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名:冬外婆</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11385841</p> <p class="ql-block"> 24号下午,离开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以后,由叶子老师的妹妹为我们一行人在大冶“众里寻乡”酒店安排了可口暖心的午餐。餐后去我们心驰神往的铜绿山铜矿遗址博物馆。很早就知道,我国青铜矿的开采和冶炼、青铜器制作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曾经为现在还能奏乐的编钟和三星堆精美神奇的青铜神人,神兽、神树所惊叹和震撼。殊不知,那些青铜器的“粮仓”就隐藏在这个小地方,几千年不停歇地采矿、冶炼、炉火不熄。</p> <p class="ql-block">吃午餐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铜绿山遗址园区的宣传语(玉成老师拍)</p> <p class="ql-block"> 查资料得知,铜绿山(古称铜录山)古铜矿遗址位于大冶市城西南3公里处,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1公里。是中国保存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铜矿遗址之一。1973年开始发掘和研究,遗留的炼铜炉渣40万吨以上,占地14万平方米左右,推算累计产铜不少于8至12万吨。</p><p class="ql-block">该遗址自西周至西汉时期(前11世纪至前2世纪)的采矿井、巷达360多条,古代冶铜炉7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1982年2月23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遗产。</p><p class="ql-block">2010年1月,大冶市政府开始着手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进行修缮改造。2013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1年10月18日,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p><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入选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p> <p class="ql-block">遗址博物馆全景图(网上搜集)</p> <p class="ql-block">网上搜集图片</p> <p class="ql-block">到铜绿山博物馆的第一张“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姿势各异的摄影师们</p> <p class="ql-block">与园区内冶炼的雕塑合影</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到达遗址博物馆时,天色灰暗,但丝毫不影响驿站人的兴奋心情。大强老师召集大家拍合影。这是线下活动的常规动作:每到一处,家人们一定要拍一个“全家福”。除了大师王福成老师以外,还有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摄影师们,单反、飞机拍照, 手机录视频,三维度伺候。不仅被拍的人笑容满面,摄影的老师们同样表情丰富。</p><p class="ql-block"> 拍完合影,是哪位老师指着我们拍照前的一排草花说,这些花就是铜草花,不少老师到花丛中去拍照。据查,每年11月份,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周边会成片开紫红色的花。铜草花是一种与铜矿伴生的植物,开放在有铜矿分布的地带,因此在古代常被用作寻矿的天然“路标”。</p><p class="ql-block"> 大冶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的美誉。《山海经》记载的"阳帝之山多美铜"即是对铜绿山地区得天独厚、铜产丰饶的礼赞。</p> <p class="ql-block">萋萋铜草花</p> <p class="ql-block"> 不少人来到由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题字“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的一面墙边录视频。这座气势恢弘的博物馆于2023年6月才开的新馆,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恺设计,中国一冶依山而建。主体建筑以矿道形式逐层后退融入到山体之中。该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融合了中国青铜文化和矿冶文化元素。进入博物馆以后,我为这高大豪华的气派所惊叹:阶梯式的展馆,一边是各个特色展厅,一边是体现采矿、冶炼过程的铜雕布满整面墙。既精美又壮阔。据介绍馆藏文物近1万件,陈列精选展品703件套,珍贵影像420余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墙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视频是必须要录的(晴空剑客老师录)</p> <p class="ql-block">晴空剑客老师录制</p> <p class="ql-block">入馆以后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一群女同胞在铜雕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尽职尽责的摄影师们</p> <p class="ql-block">文字介绍</p> <p class="ql-block">墙上硕大的铜雕,再现古法采矿,冶炼</p> <p class="ql-block"> 在各展厅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出土的采矿、冶炼工具,生活用品及兵器,加之声光电技术的呈现,特别逼真。还原竖井、平巷、排水及冶炼炉模型和雕塑。有中国“最早的矿山提升机械”,“世界第九大奇迹”和“中国最早的冶炼高炉”,冶炼技术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看到这些旷世瑰宝,近距离体验千年炉火的传奇,自豪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介绍矿类</p> <p class="ql-block">矿石的形态</p> <p class="ql-block">矿石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十二生肖</p> <p class="ql-block">铜草花生长的地方,表明有铜矿</p> <p class="ql-block">铜草花标本</p> <p class="ql-block">史书记载</p> <p class="ql-block">采矿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搭建矿井用榫卯结构</p> <p class="ql-block">坑道剖面</p> <p class="ql-block">升降工具</p> <p class="ql-block">古人选矿</p> <p class="ql-block">冶炼</p> <p class="ql-block">熊熊炉中火,昼夜不熄灭</p> <p class="ql-block"> 根据行程安排,下午还要去大冶千年古镇姜桥村的参访。我怕影响集体行动,不敢在博物馆多待,按时到集合点等大家。因为前面的环节延迟了,到姜桥时,天色渐暗。一位美友的朋友是姜村领导,待这位村领导来接待我们时,村里已经亮起了路灯。他带着大家在村子里边走边介绍古镇来历和现状。 </p> <p class="ql-block">姜桥标志(网上搜集)</p> <p class="ql-block"> 有“湖北的小周庄”之美誉的姜桥村,距今有近八百年历史。是元初姜公维远来这里定居,此地是交通要道,当地居民散住于小河两岸,进进出出都不方便。为此,他四处募捐,终于建成三眼石拱桥。后人为了纪念他,以“姜”姓名以,“桥”名镇。而姜姓人家不多,但"姜桥"、"姜桥街"一直沿袭未来。很多美友在这里拍照留影,可惜我的手机没电,不能拍照,腿子有毛病怕摔跤,就提前到停车场等候。</p> <p class="ql-block">天色比较暗,摄影师还是给我们拍了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今程有些紧,可以说是留了个念想,以后再找机会去看看铜绿山,看看姜桥镇。</p><p class="ql-block">感谢驿站组织的好行程,感谢草色遥看老师和大强老师的周密安排,感谢摄影师们的辛苦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