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西堤二马路37号的广州文化公园,老一辈的广州人不会不知道的地方,也是我从小就喜欢来游玩的公园。直至退休,我几乎都与文化公园有难以割舍的情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没想到20年后我重返文化公园,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几幢还可以依稀留下旧痕迹的建筑,一切都改变旧模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只有广州文化公园的老门楼一直保留至今,并被评为广州首批历史建筑。老门楼啊老门楼,时光流转,景致依旧。故人何处寻,物是人非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广州文化公园前身为 1951 年10 月举办广东省农业生产展览的会址,1952 年在原会址上成立岭南文物宫,1956 年更名为广州文化公园,三次命名(更名)均由叶剑英元帅题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51年广州决定举办一次规模空前的物资交流大会。由市政府动员和组织了林克明、陈伯齐、夏昌世等广州地区一批优秀建筑师在原西堤进行规划和建设。仅用了四个月时间,就为此会建成了12座永久和半永久展馆,也就是文化公园的前身。图为1951年举办广东省农业生产展开幕时的老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建国初期自己建造这一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群的建成,在全国建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今后的文化公园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以上两张老照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闻名遐迩的中心台位于公园中心广场北端,始建于1951年6月。原是简陋的露天舞台,(见上图的老照片,依稀可见过去的老模样)。当年老一辈著名京剧演员杨兰芳、马连良、张君秋等, 戏剧家常香玉,曲艺家候宝林、冯季,粤剧艺术家红线女,歌唱家朱逢博、胡松华等都在中心台为市民表演过,曾有 "高台一出戏,场上万人观"之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小时候常与表姐来中心台看戏,别看栏杆内座位不多,也要花钱买票才能进去。我没钱只能挤在栏杆前站着看演出,虽然人挤人,看完一场戏出来浑身都湿透了,但依然乐呵呵,那时的我们真是很容易满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现在中心台已拥有专业的灯光、葡萄棚架、吊杆、大幕、二幕、侧幕等专业舞台设施。舞台宽24米,深14米,观众座位467个,连外围广场可容纳观众2000人。虽然顶上搭了遮雨棚,既不美观也不大气,但还保留“中心台”那三个大字已经不错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心台前面的广场晚上现在想必已没有人在这跳交谊舞了吧。改革开放头几年,虽然入园还收门票,但广场依然热闹非凡,我下班经过时常见广场挤满人,一对对年青的年长的男女在广场上转圈跳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中心广场两边的石狮也是老文化公园的产物,小时候常爬上去玩耍。现在与石狮一起合个影吧,希望再过二十年石狮依然还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两岁从陕西西安回到广州,住在沙面岛,因离文化公园很近,所以是公园的常客。这是我与母亲在文化公园的合影,恍惚已过了一个世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老门楼左手边这幢建筑是十三行博物馆,此处原来就是清代十三行商馆区遗址。常设展览包括“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和“王恒、冯杰伉俪捐赠的十三行时期文物专室陈列展”。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全部由社会人士无偿捐赠,涵盖了清代广州的主要外销工艺品,如广彩瓷器、通草画、广绣、象牙器、外销扇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据资料显示,毛泽东主席曾分别于1954年、1956年、1958年三次亲临文化公园视察,刘少奇、朱德、董必武、贺龙、陈毅、徐向前、聂荣臻、郭沫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名人志士均在此留下了足迹和墨宝,但现在已没有留下任何痕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很佩服文化公园这么多年来,不管园区因修路修地铁被占地还是发生什么历史性的事件,依然坚持每年为广州市民举办节日的传统文化活动,至今不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其一:“羊城菊会”始于1953年,每年11月中旬举办,它是广州地区唯一坚持举办的大型菊花展览。羊城菊会以弘扬岭南悠久而深厚的菊花文化传统、传承菊花栽培技艺为宗旨,多年来深受广州市民的喜爱,成为市民游客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年轻时也常在文化公园看菊花展,这是我1980年在文化公园菊花展的留影,至今已40多年了,但菊花展至今还在继续坚持办下去,的确不易。</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其二:“中秋灯会”始于1956年,于每年中秋期间举办,深受市民喜爱,曾以“千盏花灯、百万观众”传为美谈。文化公园的彩灯色彩鲜艳、工艺精巧,融汇四川、佛山制灯工艺技术,可谓形、色、光、声、动俱全。时至今日,中秋佳节到文化公园观灯赏月,已经成为广州市民的赏心乐事。</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其三:"迎春花会"始于1957年农历新春,将文化公园 打扮成一个繁花似锦、欢乐祥和的花之海洋。到2014年为止,"迎春花会"已成为除夕花市的延伸,是广州市民欢度春节、饱览春光、感受传统过年氛围的好去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其中"元宵灯会"作为"迎春花会"的压轴重头戏,更将春节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化公园,顾名思义就是以“开展文化交流和教育”活动为主题的公园。