烘托出水天相连的磅礴气势。下部为汉白玉石须弥座,端庄凝重。壁上9龙以高浮雕手法制成,最高部位高出壁面20cm,形成很强的立体感。纵贯壁心的山崖奇石将9条蟠龙分隔于5个空间。黄色正龙居中,前爪作环抱状,后爪分撅海水,龙身环曲,将火焰宝珠托于头下,瞠目张颔,威风凛然。左右两侧各有蓝白两龙,白为升龙,蓝为降龙。左侧两龙龙首相向;右侧两龙背道而驰,四龙各逐火焰宝珠,神动形移,似欲破壁而出。外侧双龙,一黄一紫,左端黄龙挺胸缩颈,上爪分张左右,下肢前突后伸;紫龙左爪下按,右爪上抬,龙尾前甩。二龙动感十足,争夺之势活灵活现。右端黄龙弓身弩背,张驰有度,腾挪跳跃之体态刻划生动;紫龙昂首收腹,前爪击浪,风姿雄健。</p><p class="ql-block">阳数之中,九是极数,五则居中。“九五”之制为天子之尊的重要体现。整座影壁的设计,不仅将“九龙”分置于5个空间,壁顶正脊亦饰9龙,中央坐龙,两侧各4条行龙。两端戗脊异于其它庑殿顶,不饰走兽,以行龙直达檐角。檐下斗栱之间用九五45块龙纹垫栱板使整座建筑以不同方式蕴含多重九五之数。此外,九龙壁的壁面共用270个塑块,也是九五的倍数。为了不损坏龙的头面,分块极为讲究。只有悉心的设计,高超的技艺,才能达到如此精湛的效果。</p><p class="ql-block">紫禁城内的九龙壁与我国山西大同九龙壁、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合称“中国三大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皇宫的人流穿梭于历史的殿堂,显露着那无法言喻的魅力,让每一个人都沉醉其中,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