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61军181师进军西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战友合影左5为陈钊</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夜幕低垂,寒风刺骨,铁蹄声渐近,沙尘四起。远处,几道身影如鬼魅般逼近,沉默而迅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某个营长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个看似荒诞却至关重要的决定——他让战士们拿起一把日本刀,顶在阵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为了激励士气,还是另有深意?它是否真能阻止那股强大的骑兵冲击?当马步芳的骑兵如猛虎下山般扑来,我们的营长能否凭这份看似荒唐的决策,一举击败马家军的铁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6月,马步芳的爱子马继援带领3万多骑兵,向西安的门户——咸阳汹汹而来。而我军在咸阳,却仅仅只有一个师——61军181师。而这个181师正是我们所熟悉的“皮旅”,在中原突围中,这支部队的表现极其优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敌众我寡,对手更是与我军有着血海深仇的劲敌——马家军,形势十分严峻。若咸阳有失,我军刚刚解放的西安就有可能不保。然而幸运的是,181师也不是好惹的。为了抵挡马家军,181师祭出了一个“奇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一、马家军强悍的秘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家军是一支源自于清末回民起义的军阀部队。到了民国时期,悍匪马步芳掌控了青海马家军的大权,成为了割据一方的“青海王”。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便与临近的马步芳部发生了多场战斗。而这些战斗,曾给我军带来了巨大的失利和伤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装备上来看,马家军即使在国军之中也属三流。青海地瘠民贫,马步芳即使再搜刮,也难以捞出什么油水,更别说更新部队装备了。直到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才给马家军补充了一点美式装备,但也无法改变马家军装备低劣的现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例如作为马家军王牌的82师,在其鼎盛时期也才拥有20多门炮,分为57毫米战防炮、75毫米山炮、105毫米榴弹炮三大种类。82毫米这种团、营级的火炮,在马家军队伍里居然是师属火炮,其火力之贫弱,是可见一斑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步芳最引以为豪的特务营,其装备依然是军阀混战时期的老三样,马步枪、驳壳枪和一把大刀。即使到了最后,也没有换上火力更猛的冲锋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那么马家军为何会给我军带来如此之大的威胁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马家军是一支凝聚力极强的封建军队,其高层骨干都是马氏亲族,互相联姻。即使后来包装了现代的政治编制形势,但实际上仍然是封建军阀那一套。马家军全军上下只知马步芳与马家,乃是有军无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战场上,马家军的官兵又极度凶悍和顽强,其内聚力和战斗精神很大程度弥补了装备上的缺陷。和其他国民党军相比,马家军的官兵经常死战不退、韧性极强。在其部队身后,还有手持机枪和大刀的督战队,不听命令而后退者格杀勿论。这一点和日军有些类似。因此彭德怀就曾说:“要像打鬼子一样打青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团结和凶狠之外,马家军还有一大法宝,那就是他们的骑兵。青海省盛产马匹,当地居民也多会骑马。因此马步芳因地制宜,建立了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马家军鼎盛时期,其骑兵就占了5个旅的编制,一共统辖9个团,员额7160人;其中他们的两个手枪团和一个宪兵团也是骑兵,共5400人。加上传令兵、执法队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部队,参战骑兵共13000余人。除此之外,马家军的一些步兵部队也是配备有马匹的,他们一般来说都是利用战马赶路。到了战场后,就成为了下马步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测算,马家军参战的马匹当在2万人以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就要问了,在冷兵器时代,兼具速度和冲击力的骑兵的确是战场上的王者。但在热兵器时代,骑兵的地位是不断下降的。特别是当马克沁重机枪被发明后,骑兵更是如同活靶子一般的存在。