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几天,我和几位朋友临时相约到内江市的隆昌来了个一日游。我以前去过隆昌,略微知道隆昌最有名的古迹是南关镇保留的清代石牌坊群。我们这次就是冲着参观南关牌坊而去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出发前设好导航我们就向目的地奔去。到了隆昌城经过七弯八拐,导航说已到目的地,我们就下车了。可是下车一看好像不是以前到过的地方,还以为改造修建后变样了。再走几步才发现这里叫北关,也是牌坊公园。</p> <p class="ql-block">不做功课随兴而游的我们这才上网了解情况。原来隆昌城里现在还保留有13座清代牌坊,在南关有7座,北关有6座。南关牌坊造型比北关牌坊要大些,又是6座连排更显气势,所以来参观的人一般都是直接到南关。多数人参观完南关牌坊就走了,再到北关来的游客很少,我以前来也是这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误设了导航是个意外,但这个意外让我们到了没到过的景点,可以看没见过的新内容,也算是歪打正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年前到南关牌坊群的记忆己经模糊了,我脑海中似乎只留下有很多节孝牌坊的印象。在北关我们看见了四座相隔不远的牌坊,迎面第一座牌坊上大大的四个字"政在飬民"一下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大家议论说这不是节孝牌坊,再仔细看牌坊上部有已经风化的"德政"二字,说明它是一座表彰地方官员的德政牌坊。走进旁边的介绍,证实了这确实是隆昌绅商士民为县官肃庆修建的德政坊。</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看见了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的德政坊。刘光第先后四次出任隆昌知县共十二年,以清正廉洁,勤政爱民著称。他重农桑,促生产,灭盗匪,修建栖流所收救流民并教以各种技能,得到当地百姓尊敬和爱戴。这里还有知县牛树梅的德政坊和展览馆,一座奉旨表彰5位孝子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北关6座牌坊我们就看见这4座,还有两座不知在什么位置我们没有看见。但是在北关牌坊见到三座德政坊这事,让我对南关牌坊又有些什么种类产生了好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南关牌坊群参观的人,比北关多了不少。那沿古驿道一溜排列的六个大牌坊顶天立地,巍然耸立。可以说隆昌牌坊这种集群的方式和规模,在全国都是罕见的。</p> <p class="ql-block">我以前来是走马观花,看了个大概。今天因意外闯入北关产生的好奇,让我很仔细的看了6个集中排列的牌坊和旁边的说明(又有一个没看见)。看完之后我把今天见过的修建于18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这十个牌坊作了一个归类:它们分别是本地主官德政坊5座,节孝牌坊3座(都是一个牌坊表彰多人),百岁老人坊1座,乐善好施好人坊1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归类让我明白了一个事实,原来节孝牌坊并不是隆昌牌坊的主流,可能也不是中国各朝代牌坊的主流。可为什么说到牌坊人们就想起孝子烈女贞妇呢?我猜可能是道德问题在那时受重视宣传多,且又主要是引导普通人,所以让人们形成了对牌坊的认知偏差。</p> <p class="ql-block">德政牌坊在其他地方我也偶有所见,但像隆昌这样为这么多官员修建德政牌坊确实没见过。从说明上看他们都有立牌坊的理由,特别是为变法捐躯的刘光第立牌坊更是理所应当。但这还是引起了我的疑问:这是隆昌老百姓运气好,连连遇上了好官员?还是隆昌人民特别会感恩,有恩必报以立牌坊?抑或是隆昌人民用牌坊树立了榜样,鼓励了一茬茬接任的隆昌官员,为了自己也有一座牌坊而争做好官,克尽职守为隆昌人民服务,形成了来隆昌做好官的传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算了,这个问题凭我的想像是不会有答案的,不知道研究隆昌历史的专业人士们是否对此做过研究?</p> <p class="ql-block">今天对隆昌牌坊的这些想法,来源于一次误定的导航。如果我们直接到达南关,可能我也如以往一样看看热闹就走了。仔细想想,旅途中的意外有时还真有意思。</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tBN5ZUUsn1ryYEHKL_sCs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