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湘江去旅行

沉醉知归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4日,我沿着湘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背包游。湘江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广西兴安一带,流经全州、永州、衡阳、长沙、岳阳注入长江水系的洞庭湖,全长约九百公里。千百年来,湘江流域孕育了璀璨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特别是红军长征途中悲壮惨烈的湘江战役,是促使遵义会议召开的重要成因,可以说,湘江战役是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点,也是本次背包游的最终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江南三大名楼之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岳 阳 楼</b></p> <p class="ql-block">  长江南岸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15年的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唐李白赋诗后称之为岳阳楼,因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岳阳楼名扬天下,与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和五A景区。</p> <p class="ql-block">  有1700多年历史的岳阳楼,几经毁建,有文字记载的大大小小维修达40多次。1983年国务院拨专款对岳阳楼作了全面修复。</p> <p class="ql-block">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1046年10月)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岳阳楼记》通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品质和家国情怀,文字优美,音节和谐,寓意深刻,成为千古传颂的不朽名篇,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参与庆历新政改革,率军戍边打仗,官至参政知事相当于副宰相。还当过杭州知府,是个文武兼备、廉洁奉公的好官。腾子京也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一生勤政为民,政绩卓越,因谏言被贬到巴陵(现为岳阳市)为官,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修筑防洪长堤、重修岳阳楼等受到百姓称赞。</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岳阳楼成为迁客骚人吟诗作赋的大雅之堂,张九龄、孟浩然、李白、杜甫、韩 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大家纷至沓来,岳阳楼上群星璀璨,佳作迭出。</p> <p class="ql-block">  岳阳楼高三层,三楼有毛主席手书杜甫名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篇。一、二楼的正门是不同时期书法大家书写的《岳阳楼记》。</p> <p class="ql-block">  登楼远望,八百里洞庭尽收眼底,真切感受《岳阳楼记》的意境和情怀,真是不到此境,难会此情啊!</p> <p class="ql-block">  学生们在岳阳楼前背颂《岳阳楼记》</p> <p class="ql-block">  岳阳楼景区动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衡阳保卫战旧址</b></p> <p class="ql-block">  衡阳保卫战,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 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是全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p> <p class="ql-block">  1944年6月,11万日军包围战略枢纽湖南衡阳,宣称要三天攻下衡阳。守城国民党第十军1.8万官兵和衡阳全城市民同仇敌忾,与日军浴血苦战47天,共击毙日军二万人,击伤日军六万人,终因援军不至、粮弹不继、伤亡殆尽而惨烈陷落。</p> <p class="ql-block">  衡阳保卫战是中华民族与日本法西斯进行的一场血战,是中国抗战史上以弱御强的典范战例,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1947年1月,当时的国民政府批准建设“衡阳抗战纪念城”。</p> <p class="ql-block">  但遗憾的是,守城最高指挥官、国民党第十军军长方先觉等一批高级将领最后并没有一死报国家,而是屈辱地向敌人打出了白旗。</p> <p class="ql-block">  衡阳保卫战纪念馆,设在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西南部的“陆家新屋”,这里是清朝振威将军陆成祖旧宅,为衡阳市现存为数极少的古代湘南民居古建筑,衡阳保卫战时在这里发生激烈的争夺战。</p> <p class="ql-block">  1944年8月,毛主席在延安题词"守衡阳的战士们是英勇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石 鼓 书 院</b></p> <p class="ql-block">  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位于湘江与蒸水交汇处的石鼓山上,始建于公元810年的唐代,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由私人创建的书院,与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石鼓书院几经损毁,2006年衡阳市政府重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朱熹称“石鼓据蒸湘之会,江流环带,最为一郡佳处”,徐霞客称“石鼓书院兼具滕王阁、黄鹤楼名胜之优越”。</p> <p class="ql-block">  石鼓书院历经1200多年的风雨,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求学之路,孕育了灿烂的湖湘文化。 现存唐代摩崖石刻为省级重点文物。</p> <p class="ql-block">  石鼓书院的最东端、湘江与蒸水交汇处建有合江亭。</p> <p class="ql-block">  唐文学家韩愈的五言诗《合江亭序》,气势磅礴,为后人称颂。