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提起中国的战时教育,人们总会第一时间想到西南联大,其实同一时期在西北地区的陕西城固,还曾存在着另一个低调的“联大”,即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它仅仅存续了1年零4个月,虽不及西南联大声名显赫,但却毫不逊色,它是发展我国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和提高边省文化水平的奠基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骞故里 历史文化名城城固</p><p class="ql-block">城固,因城池坚固而得名,因张骞故里而闻名。城固,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因张骞凿通西域、开辟陆上丝绸之路,而名扬世界。它也成为了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坐标,巴蜀文化、秦陇文化、荆楚文化乃至中原文化在此交融汇合。</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被誉为“中华第一窑”的宝山遗址、这里有历经千年风雨、惠泽当地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五门堰,这里还有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三坝"之一的汉中古路坝、也有“抗战烽火中的教育圣地”之称的西北联大遗址.....</p><p class="ql-block">“天堂,华西坝;人间,沙坪坝;地狱,古路坝”。这句话,是对抗战中出现的“三坝大学”的最好概括。</p><p class="ql-block">在抗战中,名不见经传的古路坝与成都华西坝、重庆沙坪坝并称为“抗战三大名坝”,流亡迁徒的数十所大学也曾被统称为“三坝大学”。这“三坝大学”的办学条件和生活境遇却大相径庭。古路坝,因地处大巴山区,距离城固县城好几十里,交通、生活、学习条件最为艰苦。而当时号称国内工科第一学府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就迁于此地,因而被戏称为“地狱”。</p> <p class="ql-block">在烽火硝烟中,古路坝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扛起了中国西北战时教育的一面大旗,撑起了民族精神的脊梁,在中国文化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p><p class="ql-block">规模宏大的古路坝教会建筑群,是抗战时期西北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古路坝教堂群由数座单体建筑组成,这座由意大利传教士在中国创建的传教地,在抗战中接纳西北联大,成就了汉中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p><p class="ql-block">“教育乃民族复兴之基本”。在那段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岁月,国破山河碎,遍地起狼烟,全国上下遭受劫难,但中国的高等教育并没有因为战火摧残而中断,而是在古路坝这个小山村里停留,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教育救国,文化抗战”始终是国立西北联大师生心中‘不灭的灯火’。</p><p class="ql-block">如今的古路坝仅剩残垣断壁,残存的那座天主教堂就是当年国立西北工学院的校园,西北联大昔日的琅琅书声已渐行渐远,古路坝精神早已成为一种民族精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文化传统、不忘人民挺身相助的感恩之情,被传承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秦巴古路 西北联大弦歌不辍</p><p class="ql-block">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西北联大和西南联大一南一北、双峰并峙、遥相呼应,保存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延续了中国现代教育的火种。</p><p class="ql-block">1937年,抗战爆发,平津被日军占领。教育部批示将分别在长沙和西安设立两个临时校区。随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三所国立大学和北平研究院迁至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p><p class="ql-block">国立西安临时大学于1937年10月18日成立,成立之初就面临极大的困难。因搬迁仓促,西安这边校舍一度紧张。后经多方努力,全校才在西安市城隍庙后街4号、小南门外抗战内迁来的东北大学(今西北大学校址)和北大街通济坊三地栖身。</p><p class="ql-block">1938年3月2日,山西失守,日军一度占领黄河的风陵渡,陕西东大门潼关告急。日军的战机也频频对西安进行袭扰。为了保证师生的安全,国民政府教育部遂令西安临时大学迁往陕南。</p> <p class="ql-block">西安临大自1938年3月16日起南迁陕西汉中,4月初1500名师生爬山涉水过渭河,越秦岭,渡柴关,历时半个多月,到达汉中城固县。1938年4月正式命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p><p class="ql-block">1938年5月2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正式开学。全校师生在城固县的校本部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p><p class="ql-block">当时,西北联大的本部位于陕西汉中市城固县。工、农、医、文理、法商、教育六大学院分散在城固、勉县、南郑3县6处的农舍、祠堂、庙宇内,办学条件异常艰苦。由于战时财政困难,教师工资按“薪俸七折”发放,教授们靠微薄薪金和“米贴”维持生计。一开始,学生没有宿舍,就在教室席地而眠,上晚自习时则用自制油灯照明。尽管办学条件艰苦,但是大家学习劲头很足,尤其是西北工学院时期的七星寺,灯火彻夜不息,苦读之风盛行,留下了“坝上长夜、七星灯火”的美谈。</p><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从古路坝先后走出了十余位两院院士,西北联大及其后五院校先后共培养毕业生9257名,为国家各项事业作出了贡献。为战后中国西北建设、新中国成立及教育文化的发展储备了人才和知识资源。</p> <p class="ql-block">1939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命令,撤销国立西北联合大学。</p><p class="ql-block">在1939年8月,西北联大的主体部分分解为国立西北大学(现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西北师范学院(现西北师范大学)等5子校,永远地留在了大西北。</p><p class="ql-block">西北联大,开拓了西北的高等教育,正是在这些院校的基础上,奠定了今天西北高校的基本格局。之后,这5所学校演化出了几十所西北高校,涵盖文理、政法、军工、农林、师范、医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共同构成西北大地上高教事业的熠熠底色,成为支撑西北高等教育当之无愧的脊梁。</p><p class="ql-block">尽管西北联大没有西南联大那样声誉隆起,但却为我国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与西南联合大学的“南渡北归”不尽相同,西北联大的众多院系专业在抗战后扎下根来,把一大批实用型人才留在了西北,也塑造出如今高校林立的陕西这一教育大省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正如曾在古路坝读西北联大高中部的思想史学家张岂之先生所言:“无论是西南联大的‘南渡北归’,还是西北联大的扎根西北,都是抗战时期中国大学精神的最高表现!”</p><p class="ql-block">如今西北联大在陕南的6处校址中,城固文庙的教育学院(现仅存城固文庙大成殿)、小西关外的法商学院(现城固一中校内)、古路坝天主教堂的工学院(现仅存主教公馆和修女院)3处旧址保存现状较好。</p> <p class="ql-block">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9月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020年12月30日被陕西省文物局公布列入为陕西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