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关侯庙—关帝庙</p><p class="ql-block"> Guanhou Temple-Guandi Temple</p><p class="ql-block">位于关帝庙北街路南, 建于宋代, 元、明、清三代均曾对其维修或重建, 一般一卷勾连搭式歇山顶, 砖木结构, 共1层, 建筑面积132.6m², 是供奉三国蜀将关羽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Located on the southern side of Guandimiao North Street, built in the Song Dynasty. Repaired or rebuilt in the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rick-wood structure with a palace and roll of interlocking hilltops, 1 storey and floor area of 132.6m².</p><p class="ql-block">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文化厅2000年5月12日公布</p> <p class="ql-block">自宋以降,各朝皇帝都以关羽为忠义的化身成为教育忠君爱国信念的材料, 其“候而王, 王而帝, 帝而圣, 圣而天”的过程请参考下表:</p><p class="ql-block">朝代 皇帝 时 间 封 号</p><p class="ql-block">北宋 宋徽宗 崇宁元年(1102) 忠惠公</p><p class="ql-block">宋徽宗 崇宁三年(1104) 崇宁真君</p><p class="ql-block">宋徽宗 大观二年(1107) 武安王</p><p class="ql-block">宋徽宗 宣和五年(1123) 义勇武安王</p><p class="ql-block">南宋 宋高宗 建炎二年(1128) 壮缪义勇武安王</p><p class="ql-block">宋孝宗 淳熙十四年(1187) 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p><p class="ql-block">元 元泰定帝 天历八年(1335) 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p><p class="ql-block">明 明神宗 万历四十二年(1613) 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p><p class="ql-block">明思宗 崇祯三年(1630) 真元显应昭明翼汉天尊</p><p class="ql-block">清 清世祖 顾治九年(1652) 忠义神武关圣大帝</p><p class="ql-block">清世宗 雍正三年(1725) 三代公爵、圣曾祖、光昭公、圣祖、裕昌公、圣考、成忠公</p><p class="ql-block">清高宗 乾隆元年(1736) 山西关夫子</p><p class="ql-block">清高宗 乾隆三十一年(1767) 灵佑二字</p><p class="ql-block">清仁宗 嘉庆十八年(1813) 仁勇二字</p><p class="ql-block">清宣宗 道光八年(1828)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p><p class="ql-block">清德宗 光绪五年(1879)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 赞宣德关圣大帝</p> <p class="ql-block">关公文化</p><p class="ql-block">自宋代起, 各地关帝庙虽多由道士住持, 佛教僧徒也往往同住庙内, 儒教徒也由国家派遣,前往关帝庙致祭。儒教将他列为五大文昌之一, 尊称他为“文衡圣帝”(台南市裕农路的关帝庙就是主祀文衡圣帝),或“山西夫子”、“关夫子”, 因为有书记载:“山东一人作春秋, 山西一人读春秋。”山东一人指的是孔子, 山西一人就是指关公。道教则尊奉关公为“荡魔真君”、“伏魔大帝”、“协天大帝”、“玄灵玉皇上帝”等。在佛教的寺庙里、释迦牟尼佛前面, 有左、右护法天神, 一位是韦驮, 另一位就是关公; 又称关公为“护伽蓝神”(伽蓝, 指的是寺庙),原始佛教中的伽蓝神共有十八位, 后来又多了一位关公, 而且被列为伽蓝神之首,与四大天王的部属韦驮, 侍卫佛陀左右。因此,在关帝庙内体现了全部的中国传统文化。“县县有文庙、村村有武庙”,这是中国历史晚期社会各界普遍祭拜孔子和关公的真实反映。