又如何能对我军造成如此大的威胁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二、我军曾在马家军面前吃了大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因为我军的装备甚至比马家军还要低劣。要对付骑兵,必须要用大量的自动火器,再不济也应该拥有大量的枪械以及足够的弹药。而在红军时期,我军甚至都难以保证人手一支枪,更别说充足的子弹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6年,红军曾在河西走廊与马家军展开了一场殊死的血战。而这一次,我军充分感受到了马家军的强大与可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家军作战,以集团性的骑兵冲击为法宝,他们经常以数十乃至上百名骑兵为一个集群,挥舞着马刀,对我军进行集团式的冲击。而我军稀疏的火力,根本无法阻止敌人的冲击。只消一两轮冲击,我军的阵线就可能被冲垮。而阵型一旦被冲垮,就意味着一场屠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军一向以强大的机动性为豪,然而在河西走廊,我军却打得极为被动。这是因为马家军的骑兵比我军还要快。我军号称铁脚板,在强行军的状态下,一个小时最多走10里。我军累死累活走了一晚上,马家军骑着马仅用2个小时就能赶上。我军走了一夜路,本想在村庄里休息一下。然而马家军却丝毫不给机会,经常趁我军最疲劳的时候发动进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30军第88师政委郑维山回忆说:在倪家营子战斗中, “一开始敌人就集中 兵力、火力向我们进攻, 那真是人叫马嘶, 弹雨如潮。 冲锋的敌 人像潮水一样, 一波刚被击退, 另一波又冲上来” 。 “连续血战 20余天, 我们究竟打退敌人多少次冲锋, 已经记不清楚了, 只记 得曾在一天内我们往返冲杀过 12 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因此,在战场上我军打胜了,无法追击敌人、扩大战果;如果失利了,那对不起,我军也无法逃离敌人的追击。马家军在追击时,特别善于使用两翼包抄的战术。一次包抄不成就包抄两次。利用速度优势,一点一点地将我军包围,最终一口吃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向前元帅曾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敌人骑兵多, 运动快”, “瞬间蜂拥而至, 倏忽一啸而去”;要“消灭 (敌人)一个骑兵, (红军)往往要付出两三个人的伤亡代价 。敌人败阵后一溜烟就跑掉, 我们干瞪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我军在河西走廊遭遇了重大挫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战开始后,马家军再次给我军带来了重创。在淮北战场,彭雪枫所率领的新四军一面要抗日,另一面还要面对另一个“抗日武装”——马家军骑兵第八师的摩擦和挤压。马家军仗着自己的是骑兵,在我根据地里四处横行、烧杀抢掠,使我军遭受极大损失,最后,上级不得不决定四师退出津浦路西根据地,撤到津浦路东皖东北洪泽湖一带进行休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马步芳又成为彭德怀所领导的西北解放军的主要对手。在会谈中,彭德怀一针见血地说道:“西北的问题, 我看主要对手是胡宗南和‘二马’(指马步芳、马鸿逵),而胡和马又有区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彭德怀认为,马家军多为骑兵,我军战士又缺乏应对骑兵的作战经验。在彭德怀看来,能否战胜和歼灭“”。是我军取得西北战场胜利的关键因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要战胜马家军又谈何容易?这是因为西北野战军也面临着此前红军同样的问题,那就是装备低劣、人数不占优势。一开始,彭德怀手上只有2万人的部队,枪械不足、弹药也不够。因此在战场上,西北解放军很难抵挡马家军骑兵的冲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7年5月,西野第二纵队和马家军整编第八旅在合水打了一仗。当时我军的两个团按照以前的战法,凭刺刀手榴弹逼近敌人的外壕前沿。谁知狡猾的马家军早有埋伏,当我军攻击部队端着刺刀冲到近前时,敌骑突然从隐蔽处杀出。我军立足未稳,马家军刀法纯熟,我军两个团很快被打残,被迫退出了战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军虽然吃了亏,但并没有气馁。王震命独四旅出其不意地插到敌后,端起退路,将一支马家军的骑兵围困在当中。如果是一般的国民党部队,恐怕早就投降了。我军战士死死地抱住马头或揪住马尾巴,高喊“缴枪不杀”!解放军优待俘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但是,这些马上屠夫却毫不犹豫地手起刀落,我军又伤亡一部分。马家军骑兵趁机调转马头,杀出了重围。在合水交锋中,我军吃了大亏,这是彭德怀所始料未及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1948年4月的西府战役中,我军再次在马家军手上吃了大亏。