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由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p>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组织在校学员赴北京民族文化宫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p> <p class="ql-block">展览通过"大一统—中华文明廷续不断的历史基因""大交融—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大团结—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保证"三大部分,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引导人们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和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历史主动和文化自信,为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民族文化宫领导致辞</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 大一统—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始终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大一统的制度实践和价值追求,贯穿着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历史,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p> <p class="ql-block">大一统理念的孕育</p><p class="ql-block">中华先民创造的仰韶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等文化体系,在不断演进互动中,呈现出许多共性。</p> <p class="ql-block">锯齿旋涡纹陶壶 新石器时代 陶质</p><p class="ql-block">此器属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半山类型是马家窑文化的中期类型,其陶器将中国彩陶的纹饰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p> <p class="ql-block">左:双耳罐 新石器时代一青铜时代 陶质</p><p class="ql-block">此器属齐家文化彩陶。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夏文化,是马家窑文化的发展,开启了二里头、殷墟文化传统,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调。双耳罐是齐家文化陶器的标志性器型之一。</p><p class="ql-block">中:双联罐 新石器时代一青铜时代 陶质</p><p class="ql-block">此器属齐家文化彩陶。双联罐是齐家文化陶器的标志性器型之一。</p><p class="ql-block">右:马鞍口双耳罐 青铜时代 陶质</p><p class="ql-block">此器属寺洼文化彩陶。寺洼文化是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是齐家文化的发展。马鞍口双耳罐是其最有特色的陶器。</p> <p class="ql-block">大一统思想的萌芽</p><p class="ql-block">"大一统"始见于《春秋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先秦时代,华夏与四夷交错分布、迁徙互动、文化交融,逐步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生灵涂炭,使人们对"大一统"更加向往。诸子百家争鸣,尽管立场各异、主张不同,却在"定于一"上达成共识。</p> <p class="ql-block">统一性是中华文明突出的特性之一。</p><p class="ql-block">大一统思想在各民族生产生活实践与交往交流交融中孕育、形成、巩固、发展,由各民族共同创造与维护,成为各民族的共同追求。大一统观念发于先秦,秦汉开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正统而自居。大一统王朝交相更替,大一统理念始终不变。</p> <p class="ql-block">《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 (汉) 何休注 (唐) 徐彦疏</p><p class="ql-block">据明崇祯七年(1634)刻本影印 汉文</p><p class="ql-block">《春秋公羊传》是最早出现"大一统"一词的传世文献。</p><p class="ql-block">《春秋公羊传.卷之一隐公元年》记载:"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p> <p class="ql-block">大一统思想的成熟</p><p class="ql-block">秦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郡县制王朝,为"大一统"打下政治基础。汉从思想和实践上对"大一统"进一步丰富发展。自汉以来,"大一统"作为思想理念、制度实践和价值追求,始终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的崇高目标。</p> <p class="ql-block">大一统制度的建立</p><p class="ql-block">"一统之事,始于秦"秦出于西戎而一统六国,完成了从西到东的华夏整合。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推行郡县制、属国制、官僚制等,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汉朝丰富发展了大一统制度,建立起更加稳固成熟的大一统国家。</p> <p class="ql-block">大一统制度的加强</p><p class="ql-block">在隋唐宋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央王朝注重大一统制度,创设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制度,设置中央直接管辖的府、州、道;也注重因俗而治,在边疆民族地区创设羁糜府州,"全其部落,顺其土俗",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并授予印契、告身等,推动了内地边疆一体化治理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化了对我国辽阔疆域的有效治理。