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位于西宁市湟中区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黄教重要的寺院之一,是我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广受藏教信众的崇拜,历代中央政府的推崇,在我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即先有塔而后有寺的意思,得名于早期纪念黄教创始人而建的大银塔。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一直是黄教的中心及佛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 600多年的历史,使其成为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我国名寺古刹藏语系著名寺院,并入围“神奇西北100景″,国家AAAAA级旅游景,是西宁较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寺院布局严谨、风格独特、建筑恢宏,是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寺内珍宝丰富,收藏有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特别是其独创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p> <p class="ql-block"> 远远看到的塔尔寺,依山傍塬,顺坡而上,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组成一庞大的藏汉结合的建筑群,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一股浓郁的宗教氛围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从广场上看到环状的建筑是景区的入口,后面高高竖立的就是塔尔寺的山门,人们称此门为"正山门″。</p> <p class="ql-block"> 高台阶的山门建筑宏伟、耸立挺拔、装饰精美。融合了汉、藏、蒙、回等多民族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 山门的雕刻和壁画展示出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涵,是佛教信众朝拜的起点,也是游客进入寺庙的第一印象(这是山门的背面)。</p> <p class="ql-block"> 位于山门右侧的佛塔是"八宝如意塔″,建于1776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分别是纪念他修行成正觉的"菩提塔″,纪念从天堂返回人间的"降凡塔″,纪念战胜一切魔鬼的"胜利塔″等。</p> <p class="ql-block"> 每座宝塔均为方形底座,圆身,典型的藏式塔。塔高6.4米,塔中镶有佛龛,上部为粉白瓶形,竖有刹杆相轮13重,顶端设有仰盘、覆盘和日月宝珠曳彩,显得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塔中贮藏着塔尔寺历代高僧的衣冠,各地信徒常来这里绕塔参拜。</p> <p class="ql-block"> 山门左对面是"小金瓦殿″,又名为"护法殿″,建于公元1631年,是一座明朝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护法殿″的门在其背面,并不宽广,但装饰豪华富丽,突显藏教色彩。</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个回廊式的院落,主体建筑为三层。</p> <p class="ql-block"> 殿中的回廊内陈设野牛、羊、熊、猴等动物标本。据说,这象征着一切走兽、恶鬼都已被神征服,这是喇嘛们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 四面墙壁的绘画是"塔尔寺藏艺三绝″之一的壁画,画风为喇嘛教宗教画系,具有浓郁的印藏风味。壁画内容大多取材于佛经黄教诸经典。</p> <p class="ql-block"> 壁画颜料采用石质矿物,色彩鲜艳,经久不变。这组壁画表现的是,护法神保护佛法、护佑众生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主殿的佛龛中供奉着"身、语、意、事业、功德″五位护法神塑像,左右供奉第九世班禅大师从后藏牵到塔尔寺的白马、虎、熊的标本。</p> <p class="ql-block"> 二层供奉莲花生大师塑像,三层供奉宗喀巴师徒等塑像。</p> <p class="ql-block"> 殿中的宝贝是左侧的一匹白马标本,相传是三世达赖喇嘛从西藏拉萨到青海塔尔寺的骑坐。据说三世达赖喇嘛朝拜塔尔寺之后,要去蒙古传经说道,而这匹白马却不再相随,但它留下来后却不饮不食最终被饿死,人们便把这匹马一直供奉至今。</p> <p class="ql-block"> 护法殿前的这座时轮塔,是为纪念九世班禅来塔尔寺讲授“时轮大灌顶法”而建造。塔高约十三米,方底圆身,洁白如雪,典型的藏式宝塔。</p> <p class="ql-block"> 然后,沿着寺院左侧的主道而上,右侧依次分布着众多的殿堂寺庙,分别看几处。</p> <p class="ql-block"> 这个院落是"祈寿殿″,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为祝愿七世达赖喇嘛长寿而建。</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建筑面仅400多平方米的小院,属小巧玲珑型的宫殿式建筑,飞檐斗拱,彩绘精美,琉璃瓦屋顶,围墙、门楼均饰以"河州″砖雕花饰。</p> <p class="ql-block"> 院内有数株根连在一起的白旃檀树(即菩提树),每到盛夏,枝叶茂 密,浓阴蔽日,花开时节,芳香四溢,故该殿有“花寺”之称。</p> <p class="ql-block"> 信徒们认为这些白旃檀的树叶既可治病,又可消灾。所以他们为获得一片飘落下来的树叶,时常匍匐地上,寻遍每一个角落。一旦捡到,如获至宝,仿佛 一切灾难病痛,从此再也不会侵扰他们了。</p> <p class="ql-block"> 殿内有塔尔寺大雕艺术珍品。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及两大弟子,弥勒菩萨、普贤菩萨,以及十六尊者、四大天王等像。</p> <p class="ql-block"> 这是塔尔寺的"印经院″,即专门刻印藏文经典的机构。清道光七年(1827),由塔尔寺第五世赛多·益喜土丹嘉措活佛集资组建。</p> <p class="ql-block"> 这里陆续印刷有《塔尔寺志》、《塔尔寺庙灵异录》、《莲花生遗教》等。现收藏有3万余块各种经书木刻印版和少量佛画木刻版。暂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始建于明代的"大金瓦殿″,俗称"大金瓦寺″,它是塔尔寺宗教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塔尔寺最古老和重要的古建筑。