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祠堂华丽转身,岭南金融博物馆

水一方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13日,来到了广州市越秀区教育路流水井29号的岭南金融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在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附近,以流水井、大小马站为核心的三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了近百家书院,形成了一个全国罕见的书院群。</p> <p class="ql-block">  其中现存最完好的一座,当属位于西湖路流水井29号的庐江书院。</p> <p class="ql-block">  庐江书院又名何家祠,是一座由何氏宗亲于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出资合建、历时5年方落成的宗族祠书院。</p> <p class="ql-block">  曾作为昔日省内何氏家族弟子来穗应试之用。</p> <p class="ql-block">  何氏书院是大小马站书院群历史文物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广州西湖路,大佛寺对面小巷子里</p> <p class="ql-block">  在庐江书院旧址里,有一座由<span style="font-size:18px;">广州市金融工作局、越秀区政府共同而建的小众金融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家以岭南地区金融为主题,收集、展览、金融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华南地区首家综合性金融博物。</p> <p class="ql-block">  这里展示了与岭南金融相关的重要史实、事件、人物及相关文物。</p> <p class="ql-block">  从货币、银行、证券、保险、银钱业、典当、红色金融、对外金融、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等方面展示岭南金融的历史文化和未来发展蓝图。</p> <p class="ql-block">  先秦时期,岭南地区仍处于实物交换阶段,自公元前214年,秦军平定岭南后,秦“半两”钱流入,岭南才开始有了货币。</p> <p class="ql-block">  1757年,清政府限广州为唯一官方通商口岸,广州成为全球金融中心。</p> <p class="ql-block">  清末民初,金融领域使用的各种用具。</p> <p class="ql-block">  清末民初使用的“广州银号防风天平”。</p> <p class="ql-block">  为满足各钱庄对金银货币称重使用的大小不同,重量各异的砝码。</p> <p class="ql-block">  用于秤金银货币的小秤。</p> <p class="ql-block">  便携式小算盘。</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时期使用的金条。</p> <p class="ql-block">  比较陌生的第一套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  不太熟悉的第二套人民币。其中亲眼看过的少数币种,还是在收藏领域见过。</p> <p class="ql-block">  使用了许多年,比较熟悉的第三套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  曾经使用并熟悉的第四套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  在祠堂大厅旁边,有两排小房间,应该是当时安排远道而来何家子弟应试之用的“单间宿舍”。</p> <p class="ql-block">  现在有的改造成了当年的杂货铺。</p> <p class="ql-block">  有的举办了一个华侨护照专题展。</p> <p class="ql-block">  岭南金融博物馆的主题是“先行、担当与创新”。</p> <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