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陈琳: 美美的炫技,深长的情思----读胡丹娃中篇小说《和声叠影》

胡丹娃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单位大院的民国小楼。 陈琳 摄 </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美的炫技 深长的情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读胡丹娃中篇小说《和声叠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陈 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丹娃比我大一点,她一直是我这个喜欢文学的“圈外人”的良师益友。在丹娃近年发表的小说中,《和声叠影》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品之一。小说文字优美,技法娴熟,这些都无需多言,我仅谈阅读时自己内在情绪被触动的点滴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说通过对往昔岁月的回顾,塑造了一组可敬可爱富有人格魅力的人物,让我想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脉络。这个说起来有点"大",但实际上,中华文脉强大的延续力正是来自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善良、包容、谦和,重情重义。在父亲被打成右派,胡老师读不了书的岁月,她有幸到小厂当工人,后来还成为“小厂飞出的金凤凰”。这些看上去是因为胡老师的才华,实际上是很多善良的普通人为本应值得尊敬,却遭遇不幸的人筑起了一个柔软的围墙。这样,在1977年恢复高考时,胡老师的高考报名表才能被盖上公章,圆高考之梦,并且在学习作曲的过程中得到那么多业界权威人士的指导。这些知识分子的良心与担当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者不止一次提到“金色时代”,这是小说中胡老师的金色时代,也是端木子吟、晓东军们的金色时代,更是整个社会的好时代。十年内乱结束,改革开放开始,经济逐渐复苏,国家走向稳定,更深刻的含义在于一切重回正道,个人、民族都展现出生机,未来充满希望。亲历或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才能与丹娃笔下的"金色时代"产生共鸣,与她小说中的时代背景和人物产生默契。丹娃的《和声叠影》被《中篇小说选刊》收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专辑",我想正是因为她书写的不仅是一部个人史。我听说有广播电台要将丹娃的这部小说做成有声节目,这也凸显了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和文本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和声叠影》的文本价值也体现在艺术性上,小说中除了端木子吟和胡老师这两个人物,其余每个人物其实都值得细品,就连着墨很少的人物也富含旨趣。我发现丹娃的叙述方法一如既往的新鲜,她根据需要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自由驰骋,小说、散文笔法有机交融,十分活泼。似乎是预见到小说发表后会引来墨守成规者的异议,丹娃早早埋下"伏笔"。她在创作谈《艺术蒙恩者》里说道: "《和声叠影》究竟是怎样一种文体,我等待读者诸君去探秘。" 懂得并善于探秘的读者会发现丹娃的叙述方法再自然不过。况且,小说,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写呢?仔细读《和声叠影》,会发现文讲所的老师们早就在给胡老师们上"创意写作课", "至于践行一部后现代自传体小说,跨越虚构与非虚构的边界,已经不是从那时走来的我的独创,欧美作家早已有之。而音乐与写作,早就是老师们传授给我的无形瑰宝。"(引自《和声叠影》第六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说中有大段关于音乐的介绍、叙述、描写,以致我读来似懂非懂。好在生动、形象的文笔帮助了我的阅读,虽不懂音乐,但可以感受人物情绪。我想了两个问题,一方面,为什么是音乐?除了丹娃自己学过作曲,精通音乐热爱音乐,写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是不是还因为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能以温柔、美好抚慰人心,化解不安、烦躁、焦虑情绪,或者鼓舞人心,激昂斗志。小说中有一句很接地气的话“人生要有一个透气孔”,听音乐的人懂不懂音乐原理其实没那么重要,音乐和文学、艺术一样是我们所有人的人生透气孔。 另一方面,为什么着力于音乐的笔墨非常多?除了塑造人物的需要,我想这跟作者及小说人物特定的时代背景相关。在四十年前,普通人是难以接触到作曲这样高雅的学科的,那时不仅没有现在发达的多媒体渠道,甚至连课本都难以找到。许多人的学习机会被剥夺,天赋被埋没,胡老师和端木子吟们为热爱所付出的绝不仅仅是小说中描写的那些努力。这些音乐知识是从前内心向往而不得,而今却有机会实现的喜悦,就像孩子学会了一项技能要美美的展现给你看。这美美的“炫技”又恰好增强了人物的立体感,使人物在精神层面得到了升华,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知识的渴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和声叠影”的叠影是指胡老师和端木子吟相似的部分,而两个人后来的发展是不一样的。端木子吟跟老艺人严洪亮学习了白局,并且发扬光大。闪亮登场之后她仍然选择回去卖鸭子,因为她找到了爱情,和中学音乐教师朱歌有了美满的家庭。她所找的并非有妇之夫晓东军,她和晓东军就是借了共同兴趣的热情对彼此的欢喜。这样的处理非常仁慈,也切合现实,同时表明已经逐渐进入一个更加文明开放的时代。端木子吟将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她的学识会影响很多人,她的智慧会促进她的成长。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端木子吟的未来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多说一句,我跟许多人一样,不喜欢文学作品中刻意制造的情节,比如享誉很高的《○○》,一个人遇到那么多的坏人,所有悲惨的事都聚集在一个人身上。集中在一起的人性之恶令人不适,现实当中实属罕见,稍有常识的读者会觉得是在“硬写”。即使在动乱年代也会有人性之光在闪耀,这些光才是我们不灭的希望。如果一定要端木子吟在作曲、白局艺术上发展显然不符合她灵活、自由务实的性格。师傅严洪亮的际遇摆在那儿,即使“台下的掌声阳光般温暖”也无济于事,小说也提到南京白局在2008年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末,2019年胡老师与爱人在国外旅游与晓东军重逢,与达鸣老师巧遇,几十年的巨变,不言而知。我以为这是与小说一开始提到的“金色时代”的巧妙呼应。端木子吟在结婚生子之后,仍然成为南京白局的优秀传人,这样的结局令人舒适、宽慰。先成家,后立业,这样逆潮流的女性反而更令人信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丹娃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博览群书,涉及领域众多。她平时说非常好听的普通话,我一直以为她是比较崇尚西方文化艺术的,直至读到《亲爱的丹凤街》、《和声叠影》我才确认,她是一个地道的南京人,她热爱这片土地。回到对文化的传承,我突然想到小说中提到的武俊达先生,他赠送给丹娃的《昆曲唱腔研究》被我那从事戏曲史研究的女儿借去之后一直舍不得归还,因为书上有武先生在1994年12月22日的亲笔签名。