5月5日,西北野战军先头部队六纵教导旅在镇原东南屯子镇被“马家军”整编第八十二师 3 个步骑团包围,教导旅险些被敌人全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5月7日,马继援带领马家军骑兵突袭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指挥部。若非二纵拼死血战,彭德怀几遭不测。我军撤出战场后,清点损失,共计损失兵力1.5万人。这对于兵力贫弱的西北野战军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而彭德怀也将西府战役列为自己一生中四大败仗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西府、陇东战役的失利,彭德怀总结出两条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轻视了“马家军”的战斗力,另一方面是我军各部队协调配合不到位,新编部队的整训工作没有跟上。要打败马家军,就必须对他们重视起来,就必须练好打骑兵的技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此之后,我军一直避免与马家军作战,而马步芳父子的气焰也变得愈发嚣张。马继援曾扬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留下些(解放军),别打光了,否则老蒋要调我们到山西去打仗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1948年下半年到1949年,国民党军各条战线都遭遇了惨败,数百万国民党精兵相继被歼灭。而马家军这支极度落后的武装却“逆势上涨”,越打越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三、日本刀对阵马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给马步芳鼓劲,蒋介石铁树开花,给马家军这支杂牌军改善了装备。还给马步芳父子封官许愿,只要马家军能夺回西安,就让马步芳当西北王。这对于马步芳来说,是相当具有诱惑性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6月,马步芳联合“宁马”马鸿逵以及胡宗南,纠集20多万人马,气势汹汹地向西安杀来。对于西安,负责指挥的马继援可谓志在必得。他带领马家军精锐3万人一马当先,扬言要在2个小时内打下西安,在城内吃饺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我军刚刚解放西安,立足未稳,各处总兵力只有14万。而华北的18 、19兵团还在奔赴西北前线的途中。可以说此时是我军最虚弱的时刻,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痛打马家军,彭德怀做出部署,将阵线稍稍后移,并有“皮旅”之称的61军第181师调往咸阳城,并在那里建立了防线。师长王诚汉不敢怠慢,他将181师的三个团成弧形配置在咸阳的西、北、东北三个方向,左右两翼紧紧靠着渭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马继援同样将自己的部队分为三部分,并同时向我军的阵地发动冲击。马继援满以为自己可以继续利用骑兵这个撒手锏,一举将我军阵地攻破。然而他完全没想到,我军的战斗力早已今昔非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彭德怀意识到,欲击败马家军,首要的就是提升火力。只要拥有高射速的枪炮,敌人的骑兵就和活靶子无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次,敌军骑兵成群结队地冲过来,很容易造成部队的恐慌。阵型只要因恐慌而被冲散,其结果必然是遭致屠杀。因此彭德怀对各部队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其要点就是稳住阵脚,克服对骑兵的恐惧心理。为此,部队还编了一首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见敌骑兵莫惊慌,他是铁来我是钢,掌握部队莫跑散,沉着勇敢来应战,目标又大又好打,集中火力把敌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整编途中,181师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对骑兵的恐惧,也懂得了集中使用火力的要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6月12日,马家军以集团化的兵力向咸阳发动了冲击。在炮火的掩护下,248师从东北方向,100师从正北方向,190师从西北方向向我军发动了总攻。敌人的先锋骑兵一个个打着赤膊,挥舞着马刀,疯狂地叫喊着:“天门开,天门开,南天门开了好上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军不敢怠慢,立即将步枪、机枪和六零炮聚集在一处,对准敌军进行了攒射。正所谓射人先射马,我军的神射手们将目标对准敌人的战马,将马家军骑兵一堆堆地撂了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541团的阵地上,第2连的战士不断开火,将战场打得如同火山爆发一样。虽然遗尸累累,但马家军却依然死战不退。