据有关资料记载, 在宋元明清社会中, 对“武圣”关公崇拜的虔诚和普及,超过了被人们盛赞为“千古一圣”的孔子。无怪乎早在明代,王世贞就惊呼: “故前将军汉寿亭侯关公祠庙遍天下”; 而清人赵翼, 则更加惊叹道: “今且南极岭表, 北极寒垣, 凡儿童妇女, 无不震其(关公)威灵者。香火之盛, 将与天地同不朽”。中国历史步入近、现代之后,对关公的敬重乃至崇拜,更是有增无减; 尤其港、澳、台同胞对于关公的祭祀、崇拜,依然热潮如昨, 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以台湾为例,台湾岛面积不算太大, 但全岛却有大大小小的关公庙至少有二百座(或说有四百多、或说有一千多座):全岛人口不足四千万人, 却拥有关公崇拜者八百多万人之多。在台湾称主神关公为“恩主公”。“恩主”是鸾堂(神坛的一种)对于“救世主”的特殊称呼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关帝庙3万余座, 仅日本和马来西亚就有关帝庙1000多座。1999年, 马达加斯加印发了大量关公画像的邮票。2000年, 印度还在兴建大型关公公园</p><p class="ql-block">忠義優</p> <p class="ql-block">目前,中国大陆现存的关公庙宇,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p><p class="ql-block">关公庙宇分类</p><p class="ql-block">山风景区新近重建的武圣庙、供奉关公的湖北省武当山, 深圳新安故城关帝庙, 等等。东山关帝庙主殿和“万世人极”篇。后面一尊坐在轿子里, 是可以搬动的, 每逢关帝寿诞期间, 轿子里的关帝君就会抬出来, 进行巡游。在1995年。这尊神像还被请到台湾。巡游长达半年! 据查证, 东山关帝庙是台湾众多关帝庙分灵入台的祖庙, 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关系。</p><p class="ql-block">关庙以弘扬圣德。湖北玉泉山能,竖有“汉云长最先显圣处”石刻大碑, 不远处的小关庙,相传是中国最早的关庙,在世界屋脊的西藏也有两座关帝庙, 其中位于拉萨西郊的关帝庙全名是“关帝格萨拉康”,这是藏汉两大战神共同守护边陲安宁的象征。在里面的石碑上做了如下记载:“乾隆五十六年秋, 廓尔喀自作不端, 侵凌藏界, 抢掠扎什伦布寺,皇帝赫然震怒⋯⋯”清兵七战七捷击退廓尔喀军队, 凯旋之日在拉萨西郊兴建关帝庙, 后当地藏人感觉关公与他们的神话英雄格萨尔王神似,故共同祭拜。在珠峰卿</p><p class="ql-block">下日喀则定日县岗嘎镇还有一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关帝庙(约4300米),当年清兵与磨尔喀侵略军在此激战,获胜后请兵在战场制高点修建关帝庙,以资纪念。旧时, 西藏日喀则、拉萨、定日等地都建有关帝庙、且融藏汉风格于一体。青藏高原东部甘南州拉卜楞寺旁边也有一座藏汉风格相融的关帝庙。</p><p class="ql-block">六、边关圣庙。中国边陲和重要关塞。</p><p class="ql-block">为轰舞戍边将士之民族精神, 旧时也建有不少关帝庙。如北京长城居庸关关王庙,又如丝绸古道关帝庙。在长城尽头的高峪关,紧靠城门有一座关帝庙; 再往西, 有天山关帝庙; 在中国版土最西边的新疆伊犁, 也建有数处关帝庙; 东南沿海的福建东山岛,明朝守岛将士就在那里建起了关圣殿;南疆云南省昆明滇池岸边的西山峭壁之巅, 石窟内鞘工细刻一尊关公,与石窟连成一体, 关老爷面朝东方,每天最早迎滨池朝日,沐万顷发波,享南国各民族善男信女之谒拜, 也是够潇洒的了。</p><p class="ql-block">七、海外关庙。台港澳鬃奉关帝之风。与中国大陆一脉相承,海外华人爱居的地方, 都能寻觅到关公文化的踪迹。目前,美国纽约、旧金山、日本神户、横滨、长崎、函馆等地,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有富丽堂皇的关帝家。</p><p class="ql-block">腹而</p><p class="ql-block">一家乡祖庙。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时,是关羽故里,乡人依祖坟立庙, 称之为 “关王故里”;从这里西行10公里, 有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请代重修, 规模宏大, 布局完整,庙载古朴宏丽,被誉为“武庙之祖”,同时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p><p class="ql-block">四、征战关庙。