位于塔尔寺的正中。</p> <p class="ql-block"> 大金瓦寺为藏式平顶建筑,面积1981平方米,面宽13间,进深11间。初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整个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公元1711年用黄金1300两,白银一万多两,改屋顶为金顶,形成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这就是"大金瓦″的来由,金顶熠熠生辉,远远就能看到,光彩夺目,使其成为塔尔寺最壮严而又富丽堂皇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寺内各种宝贝无数,大殿正门上方悬挂着的就是乾隆皇帝御赐的金匾,匾额题字为“梵教法幢“。</p> <p class="ql-block"> 大殿的建筑面积约450平方米,是全寺僧人集体诵经和举行其它重要佛事活动的场所,也是四大学院之一。是塔尔寺最大的一座经堂,所以称为"大经堂″。</p> <p class="ql-block"> 其壮观而抢眼的是168根柱子,柱头两边的雀替和上部的阑额均饰有藏式风格的彩画,处处点缀得色彩绚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经堂内悬挂有多种佛像、佛教故事图与宗教生活图的绸缎堆绣,和各种壁画。四壁的神龛中,有上千尊小巧精致的铜质馏金佛像,经架上存有数以百计的经卷。</p> <p class="ql-block"> 寺内廊道布满壁画、彩绘,多为佛教故事图与宗教生活图。</p> <p class="ql-block"> 大金瓦殿周边,是一个殿堂密集的区域,一个殿挨着一个殿,空间也很小。左转右拐的搞不清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这是"释迦牟尼殿″,修建于公元1604年,殿内居中供奉着安详庄严,慈祥俊美的释迦牟尼七岁等身像。</p> <p class="ql-block"> 佛龛内以次供奉有释迦牟尼、宗喀巴大师、弥勒菩萨和观音菩萨等。</p> <p class="ql-block"> 紧挨着的是"依怙殿″,它是塔尔寺重要的建筑之一,供奉着藏传佛教中最大的护法神——六臂护法。</p> <p class="ql-block"> 六臂护法在藏传佛教中地位显赫,名闻雪域。它不仅是保佑战争胜利的战神,又是厨房神,能保护众生食物丰足,还是福德神,能赐福德给贫困者,相传他还守护亡人坟墓,被奉为冢间神。</p> <p class="ql-block"> 拱洞形小门所在的建筑就是"文殊殿″, 汉语称“文殊菩萨殿”,因中间主供文殊菩萨像而得名,又因该殿由三大开间、九小间组成,故又称"九间殿″,初建于1592年。</p> <p class="ql-block"> 它是有史以来记载最早最豪华的古老宫廷建筑,是一座卧山式瓦屋顶建筑。其殿前大院是喇嘛讲辩经典、法会、跳法王舞的地方。看到的是诵经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塔尔寺著名的"酥油花馆″,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黄油)塑形像物的特殊技艺,为“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之一。</p> <p class="ql-block"> 酥油花以其材质之独特、工艺之复杂、作品之精美,被列为“藏艺三绝〞之冠。(三绝是酥油花、唐卡、堆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这个馆是由主楼、廊道等构成的一个闭合式小院。同样体现着塔尔寺汉式宫殿与藏族平顶、和谐完美地相结合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进到主楼,果然名不虚传,面对色彩艳丽,造型美观的各种酥油花作品,不得不佩服寺内艺僧的高超手艺。可惜禁止拍照,就借用网络照片简单介绍一些有关的基本知识。</p> <p class="ql-block"> 酥油花最早产生于西藏苯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按印度传统的佛教习俗,供奉佛和菩萨的贡品有六色,即花、涂香、圣水、瓦香、果品和佛灯,可当时没有鲜花,只好用酥油塑花献佛,由此形成艺术传统。</p> <p class="ql-block"> 一架酥油花,从整体来看,亭台楼阁数十座,人物、走兽动辄以百计,大到一两米的菩萨金刚、小至十数毫米的花鸟鱼虫无所不备。浮雕与圆雕结合,人物与景物结合,佛界与凡间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时空分而不断,物象繁而不乱。色彩缤纷,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 酥油花的制作,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包括题材、构图、制作分工等事项。并继承了藏传佛教艺术"精″、“繁”、“巧”的特点。其设计、制作自古是师徒口手相传,一般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根据所拟定的题材内容,用软革、麻绳、竹杆等物扎成形态的“骨架”,即所塑造的基本模型。其次用陈旧黑色油泥,在骨架上塑造成基本的形体,然后在膏状的乳白色酥油中揉进各色矿物质颜料,调和成五颜六色的油塑原料进行涂塑、敷面、描眉、塑花等。</p> <p class="ql-block"> 将塑造好的酥油花按设计的总体要求,用铁丝一一安装到位,即固定在几块大木板上或特制的盆内,高高低低,件件悬空,塑出大小各异的造型,形成布局完整的立体画面,情态逼真,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其制作周期长,工序复杂,从准备到作品完成,历时三个月之久。其间要把酥油浸入冰水反复搓洗、揉合、去杂质、增韧性,揉搓成膏状,再进行宗教仪式,后选议酥油花的题材。然后设计腹稿,精心构思、策划、布局之后,在气温零度以下的阴凉房间开始分头工作。</p> <p class="ql-block"> 酥油花的题材呈以宗教为主的多样性,主要以神佛祖师、文臣武将、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林树木、花卉盆景、楼台亭阁等组成,并有各种故事情节。</p> <p class="ql-block"> 由于酥油花的融点很低,15度就会变形,25度左右就会融化,为了防止体温对酥油花的影响,艺僧们在捏制之前都要把手浸泡在刺骨的雪水中,为防手温回暖,必须不时浸冰水、抓冰块,让手指保持冰凉。</p> <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塔尔寺还建立有完整的行政、宗教组织系统。设有四大学院为高级学府,培养和造就了大批藏族知识分子,所有这些都是其成为名寺的原因所在。</p> <p class="ql-block"><b> 2024年8月30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