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风情:贺兰山岩画大观

曹雄

北魏大学者郦道元《水经注》云:“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这说明,早在北魏时期,有识者就发现了贺兰山岩画。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现存有20多处遗存岩画。 贺兰山岩画与邻近的内蒙古阴山、乌兰察布,甘肃黑山,新疆天山、阿尔泰山岩画相比,无论题材内容、风格特点、刻制方法都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北方岩画体系中的所有特征,贺兰山岩画都基本具备。 远古时期,贺兰山繁茂的森林和充足的水源,成为原始人类生活的良好自然环境。北方游牧民族正是看准了这块膏腴之地才在这里创造了他们独特的原始经济。由于北方游牧民族频繁流动,致使经济文化积累散失多,实物保存少,很多古代少数民族没有留下本民族典型的文献资料。因此,贺兰山岩画就成为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经济文化的写照和最好的“史书”。 从位置上看,岩画一般都凿刻在避风向阳处:一是凿刻在山梁上或低临槽谷,或中至半坡,或高及山顶;二是凿刻在山水沟两岸的峭壁上,特别是山水沟转弯处岩画最为密集;三是凿刻在高山奇峰上;四是刻制在岩檐下;五是凿刻在洞穴内。        (岩画造型艺术再现) 山岩画由于南北间距较大.自然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岩画可以分为3种类型:一是分布在山前洪积扇坡地上,二是分布在山谷沟坡上,三是分布在沙漠、丘陵上。 3种类型的岩画尽管在地理环境、分布刻制及保存状况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有一定共性:一是对岩石的选择基本一致,大多数岩画都刻制在硬度较高的砂岩上;二是岩画的刻制方向一致,一般都刻制在避风向阳的地方,通常是刻制在沟口或沟的北坡,画面面东或面南分布,而以面南者居多,或刻在山的阳坡一直到山顶上;三是对地理环境的选择相同,岩画分布点周围一般都有开阔的草地.沟内有泉水流出。 (一)山前洪积扇坡地岩画 分布在该地形上的岩画主要在贺兰山北段石嘴山境内的麦如井、翻石沟、大树林沟、小树林沟、红果子口等地。这里山坡平缓,沟壑纵横,岩体裸露——岩画或凿刻在山前的乱石丛中,或凿刻在山沟侧面的岩石块上,岩画画面较小。 1、麦如井岩画 麦如井岩画是贺兰山岩画最北的一处,位于石嘴山市西10千米处。岩画刻制在黑色石头上,东距明代修建的麦如外故城址300米。岩画分布不均,相互之间没有规律,多数面向南方。由于石面较小,一般为个体图案,组合图案较少。画面以动物图案居多,有马、北山羊、岩羊、野牛、狗、鹰等,个别的为人物和植物、符号图案。岩画采用敲凿和研磨两种方法制成。 2、翻石沟岩画 翻石沟岩画位于麦如井南侧3.5千米处,岩画分布相对集中,画面向南为多。个体画面居多,组合图案较少。有北山羊、岩羊、羚羊、马、牦牛、狗等。画面采用敲凿和划刻两种方法制作,以敲凿法为主。 3、大树林沟岩画 大树林沟岩画位于翻石沟南侧1.4千米处,沟内有泉,岩画凿刻在沟外乱石滩上,分布不规则,个体图像居多,组合图像较少,画面方向各异。以动物图案为主,有北山羊、岩羊、盘羊、黄羊、马、蛇等。也有人物和车轮图像。岩画的制作采用敲凿和划刻法,以敲凿为主,个别为划刻图案。 4、小树林沟岩画 小树林沟岩画位于大树林沟南侧0.5千米处,是一个狭窄山谷,岩画分布于沟外的洪积扇上,数量较少,凿刻方法和内容与大树林沟岩画相似。 5、红果子沟岩画 红果子沟岩画位于惠农区城西10千米处,沟内长有小片灌木。岩画分布于北侧的洪积扇之上,分布稀疏,数量较少,内容与树林沟岩画类似。分布在山前洪积扇坡地上的岩画分布面积较大,数量相对较少。每组岩画之间稀疏杂乱,分布没有规律。岩画画面的方向各异.