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29日,清晨的哈肯萨克河Hackensack River空旷而寂静,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寒意,仿佛黑色星期五的喧嚣从未触及这片自然的角落。然而,今天的观鸟之旅却透着一丝讽刺——如同近年来零售业的萧条,鸟况也异常惨淡。放眼望去,原本该热闹非凡的河面此刻冷清得令人心寒。曾经成群的加拿大鹅和海鸥如今踪迹难觅,只有一只孤零零的海鸥站在水边,微微低垂着头,仿佛在盘算今日的“亏损”。几只疲惫的紫翅椋鸟在光秃的枝头徘徊,偶尔发出几声不甘的鸣叫,听起来像极了商场中无奈的店员,试图招揽稀少的顾客,却连一个回应都未能得到。正当我准备收拾回家时,前方的灌木丛突然传来一阵异动--几只麻雀飞出。虽然只是几只平凡的麻雀,但为了给这一天的观鸟之行一个开机仪式,我还是举起相机按下了快门。透过镜头,我才发现,飞出的竟是几只少见的赤狐雀鹀。</p> <p class="ql-block">英文名:Red Fox Sparrow,</p><p class="ql-block">学名:Passerella iliaca</p><p class="ql-block"> 赤狐雀鹀,又称狐色雀鹀,是雀形目雀鹀科狐色雀鹀属的鸟类,是美洲狐色雀鹀属中颜色最鲜艳的类群。赤狐雀鹀因其独特明亮的外观色彩而著称,但它却是最多样化的鸟类之一。主要分布地北美地区,是北美地区特有种类。繁殖区主要在美国阿拉斯加州西北部和中部至加拿大东部。非繁殖区在美国中南部和东南部。</p> <p class="ql-block">外观特征</p><p class="ql-block"> 赤狐雀鹀是一种大型,身体圆形的麻雀,长 15-19 厘米,重 32 克,翼展 27 厘米。有粗壮的喙和中等长度的尾巴。赤狐雀鹀的上身一般呈锈褐色,头部为锈色和灰色混合色,侧腹和胸部中央有浓重的褐色斑点,但腹部通常是白色的。背部明显的红褐色和灰色条纹与灰色臀部的组合是判断它们的依据。下喙为黄色,顶部从底部的黄色过渡到顶部的黑色。两性形态相似。</p> <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 赤狐雀鹀是迁徙鸟类,它们在北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过冬;在美国北部和加拿大南部,它们通常只在迁徙到更南边的地方停留。赤狐雀鹀在针叶林地带繁殖,偏好浓密的柳树和桤木灌丛,以及云杉和冷杉沼泽;通常在茂密的树荫下,在落叶层和裸露的地面上觅食。在繁殖季节,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它们以典型的“双抓”动作寻找猎物,即向前跳,然后立即向后跳,在此期间,它们同时用双脚在落叶层中向后抓挠。它们还吃其他无脊椎动物。在迁徙和冬季,赤狐雀鹀吃的是植物和昆虫的更均衡的混合物。它们很少远离掩蔽处,而且经常与其他麻雀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生长繁殖</p><p class="ql-block"> 赤狐雀鹀春季迁徙始于2月,至5月初几乎全部返回繁殖地。秋季南迁始于10月初,至11月中旬,只有最后几只散兵游勇还留在北方。在到达繁殖地的一天内,它们会建立面积达 1万平方米的领地,并在一周内与配偶配对。在繁殖季节之外,它们通常独自或成群结队,并经常与其他麻雀物种交往。它们在地面、灌木或低树上筑巢,巢离地面不超过2米。雌鸟可能在 2-3 天内自行筑巢,雌鸟也可能在一天的日出和日落之间完成了一个新巢穴并产下一枚蛋。巢穴大小不一,外壁由树枝、树皮条、碎木、腐木、扫帚苔藓、粗干草、苔藓和地衣制成;内杯通常衬有细草、根须、羊、牛或狗的毛发、羽毛、苔藓,有时还有钓鱼线。每年产卵一窝,3-5枚。孵化期大约为 12 - 14 天,主要由雌鸟负责,但雌雄鸟共同喂养雏鸟。雏鸟是晚成性,9 - 11 天内长出羽毛即可离巢。有记录最长寿的赤狐雀鹀至少有 10 岁 4 个月大。</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