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川北光雾山红叶很美,最美时间为10月25日起,于是我夫妇二人于10月23日乘机赴川北广元入川,准备一路游玩到光雾山。 中午到达广元,下午就游览广元著名的古迹皇泽寺。皇泽寺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祀庙。女皇历史上屡遭封建卫道士的诟病,讥讽为牝鸡司晨,但女皇在位四十余年,上承贞观之治,下承开元盛世,国泰民安,开创武举制度。<br> 皇泽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嘉陵江畔,嘉陵江是水上出川的重要通道。 上通甘、陕,下接重庆,为沟通长江与西北的主要水道,是四川省内河航运动脉之一。历代用兵陕甘南部,均以嘉陵江为漕运路线,抗战时期,西南与西北之间的物资来往运输,皆取道四川,嘉陵江的航运曾起了重要作用。[ 24日一早就包了一辆出租车,驱车五十多公里到了剑门关景区东门。乘一号索道到半山腰。山谷里云雾缭绕,村落在漂浮的云雾中时而隐现。 再乘坐二号索道到达山顶玻璃观景台,此时,云雾散去大半,仍有少量云雾在山谷里漂浮。 乘游览车行进2公里,再步行约3公里,到了剑门关。剑门关因李白的《蜀道难》而闻名遐迩,其中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等句子最为出名。其险要地势使之成为一道天然屏障,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此修筑栈道御敌,姜维在此取得以少胜多的战役。 下午3点,告别剑门关,驱车来到昭化古城。昭化古城,古称葭萌,是国内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三国古城。古城四面环山、三面临水,三国遗址遗迹众多,民风古朴典雅,素有“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之称。昭化古城位于白龙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汇处,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极”自然奇观之美誉,还因为是古代重兵布控的军事要地,被誉为“全蜀咽喉,川北锁钥”。 古城中的葭萌亭。这里曾是蜀汉历史上的重镇,保存了许多三国时期的遗迹,如张飞挑灯夜战马超、黄忠和严颜勇退曹兵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此外,葭萌关也被称为“全蜀咽喉,川北锁钥”,是古代蜀道上的一个重要关隘。 10月25日乘动车到了阆中,网约车司机介绍我们住在古城中他姐的旅馆。阆中古城,古代巴国蜀国军事重镇,有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称号。有张飞庙、川北道贡院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川北道贡院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科举文化博物馆之一,是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建筑、科举制度和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和展示场所。 川北道署是一座道台衙门,属于明清时期一处重要的行政机构。当时整个四川有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处道台衙门,而这座《川北道署》,应该是全国仅存的唯一一座道台衙门。 阆中古城的著名小吃,因为川菜主打麻辣,我们无福享受。 张桓侯祠,又名张飞庙,始建于三国时期,历代屡经兴废,现存建筑为明清时期重建遗存,张桓侯祠对研究阆中地区古建筑群早期规划的思想及方法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中天楼又名四排楼,为阆苑十二楼之一,有“阆中风水第一楼”之美誉。古人在修建中天楼选址时非常讲究,他们通过测量,计算出阆中古城四围东西走向山脉和南北走向山脉最高点在天空中交汇处映射到地面的位置,并在此修建了中天楼。登上楼顶,视野开阔,古城的风水格局尽收眼底。 黄昏,我们参加了旅馆老板组织的登白塔山、游大佛寺活动。这是在山顶拍摄的古城日落。 10月26日,我们乘动车到了巴中市,随即打车到恩阳古镇。恩阳古镇,东临巴中市区。恩阳河从旁流过,故名恩阳古镇。恩阳古镇历史悠久,古镇由最初的水码头为基础发展而来,在水运占据主导的古代一度繁荣,曾有“小上海“之称。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成立,首府巴中,恩阳县治所位于今恩阳镇,又为古镇增添了浓浓的革命色彩。 <div>10月27日,我们乘出租车,耗时两个多小时来到光雾山燕子岭游客中心附近的民宿,放下行李就上了燕子岭。本应是红叶观赏最佳时间,遗憾的是,今年气温高,黄栌叶子未经霜打,仍是满目黄色。</div><div>这是燕子岭的景点---万笏朝圣。<br></div> 米仓古道因翻越米仓山而得名,《辞源》中有记载;“米仓道,在今陕西南郑县南,位于川陕交界,东与大巴山相连。自南郑经此山为入蜀要道,路皆险峻,古称米仓道。古代用兵,自陕入蜀,多出此道”。米仓古道与金牛道、荔枝道并称中国三大古蜀道。米仓古道为南疆北国之锁钥,北上关中而通中原,南下巴蜀以达西南,是中国 历史 上极为重要的一条军事通道和粮食物资运输要道。 10月28日,游览米仓山。米仓山景区位于光雾山旅游区东北部,是四川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有“亚洲最长红地毯”、“中国红叶之乡”等美誉,光雾山看红叶,主要是看米仓山。米仓山的红叶种类丰富,包括水青冈、桦木、枫树、七叶树、银杏、乌桕树、漆树、元宝枫、柿树、落叶松等,经过秋霜的洗礼,树叶由绿转红,灿若云霞,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10月29日,民宿老板为我们找了赴汉中的小车,赶到汉中高铁站。下车后就有司机上来招揽生意,一位司机带我们去了布丁旅社,安顿好,立即带我们去阳平关。阳平关阳平关三国时期叫阳安关,南倚鸡公山,北濒嘉陵江,地势极为险要。南可入川,北通略阳,西至陇南,东达汉中。远在三国时期,即为军事重镇,现宝成、阳安铁路交汇于此。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出师北伐,率领各路大军屯兵于沔阳长达八年之久。在这八年里,诸葛亮一直把阳平关作为他进可以攻、退利于守的大本营。其中六出祁山,有四次都是出阳平关沿陈仓古道进行北伐的。而每当退兵时,他又在这里休养生息,教兵演武。现今在古阳平关的卧龙岗上仍留有诸葛亮读书台遗址。 勉县武侯祠,又称诸葛庙,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武侯镇诸葛古镇,为中国众多武侯祠当中建祠最早、且唯一由皇帝下诏修建的祠庙,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美称。勉县武侯祠对研究“诸葛亮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三国英雄数马超。马超墓又称马超庙、马公祠,是三国蜀汉骠骑将军马超的墓地,在陕西勉县定军山附近,北依雷公山,南临汉江河,与武侯祠相距约1公里。现在的马超墓为清代建筑,占地约20余亩。 石门栈道风景区以石门水库为依托,汇聚了栈道文化、褒国文化、水文化、两汉三国文化以及石门摩崖石刻为一体,是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俱佳的城郊型水利风景区。石门栈道风景区山势险峻,怪石嶙峋,翠峰林立,清代文人王晚香概括为“褒谷二十四景”,石门水库的建成更是锦上添花 10月30日参观汉中博物馆。古汉台,刘邦驻汉中发迹而定鼎,故将国号定为汉,他驻过的高台就被后人尊称为古汉台。宋代的张少愚有“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的诗句,其中的“一坯土”,就是指残存的高台。1958年,汉中市以古汉台为馆址,建立了汉中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