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这代人对伟人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耳熟能详。但对其中的“钟山风雨、虎踞龙盘”却不甚了解。来宁已两日,今天返青,上午空闲,就去清凉山一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凉山位于南京鼓楼区清凉门内,古名石头山、石首山、石头城,有“六朝胜迹”之称,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遗址,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山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凉山乃钟山西延之尾端的丘陵山岗。战国时,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在此置金陵邑,南京自此始称金陵。三国时,东吴改筑石头城,亦名石头山。五代十国时,南唐改名为清凉山。现辟为公园,2021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导游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凉寺创建于南朝,具体年代不详。五代十国(921—927年)徐温重建,名兴教寺。南唐(938年)元宗李璟到此避暑,改名为“石头清凉大道场”,礼请文益禅师住持。从此石头山改称清凉山。明洪武年间重修,规模甚大。成祖朱棣题额“清凉禅寺”。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对文化胜迹进行了大规模毁坏,清凉寺也未幸免。清同治年间复建已大不如前。2009年此处才交回佛教界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仅有的这座三开间殿堂现改为天王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4年4月,清凉寺着手恢复,根据现存历史资料,崇古遵今,拟依次恢复山门、天王殿、南唐还阳井景观、法眼宗纪念馆(大殿),目前仍在建设中。迎面墙上“来了就好”四字是现任主持理海法师(南京市佛协副会长)的手笔,是啊,我来了,定会有收益,好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益禅师(公元885-958年),余杭人,七岁出家,苦研禅宗,佛理精进,独成一宗。南唐国主李璟闻名,礼请其至金陵传法,赐号“净慧禅师”。后住持清凉寺,门下弟子众多,前来学习禅法还有高丽、日本等外国僧人,可谓盛况空前。逝后,南唐国主谥文益禅师“大法眼禅师”之号,后人称此宗为“法眼宗”,清凉寺亦为法眼宗祖庭。也是禅宗五家七派之中,祖庭尚未恢复的道场。新建的大殿台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新落成的大殿(法眼宗纪念馆)。中国佛教的特色在于禅(宗)。自梁武帝时代的初祖菩提达摩起,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之后,分为六祖慧能的南宗禅及神秀的北宗禅。北宗禅主张渐悟,不久即衰落;南宗禅主张顿悟,在中唐以后渐兴,成为禅宗主流,进而传衍出五家七宗诸派。五家是指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加上由临济宗分出的黄龙派和杨岐派,合称为七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法眼宗为禅宗五家最后创立的宗派,故博取众家之长。其宗风特色吾不敢妄议,有兴趣者自可百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清凉问佛”就在此处。山梁上的地藏寺又称小九华,传为地藏菩萨住锡地。每逢农历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前来清凉山礼佛者络绎不绝,川流不息,盛况空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凉寺尚存诸多名胜古迹与传说。照片中围栏遮挡住正在维修的是南唐古井,僧人广惠掘于公元945年,相传寺僧常饮此水,虽老却须发不白,故又名“还阳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成语“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发生地也在此。南唐时,清凉寺住持法眼(文益)禅师某日讲经时询问寺内众僧:“谁能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众僧皆回答不出。刚巧平日不受众僧待见的法灯禅师走过,法眼又向他问了这个问题。法灯不假思索答道:“只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老虎脖子上的人,才能把金铃解下来。”法眼当众赞扬了他。后来,这句话就被以“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成语流传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佛教敲击“幽冥钟”的起源在清凉寺。据《印光大师文钞》载,南唐上元县(今南京市)一民暴死,三日复苏,自言在阴间见到先主李昪,因杀和州降者千余人而遭受酷刑,每闻钟声,得暂息苦。先主请他转告中主李璟在清凉寺造一钟长时击之以减其苦,并以秘藏于瓦棺寺大佛左膝的玉天王像为凭验。李璟确认后,在清凉寺建造了一口大钟,上刻铭文:“荐烈祖孝高皇帝脱幽出厄”。这就是幽冥钟典故的由来。由此传播佛界,“清凉钟声”驰名中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佛事大钟是用于祈祷、感化、超度众生,它分晨钟、晚钟、夜半钟,夜半钟又叫幽冥钟。其敲法各不相同,晨钟是先敲钟后敲鼓,晚钟是先敲鼓后敲钟,夜半钟是钟鼓齐鸣。至于大钟为何要定为108下,说法有二:其一是“以应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之数。”合为108,象征一年轮回,天长地久。其二是,佛教以为人有108种烦恼,敲108下便能解除忧愁。叩钟偈曰:“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千年前,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里的“夜半钟声”就叫分夜钟。可见苏州寒山寺也有打半夜钟的风俗。子夜,悠扬的佛钟响起那是平安之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世纪九十年代,导演谢晋拍摄的影片《清凉寺钟声》,是李準七十年代的作品,原名叫《冤孽》。