</p> <p class="ql-block">《史记》</p><p class="ql-block">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降者数万,号称十万。既至长安……居顷之,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p> <p class="ql-block">元至正十六年制省府巡牌 元代 铜质 汉文、八思巴文、回鹘式蒙古文</p><p class="ql-block">此物为元至正十六年(1356)制造的省府巡牌,是专供负责巡防事务的人员佩戴的身份牌,是元代蒙古人吸纳中原地区以文字牌符为信验的实物见证。</p> <p class="ql-block">大一统制度的巩固</p><p class="ql-block">元明清时期,"大一统"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得到极大的拓展和深化,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如元朝创设行省制,建立宣政院,明朝在元朝基础上改革了土司制,清朝施行盟旗制、扎萨克制等强化边疆治理。凡巩固了政治共同性的多元制度,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而削弱了政治共同性的多元制度,都得到因地制宜的改造。</p> <p class="ql-block">土司制度</p><p class="ql-block">是形成于元代的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中华文明传统"因俗而治"理念的体现。土司由中央王朝册封,世袭掌管地方事务。明后期,中央政府看到土司制的一些弊端,逐步开始以中央派遣流官取代当地土官,清朝雍正时期开始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在原土司统治地区实行与内地相同的制度。</p> <p class="ql-block">左:汉文古籍记载的少数民族政权对"大一统"和中华文化的认同。</p><p class="ql-block">右: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记载的各民族对"大一统"和中华文化的认同。</p> <p class="ql-block">将中华典藏设计成树叶状,观众可以通过按压“树叶”获得典藏古籍,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感。</p> <p class="ql-block">上:《大藏经.甘珠尔》 据清康熙二十二至三十九年(1683-1700)北京刻本影印 藏文</p><p class="ql-block">此藏文《大藏经》系清皇室刻本,康熙帝为此亲撰《御制番藏经序》,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p><p class="ql-block">下:《大藏经·甘珠尔》 据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内府刻本影印 蒙古文</p><p class="ql-block">此版依据北京版藏文《大藏经·甘珠尔》译为蒙古文雕版印刷而成,系清皇室刻本,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p> <p class="ql-block">中统元宝交钞(壹贯) 元代 纸质 汉文、八思巴文</p><p class="ql-block">此钞以桑皮纸印制,面值壹贯,相当于一千文铜钱。"中统元宝交钞"以白银为本,属于可兑换的信用币,为元代纸钞制度的健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迄今为止所见古代最早的纸币实物,其对西方各国纸币的面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金本巴瓶(复制件) 清代 金、象牙质</p><p class="ql-block">"本巴",藏语"瓶"之意。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乾隆皇帝特赐金瓶两个,分别置于北京雍和宫和拉萨大昭寺,作为藏传佛教大活佛转世灵童掣签之用。金瓶掣签制度的实行,体现着国家对西藏地方的主权,体现着中央对藏传佛教大活佛转世的最终决定权,体现着政权大于神权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银鎏金盖托座镶里嵌宝石嘎布拉碗 清代 骨、银 汉文、满文、蒙古文、藏文</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六世班禅额尔德尼·贝丹益希敬献乾隆皇帝的礼品。</p> <p class="ql-block">千辐金轮 1954年 金质 汉文、藏文</p><p class="ql-block">底座镌刻藏文、汉文对照铭文:</p><p class="ql-block">一九五四年我达赖喇嘛担任代表出席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谨依西藏政教礼俗向我国各民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恭献千辐金轮,藉表无上颂祷。</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p><p class="ql-block">"大一统"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内化为各民族追求统一、崇尚和合、致力安定等共同价值信念。无论哪一个民族称尊建鼎,都把建立"大一统"作为政治主动。中国历史上,既有漫长的统一时期,也有时间不短的分裂时期。统一时期,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固然不断走向深化;分裂时期,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也从未停止发展,甚至范围更广。每一次分裂后的重新统一,中华民族总能在更广的基础上进行更深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西南彝志》 (清)热卧慕史编著 据清康熙至雍正年间抄本影印</p><p class="ql-block">彝文</p><p class="ql-block">《西南彝志》是关于西南地区彝族的历史文献,较全面系统地呈现了古代彝族社会历史的发展状况。其中记载了明朝中央政府敕封彝人女首领奢香夫人的史事。</p> <p class="ql-block">安定西北</p><p class="ql-block">新疆古称西域,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先秦时期,新疆就与中国其他地区有着密切的文化与社会联系,如昆仑神话系统是中国古代神话的核心组成部分,和田玉从中华玉文化起源开始就处于重要地位。西域各民族先民为中国西北边疆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汉代设立西域都护府始,新疆正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从汉代至今两千多年以来的大部分时间,新疆不同时期的地方政权都是"向东看"的。