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毛湾桥一一红军桥</span></p><p class="ql-block"> 听到毛湾桥快要竣工的消息,激动得我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 祖庄源里是具有光荣传统的老区,土地革命时期红色割据驻扎着湘鄂赣省省苏省委政府有大半年时间之久,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祖庄老屋,幸有灰色保护,得以完整面貌至今,让后人络绎不绝的膽仰观光。可惜中共湘鄂赣省委旧址祖庄毛湾大屋被国民党反动派的三光政策被焚毁一尽,大片的断墙残壁也在一九五八年办猪厂盖起干打垒的泥巴房子,一丁点旧貌无存,革命旧址的图纸无存,只是立了一块牌子也不知去向,当地政府无人问津。幸有联结两岸的木板桥,还能勾勒出两岸些稀当年喧闹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这坐桥的南岸驻扎中共湘鄂赣省委,北岸驻扎省妇济会和省反帝大同盟,省苏省委领导干部和红军官兵来往通过这座木板桥,军机大事就是通过这座桥的来耒往往而让首长们通宵达旦磋商研究形成决策,指示和命令就是通过这座桥去颁布和执行,首脑机关的意图和谋略就是这样传向四面八方,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是我国南方十块革命根据地最具规模保存最好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这座木板桥是货真价实的红军桥,几经洪水冲垮,几度抢修抢建,它不仅体现红军的意志,而且体现老区人民对红军的怀念,体现老区人民的钢铁意志。解放后,北岸住着烈士家属,住着革命干部,住着贫苦农民及农会骨干,土改反霸在这里发起,农业合作化运动也从这里兴起,人民公社时期这里是生产大队大队部,是当地政治文化的中心,这座红军桥更是成为枢纽,忙忙碌碌的人们来往穿梭于这座桥。一次次洪水冲毁这座桥,人们便一次次的修复这座桥,而且越修越气派,越修越牢固。改革大潮后,人们纷纷走出大山打工找生活门路,家乡便农烟稀少,毛湾便冷漠了,但是仍然是革命老区,革命旧址还在,红军的浩然正气还在,大有志士健在,这里的革命气节和风范随着时空推移而弥久弥坚。毛湾桥同样多次被洪水冲垮,照样有人抢修,冲垮多少次,就有人抢修多少次,这个人就是共产党员樊正道,他在这条河里从洪水中捞起一个女孩,当时是三年级的小学生,现在这个女孩已是大学生的母亲。樊正道同志秉承父志,抢救革命文物,他一次次抢修红军桥的行为感动了身边的群众,也引起当地政府的关注,2024年夏天的特大洪水又把红军桥冲毁,但沒有冲垮他的意志,下定愚公移山的决心,要永久性的修好这座具有悠久光荣历史的红军桥。他的决心坚如盘石,他的决心感动了上帝,当地的人民群众纷纷施以援手,二十户人家一致同意修桥,当地政府在调研后决定拨款修建现浇钢筋水泥大桥,这是历史性的改变,这是红区景观的新亮点,这是新形势下山区农村突变的新飞跃。经过小半年的努力,这座毛湾桥一一红军桥竣工在望,人们心中飞起了金凤凰。</p> 毛湾红都腑瞰 走在老屋门前坡道上 原来的木板桥 2024年6月洪水后状况 水泥桥面总算目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