</p> <p class="ql-block">  石鼓书院“三绝”: 一绝是有书翻不动,指石鼓广场上一本镌刻了朱熹《石鼓书院记》的石雕大书;二绝是有字认不得,指书院入口处的禹王碑上的蝌蚪文无人能识;三绝是有鼓擂不响,指安放在书院内安放的石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柳 宗 元 纪 念 祠 堂</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柳 子 庙</b></p> <p class="ql-block">  湖南永州市中心南20公里处的零陵区,有一座2000年历史的零陵古城,古城内有一条穿城而过的老街叫柳子街,其中的柳子庙是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一座祠堂,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p> <p class="ql-block">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被贬永州司马谪居10年,虽然官运不济,但文学创作进入鼎盛时期,写下了400多篇诗歌散文政论,占其一生作品的五分之四,其中的《永州八记》、《捕蛇者说》、《江雪》等脍炙人口文声远播。</p> <p class="ql-block">  柳子庙内保存多块名人碑刻,其中的由韩愈撰文、苏轼书写、记录柳宗元事迹的“三绝碑”——“荔枝碑”,被誉为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所写的一组山水游记,是他山水散文的代表作。《永 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八篇既各自成篇,又按游览顺序篇篇相连,构成一个整体,语言生动,情景交融,成为流传后世的山水雄文。</p> <p class="ql-block">  永州市零陵区潇水河上的霞客渡浮桥,把零陵新区与零陵古城、柳子街连接起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兴 安 灵 渠</b></p> <p class="ql-block">  广西兴安县的灵渠,是秦王朝时期的又一伟大工程,修建于公元前214年,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灵渠沟通了湘江、漓江,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对秦始皇统一岭南以及改善水上运输和农田灌溉、巩固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灵渠将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通过南渠流入漓江源头,七分水通过北渠汇入湘江,形成著名的湘漓分派,湘江北去,漓水南流,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决定性作用。</p> <p class="ql-block">  灵渠由铧嘴、大小天平、南北二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设计原理与四川都江堰相似,分水的同时也减缓水流的速度,从而减轻对两条人字坝的冲击。其中的陡门,是南北渠中的一种通航设施,类似现代的船闸,调节水位便于航行,被誉为世界船闸之父。</p> <p class="ql-block">  秦朝监御史史禄是灵渠的主要修建者,他负责凿通灵渠,加速了秦始皇统一岭南的进程。汉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观察使李渤、唐桂州刺史鱼孟威,通过修建和修缮灵渠,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郭沫若在《满江红.灵渠》里写道“两千余年前有此,诚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故有“北长城,南灵渠”之说。灵渠为全国重点文物,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红军长征途中的生死存亡之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湘江战役旧址</b></p> <p class="ql-block">  从湖南岳阳、衡阳、永州沿着湘江一路南下,到广西全州县、兴安县瞻仰湘江战役旧址。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最惨烈的生死存亡之战,也是中国革命重大转折之战。</p> <p class="ql-block">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6.5万余人在湘江上游的广西全州、兴安、灌阳一带被30万国民党军包围,经过九个昼夜的生死之战,中央红军以血肉之躯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包围,但付出了牺牲3.5万红军官兵的极为惨重代价。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湘江,当地“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吃湘江鱼”。</p> <p class="ql-block">  湘江战役时期党中央主要领导。上排左起为:中央总负责人博古、政治局常委周恩来、张闻天;下排左起为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朱德,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p> <p class="ql-block">  湘江战役四大渡口之一 ——界首渡口</p> <p class="ql-block">  湘江战役之后,中央红军长征从瑞金、于都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红军官兵对王明、博古错误军事路线的不满达到了极点,纷纷要求改组中央领导,直接导致了长征途中最重要的一次会议的召开,这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p> <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清算了王明博古的错误领导,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从此确立毛主席在我党我军的领导地位。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巧取腊子口,中国革命从此走向胜利。</p> <p class="ql-block">  1984年,著名随军老作家魏巍与聂荣臻元帅共同向国务院建议修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以抚慰烈士英魂和教育革命后代。此后,广西对湘江战役的遗址遗存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纪念塔、纪念碑、纪念馆,先后完成了68处纪念设施和旧址的建设保护工作。2006年湘江战役旧址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中宣部列入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  湘江战役展示了红军将士坚定的信念、钢铁般的纪律和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湘江战役的精神力量跨越时空,她伟大的历史功绩激励着后人不断奋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背 景 音 乐:《我是一条小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电吹管演奏: 沉醉知归</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