</p> <p class="ql-block">收复台湾</p><p class="ql-block">台湾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量史书和文献记载了中国人民早期开发台湾的情景,三国时期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留下了关于台湾最早的记述。宋元以后,历代中央政府开始在澎湖、台湾设治,实施行政管辖。清初收复台湾,逐步在台湾扩增行政机构,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1885年改设台湾为行省,是当时中国第20个行省。</p> <p class="ql-block">《台湾生熟番图像》 据清绘本影印 汉文</p><p class="ql-block">《台湾生熟番图像》绘有清代台湾民族人物图和生活场景图40幅,以及物产图7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当地民族的形象、风俗、生产生活等。</p> <p class="ql-block">桃花石 共为中华</p><p class="ql-block">"桃花石"意指中国,是古代中亚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称谓。宋辽夏金皆被称为"桃花石",契丹建立的辽"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党项建立的西夏"彬彬乎质有其文";女真建立的金"政教号令,一切不异于中国"。各政权都争夺"天下正统",共奉"中国"之号,共行"中国之法"。"大一统"不仅为汉族先民创建的政权所倡导,也为少数民族先民创建的政权所追求。</p> <p class="ql-block">《贡噶坚赞口述传记》 (元) 八思巴·洛追坚赞编撰 明抄本 藏文</p><p class="ql-block">南宋淳柘七年(1247),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班·贡噶坚赞与蒙古王子阔端在凉州会谈,奠定了西藏自元代起正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的基础。八思巴是凉州会谈的见证者,将这一史实记载在此书中。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12941)。</p> <p class="ql-block">唐卡"毛泽东主席像" 1954年 布本彩绘 汉文、藏文</p><p class="ql-block">1954年10月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到北京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敬献给毛泽东主席的礼品。</p><p class="ql-block">唐卡"毛泽东主席像"铭文:敬爱的毛主席:永远跟着您,建设新西藏;建设伟大祖国。</p><p class="ql-block"> 达赖喇嘛·丹增嘉措</p><p class="ql-block">一九五四年十月日敬献</p> <p class="ql-block">汉武帝送张骞出使西域 唐代甘肃敦璟莫高窟323窟壁画</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38年,汉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凿空",汉武帝定河源、玉源以及昆仑于于阗南山,从此西域成为宇宙图景、天下秩序和大一统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复制件) 汉代 丝质 汉文</p><p class="ql-block">199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1号墓地出土</p><p class="ql-block">此锦显现出汉代织锦设计制作的匠心独具和技艺上乘,是中原文化传播到新疆地区的实物见证。</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 大交融—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p> <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几千年来,各民族历经迁徙、贸易、婚嫁,甚至矛盾冲突,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融程度不断加深。各民族在文化上互鉴融通而增进认同,在经济上互惠共生而彼此依存,在情感上手足相亲而守望相助,从多元聚为一体。中华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步发展壮大。</p> <p class="ql-block">文化上的兼收并蓄</p><p class="ql-block">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特性。各民族相互影响、彼此交融,语言互通,文字互学,艺术共美,生活互融,在互鉴融通中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性,强化了历史上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同,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语文互通</p><p class="ql-block">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化,语言文字相互影响程度不断加深,中华民族多语种、多文种,极大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随着先秦时期"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到唐朝时就已出现"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的景象。各民族语言文字长期互学互通,促进了彼此情感相融,推动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汉字作为各族人民共同丰富发展的文字,对确保各民族互通声息,维系数千年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起到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艺术共美</p><p class="ql-block">和羹之美,在于台异。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并在传承发展中融合演化,综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辉。