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布衣百姓 就在昨天(11月29日),大众新闻网报道了一篇貌似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新闻稿件,题目是《宁阳县财政将87%以上的财力投向教育助学、就业安置、医疗卫生、扶残济困等民生领域》。如果不认真去读,还真是一篇不错的稿件,满满的正能量,但是逐句分析,却是“细思极恐”,让我们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 为了不致于断章取义,我们先看看原文再说吧。 原文是这样的—— <h5><font color="#b06fbb">大众网记者 王秀 泰安报道<br><br>今年以来,宁阳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font><font color="#ed2308">将87%以上的财力投向教育助学、就业安置、医疗卫生、扶残济困等民生领域,集中力量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有力增进民生福祉。</font><br><br><font color="#b06fbb">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紧紧围绕“两个只增不减”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先保障教师工资发放和各项教育事业支出。其中,拨付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5700余万元,保障各学段学校正常运转;发放各类助学金、困难学生补助、建档立卡免学费资金1086万元,资助16758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安排专项资金800余万元用于教学设备购置和校舍维修改造,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差距;设立学校安全保障专项经费344万元,全力守护校园安全。</font><br><br><font color="#b06fbb">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激发创业活力。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群等群体就业帮扶力度。安排专项资金为参加就业见习的高校毕业生发放见习补贴;筹措资金设立城乡公益性岗位9245个、退役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453个,强化就业兜底帮扶。加大创业补贴力度,对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每人每年补贴1800元,对创办企业并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的创业者给予1.5万元一次性补贴,以“真金白银”激发创业活力。</font><br><br><font color="#b06fbb">多渠道保障医疗卫生领域投入。医疗卫生服务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今年以来,宁阳县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89元提高至94元,发挥保障城乡居民健康的基础性作用;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机制,县财政安排资金890万元,为全县居民购买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聚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策划实施“重点专科升级、慢性病闭环管理”两个项目,入选2024年度省财政支持县域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提升范围,推进全县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font><br><br><font color="#b06fbb">密切关注困难群体生活。困难群众是财政兜底保障的重点。自今年1月1日起,宁阳县将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城市和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散居孤儿养育标准分别提高7.1%、9.2%、4.4%、6.2%、7.1%,确保救助保障政策惠及每位困难群众。本着不增加困难群体负担的原则,县财政投入资金2871万元,资助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重度残疾人、孤儿等困难群体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升城乡医疗救助水平。</font><br><br><font color="#b06fbb">在加大民生投入的同时,宁阳县加强民生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管,严防挤占、挪用、截留等现象。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对城乡公益岗、环卫一体化等民生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以预算资金管理为主线,衡量项目实施绩效,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font></h5> 因为文章较长,全部分析起来,颇为困难,这里仅仅摘取其中的几条信息,粗加思考一下。 <h1><ul><li><b><font color="#ed2308">第一点:关于“87%以上”的财力投入问题</font></b></li></ul></h1> 县政府想过紧日子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将“将87%以上的财力投向教育助学、就业安置、医疗卫生、扶残济困等民生领域,集中力量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有力增进民生福祉。”未免有些让人惶恐。难道除了列举的这些,其他方面就不管不顾了吗?社会发展呢?科技投入呢?公共设施呢?难道都不要了吗?增进民生福祉,做法固然值得肯定,但是几乎拿出全部的财力用在这方面,总感到心里有些惴惴不安的感觉。 <h1><font color="#ed2308"><b>第二点:关于“16758名困难学生”的问题</b></font></h1> 宁阳县不算一个人口大县,疫情期间层统计过,常年稳定居住人口也就是50多万人。随着出生率的急剧下降,据该县伏山镇某中学掌握招生信息的老师透露,2023年全县新生儿也就是几百人。从小学到高中共12年,每年学生即便是按1000人计算,也就是12000人。文章中报道仅仅困难学生就“16758”名,难道全县所有的学生家庭都困难,都上不起学?经济形势再不好,也不会困难到个个上不起学!不然的话,又怎么解释早已到了“大强富美安的小康社会发展阶段”了呢? <h1><font color="#ed2308"><b>第三点:关于“就医保障”的问题</b></font><b></b></h1> 谁都知道,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是病却是得不起了。一个在过去看来头疼发烧的小病,除非你自己买点药吃吃,否则就不要三天两头到跟医院打交道。一个小小的感冒,只要经过医生一瞧,这化验那仪器的一查,然后打个吊瓶,没个三千两千,别想走出大门。就是交足医疗保险,自己掏的腰包也比以前多得多。“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老百姓说的太对了。我们不知道,真正的全民免费医疗的时代何时能真正来到。 其他的方面,就当做是一篇小说,看一看,读一读,开心一下,就可以了,没必要全部较真。反正,看完这篇新闻报道,我的心情是挺复杂挺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