丹娃,她何尝不是一位谦和、善良又热心的文化传递者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11.28</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胡丹娃中篇小说《和声叠影》载《黄河》文学双月刊2024年第一期、《中篇小说选刊》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专辑</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本文作者简介及影像:</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7月陪女儿到青岛圆看海之梦,鲁迅公园的海边非常美。 汤泱 摄</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陈琳: 会计师,1967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1987年7月从连云港财经学校毕业后分配至南京工作。年轻时一度希望能写出像样的散文、小说,最终还是会计做得更好,从财务总监的位置上退下来还留在单位陪着年轻人工作。有趣的是退而不休后发现自己会写诗了。</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在小麦岛等落日,天气不佳,女儿有些失落,嫌我笑得太高兴。 汤泱 摄</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老家门口的小河虽不起眼,却最为亲切。小河承载着美好的童年记忆,还不会游泳时,拎个木盆就敢下水摸河蚌。</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陈琳 摄</i></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22px;">老家盐城在海边,因为是泥滩,滩涂非常壮阔,大海不可靠近嬉戏。在连云港读书时,经常去海边玩,所以并没有特别要去海边的冲动。老家的景色让我流连忘返,每次回家都舍不得离开。</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陈琳 摄</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妈妈在弟弟家门口晒她自己的玉米。老人家把这些玉米卖了,得了一千二百多块钱 ,很有成就感。 陈琳 摄 </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故乡的十月是蓝天白云的舞台。😋 </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陈琳 摄</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在单位院子里拍过许多照片,却找不到一张有自己的。这提醒我要在单位里留个影,别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连张好看的照片都没有。 😋 </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陈琳 摄</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办公室门外的空地。单位大院很美,是散步的好地方,丹娃也喜欢这里。</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陈琳 摄</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感谢亲爱的陈琳 ! 💐💐💐💐💐💐</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0月,国庆小视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附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艺术蒙恩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和声叠影》创作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胡丹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和声叠影》中的人和事已经在我心中沉淀了四五十年,当我提笔开闸,它们像富足祥瑞的鱼一样涌出。那些闪光的名字将我带回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那是我的两个金色时代,是做梦和起飞的青春岁月。虽然,“那个时代也有一些灰色记忆,我的心却明亮着”(见《和声叠影》,下同),那是一种被阳光拂照的感觉。《和声叠影》正是致敬我的阳光的,他们是有恩于我的师长,他们中有音乐家、作家,有民间艺人,今天他们大多已经不在人世,他们是渐行渐远的一代大家的缩影,令我深深怀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和声叠影》也是致敬我自己的,致敬那些难忘的城南旧事。小说中除了我的多位师长,还有各种小人物,包括南京夫子庙的三教九流,而我着墨最多的是八十年代初期的一个职工业余作曲训练班。在这个训练班上,身为班主任的胡老师“我”遇见了怀揣音乐梦想的女生端木子吟,这个冰雪聪明的青年竟是“我”的化身,“我”的“影子”,“是七十年代的我在八十年代重现”。小说的主要故事就发生在“我”和端木子吟之间。人生路并不畅的胡老师偏偏古道热肠,一心想帮端木子吟实现当作曲家的愿望,因为端木子吟的梦想也曾经是她的金色梦想。胡老师的“传帮带”美德不只来自个人梦想的绵延,更来自老一辈人给予她的恩泽。蒙恩的胡老师乐于助人,“我想帮端木子吟,像当年我的老师们帮我一样”。端木子吟后来没有成为作曲家,而是成了南京白局的优秀传人,也开始了“传帮带”。这种从七十年代延续下来的“传帮带”精神支撑起《和声叠影》的大厦。大师渐行渐远,他们的美德世代相传;城南日新月异,故人旧事永远亲切。这是这篇小说的灵魂,也是贯穿在作品中的信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端木子吟虽说是胡老师“我”的“影子”,却和“我”有诸多不同,身上有着鲜活的“潮味”,可以看作八十年代新青年的缩影。这“影子”和胡老师互相依存,各自独立,共同见证个人与时代的变革。 “和声叠影”这四个字有一种听觉和视觉上的双响效应,而文本中,出现在美好的“传帮带”画廊里的人物竟有二十多位,除了少数几位人物是虚构的,其余全是生活中真实的人。《和声叠影》究竟是怎样一种文体,我等待读者诸君去探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篇小说涉及到不少音乐知识,涵盖基本乐理、曲式学、和声学、西方音乐史、南京地方戏,甚至乐队指挥知识。将蒙尘的音乐理论知识从记忆深处打捞上来,进行新的研读和拓展学习,转化成文学语言融入小说,使音乐知识符合人物的特定身份和个性,这本身就是一个愉快的过程。我喜欢研修式的写作,它使写小说变得更有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感谢中篇小说选刊!感谢原刊《黄河》文学杂志!《和声叠影》是幸运的,为此欣慰的不只有我,一定还有我的师长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8月31日金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创作谈先后载《黄河》、《中篇小说选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0年代南京,好友威儿家院內,丹娃初立时。 (贺威 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1月制作,丹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End</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