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些时候,我想知道什么是儿子说出来的那个“好”。那个“好”让我听起来感到神秘,无比向往,非常重要,但是他不能表达出来它的模样。我就想,也许去找,找上很多次,我就会知道他说的那个“好”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写在前面的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儿子回来欣欣地对我说:“妈妈,我喜欢灵中,灵中好。”</p><p class="ql-block"> 陪伴我一起成长的他到底喜欢灵中的哪些“元素”,当时我没有向他刨根问底,这句话也就像初春的风一样,那么轻柔地,从我耳边不经意地给拂走了。</p><p class="ql-block"> 开学一星期后,儿子所在的班级在军训汇演中毫无悬念地得了一等奖时,他又在我面前笃定地说:“灵中比三中更好!”</p><p class="ql-block"> 在灵中工作这么多年,遇到很多学生,也包括我的女儿,可他们从来没有这么由衷地对灵中表达过这个美好。即使说到灵中的好,也是带着阅历在回忆的时候下的定义。</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因为他的二次重复,这次,他所说的好让我有点放不下了,我心里像有一条毛毛虫一样蠕动起来。我想试着去找他发自肺腑说的那个好。</p><p class="ql-block"> 他刚来灵中还没有几天,我想了他去过的一个又一个地方。这些地方中的大部分我都熟悉。</p><p class="ql-block"> 不过,无论我要动身去找什么,它都应该有一个出发地。</p><p class="ql-block"> 军训汇报演出班级获得的那份荣誉,是他认识灵中的一个开端。所以我一开始想到的是他一进灵中就与他白天相处时间最长的操场。</p> <p class="ql-block"> 我的记忆里清晰可见的有他的班主任正行走在跑道上的画面,以及他们班在操场上站军姿的位置。远望他们在烈日下站着一动不动,闻着他们洒下的淡淡的汗味儿,我感受到的是他们中的每一个人的思想没有待在各自所处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翻出了班主任张老师曾发到班群里的一条信息。</p><p class="ql-block"><b>各位家长:</b></p><p class="ql-block"><b> 要充分相信孩子们的自理能力,给孩子们一个自理的机会。相信军训结束,孩子们会给你们以一个全新的自我。军训期间如果没有特殊的事情,尽量不要打扰孩子们的军训,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帮助大家。感谢大家的配合!</b></p><p class="ql-block"> 彼时彼刻,这段话对于家长最大的意义,就是帮助他们的孩子修正一种坚定不移的意志品质。</p> <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当时一个人站在操场外,盯着那块区域内清一色的服装,在背对着我的最后一排的最后几个差不多高的个子中极力分辨,却始终拿不准到底哪一个是我的儿子,都是一个样子,留着一个带帽子的后脑勺,没有任何个人特征。我曾给执意带病训练的他间接送过两次绿豆水,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那么坚持住校。虽然我原来的工作地距离操场很近,可他从来没有找过我说一说训练的辛苦。可不管怎样,他们的汇演过程至今还有一股让我激情澎湃的意味:口号响彻主席台的上空,步伐整齐、军姿威武、配合默契、精气神十足得让人感到撼天动地。</p> <p class="ql-block"> 我心里想去的第二个地方是:行健楼四层755教室。但是这不太可能。半年多的某一月,我退休了,虽然我有用不完的时间和还凑乎的精力,但是那不是开放的场所,我不愿再凭教师的身份走进那里去。我只能从儿子那里了解一下教室里发生的点滴,通过他的视野去感受他对那个好的诠释。</p><p class="ql-block"> 10月份放假回来,我和他坐在床边第一次平静、平等地对了话,我悄悄地看他的微笑,听他的声音,他聊了班里的同学,班里的事。现在想来,由于我的不经心与尴尬的记忆力,很遗憾当时没有把我俩的对话,不,他说的话一一记录下来。但他的话里透着几分清香,淡淡溢出的是他初识世事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他可能说了一句:“我们班的同学学习能力都那么厉害!我们班也很厉害,每科老师都……在同一类榜单上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我问了一句:“为什么呢?为什么他们的力量都那么足?”