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而"美美与共",共通的艺术承载了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历史记忆,烙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p> <p class="ql-block">胡乐,是我国古代中原对北方、东北、西北民族音乐的称呼。自汉代张骞凿空西域起,来自西域的胡乐就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原,横笛、箜篌、琵琶、唢呐等,如今都成为我国常见的乐器,成为中华民乐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虎钮錞于(复制件) 东汉 青铜质</p><p class="ql-block">錞于是一种军乐器,最早出自春秋时期的沂淮流域,之后传入江淮流域,再逐步传入川东、鄂西南及湘西北地区。巴人将自己崇尚的虎的形象铸于錞于盘正中,创制出虎钮錞于。</p> <p class="ql-block">麒麟箜篌 清代 木质</p> <p class="ql-block">生活互融</p> 铜十二生肖尊像 清中期 铜质<div><p class="ql-block">中原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完整的生肖系统。在文化交流中,十二生肖成为众多民族广泛接受的民俗文化。各民族在传承、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生肖文化遗产。十二生肖成为各民族融聚共享的文化符号。</p></div> <p class="ql-block">自赵武灵王倡导胡服骑射,推动了华夏服饰的一次大革命,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拓跋鲜卑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中,如黎族男子的短裙、苗族的百鸟衣、布依族马面裙等传统服饰,仍然保留着古老的形制,这正是各民族服饰文化交融互鉴的结果。</p> 四瑞兽十二生肖铜镜 隋代 铜质<br>中国早在2000多年在就有了完整的生肖系统。而将十二生两应用于铜镜上的纹饰,最早就是从隋代开始出现的。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精神生活的会通</span></p> <p class="ql-block">左上:《西游记》 (明) 吴承恩著 清光绪十五年(1889)抄本 古壮文</p><p class="ql-block">左下:《西游记》(影印版) (明)莫承恩著</p><p class="ql-block">中:《锡伯文水浒传译本》 民国 手抄本 锡伯文</p> <p class="ql-block">左:莲花生大师在桑耶寺建成时使用的金刚铃杵 唐代 铜质</p><p class="ql-block">此金刚铃许是公元8世纪时印度高值莲花生大师为西藏第一座佛法信三宝齐全的桑耶寺主持开光典礼时使用的法器,见证了佛教在中国西藏地区的传福和发展。</p><p class="ql-block">右:欶赐礼拜寺印 清代 铜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欶赐”</span>表示这座礼拜寺为皇帝亲自下令修建而成,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见证,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p> <p class="ql-block">经济上的相互依存</p><p class="ql-block">边销茶 现代 茶叶质</p><p class="ql-block">以黑毛茶、老青茶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蒸制、加压、干燥后,专门销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紧压茶。展出有:四川雅安市茶厂产"吉祥牌"藏茶、湖南白沙溪茶厂产安化黑砖茶、湖南益阳香炉山茶厂产黑砖茶和茯砖茶、湖南临湘茶厂产"长盛牌"青砖茶和茯坨茶、湖北咸宁生牲川砖茶厂产"生牲川"砖茶、湖北富华茶业产茯砖茶等。</p> <p class="ql-block">交往<span style="font-size:18px;">契约</span></p><p class="ql-block">在清代,农耕文化深入到内蒙古土默特地区,并由此带来汉族、蒙古族、满族等民众之间长期深入的经济交往,在民间留下许多相关的契约文书。《土默特金氏蒙古家族契约文书》即是其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遗存,记载了一个家族延续200余年的蒙汉经济交往史。</p> <p class="ql-block">丝路贸易</p><p class="ql-block">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不断繁荣发展。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中亚和欧洲的玻璃、宝石、香料等往来不断,丝绸之路不仅是重要的文化交流通道、也构筑起沿途的商贸网络,增强了中原和边疆地区的文化融合和经济联系。</p><p class="ql-block">右上:外来食物传入中国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工艺互鉴</span></p><p class="ql-block">各民族之间广泛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充分交流。以纺织绣染、金属冶炼为代表的众多手工技艺,交流面最广、共享度最<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对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情感上的相互亲近</p><p class="ql-block">和睦共居</p><p class="ql-block">中华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交错杂居,繁衍生息,共建家园,互帮互助,互为兄弟。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成为各民族凝聚在一起的牢固纽带,各民族在几千年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深化着情感认同。历代王朝鼓励多民族移民开发边疆,同时边疆人口也大规模内迁,促成中国各民族形成交错杂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杂居局面。</p> <p class="ql-block">"撮泰吉"故事</p><p class="ql-block">撮泰吉,彝语,意为"人类变化的游戏",是流传于贵州威宁一带的面具戏,这里历史上就是彝族、苗族和汉族杂居之地。