作画大致面南,少量面西或西北。石面一般较小,长宽多在lO厘米左右,很少有长宽超过30厘米的,画面较小,内容筒单,以个体图案居多.组合图案较少。原因是此地缺乏适合凿刻岩画的大型石面。岩画绝大多数为敲凿而成,少数使用磨刻图案。 这一地区的岩画据发现初期的统计,数量至少在千幅以上,由于当地频繁采石,造成岩画数量急剧下降。岩画以北山羊和马为主,盘羊、岩羊、牛、骆驼、大雁、虎、狼、豹、人物和符号为次。构图简单,以单一型构图为主,复合型构图次之。图像的表现手法有减地阴刻和减地阴线条勾勒两种。制作方法分磨刻和凿刻。磨制法的痕迹较浅,一般与石面同色,不易辨认。从凿痕分析,运用了石质工具和金属工具。岩画的题材主要表现为单个动物、人物与狩猎、动物与符号的简单组合,以人物为题材的岩画较少。           (太阳神) (二)分布在山谷沟坡上的岩画 此类地形的岩画主要集中于贺兰山中北段,分布距离较长,位于深山腹地的山梁之上或陡峭石壁上;或分布于沟口两侧的山崖和沿沟崖的两侧石壁上。主要分布在黑石峁、归德沟、韭菜沟、白芨沟、大西峰沟、小西峰沟、贺兰口沟、苏峪口、回回沟等地。山地岩画分布集中,无论在深山腹地,还是沟口两侧,岩画点周围地势相对开阔,岩画分布相对密集。石面大小有别,最大的画面有几平方米,最小的仅几平方厘米。 1、黑石峁岩画 位于大武口区西北10干米的贺兰山北端的黑石峁,距小枣沟口5千米处,海拔在1400米以上。此处山势陡峭,散布着大量不规则的黑色石头,岩画凿刻在黑褐色岩石上,主要分布在山梁靠近顶部的南北两坡及山顶上,山腰和沟底也有零星分布。岩画采用敲凿、研磨方法,以敲凿法为主,少量为研磨图案,个别使用了划刻法。画面以动物图案居多,主要有北山羊、岩羊、盘羊、黄羊、骆驼、马、梅花鹿等。有人物图案,反映舞蹈、射猎等场面。画面个体居多,少量为组合图案。 2、归德沟岩画 位于大武口区西侧5千米处的归德沟内,岩画分布点距沟口8千米,岩画排列于山岩层面上,岩画西侧坡地分布有墓葬。岩画分布在3个点上,凿刻较为原始,基本使用凿刻法,凿点大而浅,图像单调。主要以人物和动物为主,也有个别题刻,还有狩猎、骑射等场面。 3、白芨沟岩画 白芨沟位于贺兰山北段,与汝箕沟相距10余千米。岩画分布在白芨沟西口的杏花村南约1千米处,岩画刻在一块高1l米、宽16米的面北陡壁上,最大画面高3.8米,宽5.4米。大白芨沟内lO千米处发现彩绘洞窟岩画31组,约100个个体形象。 4、石马湾岩画 位于芨芨沟向西南入沟20千米左右处的沟崖上,有大量马的图像,被牧民称之为石马湾。岩画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在山梁面西的崖壁和山顶之上。石面平整,岩画保存较好,使用敲凿法制作。 5、大西峰沟岩画 位于大西峰沟平罗县和贺兰县交界处,入沟约15千米处有西夏“皇城”遗址。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的崖石断壁上。从沟口循沟而进约10千米都有分布,北崖向阳岩画数量较多。岩画大致分布于沟口、马场、东沟门子一带,闻名于世的野牛岩画就位于大西峰沟口内,岩画制作多为研磨而成。 6、小西峰沟岩画 位于大西峰沟南0.5千米处,岩画主要分布在小西峰沟北崖沟口的两个地点。数量较少,画面以动物形象为主,一般采用敲凿法,个别使用研磨法。 7、苏峪口岩画 位于苏峪口在银川西北约60千米处,岩画分布在沟外、沟南和沟北。画面多用磨刻线条表现,人面像较多,且富于变化。以研磨为主,凿刻较少。以人物为题材的岩画较多,并且人物活动有一定的背景。主要表现人与马、虎、牛、羊等动物的关联。 (三)贺兰山口外沙漠丘陵岩画 位于贺兰山西麓的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布古图嘎查境内,地处贺兰山西侧的冲积扇平原,散布于丘陵与沙漠间,被定名为“巴彦浩特岩画”。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画面多采用磨刻手法制作而成,内容有同心圆、符号、骑者、岩羊、盘羊、马、老虎、豹子等图案。