</p><p class="ql-block"> 他带着一种我无法体验与驻足欣赏依旧如初的神情,和已经融入的对人对事的审视与判断,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我们班主任好呀!”我当时有一种蜜汁沁入心脾的惊喜交集与甜的流动。我的第一冲动是:想将他说的话说给张老师听一听,真想从张老师那里详细地了解一下他给予的那个好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之后,我抽课间时间去了第三个地方:高一年级办公室。我是去拜访每一位忙得不亦乐乎的科任老师,探底儿子在踏上新的旅程中的行走节律,以理解他的学习步伐,还是想继续用我的经验帮着他拼尽全力清除学习道路上的障碍而粗糙付出?说实话,你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但是此时的我更愿意尊重他的成长规律与内心需求,尽量让他舒展地敞开心扉拥抱当下。第一次去找数学古老师,不凑巧,她去开会去了;想着来一回不容易,又去了英语史老师那里,她去教室辅导去了;还是觉得来一回不容易,又从三楼走过连廊上了四楼,去了他教室斜对面的班主任室,这一回没扑空,先见了语文冯老师办公室桌上的一摞打开的作业本,稍后看着冯老师从她带班任的教室里笑眯眯地走了进来。我见缝插针,说了两句话,实在找不到多余的时间来叨扰她。这不是什么稀奇事,灵中老师的工作作风我了解,匆匆表达来意的我紧走出办公室……</p><p class="ql-block"> 期中考试前的某一天晚上,和儿子走在回家的路上。说起他临时请假的事,一问一答式的。不知道他怎么又情不自禁、无遮无拦地说了一句:“我们班主任真好呀!”</p><p class="ql-block"> “奇怪,到底是怎么个好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它应该是藏在他潜意识里的某个很深的地方,是他力量不够不能把它给挖掘出来,还是他只愿意一个人独自享有呢?他的话又一次激起了我的探索欲,我就是想亲自感受一下或见到那个好。我一路上寻思着。</p><p class="ql-block"> 一进家门,他一边换鞋,一边望向卫生间的门,像又回到初中生活的每一天一样的环境。他急切地说,“真热呀!”</p><p class="ql-block"> 当时是11月8日晚十点半左右,气温5~18℃——他想洗澡。</p><p class="ql-block"> 我说:“给你请假的时候张老师强调过,家规如校规。” </p><p class="ql-block"> “好的,妈妈。”<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此申明,我只想让他保持在学校期间养成的习惯与步调。</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 我早就发现,所有这些地方,也许可以让我得到安慰,但他所说的那个好,我要找的那个好,无论在教室里,宿舍里,操场上,半道上,办公室里都没有亲眼见到。不在校园里,那它能去哪里了?</p><p class="ql-block"> 很多天过去,我在电话里与那个好不期而遇。电话里,张老师不紧不慢地对我说:“……孙老师,孩子的为人非常好,力所能及地帮助同学。学习上,他从初中的备受关注到高中的完全放松,再回到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这需要有一个他不断调整、渐入佳境的过程,我始终在默默地观察着他,我想让他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能对自己负起责来…但我们都得学会等待,给孩子以慢慢来的耐心,以后你也会慢慢地发现,他会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有计划,会越来越聪明地做事……”</p><p class="ql-block"> 噢,原来儿子心里的那个好——一直是润物无声的,一直都是。</p><p class="ql-block"> 我希望那个好能促我儿子踏上更多新奇的土地,获得种种与初中完全不同的体验与成长中的快乐,自然凝聚并发散内心安稳宁静的能量。也因为那个好让他更加了解自己,与更好的自己面对面。而且,他像我一样幸运,其实,他比我更幸运,他遇上了给予他无限发展空间的张老师与塑造他综合素养的科任老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老师,是这个世界最神奇的魔法师。他能通过和学生短短几天的相处,引领一个孩子的认知理念与眼界,也能通过和无数学生的相处,打造一个全新的有磁性的效应场,进而吸引很多有趣的灵魂,在正当的年华里共同播种下甘愿奋斗的美的种子。</b></p><p class="ql-block"><b> 遇见真好!</b></p><p class="ql-block"><b></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