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书与思考36</p> <p class="ql-block"> 人在江湖走,哪能离了酒?现在不管是亲友聚会,还是商业应酬,都离不开酒。不少朋友还经常“不去不去又去了,不喝不喝又喝了,喝着喝着又多了……”然后成了贪杯醉酒的人。</p> <p class="ql-block"> 那么,为什么会贪杯醉酒呢?</p><p class="ql-block"> 其实,真正贪杯醉酒的人并不多,很多人都是“不得不喝醉”的,这主要是受迫于中国的劝酒文化。</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劝酒文化绝不仅仅只是个礼仪性的东西,而是有非常明确的实际功能的。这种实际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从测试,二是诚意测试。</p> <p class="ql-block"> 一、服从测试——“不喝醉”就是“不服从”。</p><p class="ql-block"> 劝酒的人会通过劝你喝酒,来判断你对他的服从程度。劝酒者还编出劝酒歌:“兄弟如果不喝醉,我们感到多惭愧”,“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杯我请兄弟陪”,“万水千山总是情,这杯不喝可不行”,“酒杯净,签合同”,“喝酒带响,久经沙场”,“仰望星空,连喝三盅”。“女有貌,郎有才,杯对杯,一起来”。等等。</p> <p class="ql-block"> 更有甚者劝领导喝酒:“领导今天喝不顺,我们回去都挨训;领导今天喝不好,我们回去都挨吵。”等等。你会觉得这种劝酒的方式很荒谬,但是又对这种显而易见的荒谬依然表示服从,这才是服从性测试的核心意义。</p><p class="ql-block"> 正是出于一种不得不服从的原因,很多人在酒桌上不得不喝,一不留神就喝高了、喝醉了,于是成了贪杯醉酒的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诚意测试——“不喝醉”就是“没诚意”。</p><p class="ql-block"> 劝酒的人让你喝酒,是想让你表现出诚意,而你为了表现出这种诚意,醉酒就是代价。</p> <p class="ql-block"> 这种场合劝酒词经常有:“美酒倒进玻璃杯,酒到面前你莫推”,“天上无云地下旱,刚才那杯不能算”,“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同学今天来聚会,半斤肯定喝不醉”,真可谓是“耗子啃茶碗,口口是瓷(词)”。</p> <p class="ql-block"> 还有诸如女士给领导敬酒:“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敬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酒杯一端,心情放宽;酒杯一拿,事业发达;酒杯一举,鹏程万里;酒杯一干,业绩翻番”。“心儿颤,手儿抖,我给领导端个酒,领导不喝俺不走”。听到这些合辙押韵、琅琅上口的劝酒词,由不得你不喝。</p> <p class="ql-block"> 如果一顿酒席散尽,你仍然表达清晰、步履稳健,会被认为是“没喝到位”,言外之意就是你出点小丑,出点洋相,劝你喝酒的人才会满意,他们才会认为你足够诚意。</p><p class="ql-block"> 正是因为在酒桌上,很多人被迫要表现出诚意,不得不喝酒,以醉酒为代价,于是成了贪杯醉酒的人。</p> <p class="ql-block"> 为防止醉酒,又不能直接拒绝,平时可记一些挡酒词。一是少喝,二是可活跃气氛。如:“酒量不高怕丢丑,自我约束不喝酒”,“一条大河波浪宽,这酒说啥不能干”,“我为大家唱支歌,歌声好听酒不喝”,“君子之交淡如水,以茶代酒也很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连干数杯酒,你说苦不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举杯问美女,我该喝多少”,“要让客人喝好,自家先要喝倒”,“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 “只要感情深,假的也当真”,“危难之处显身手,该出手时就出手,兄弟替我喝杯酒”。“功夫不到,不能进庙”等等。</p> <p class="ql-block"> 常言道:小酒怡情,大酒伤身。酒喝多了对健康的危害大家都是知道的,比如伤肝伤胃,自己的身体变差,家人也跟着受累。所以大家要敬酒不劝酒,自己少喝酒。</p> 读书与思考36—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