这些岩画大部分是新石器时代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写照,反映了古代先民的天体崇拜、动物崇拜等原始宗教仪式。 遍览这些原始古朴的岩画,先民以石头的不朽,刻画着艺术的永恒,让人陡生无限的遐想——那是上苍的音符,抑或是远古的密码?或许就是“沧海有语变桑田,岁月无言石留痕”—— 从春秋战国到西夏,贺兰山一带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在游猎同时,兴致所至时,就随手拾起尖石或拿出刀具,即兴在岩石上作画,描摹劳动的场景和朝夕相处的牛羊牲畜及动物的图腾以及想象中的神灵。在贺兰山自北向南20多个山口内的悬崖峭壁上和山口外洪积扇的山地草原上,创作出了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作品。根据岩画图形和西夏刻记分析,贺兰口岩画是不同时期先后刻制的,题材、内容与表现手法十分广泛,富有想像力,给人一种真实、亲切、肃穆和纯真的感受,为今天的人们了解和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风土人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文物资料,堪称是一处珍贵的民族艺术画廊。 国家五A级景区,贺兰山岩画的代表作集中在贺兰山中段的贺兰县金山乡境内,距银川50余千米。此地近邻贺兰山主峰敖包疙瘩,山势险峻,峡谷幽深,海拔1448米,俗称“豁了口”,也叫贺兰口。山口景色幽雅,峰峦叠翠,潺潺泉水从沟内流出。 进入沟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分布有千余幅个体图形的岩画。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神态自然,写实性较强。画面艺术以人首像为主,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人首像画面简单、奇异。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的挽着发髻,风姿秀逸,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岩画中还有图腾巫觋的造型形象,有的大耳高鼻,满脸生毛;有的口衔骨头;有的面部有条形纹或弧形纹。还有几幅面部五官似一个站立人形,双臂弯曲,两腿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蛮族武士的形象。动物图形构图粗犷,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有双角突出的岩羊,有飞驰的骏马,有摇尾巴的狗,有飞鸟的图形和猛兽的形象。还有部分人手和太阳的画面及原始宗教活动的场面。 全长两百多公里的贺兰山自然岩画分布不止一处。南于贺兰山北折处的广武山中,即青铜峡西南20多公里处的广武口子门沟,有70多处在坚硬的岩石上凿刻而成的岩画,内容多以骑马人和各色羊只为主——羊又有岩羊、北山羊、长颈羊、盘羊、黄羊等种类。除羊外,大牲畜有牛、马、驴、骆驼等;还有狗、鹿、狼、狐、蛇、獐等动物;飞禽有雁、鹰、长腿鸟等。画上有山、有脚印、蹄印、莲花符号等,也有部分手和脚、人面以及骑马射猎的人和人对神灵、偶像的崇拜图腾。作为对太阳的崇拜,许多画面中都凿刻有太阳的图案。这些岩画大多线条清晰,布局合理,写意逼真,栩栩如生。 据考证:广武岩画从汉代以前青铜时代到唐、宋、元、明各个时代都有,既有匈奴人的作品,又有突厥人的符号,既有西夏人的文字题记,又有汉族人的创造,可以说是古代各民族文化的见证,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 其次,口子门沟岩画位于青铜峡市西南约50千米的贺兰山南段,岩画位于口子门沟人沟7千米处,分布在沟南砂石梁子山上以及周围约5平方千米的沟壑中的18个地点。 