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生的道路是坎坷和曲折的,人生的历程也是丰富和充满色彩的。从学校到进入社会,是懵懵懂懂的闯入,而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经历,却是人生活跃的社会舞台,演绎着不同的角色,展现着异样的生活环境,人生的酸甜苦辣都会在流动的时光中呈现。我参加工作的起始地,也和人生一样充满崎岖和磨难,历经了创业、发展、兴盛、衰败的轨迹。我在工厂的人生道路,亦随着企业的起伏、兴衰,充盈了喜怒哀乐的印记。</span></p> <p class="ql-block">(原淄川农机二厂大门现状,老厂区如今已是安居住宅小区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建 迁 新 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2年是我参加工作的起始地寨里农械厂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开始了由淄川区寨里公社迁往洪山公社蒲松龄故居、蒲家庄北面建设新厂的全面工程。新厂的工程设计师是李成增,他同时也担任着建筑施工师。双任在肩的李成增师傅,是从淄博内燃机厂调来的,他没有从事过建筑行业,也没有专业职称,然而他勤奋好学,积极钻研,建厂时,他拜在淄博矿务局建筑工区工作的相工程师为师,逐步学到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和经验,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厂建设中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厂的厂房建筑都是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的。当时搞基本建设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工厂自己出设计图纸,厂里组织职工施工队伍,除了雇佣部分干过建筑的临时工进行砌墙、铺地、修路、弯钢筋、打预制外,车间的房架、行车梁、屋面板等大型钢筋混凝土构件,都是厂职工施工队安装的。我当时被安排到基建办公室,协助李成增师傅工作。在那时,我跟着李师傅学会了描图、绘图,逐步掌握了建筑结构图纸,我还负责钢筋骨架制作的管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曾记得,施工时没有大型运输工具,李成增师傅就带头组织十几名职工,用木杠麻绳将预制过梁人力肩抬安装到位。车间的牛腿立柱、行车梁、房架,则用两条粗木梁,做成人字形的吊装架,硬是用滑轮串连钢丝绳,人工推绞磨把几吨甚至十几吨重的混凝土预制件拉了上去,构建了四座几百平方米或上千平方米的车间,还有仓库、配电室、锅炉房、职工食堂等建筑物也相继建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还记得,我作为施工人员也爬上了车间高处,与师傅们一起安装由两扇斜面屋架抄手组成起脊的房架,在吊装架还悬空吊着房架时,进行焊接固定在竖起的立柱上。电焊工孙奉林师傅,一手提着电焊钳,肩上搭着地线,另一只手拿着电焊条和焊帽,如同身在平地,行走在20多米高、一拃多宽的房架脊面上,进行焊接固定。我上到行车梁上已感到眩晕,又上到房架下角的牛腿立柱上,更是心惊胆颤。当看到孙奉林师傅从容不迫的在房架上工作时,我也胆壮起来,空高的意识也逐步减弱了,慢慢的从安装扶着房架下角,到爬上房架解绳索,胆量也越来越大了,高空作业也不很惧怕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2年一年内,翻砂、机加工、钳工安装、锻工、木工车间、仓库、配电室相继树立在洪山新厂区。1973年春季,寨里农械厂整体搬迁到新厂区,及时安置好设备,调整好人员,厂里的生产经营活动随即开展起来,后续的职工食堂、办公楼、锅楼房等建筑也相继建成,一座设施装备完整、管理系统齐全的小型机械制造工厂,展现在蒲松龄故居之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发 展 壮 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寨里农械厂搬迁到洪山新厂区后,不久工厂改名为“淄川农械厂”,企业在新址起点上发展壮大起来。老产品铁路夹板已停止生产,278型锥磨也逐步淘汰,新产品mf-66型磨面机扩大了生产规模,当时的工厂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化大革命中期,各级党组织逐步恢复,淄川农械厂又建立了党支部,蒲珠章主任担任了支部书记,已是厂革委会副主任的张德福,与从部队转业复员分配来厂的王家禄、王克坤担任支部委员。搬迁后的新厂在蒲书记的领导下,逐步走上正规发展的道路。工厂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己安装制造了三米龙门刨床、 B665铇床、c616车床、c620车床、c630车床及C630加长三米车床,还安装了Y38滚齿机、100吨油压机等机床设备,为今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建的翻砂车间安装了2吨的冲天炉,滑道上料车代替了人工上料,5吨行车淘汰了人工抬铁水包,有能力铸造较大的铸件了。