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名校访学行,智慧光芒耀蓉城 ——广东省“百千万”高中理科名教师第3次集中培训第6天学习简报

风雨中晒太阳

<h3>  四川省温江中学是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直属的公办高中。始建于1927年,在上世纪50年代,被确定为温江地区重点中学,80年代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重点中学,2001年成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校。<br>  在参观温江中学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其课堂教学的高效与活力。例如物理老师讲课富有激情,善于运用情境教学,问题设置环环相扣、有启发性,学生参与度高。化学老师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互动性,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这些课堂实践展示了年轻教师的活力与教学智慧,值得我们学习。</h3> <h3>  在学科交流结束后,我们有幸听了两场报告,分别是张君、杨磊两位主任的:《理论实践知行合一 潜心研究方得厚重》、《立足素养建构知行课程 聚焦发展探索提质路径》。这两场报告分别从学校教学、科研两个方面介绍了温江中学的宝贵经验。</h3> <h3>  此次参观温江中学的经历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关键。温江中学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代教育理念吸引了我们,其“学术与管理双轮驱动”的模式使得学校在教育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同时,“三主和谐”的教育理念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h3> <h3>学习心得分享</h3> <h3>【第一组 李捷生】 <br> 在这冬日暖阳的日子里,我们省百理科班的同学们踏入温江中学,开启收获满满的学习之旅。<br> 温江中学对教育科研的重视令人赞叹。其组织架构完备,课题领导小组与专家顾问组协同发力。管理机制周全,课题管理推进方案与考核奖励办法并行,物质奖励与职称评聘挂钩,极大激发教师科研热情。<br> 课题研究上,从“三主和谐”办学思想到“三转变”课堂教学改革,底蕴深厚且不断创新。选题精准,紧扣国家关切、实践需求与学术前沿,借文献综述找创新点。如挖掘教育讲话、文件来确定方向,开展文献综述活动助力研究。<br> 总课题引领子课题接力,高效课堂大赛与磨课活动,让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磨课中的个人设计、集体观察反思,促进教师成长。小课题研究特色鲜明,形式多元灵活,成果涵盖小报告、论文到教学设计、教具制作等,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br> 丰硕的科研成果,如专著出版、众多课题奖项及科研先进单位称号,彰显了学校科研实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与学生卓越成长。<br> 此行让我深知教育科研是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关键。我们定将所学带回广东,助力教育事业发展。<br><br>【第二组 吕黎洁】<br> 11月29日省百千万高中理科名教师团队来到了美丽的四川省温江中学。温江中学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全国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全国体育红旗学校、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行先试示范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空军招飞工作先进学校、四川省首批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成都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成都市“领航高中”项目学校。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崇善尚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备“中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健康身心、高尚品格、卓越智能、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为己任。<br> 我们来到学校首先走进课堂,物理小组的老师听了一节高一的《牛顿第三定律》公开课,本节课教学设计合理,老师讲课富有激情,善于运用情境引导教学,问题设置环环相扣、有启发性,学生参与度高,能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并且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具有“证据”意识,能用实验数据反映物理规律,从本节课中我们看到了年轻教师的活力与教学智慧,值得我们学习。课后学员与本校科组老师齐聚一堂,从课堂教学设计、课程安排、新高考特点和命题趋势多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也为我们自己的教学和课程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br> 学科交流结束后,我们有幸听了两场报告,分别是张君、杨磊两位主任的:《理论实践知行合一 潜心研究方得厚重》、《立足素养建构知行课程 聚焦发展探索提质路径》,报告分别从学校教学、科研两个方面介绍了温江中学的宝贵经验,学校推行的自主乐学“激、探、用、悟”四要素课堂教学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学校的科研能驱动改进教学、能助力学生成长、能助推教师发展,这才是教学科研真正的价值和意义。<br><br>【第三组 冯军发】<br> 参观温江中学,这所百年老校的文化积淀和社会声誉让我印象深刻。在听课环节中,高一化学课通过将树叶变黄的现象与亚铁盐和铁盐的化学知识相结合,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互动性,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学校推行的“激探用悟”教学模式,通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实践应用以及促进学生深入领悟,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更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应用。在教学科研方面,温江中学不仅承担了国家和省市的科研课题,还鼓励各教研组结合实际教育教学问题制定相关研究课题。这种做法不仅解决了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也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专业水平。这些改革举措的实施,使得温江中学的高考成绩连年丰收,这不仅是对学校教育改革成功的最佳证明,也是对学校前瞻性教育思想的最好诠释。这次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改革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更是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br><br>【第四组 刘倩】<br> 参观四川温江中学,我被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代教育理念所深深吸引。这所百年名校,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教育传统,更是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以学生卓越和区域质量为己任,不断探索和实践着教育的新路径。<br>在这里,“学术与管理双轮驱动”的理念得到了生动的体现。科研不仅强师,也强干部,更强化了整个学校。教师们在科研的引领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而学校管理层则以科研为武器,推动学校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这种双轮驱动的模式,使得温江中学在教育领域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br> “三主和谐”的教育理念,更是让我印象深刻。在这里,教师是主导,他们以专业的知识和热情的态度,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海洋;学生是主体,他们在这里不仅学习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思考;而发展则是主线,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展开。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br> 走在温江中学的校园里,我能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学生们自信而充满活力,教师们专业而富有激情。这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社区。在这里,每个人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潜能和梦想而努力。<br><br>【第五组 陈志文】<br> 在交流中学习,学习中成长”。11月29日我们广东省百千万高中理科名教师班,一早来到地处古鱼凫王国腹心地带的四川省温江中学进行参观交流。温江中学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光辉历史的蜀中名校。<br> 一、“大课间”领略学校向上的活力<br> 温江中学的大课间采用的是自编操+跑操+拉伸的练习组合。快速的集合、整齐的动作、响亮的口感充分体现了温江中学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br> 二、“学科交流”感受学校育人的温度<br> 学校体育运动队的管理,特别是女足队伍的团队文化,处处彰显了教练员的爱心、细心,“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上好大学”的培养目标也体现了学校以生为本,务实向上的教育理念,体现了育人的温度,给我提供新的思路。<br> 三、“校史馆”领略学校百年的风采<br>  照片墙上展示的文书、学生运动会的照片、老校区的建筑印证了温江中学的百年辉煌、百年沧桑,从一张张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我们不仅能看到学生面貌的变化、学校硬件设施的变化、也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教育的发展。龙马校徽,充分展示课温中师生以龙马天地的精神自勉,薪火相传、焕发青春的历史底蕴。<br>  四、“讲座分享”感悟学校管理的理念<br>  “队伍高水平、管理精细化、办学高质量、学校有特色”的办学思想、“立德树人、崇善尚美,考好大学、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目标、“激探用悟”三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分层推进,全面开花”的多元人才培养思路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给我们提供了经验。<br>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此次交流学习,促进了交流,带来了启发,在粤川教育理念的差异处发现不足,借鉴经验。<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