所以至今还保留的老展馆,常以自办、协办、合办举办不同的展览,几十年来所举办的展览达2000个以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最有名的是水产馆,位于公园中心广场的东面,始建于1951年6月,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所建的第一家水产馆,其旧址也属广州历史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展馆内长期展出各种海、淡水动植物标本、图片、模型等,是介绍广东海洋与渔业生产概貌及发展变迁的重要窗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上世纪 50~80年代是水产馆最辉煌的时期,毛泽东、朱德、陈毅、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曾参观视察过水产馆,也接待过金日成、尼克松、胡志明等国内外领导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曾何时参观水产馆成了当时的必修课,天天排着长长的队伍入馆参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周一水产馆闭馆,我只能围着外围转了一圈,总觉得这里已失去以前的繁华和活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水产馆的西面是文化公园的艺庐展厅,是一个展示古玩字画、书画作品和盆景的艺术展厅。艺庐展厅不仅展示了岭南文化的韵味,还经常举办各种展览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艺术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现在的艺庐展厅分开两部分,这边改叫画苑,多为展出精美的书画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边艺庐即是教育与艺术相结合的非遗产文化展,成了能互动和交流的平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如何将平凡的泥土幻化为生动的作品,在这里可以得到学习和了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西关苑,仿佛是一座小型的植物园。环绕整个园子的长廊,张贴不少文化积累的成果。树丛中的树木挂了标牌,可以了解名称。地方不大却让你对植物有所认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院子里树木郁郁葱葱,绿色植物都是生机勃勃的,树梢上则是枝繁叶茂,就像天然的一柄大伞盖,仿佛踏入绿色仙境,每一步都充满生机与希望,等你来探索。不进来,谁都不会知道园中园里的奥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化公园的“羊城古坛”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州讲古全盛时期最大的古坛,也是讲古佬最喜欢讲古的地方。近年来,文化公园重新恢复讲古坛,并邀请著名讲古艺人颜志图于每周六下午在棋艺馆开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公园还是广州下象棋的人最多的地方。这里曾举办过29届“五羊杯”象棋冠军赛,如今象棋依然深受游客喜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明苑馆内庭景点于2004年底改造,主要采取自然式的造景手法,配以水幕瀑布和小桥流水,融入公园特有的文化元素,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不同层次的景观空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站在小时侯常进去参观的文誉馆门前,可以说百感交集,文化公园虽面积被缩小了,但依旧不忘初衷坚持至今举办各种展览和活动,的确不易,期待继续传承下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公园中漫步,你还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活力。公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美,公园内独特的文化氛围还是有吸引力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园内的溪流、假山、雕塑等景观元素,与周围的建筑和环境相得益彰。这些景观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为游客们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不少周边的市民还是喜欢来文化公园走走看看,坐在大榕树下聊天,现在的生活节奏已经放慢了脚步,不象我们年轻的时候,多少次经过文化公园也不会闲坐下来感受一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1981年我和当时的男朋友(现在的老伴)在文化公园的合照。后面的假山鱼池已经拆除了,我们也已经白发苍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最初公园有露天的风车(老广叫风兜),还有旋转木马和旋转飞机,周边的孩子们都喜欢来这里玩。(这是难得一见的老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是特害怕坐风车的,但又忍不住买票上去坐,但一坐上四周无遮栏的双人椅上,心里就空荡荡,一转到高处就害怕,结果都是哭着喊着提前下车,少不了给大家数落一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以上两张老照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破旧的游乐园一直陪着我们这代人长大,直到1985年,公园从香港引进首批游乐项目,开通了广州第一个游乐场,中国第一辆电动小火车就是在这里开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也不知什么时候,风车没了,游乐场也没了,只剩下一排排大榕树,还有一群群跳广场舞的老大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通往上下九路的北门,那时我在文化公园南门对面的新基路上班,天天下班前来公园开办的健身俱乐部健身,而北门是我回家的必经之路,现在南门已消失了,幸亏北门还能挺到现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地铁六号线开设在文化公园南侧,方便了不少来荔湾老城区游玩或工作的市民,但也给文化公园带来一些影响,但公园依然又在西边开了一扇门通往康王路,方便游客有多种便利的选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广州文化公园的变化是全市老公园中变化最大的,留下的旧痕迹少之又少,也许是时代的需要,也许是改建的原因,也许也就没有也许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