灰、白口铸铁相间的对辊磨辊子铸件,又新增了一台离心浇铸机,已有了三台浇注机,改变了出现故障而影响生产的状况。铁水包也安装了道轨,去掉了人工抬包浇注的繁重体力劳动。建造了磨辊子铸件专业生产的化铁炉和车间,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有个时期,磨辊子铸件供不应求,影响机加工生产,铸造车间缺少人手,厂里就组织部分后勤科室人员,参加磨辊子铸件生产突击战。那时我已在生技科负责生产计划工作,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同时,报名参加了突击战。那时的生产组长张维俭、供销组长王厥增、财务科长邢宝信等也参加了突击战,及时解决了磨辊子铸件产量不足的困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工厂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不忘保卫祖国安全、维护和平的人民解放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企业先后安置了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庞允谦、司志明、孙士泉、王家禄、王克坤等人来厂工作,王家禄、王克坤还担任了厂级领导。同时还积极输送厂里的年轻人应征入伍,到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锻炼成长。范春山就是厂里在一九七四年底应征入伍的第一位年轻人。此后还有青年工人魏彬、谭延洪等参军入伍。那时参军是十分光荣的,社会上已经形成“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良好风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5年12月,因工作需要,蒲珠章书记由上级调离本厂,到罗村公社任党委副书记,上级又安排淄川卫东煤矿的革委会副主任密厚璞,调来任厂党支部书记兼革委会主任。蒲珠章书记为建迁新厂,奠定企业发展基础,完善企业管理机构呕心沥血、费尽心机,他在厂六年多的政绩,广大职工是有目共睹、不会忘记的。他为后来的领导者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环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到任的宓厚璞书记是一位务实的实干者,他的名言“三个实打实”在全区是出了名的。“实打实地学、实打实地用、实打实的干”,是他各项工作取得成就的底气,他调来前就是市、区劳动模范。来厂时,在新厂基建项目基本完善,产品生产经营走上扩展及壮大的基础上,企业的发展规模已经达到了历史兴盛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 农 机 二 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宓厚璞书记调入淄川农械厂不久,1976年淄川区工业系统进行了调整,分别建立了淄川区工业一局、淄川区工业二局。为农业服务的企业划归到工业二局,其余的企业划归工业一局。当时工业二局所属企业,主要有淄川农机修造厂、淄川农械厂、淄博第二化肥厂、淄川拖拉机站等单位,首任局长是刘玉兰。为了区分淄川农机修造厂与淄川农械厂,就把淄川农机修造厂改名为淄川农机一厂,把淄川农械厂改为淄川农机二厂,至此,我们淄川农械厂更名挂上了“淄川农机二厂”的牌子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淄川农机二厂仍延续着淄川农械厂的企业发展方向,生产经营仍是处于企业的兴盛时期,主要产品对辊磨面机产量稳步增长,产品技术日趋完善,干部职工为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我曾经在这个时期担任过工装组组长,安装制造过Y38滚齿机、5吨电动葫芦等新设备。还曾经担任过机加工车间主任,与车间工友们一同抡起45磅大锤,砸装对辊磨的辊子轴;还把自己熟悉的滚齿、插齿、立卧铣床的铣工技术传授给徒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个时期,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已成为工厂的突出亮点。Mf-66型磨面机的磨辊子,镗孔后没有机械设备压装两端的轴,一直是人工用大铁锤将轴砸进孔里。当时在机械车间负责设备维修的技术能手白怀玉师傅,主动提出革新制造油压机压装辊子轴。厂里同意这项革新后,白怀玉师傅自行进行技术设计,日夜赶制,还亲自加工珩磨油压机内缸体。压力100吨的油压机制造出来了,虽然是非标的有些简陋,可它顶替了众多人力装轴的繁重体力劳动,装轴效率提高了多倍,还可以装配其他工件,做到了一机多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说到能工巧匠白怀玉师傅,我和他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小故事。白怀玉比我大两岁,他入厂学徒干锻工,我比他晚四年入厂,学徒干铸造。后来厂里选拔青年人改行干机加工、钳工、电工等技术工种。锻工车间的白怀玉、解德山等人被选派到钳工车间干钳工;还有锻工车间的梅玉才、闫守成等被选派到机加工车间。