面具戏主要角色有山林老人、彝族老人、苗族老人、汉族老人等,展现了不同民族在空间上杂居、在情感上共鸣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共情共乐</p><p class="ql-block">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共同分享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传统节日上体现得更为明显。春节、端午节、"三月三"等许多中华传统节日为多民族共享,大家共情共鸣共乐,不断增进文化认同,促进情感交融,密切民族关系。</p> <p class="ql-block">泼水节</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p> <p class="ql-block">医药共融</p><p class="ql-block">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凝聚了中华文化在生命、健康和疾病等方面的伟大智慧,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相互交融的婚俗</p><p class="ql-block"> 许多民族的传统婚俗既有各自特色,又互鉴融通,尤其是中原儒家的"礼"在各民族的婚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成为一种普遍性的习俗规范。</p> <p class="ql-block">婚礼礼服</p> <p class="ql-block">亲缘相依</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族人民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丰富多彩的婚育习俗、寓意深厚的礼仪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共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各民族情感相连的凝合剂。</p> <p class="ql-block">民族同心圆</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大家庭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铜鼓用途</span></p><p class="ql-block">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祭祀、乐舞中。</p> <p class="ql-block">冷水冲型变形羽人纹铜鼓 东汉 铜质</p><p class="ql-block">此为汉代冷水冲型铜鼓,造型庄重大方,鼓面伸出鼓颈外,大于鼓胸,胸腰之际缓缓收缩。鼓面中心为太阳纹12芒,饰立蛙四只,鸟兽已残。鼓面及鼓身饰有变形羽人纹、翔鹭纹、云纹、雷纹等。</p> <p class="ql-block">冷水冲型乘骑饰变形羽人纹铜鼓 西汉 铜质</p><p class="ql-block">此鼓鼓面上的太阳纹象征光明和神力,鼓身饰变形羽人纹、船形纹,鼓面饰垂叶纹、水波纹。冷水冲型铜鼓是指以广西藤县冷水冲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一类铜鼓,其流行年代大约为西汉至北宋。</p> <p class="ql-block">铜声共振</p><p class="ql-block">铜鼓是中国南方最具代表性的珍贵历史文物,云南、广西、广东、海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等地均有出土和发现。铜鼓被称为民族文化"活化石",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的壮族、布依族、瑶族、彝族、侗族、苗族、白族、水族等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铜鼓使用习俗。</p> <p class="ql-block">鼓舞中华</p><p class="ql-block">铜鼓是古代南方民族常用的铜制器物。最早发现的铜鼓是云南万家坝铜鼓,距今2600多年。铜鼓在当时象征权利、财富,常用于祭祀、战争、娱乐等,学界有"北鼎南鼓"之誉,足见其重要历史地位。</p><p class="ql-block">铜鼓代表着当时冶金技术、铸造技术的先进水平,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保存至今的众多历代铜鼓中可以知道,中原文化和技术对铜鼓发展流变产生重要影响,铜鼓成为中原与西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直到今天,铜鼓仍在南方许多民族中使用,千年的鼓声还在回响。</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 大团结—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保证</p> <p class="ql-block">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民族工作的主旨,始终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始终依靠各民族大团结力量,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p> <p class="ql-block">梁启超在1902年《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第一次提出,"中华民族"的中文一词。在1905年《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中明确提出</p><p class="ql-block">"五族共和"理念。</p><p class="ql-block">孙中山在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郑重宣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一是曰民族之统一。"</p><p class="ql-block">李大钊在1917年《新中华民族主义》和《大亚细亚主义》两篇文章中,提出"中华民族之复活"的口号。</p> <p class="ql-block">各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p> <p class="ql-block">东北抗日联军旗帜 抗日战争时期 丝质 汉文</p><p class="ql-block">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和东北军队部分爱国官兵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1936年2月20日,中以共东北党组织和人民革命军领导人发表了《东北抗百联票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决定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等抗日武装统一改称为东北抗日联军。