。每一座山梁上的岩画数量都较少,比较分散,所处山势相对较高,一般距沟底80—100米不等。岩画画面大小不等,内容以动物为主.大多数面南,个别面东或面西。使用敲凿法作画。 此外尚有口子门沟南2千米处,凿刻于贺兰山山体东侧的一道道崖壁和岩石之上,大多分布在平整光滑的石面上,每一岩画点的岩画相对比较密集,大部分面南或面东南,少量面上或面西。这一地区岩画分布范围较广。以及位于四眼井南侧约2千米处,沟口处泉眼积水成湖,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还有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头道乡与青铜峡广武乡邻接处,石质为红色,作画于岩石自然平整处。凿刻着顶角的北山羊与狼,人骑、手印和脚印等。贺兰山最南端便是中卫北山岩画。分为“大麦地岩画”和“黄羊湾岩画”两处——大麦地岩画分布范围在镇罗至照壁山以西、照壁山大通沟以北、苦井沟以东大约10平方千米的区域内,密集区在苦井沟东侧,范围有5平方千米左右。整个北山岩画区由黄石坡、大麦地、枣刺沟、石房圈、大通沟、新井沟、葡萄墩、双石垒子等8个岩画区组成。其中大麦地岩画区在约6平方公里内,有岩画2300多幅,个体图像7800多个——超出了国际公认的世界岩画“主要地区”规定标准的140多倍,堪称世界岩画之最。黄羊湾岩画位于黄羊湾村北侧1千米的黄羊山上,长城沿岩画分布点蜿蜒而过,南距黄河3千米。岩画一部分分布在山梁的南坡或山顶上,一部分分布在山沟沟崖上,分布范围较广,但每一个地点分布相对密集。绝大多数面南,少量面西或面上,使用敲凿法制图。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宁夏中卫香山岩画。据《中卫县志》记载:香山“其地周环约五百余里,东南接壤灵州胭脂川,西南与靖远柴薪梁、高峰子、芦沟联界。山巅高约十里,旧建香岩寺。其山地可耕牧。山民随水而居,多穴处为土窑,喜牧畜,旧称七十二水头是也。然田皆旱地,全赖雨旸时若。”以此可见,香山地域广大:东至今宁夏灵武市界,西至今甘肃景泰县界,北至今宁夏黄河南岸,西南至今甘肃靖远县界,南至今宁夏海原县、固原市界。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百公里,为《山海经▪西山经》所说的 “崇吾之山”。生长有神异的树木、野兽和飞鸟,是炎黄古族繁衍生息的灵山圣地,华夏先祖炎帝和黄帝进行狩猎和图腾崇拜的神山。 中卫香山岩画分布广泛,20世纪70年代以来,总计已发现了23个岩画点:石马沟、石羊沟、大井沟、骚狐槽子、韩苏沟、红石水沟、茶树沟、南长滩、李家水、暖圈沟、火石沟、小井子沟、南井沟、陈水沟、冰沟、寺口子、徐家圈等,遗存史前岩画1000余幅。其密集中心在南长滩。 贺兰山岩画的表现技法比较独特,大体上可归纳为凿磨雕刻,制作过程中多用点凿、线刻、铲地、平磨等方法,也有部分画面是线刻以后撒上色粉。 贺兰山岩画多是以线代面,线面结合,这种凿磨而成的造型艺术,富有立体感,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主要内容是射猎图和动物图,几乎遍及各个岩画分布点。同时还有表现祭祀、自然现象和人面像的图画,展现出的生活画面比较广阔——所表现的人物活动,往往和当时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特别是各种组合图案中,人物活动为画面的主体,许多画面都具有一定的叙事功能,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是对当时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 贺兰山岩画是黄河文明的产物,代表着宁夏先民们最初的游猎活动和由蒙昧向文明的肇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