我与殷洪生、车修峰、王希恒、马德玲等,从铸造车间被选派到机加工车间,我分配干铣工,从此,我们都迷上了机械技术。白怀玉、解德山逐步学习掌握了钳工的基本技术,很快就独立进行钳工安装和设备维修工作了,在当时是出类拔萃的青年技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在寨里农械厂时期,我与白怀玉就牛头铇床的加工运动原理进行过探讨研究,加工时的动力如何由旋转输出变为滑枕直线运动,对此还进行过争论。为了弄清楚工作原理,曾在星期天休息日,我们两人就偷偷的爬窗进入机加工车间,来到B665牛头铇床前进行察看研究,并开动铇床观察到了电动机带动齿轮,将动力传送到机体内大齿轮的滑块上,带动摇臂进行上下运动,摇臂上端连接滑枕,在机身滑道上同时进行平行直线运动,就完成了铇削工件的整个过程。正当初步探讨工作原理兴致正浓时,被值班的厂革委会张良水主任发现了,询问了情况后,对我们学习技术的精神进行了表扬,同时对我们不遵守工作制度,未经批准私自进车间操作设备进行了批评,并让我们从车间撤出去休息,我们不得不中断了技术探讨。虽然那次技术探讨不够深透,可我们获得了一些基本的技术认知,也是很高兴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生产磨面机产品的同时,工厂还生产了用于麦田、菜地等处调畦堆垄的扶脊器产品。上面4个圆弧形状似球面的扶脊轮片,就是用煤炭将一片片圆形钢板烧红,用火钳夹到自制的油压机上,用凸凹模具压制成型的。由于扶脊器用量较少,只生产了少量的产品就停止生产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5年12月26日,工厂又招收了潘瑞琪、徐军、赵东君、董英玲、郭玲、张慧等第五批30名新学员,这是招收学员人数最多的一批。1976年上半年,罗村铁木业社和龙泉铁木业社先后合并到淄川农机二厂。当时,罗村铁木业社有36人,负责人朱克民带队,还有刘立修、周京弟、王传礼等;龙泉铁木业社有25人,负责人徐本孝带队,还有张新培、孙奉玉、王乃新等。1977年11月,厂里集中办理了一批老职工退休子女顶替参加工作,招收了王可琛、成希武、崔振忠、耿庆洪、万景义等新职工。随后又有单个老职工退休的子女王雪云等参加工作。1977年12月又招收了白怀宝、王衍刚、贺继琴、殷秀珍、盖冬霞等第六批15名新学员入厂。在农机二厂时期,先后招收两批新学员和子女顶替新职工,及两个铁木业社合并进厂的职工一百多人,当时全厂已有职工200多人,是建厂有史以来职工人数最多、人力资源丰厚的时期。新生力量增强了,职工队伍壮大了,淄川农机二厂走上了鼎盛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农机二厂时期,招收和子女顶替的新学员逐步增加,而上世纪60年代招收的职工大都进入结婚成家的年龄,当时企业都是自建住房并实行福利分房。为了使广大职工安心工作,成家后有定居的住所,厂里决定建造职工住房,安置职工婚后居住。在工厂的北面征用了一块东西长近200米、南北宽20多米的狭长土地,开始了职工住房的建设。职工们得知厂领导要改善居住条件,都非常兴奋,热情高涨,都期盼着早日住上新房。广大职工继续发扬迁建新厂时的自力更生精神,利用业余时间拉运砖石。宓厚璞书记在蒲家庄砖厂,订购了建房的红砖。砖厂出窑后,一些单位也需要红砖,为了加快建房进度,组织职工早晨五点多进行抢运。当时通往职工住宅的路上车水马龙,抢运队伍你追我赶,在上班前就把砖厂存放的红砖抢运完了。连续几次抢运,已供应上足够用的红砖了。曾记得在抢运红砖时,年龄已近60的老职工车献行师傅,由于年龄大身体差,不能早来厂运砖,为了响应厂里的号召,他让小儿子代替他早到砖厂来运砖,完成了为厂做贡献的心愿。老车师傅的行为在当时成为厂里传颂的佳话。由于全厂干部职工的积极参战,职工家属住房实现了当年开工、来年就住上新房的愿望,建成了二层住宅楼1栋,每层12间,安排了21户职工家属,其中有三户人口较多的职工居住了上下楼。后来还建成了平房14户,基本解决了当时已婚职工住房的困难,又一次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分配住房以已婚女职工为主,我与本厂女职工马桂玲刚结婚,也幸运地分配到了楼上一套住房,面积30多平方米,虽然不算大,但也是有个温暖、安稳的家了。1983年5月我与家属一同调走,据说搬家后还出了件轰动全厂的奇事。就是搬走后的第二天,我们住的房子出现了严重的裂缝,透过裂缝可以看到厂北面的杨家村了。为了安全没再安排住户,后来就把这间住宅拆除了,至今未再修建。后期,我们的东邻、已调走的陈淑玲住过的住宅,也出现了裂缝被拆除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农机二厂也发生了一些较大的变化。老产品销售市场逐步萧条,集体企业在经济转化时期后劲不足,出现了一些困境。企业在开发新产品、后期的经营活动中,经历了曲折、复杂的演绎,从兴盛逐步走向了衰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 未完 待续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张春波 笔名:纯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0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于淄川洪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