</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重要论述</p> <p class="ql-block">拉萨市城关区选举委员会投票箱 20世纪60年代</p><p class="ql-block">是西藏人民实行民主权利的实物见证。</p> <p class="ql-block">湘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20世纪50年代 汉文</p><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中南区各少数民族敬献毛泽东主席的礼品,采用湘绣技法绣制国徽,表达对新中国的热爱和祝福。</p> 左:中央代表团赠送西藏地区各族人民的锦旗 1956年 汉文、藏文<br><p class="ql-block">1956年中央代表团为祝贺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赠送的礼品。锦旗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 毛泽东"。落款为"中央代表团赠"。</p><p class="ql-block">中:中央访问团赠送黑龙江省各族人民的锦旗 1952 丝质 汉文</p><p class="ql-block">锦旗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 毛泽东"。落款为"中央访问团赠一九五二.七"。</p> <p class="ql-block">库尔班·吐鲁木给毛泽东主席的信及汉文译件 1954年、1955年</p><p class="ql-block">纸质 汉文、维吾尔文</p><p class="ql-block">1954年12月9日和1955年6月18日新疆和田地区的维吾尔族老人库尔班·吐鲁木写给毛泽东主席的信、汉文译件等。</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复库尔班·吐鲁木的信 1955年 纸质 汉文</p><p class="ql-block">1955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回复给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农民库尔班·吐鲁木的信,内容是:"你寄给毛主席的信收到了,兹寄去毛主席的照片一张,请你留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云南省西畴县第一区长箐乡苗族全体敬献中央访问团的锦旗 20世纪50年代 麻质 汉文</p><p class="ql-block">锦旗内容为"中央访问团留念 民族平等 云南省西畴县第一区长箐乡苗族全体敬赠"。"民族平等"4个空心大字中写有"苗家苦曲"和"苗家翻身曲"。</p> <p class="ql-block">象牙 20世纪50年代 象牙质 汉文</p><p class="ql-block">1951年10月1日云南各兄弟民族国庆观礼代表敬献毛泽东主席的礼品。象牙上刻写有:"献给伟大的各族人民领袖毛主席""云南各兄弟民族""一九五一.十.一"等字样。</p> <p class="ql-block">民族花帽</p> <p class="ql-block">民族首饰</p> <p class="ql-block">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琴和长鼓 唐代 木、皮质</p><p class="ql-block">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亲,成为民族团结史上千年流传的佳话。此为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琴和长鼓。琴身和鼓身朱漆彩绘宝相牡丹花、云头纹与火焰纹等。</p> <p class="ql-block">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长鼓 唐代 木、皮质</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到拉萨,嫁给松赞干布的嫁妆之一,代表初唐艺术的最高水准。先后珍藏在布达拉宫、小昭寺、大昭寺。根据1958年11月《国务院关于搜集民族文化宫所需展品和图书的通知》,由民族文化宫赴藏征集,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金城公主带到西藏的双音箱彩绘七弦琴 唐代 木、皮质</p><p class="ql-block">这是约一千三百年前,金城公主从长安带到拉萨,嫁给吐蕃赞普赤德祖赞的嫁妆之一,珍藏于拉萨大昭寺。代表盛唐的艺术最高水准。在中央民委特批下,调拨到民族文化宫,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朝鲜族长鼓 20世纪50年代 木、皮质</p> <p class="ql-block">大明宣德五年铜镲 明代 铜合金质、皮质</p><p class="ql-block">铜镲的碗部外壁有铭文"大明宣德五年内加金银造"。在铭文旁边,浮雕双龙戏珠图案,其龙珠为"寿"字火焰纹。</p> <p class="ql-block">傣族人民敬献毛泽东主席的烫金百褶油布伞(金伞) 1950年 棉、竹、金质</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3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云南省民族代表团。傣族代表召存信和刀世勋将象征领主权力的金伞献给毛泽东主席。</p> <p class="ql-block">中央慰问团祝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赠送</p><p class="ql-block">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藏</p> <p class="ql-block">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给民族地区群众的回信</p> <p class="ql-block">左:2015年8月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维吾尔族姐妹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p><p class="ql-block">中:2015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关于"同心共筑中国梦"十字绣匾报告上的批示。</p><p class="ql-block">右:2023年"同心共筑中国梦"十字绣画入选100件新时代见证物名单。</p> <p class="ql-block">民族文艺表演</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参观学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