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有意思的“被”字

王玉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汉语字中有个“被”字,属于使用效率频繁的常用字。“被”字具有多种词性,如名词、介词、助词,但是在使用中,介词常常引人注意,由“被”字组成的介词结构,表示的是一种被动的意思,“被”字与叫、让等文字有所类同。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一个“被”字就能让人悟出很多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行为科学中,有主动和被动的区别。主动是施事的一方,是行为和动作的缘起者;被动是受事的一方,是行为和动作的接受者,主动与被动、原因和结果,两个概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不管人们的文化程度高低,识字多少,主动和被动都能分得清楚,这是人天生的潜质和认知所决定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当人们受到表扬,追记成绩时,都要以“我”的姿态登场,主动而毫不谦让; 而当人们犯了错误,受到批评和惩罚时,往往要以被动的形式出现,表现出一种滴着眼泪的委屈和无奈。这时,“被”字就要应运而生,大量地使用出来,如:被蒙蔽、被蛊惑、被欺骗、被煽动、被唆使……在这里,不管责任大小,主谋或胁从,总之,“被”字不离口,意在以受事方的角度出现,迫不及待地作为补充理由,以唤起同情,为自己开脱。</span></p> <p class="ql-block">  现在,介词“被”突破了传统语法的局限,出现了一些新的组合和用法。譬如:一个取得了工作成绩的青年,受到了上级的表彰。他本人并没有骄傲,但过分的宣传把他说的出神入化,自己都很难为情,人们把这种现象形象地比喻为“被骄傲”了。</p><p class="ql-block"> 又如:高铁多了,普通客车少了,然而票价相差悬殊。春节思归的农民工心疼花钱,想坐普通客车回家却又买不到票,只好坐高铁,因而他们戏称自已为“被高铁”了。还有一些诸如“被就业”了、“被加薪”了、“被高考”了、“被上学”了……</p><p class="ql-block">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种意思不是受事者发出的,也不为受事者主观接受,而是反映了一种与之相反的无奈和被动的心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文字是大脑思维特殊的物化表现,其中属于介词的“被”字,表示出一种受事者的被动,甚至是受人支配的无能为力,仿佛让人身临其境地感觉到其中的尴尬。</p><p class="ql-block"> 而人们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谁也不能避免有时处于被动之中,那怕是必要的被动。但是,人们还是要更多地争取主动,我的事情我做主。要活得阳光、活在自我,要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要怕失败、不要怕批评,特别要注意,不要“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让“被”字 一叶障目,缠住了手脚。</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