谢晋与李準先后修改四次,又请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过目指正。赵朴初提议改为《清凉寺钟声》,更欣然为片名题字。也只有赵朴初深谙此道。照片为寺中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凉寺西侧山坡上有座三开间二层翘角木结构建筑,名扫叶楼,为龚贤旧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龚贤(1619~1689年),字半千,明末清初著名画家、诗人,金陵八大家之一,明亡后在清凉山定居。他曾作自画像,手执扫帚作扫落叶状,因之称扫叶楼。山门上“清凉山”三字出自他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院内小景,侧门上方题额“半亩园”,内部正在整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明清两代江南最大的书院——崇正书院就坐落在清凉寺东侧山坡上,与扫叶楼遥遥相望。惜正在整修不得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静幽的山间林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还有一处赏秋的小众景点——银杏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整个清凉山公园还在大规模整修。转到此行的另一处重点——驻马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诸葛亮出使东吴,途经秣陵石头山(今南京清凉山),驻马观望山川形势,发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孙权于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当年即迁都于此,开创了南京都城的历史。石头虎踞,说的就是蹲踞江岸的清凉山。这也是“虎踞龙蟠”代指金陵的最早出处。现“驻马坡”三字为书画大师刘海粟先生1984年题写。2022年初春,诸葛亮铜像立于驻马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驻马坡石刻旁建有驻马亭,两侧石柱有联:山襟水带兴教寺,虎啸龙吟驻马坡。清朝文人陈文述有《诸葛武侯驻马坡》诗:“石头城上翠孱颜,虎踞龙盘在此间。形胜旧传三国志,风云长护六朝山。登高感慨谁知己,揽辔澄清亦等闲。天遣艰难走西蜀,峨眉万里隔秦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明初,清凉山建有武侯祠,后毁于战乱。清光绪七年(1881年),著名文人薛时雨倡议集资重建诸葛武侯祠,后亦无遗存。2022年初春,武侯祠得以复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凉山西南不远出清凉门,是与清凉山公园一脉相承的石头城公园。清凉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主城门为单孔拱券结构,城楼已不存,余基本完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石头城遗址。唐以前,长江直逼清凉山西南麓,江水冲击拍打,形成悬崖峭壁,成为阻击北敌南渡的天然屏障。时间不允未能前往细观,冒犯借两张资料照片说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南京民间自古就有“先有石头城,后有南京城”的说法。建安十六年(211年),吴主孙权在此建石头城,作为江防要塞。故有“东吴第一军事要塞”之称。明代诗人陶安有《石头城》诗:“铁壁巉岩扼要冲,古来设险大江东。半天虎踞山如旧,万壑鲸吞地更雄。上国控临吴楚郡,西藩环护帝王宫。当年驻马坡前望,想见金陵气郁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说孙权,明孝陵南边的“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里的资料齐全且权威。很少有人专程来此参观,2017年4月29日,我从紫金山天文台下来直奔至此参观,收获不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馆内资料翔实丰富,公元211年,孙权将治所自京口(镇江)迁移秣陵,次年在距秦淮河入江口不远的石头山(今清凉山)北侧修建石头城,并将秣陵改名“建业”,寓意建功立业,以示建立帝王之业的雄心大志。从此,建业成为东吴政权的政治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昔日石头城雄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张展板题为:六朝已逝,孙陵沧桑。内容:孙权陵是南京地区最早的一座六朝帝陵,但陵墓的建造规模、范围以及地面殿宇、地下陵寝、墓前神道石刻等未见痕迹,史书也未见详细记载。唐人许嵩《建康实录》:神凤元年(252年)“夏四月乙未,帝崩于内殿。……秋七月,葬蒋陵,今县(上元)东北十五里钟山之阳。”蒋陵所处之地,称孙陵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4世纪下半叶,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钟山之阳建造孝陵,保留了孙陵冈而将其作为孝陵的前案。(朱语:孙权乃大英雄也,让其为吾守墓)20世纪30年代初,孙陵冈(或吴王坟)被辟为中山陵植物园的蔷薇花木区,开始植梅。到抗战前夕,已形成一片梅林,遂名“梅花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建陵钟山,开创先河。孙权是第一位葬于钟山的帝王。其后东晋11帝中,有5位长眠在此。朱元璋将整座钟山划为皇陵禁区,山阳留给自己,山阴赐给功臣。中华民国开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钟山以孙权建陵开创先河,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建都南京的国君视钟山如归宿的情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一张《钟山风景名胜区全景图》,看看这“钟阜龙蟠”之形势。(手机拍于灵谷景区入口,2024/11/12)</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孙权纪念馆东侧的红楼艺文苑,景色不错。(摄于2017/4/29)</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7年4月29日,我独自一人登紫金山直达天文台,门口有暂停对外开放的公告。