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海博物馆东馆:高近45米,外立面蜿蜒起伏的曲线,暗合上海“海陆交汇”的地理位置,象征“勇立潮头”的精神 。建筑主体呈矩形体块,中间嵌入圆形的旋转坡道,是方与圆的结合,与人民广场馆的“天圆地方”造型有传承关系 。</p><p class="ql-block">- 内部空间:有大小展厅20余个,还设有大量教育体验场地,展示陈列区面积达3.36万平方米。一楼连廊区域顶部有174平方米的椭圆形玻璃穹顶,40米挑高的大厅,建筑四面设置一定高度的玻璃幕墙和敞开式空间,阳光可透进博物馆 。</p> <p class="ql-block">上海博物馆东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952号,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32万平方米。建筑空间分为陈列展示区、公共服务区和配套功能区。</p><p class="ql-block">室内旋转式坡道和椭圆穹顶建筑特色,给人享受到建筑的艺术美。</p> <p class="ql-block"> 我这次主要观赏书法馆。书法馆展品:汇集晋唐宋元国宝级作品,如王羲之《草书上虞帖卷》、王献之《鸭头丸帖》、怀素《草书苦笋帖卷》等。还新增现代书法版块,展出了祝允明、苏轼、赵孟頫、弘一法师等人作品 。</p><p class="ql-block">- 保护措施:采用全球顶级恒温恒湿技术,确保文物保存环境的稳定性。运用独特的“玻璃消失术”,使观众可更清晰欣赏展品细节 。</p><p class="ql-block">- 展品轮换:首轮展出约70件展品,半年轮换一次,总计更换6轮,展出约400件展品 。</p> <p class="ql-block">书法馆准备展6套书画方案,每半年更换一次展品。</p><p class="ql-block">首轮,书法馆会展出,博物馆“压箱底”的镇馆之宝。王羲之《草书上虞帖卷》、怀素《草书苦笋帖卷》、王献之《鸭头丸帖》等历代书家名帖。怀素《苦笋帖》。</p> <p class="ql-block">熹平石经周易残石。公元25~220年。</p> <p class="ql-block">怀素苦笋帖。总共14亇字”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p><p class="ql-block">释义:苦笋和茶一样是绝好的佳品,尽管拿来给我怀素。</p><p class="ql-block">怀素买酒从不买单,是那样的肆意潇洒、不拘一格啊;《苦笋帖》的语言更是放浪形骸!这样放荡不羁的怀素真是难得的“真性情啊!</p><p class="ql-block">书法特点:- 篆书入草:以篆书笔法入草书,旋笔藏锋,笔画刚健 。</p><p class="ql-block">- 提按丰富:用笔速度较快,提按对比明显,如“笋”与“常”二字反差鲜明 。</p><p class="ql-block"> 线条- 圆瘦劲健:线条圆瘦且劲健,粗细变化虽不多,但单纯明朗。</p><p class="ql-block">- 飞动自然: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笔势相连而圆转,有奔流之下之势 结构- 疏密有致:笔势左揖右让,字间疏密安排得当,- 上疏下紧:全文视觉上形成两段式,每行字自上而下用笔渐重,笔画渐粗,字形由长变短,由放而略收 。</p><p class="ql-block">章法- 一气呵成:体现狂草的恣肆豪放,在今草基础上点画连绵书写,连笔连字,气势连贯 。</p><p class="ql-block">- 节奏强烈:采用分组线构成方式,粉碎字间空间,重新安排空间节奏,空间节奏与时间节奏相互配合,分组明晰、节奏强烈 。</p><p class="ql-block">整体风格- 似醉非醉。字势倾斜摇, 超妙入神,虽篇幅短小仅14字,但通篇神采飞扬,充分展现怀素草书的艺术特点,有“超妙入神”之韵 。</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对怀素苦笋帖衔笔题字“醉僧逸翰”。</p> <p class="ql-block">有乾隆皇帝题跋内容如下:“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白。此卷前有瘦金书签及宣和印,疑曾入御府而书谱不载,岂偶遗之耶。董香光谓以澹古为宗之为定论目书。释文如右。甲戌夏,御笔”.</p> <p class="ql-block">这次2亇多小时观赏学习,亲眼目睹古人真迹书法。学习书法技巧与艺术,同时也学习古诗词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在书法瀚墨青丹知识的大洋中滋润自己的思想和文化修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