他们反复调转马头、拉开攻击距离,进行着不计伤亡的冲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我军火力还是略显不足,541团1营2连3排的阵地终于被马家军突出了一个缺口。敌人左突右冲,造成了我军很大的伤亡。无奈之下,我军只好退出了阵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41团1营营长陈钊见状,赶紧带领着战士来堵缺口。陈钊是骑兵出身,他仔细观察马家军的骑兵,突然发现了他们的破绽。<b>他发现马家军的马刀似乎有些短。马家军的冶炼工艺不到家,因此他们制造的马刀又钝又短,必须依靠战马的冲击力来杀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陈钊心生一计。当时,181师曾随彭德怀一起解放了太原,并从阎锡山私自留用的日军手中缴获了一批日本刀。这些日本刀又长又锋利,正好克制马家军的马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实上早在新四军时期,彭雪枫为了制止四处劫掠的马家军,曾营建了有“红色哥萨克”之称的骑兵团。彭雪枫专门用精钢为骑兵打造马刀,这些马刀不仅十分锋利,而且比日本马刀长5公分,比马家军的马刀长了10公分。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因此在后来的摩擦之中,新四军已不再惧怕马家军,并且屡次大败骑八师。而彭雪枫所研制的马刀,也被称为雪枫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陈钊虽然没有雪枫刀,但却拥有长且锋利的日本刀。于是他命令3排战士手持日本刀,顶在了前排。第二排士兵手持步枪,第三排士兵则使用机枪和迫击炮,构成了火力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家军发动冲杀后,陈钊首先命令后两排的战士用相对密集的火力对敌发动集中射击。虽然打倒了一些敌人,但依然有很大一部分骑兵近了我军的身。如果让他们杀入我军之中,后果不堪设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而就在这时,三排的战士手持日本军刀一拥而上,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我军战刀长且锋利,马家军骑兵根本不是对手,纷纷被斩于马下。剩余的马家军骑兵见状不妙,赶紧调转马头向后溜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在这时,彭德怀派出的精锐炮兵到了战场,并再次上演了“炮吃马”的盛景。在炮火面前,手持冷兵器的骑兵是不堪一击的。即使敌骑侥幸冲到我军面前,所面对的又是日本军刀和刺刀,根本无法形成突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奈之下,马继援只好让骑兵下马步战,并对我军阵地进行了死亡冲击。由于寡不敌众,我军前沿阵地终于被攻破,181师必须背水一战,否则西安真可能被攻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入夜之后,王诚汉审问俘虏后得知。在前一天的进攻中,马继援已经将自己手下3个师的兵马全部派上了战场。王诚汉断定,马家军已呈强弩之末,马继援的手上肯定没有预备队了。入夜之后,我军对前沿阵地发动了反击,马家军猝不及防,纷纷向后溃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13个小时的激战,马家军已经精疲力尽。马继援听说18、19兵团即将赶到战场,于是只好趁着清晨的薄雾,退出了战场。此战之后,马家军骑兵的神话彻底破灭,再也不敢对我军进行集团化的骑兵冲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年7月,我军在固关和马家军的骑兵14旅对垒。这一次,骑14旅只好乖乖地下马,修筑战壕以求固守。然而骑兵失去了机动性,又有什么可怕呢?在王震的命令下,解放军万炮齐发,很快便打垮了敌军的防御,全歼14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其后我军追亡逐北,发动了兰州战役。经过一番血战,马家军精锐丧尽,失去了与我军周旋的资本。廖汉生随即带兵进军西宁,捣毁了马步芳经营多年的老巢。马步芳见大势已去,只好带着金银细软,乘坐飞机逃亡台湾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诚心而论,马家军并不属于什么强大的部队。他们之所以能横行战场,无法是因为我军装备的落后。如果面对装备精良的三野、四野,马家军不会有任何机会。随着一野装备的改善和战术的改进,曾经强悍的马家军骑兵成了待宰的鱼肉。骑兵覆亡后,马步芳便没有任何机会和资本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r.baidu.com/r/1tV56OPqa76?f=cp&rs=3253848075&ruk=8aCf2jWYgxem7IHxAs9Cbw&u=8da0511cb7d85ee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查看原文</a><span style="font-size:15px;"> 原文转载自mr.baidu.com,添加照片编辑,著作权归作者所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