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经纬间的数学美,脉搏跳动中的学科融——教育部新时代小学数学何丽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

蜗牛

<p class="ql-block">为打破学科界限,让数学知识在不同的学科中鲜活起来,教育部新时代小学数学何丽名师工作室于11月29日在海口市琼山区灵山镇中心学校开展了一天的跨学科主题研讨活动。参加活动的领导和专家有: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教育部新时代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何丽老师,灵山镇中心学校教学副校长吴丽姿、灵山镇中心学校工会主席、编织课程负责人黄立业,以及工作室的老师们。大家都怀着极大的热情,期待着这场知识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活动由新政镇中心学校的白战德老师主持。他以亲切的笑容和温和的语气,将每一位参与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世界。在他的引导下,大家逐渐进入了状态,准备迎接接下来的精彩时刻。</p> 编织中的数学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刘宇老师的课堂以制作编织作品为主线,贯穿全课。她巧妙地将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分享美、传承美这五大板块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课始,刘老师播放了一段学校编织作品的成果展视频,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接着,她通过一系列互动环节,带领学生们探究了轴对称的特征,不仅让他们掌握了编织的方法,更深刻地理解了数学知识的本质。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展示与交流,整个过程充满了乐趣与挑战。</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专心致志地编织着纸条,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对这项技能的热爱。在刘老师的指导下,他们不仅学会了编织的基本技巧,更体会到了数学之美。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p> 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课后,灵山镇中心学校的黄立业老师和工作室主持人何丽老师进行了专业的点评。黄立业老师认为,整堂课采用板块教学,环节清晰,用成果展引入,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刘宇老师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整堂课活动丰富、教学素材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化,有足够的示范、实践、师生互动环节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织的相关知识,学生参与度很高,体验感很强,是一节非常有趣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何丽老师则表示,整节课以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制作编织作品中深刻发现了编制中存在数学美的本质特征,从表面发现数学的间隔美、周期美、轴对称的美到主动创作分享美再到传承美。通过创作编织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可以创造出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体现学好数学的价值。在课上,孩子们用自己的巧手创作的一副副编织作品异常有创意、新颖。希望工作室的老师们继续潜心践行新课程标准,继续立足课堂,深入研究跨学科课程,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己任,做到知行合一,真正让数学教育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p>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二项由滨海第九小学的李俊杰老师带来了一场主题是《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详细介绍了跨学科学习的背景、意义、内容、设计思路及实际操作方法,还为未来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李老师的讲座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理解跨学科教学模式的机会,有助于推动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李老师强调在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课程需求、学生特点以及社会发展背景。通过明确学生定位和学科基础,结合现有技术和资源,可以发展出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可以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本学科的认知逐渐过渡到跨学科的联系,并最终落实于实际操作。同时,设定合理的学科标准和学科素养目标,以确保学习成果的实现。</p> <p class="ql-block">  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够加入到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中,共同探索教育的美好未来。</p> 神奇的脉搏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下午的第一节课,白战德老师和灵山镇四5班的孩子们一起体验了神奇的脉搏。白老师首先提出了几个关于体育运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对身体的影响。随后,他带领大家进行了测十秒脉搏的实验,推测一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通过原地高抬腿运动,测量运动前后的脉搏变化,学生们逐步掌握了统计的方法,体会到了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为了研究不同运动方式对脉搏跳动的影响,每个小组自行选择了第二个运动项目,有的跑步,有的跳绳。通过实验后交流和对比数据,学生们发现,不同的运动方式对脉搏的影响也不同。越剧烈的运动,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越多。这一发现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数学的理解,更让他们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第一节课结束后,何老师兴致勃勃地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进行了亲切的访谈。她耐心地倾听孩子们的分享,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互动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让孩子们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p> 脉搏中的数学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吕老师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收集的数据。面对数据的差异,她从性别、运动偏好等方面进一步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所学的统计表和平均数相关知识,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通过探索运动前后脉搏跳动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一般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观念,树立数据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意识到数据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p> 活动研讨 <p class="ql-block">最后,何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总结点评。她指出,两位老师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她建议在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体育、数学与科学的联系,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和发展数据意识,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养。这一天的研讨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更让他们感受到了跨学科学习的乐趣与意义。</p> <p class="ql-block">  教育之路,悠远且长,思考常在,学习不止。此次跨学科主题研讨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展示与交流,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碰撞与融合。教师们积极钻研,积蓄力量,躬耕课堂,努力落实落细课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继续以教为质,研为先,让探索教学的脚步不断向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