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条大河波浪宽”,平度昌邑东西岸。以胶莱河为界,昌邑与平度分属两县、两市。一直以来,我既无平度同学,也无平度亲戚,与平度往来很少。近年,我却结识了几位平度人,亦师亦友,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赵波经理</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见赵波,是五六年前,那时我还在职在岗,天天朝九晚五。</p><p class="ql-block"> 因咨询创新扶持政策,赵波走进了我们的办公室:五十岁的样子,个头不高,穿一件半新的西服。当时我刚忙完,才沏上茶,“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我邀请赵波同饮。与企业打交道十几年,凡来我们单位的多是企业技术人员、技改科长,最多是分管技术的副经理。不论谁,来报送材料也好,业务咨询也罢,我和我的同事都热情接待,竭诚服务。边喝茶边介绍,我才知道赵波是下营开发区一家企业的总经理,平度人。</p><p class="ql-block"> 之后,因工作关系,我到过赵波经理所在的企业;因为向赵波赠送拙作,我在他办公室喝过茶,在企业食堂用过餐。一晃六七年过来了,依稀记得他办公室挂着一幅字、一幅联匾,紫砂茶壶、陶瓷茶杯干净精致……赵波家中有位老娘,隔一天他就回老家照看一次;他崇拜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信奉佛法……当然,这多是我从他的微信朋友圈里读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金秉坤先生</p><p class="ql-block"> 金秉坤,曾就职平度市文旅局,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书法似得弘一法师真传。2020年5月天柱山一行,我们幸蒙先生引领并介绍,还喜获先生墨宝一幅。</p><p class="ql-block"> 天柱山没有黄山险峻,不如泰山宏伟,但山中摩崖石刻闻名遐迩,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翻阅拙作《平度天柱山》一文,多是拾先生牙慧,现摘录几段吧:</p><p class="ql-block"> “天柱山摩崖石刻现存东汉的刻石一处,北魏的刻石七处,其中有三处北朝刻石被北宋金石学家赵明诚记录在《金石录》中。”</p><p class="ql-block"> “现存的几处北魏刻石均为北魏孝文帝时任光州(今莱州)刺史的郑道昭主持刊刻,最有名的当属为其父镌刻的郑文公功德碑。碑高3.5米,宽1.5米,碑文共20行,每行约50字,共计881字,书艺精湛,整齐谐雅。”</p><p class="ql-block"> “《上游下息》”刻石“荥阳郑道昭上游天柱下息云峰”,字虽不多,但笔法铿锵有力,势如破竹。刻石《此天柱之山》,虽然魏碑书法,但字体却有着浓厚的隶书韵味,笔画散淡,大有闲鸥野鹤之致”……</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为爬山而爬山,此次天柱山之行,聆听了金先生系统讲授,我对大山有了新的、更深一层的认识。我记住了天柱山,忘不了金先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张学正院长</p><p class="ql-block"> 与赵波、金秉坤相比,认识张学正院长较晚,但我们交往最多。</p><p class="ql-block"> 张学正,平度籍知名书画家,现任青岛致公书画院副院长、西海岸分院院长,平度侨乡艺术馆(新河)馆长。去年11月上旬,云峰山归来,顺访张学正院长。初听院长之名,我还以为是一位年过花甲、甚至有些老态龙钟的古板学究。然而一见,张院长肤白面润,富态福相,笑容可掬,一顶鸭舌帽,一身宽便装,谈吐举止蕴显艺术气息。与张院长相识、相交一年多,我受益匪浅,甚感愉快,更因院长宽怀,慢慢地“多年父子成兄弟”,我一年院长便兄友了。这在我近作《一年先生便兄友》中有记,不再赘述。</p><p class="ql-block"> 此处畅想一下明年相见之约。今年10月中旬平度侨乡艺术馆一别,至今一月有余。我想到明年下半年我的新散文集或将印成,先和学正院长吹嘘一番,并邀请届时到昌邑。虽是酒后之言,但我是真诚相邀,院长能来是给我脸上增光。周末,我与友人经常在潍河岸边、林荫树下品茶,院长说他喜欢这种环境。我想,与院长品茶一壶倒是十分现成的。</p> <p class="ql-block"> “相见也无事,不见常忆起”,与赵波经理、金秉坤先生、张学正院长不常联系,我却一直对他们神牵心系。学高为师,相知成友,如此甚好,夫复何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丁玉昌</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日,</p><p class="ql-block">年度最末一个月之开始。图片为隶书教学截图,无关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