河南省许昌春秋楼,相传是当年关羽保嫂“秉烛达旦”之处; 许昌灞陵桥关帝庙, 是关羽辞曹回马挑袍之地;荆州古城,是关羽镇守之所, 城南关帝庙。相传是当年关羽府邸; 荆州城外江津湖畔的春秋阁,相传是关公镇守荆州时, 忙里偷闲, 研读《春秋》之处: 武昌伏虎山下有关公“卓刀泉”,此地以井台为中心建有关庙。</p><p class="ql-block">五、显圣护民关庙。关羽遇害以后,相传曾多次“显圣护民”, 当地民众官府特建</p><p class="ql-block">筑群。</p><p class="ql-block">二、古陵庙殿,河南洛阳关林葬着关羽首级; 湖北当阳关陵葬有关羽正身。这两处庙殿,均仿效皇宫而建,珍贵文物举目皆是。</p><p class="ql-block">三、国内比较著名的关帝庙还有: 首都北京的关帝庙殿,河北承德皇家关帝庙、山东广饶关帝庙、福建省东山关王庙、安徽省亳州市大关帝庙、山东省聊城山陕会馆、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南岸的虎头关帝庙、武汉磨</p> <p class="ql-block">关公祭祀仪式</p><p class="ql-block">祭祀仪式是关帝信仰的核心,祭祀分民祀和官祀。从朗中期开始,政府将关公由“从祀”升级为“专祀”,对关公的祭祀就上升到国家大典的位置, 据《关帝志祀典》载:“明嘉靖年间, 定京师祀典,每岁五月十三日遇关帝生辰, 用牛一、羊一、猪一、果品五、帛一, 遣太常官行礼,四孟及岁暮,遣官祭,国有大事则告、凡祭。先聞题请遣官行礼。”清代后期, 祭祀关帝的典礼达到极盛。咸丰三年(1853年)将关帝正式薪列为“中祀”, 祭关要“行礼三跪九叩, 乐六奏, 舞八份, 如帝王庙仪”,</p><p class="ql-block">山心王狄2肉刀</p><p class="ql-block">台湾祭祀的方式保存比较完整,大抵沿用古礼制。关圣帝君的诞辰日期, 较为普遍的有农历正月十三日、五月十三日和六月二十四日三种说法, 政府官方则是自明代开始订定农历五月十三日为关公圣诞,在民间信仰中, 农历五月十三日是关公的生日。也是关公“单刀赴会”, 会下“磨刀面”的日子;关公既是老龙转世, 当然和天神施而相关,所以在这天的祭典上有时还会加上祈雨的仪式。(也有传说农历五月十三日是龙的生日。关平的生日或是“桃园三结义”的纪念日,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才是关公的生日。)祭祀关公的活动及其方式大致有: 祭拜关公、迎神出游、庙会和演戏祝寿等等。</p><p class="ql-block">大陆以关帝故里祭祀最为完整并具地方特色: 1.清明节.中秋节一联材祭祀: 2.四月初八—关帝巡城; 3.六月二十四—关老爷过生日: 4.九月十三一金秋大祭; 5.关帝灵签: 关帝庙占卜求签。</p> <p class="ql-block">关公信仰的高潮: 明清时期</p><p class="ql-block">《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和上层知识分子的改造使得关羽形象日益完美, 成为教化百姓的最佳人选。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 关羽成为宣扬儒家伦理观念的最佳人选。明朝政府也开始了新一轮加封高潮, 使关羽晋升帝位,成为中国第二任武圣。清朝时, 历任皇帝都对关羽推崇倍至, 光绪五年最后一次加封时, 他的封号有二十六个字之多。关公信仰因清朝疆域扩大而得到进一步传播,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历史人物。在清朝江山大定之后, 民间社会中关羽的形象就是财神关公。晋商们的成功, 使各地商人相信关羽是一位能够保佑财源广进的财富之神。清朝中期, 关羽开始成为众多行业的保护神和祖师爷。清末时统计,全国记录在册的关帝庙不下几万座, 远远多于孔庙的数量, 而他对普通民众的影响更是超过了孔子。一时间“关公庙貌遍天下, 五州无处不焚香。”历经一千七百年,关羽最终被人们塑造成至神至圣, 万世人极的神祗, 从而走上神坛。</p><p class="ql-block">忠臣系见</p><p class="ql-block">关公信仰的低沉期: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p><p class="ql-block">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大量庙宇、神像被毁, 仅存庙宇香火冷落。改革开放后, 宗教信仰政策落实, 蛰伏多年的民间信仰纷纷回流, 关公信仰也随之恢复威震华夏的神灵地位, 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关注的热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