功课未作好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心怀不甘打卡吧,遗憾也是动力——自我安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整个钟山风景名胜区布局自西向东依次是:紫金山天文台在最西边;最高峰头陀岭下方是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景区;中山陵景区;灵谷景区。(中山陵博爱坊 2017/4/22)</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于昔日战友在中山陵陵门前留影。(2017/4/22)</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山陵祭堂内孙中山像。(2017/4/22)</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祭堂大门门楣上的“民族、民生、民权”是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的内核。又一次来到中山陵,联想起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不由地对伟人孙中山先生肃然起敬!(2017/4/22)</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历史上有幸身后安葬在钟山的人物寥寥。民国时期的廖仲恺(1877-1925年),协助孙中山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全力辅佐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是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挚友。1925年8月20日被刺杀身亡,葬于广州黄花岗。1935年迁葬于钟山明孝陵西侧,1972年其夫人何香凝在北京逝世,合葬廖仲恺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自紫金山天文台下来拍下这张照片,2017/4/29)</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山陵东灵谷景区灵谷寺东侧,还有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农工党的创始人邓演达的墓冢。邓演达曾参加辛亥革命,深得孙中山信任和嘉许,先后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民国二十年(1931年)11月29日被国民党政府秘密杀害于南京麒麟门外。遗骸于1957年迁至此处。墓前邓演达雕像 (摄于2024/11/12)</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邓演达墓冢,墓碑上“邓演达烈士之墓”是何香凝所题。他和廖仲恺生前辅佐孙中山,死后仍陪伴孙中山,真可谓“赢得生前身后名”,幸甚至哉!(摄于2024-11-12</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多说一嘴:大汉奸汪精卫生前放话死后想葬在中山陵旁的梅花山上为孙中山守陵。1944年11月9日,汪逆死于日本,南京伪政府于11月23日将其葬在梅花山麓。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下令,1946年1月21日晚 ,炸毁其墓,焚骨扬灰。铲平墓地,不留痕迹。原址改建成了一座亭子,即现在的观梅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年我从紫金山天文台下来后,还到南京博物院一观。南博的名头很大,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余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之一。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蔡元培等人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摄于2017/4/29)</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著名文物之一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该塔是明成祖朱棣为报答父母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罔极之恩”所建,历时20年建成。是中国南方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塔高78.2米,九层八面,周长百米,通体用琉璃烧制。1856年亡于“天京事变”,韦昌辉为防石达开在塔上架炮轰城而用火药将塔炸毁。此座拱门是用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塔的一套备用构件复原而成。据史料记载,当年建造大报恩寺塔共烧制三套完整的塔身构件,一套用于施工,两套埋于地下,用于以后的维修。这座拱门就是当时备用中的一套。(摄于2017/4/29)</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镇院之宝之一的“明永乐青花寿山福海纹香炉”。它不仅是明代永乐朝官窑瓷,而且是官窑瓷中的重要器物。炉高58厘米,造型仿青铜鼎。它与一般白底蓝花的青花瓷不同,是蓝底白花,即以青花为地,白釉表现海浪,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摄于2017/4/29)</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官窑瓷器,传世仅两件,分别收藏在南京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共烧制三件,另一件因烧成后炉身变形被打碎埋于地下,另两件送入宫廷。(摄于2017/4/29)</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幅画叫“江山安定了”。据推测,青花寿山福海纹香炉曾在永乐朝时使用过。明正德朝进士邵经邦在《弘艺录》中记载:在奉天门御朝时,永乐皇帝在宝座上坐定后,内使将一个刻着山河之形的香炉置于榻前,奏道:安定了!这个仪式预示着永乐皇帝的江山安定了!是啊,祝愿祖国繁荣昌盛更加安定,人民才能安享幸福!(摄于2017/4/29)</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贴士:此篇属拼凑不同时间的照片,只为“虎踞龙蟠”也,可能叙述杂乱,图不达意,浪费诸位看官时间,甚为抱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