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诗入潭|情醉宣城桃花境

王永生

<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桃花潭旅游度假区</p><p class="ql-block">拍摄日期:2024年11月19日</p><p class="ql-block">‍制作日期:2024年11日30日</p><p class="ql-block">‍桃花潭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该景区以李白的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闻名。桃花潭风景区的面积为24.1平方公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景区内的水资源丰富,水温常年保持在10℃左右,森林覆盖率高达78.9%。桃花潭风景区的历史悠久,早在唐武德年间就已形成集镇雏形。这里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如隋代的扶风会馆、唐代的踏歌古岸、元代的鞑子楼、清代的文昌阁及古街、宗祠、楼阁、石坊、石桥、古渡、碑、匾等古建筑和遗迹达400余处,桃花潭镇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桃花潭镇2021年已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水域观光、乡村游览、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体疗养、会议接待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诗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位于桃花潭风景区内,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 以下是其具体介绍:</p><p class="ql-block">1、建筑结构:为三层八角砖木结构,高25米,底层直径10米。阁基高一丈,阁高三层共计七丈三尺五寸,广围十四丈四尺。每层八角均系风铃,上层为铁铃,下面两层为铜铃,造型典雅,别具特色.</p><p class="ql-block">‍2、文化内涵:按清朝旧制,一族出二十位举人之后方可建造文昌阁,而水东翟氏清初共出二十三位举人,获乾隆恩准建造,是昔日翟氏宗族文武理学的丰碑,体现了翟氏家族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和对功名的追求,也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记忆.</p><p class="ql-block">3、匾额题刻:底层正面悬有“盛世文明”横匾,二层屏风上方有“文光射斗”四字,三层有“共登云梯”竖匾,并塑有文昌菩萨,龛上有“直冲云霄”匾额,这些匾额都铭记着昔日翟氏宗族文化的辉煌与荣耀.</p><p class="ql-block">4、周边环境:阁外植松竹花卉,苍松翠竹,花香袭人,并置有水,供人观赏。占地十余亩,外围有院墙,内有花径、松岗、竹林、水池;阁后为广阔的田野,登阁远眺,远山近水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5、历史沿革:嘉庆四年至民国27年间先后三次重修,1985年5月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翟氏祠堂建筑简介</p><p class="ql-block">中华第一祠—一翟氏宗祠位于泾县桃花潭东北,万历乙未(1595年)起建程氏宗祠,坐北南,典型民间祠堂规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地面和屋顶逐进抬高,寓意“步步高升”。整个祠堂采用中轴对称建筑手法,典型的古代纯术结构,设有天井,马头墙。主体宗祠占地304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634平方米,含偏房,总建筑面积占地8300平方米,约合12.5亩。祠堂前由棂星门、头进门厅、东西厢房和碑廊、中进享堂及后进寝楼五部分组成。棂星门上有“江南名族”横匾,享堂中悬挂明钥万历皇帝特赐“忠孝堂”三字红底金字本血。并悬挂历代帝王玉将相、地方官吏所赐匾额许多块。每年腊月三十三祭祖时,祠内可摆108桌酒席,声势显赫。祠堂内部屏风、大门,采用绿底点金彩式,所有匾额在其衬托下熠熠生辉,用以代表翻阳湖水和天上的星星。据史料记载;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罕领袖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夺天下,不料在那思湖与失元璋决战时,因骄而失去战机,结果60万汉军效于朱元璋20万吴军之手,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次战例。张定边一行颠簸辗转,带陈友谅义子张袜保到泾县水西濯村,并将其过继给翟氏为继子,更名濯敬六。翟敬六即水东翟氏一世祖。为告诚后人半记鄱阳湖水战战争失败的教训,以图东山再起,故采用这两神颜色。建筑地坪全为石板铺砌,建筑采用银杏本、红木、楠木等名贵术材,上下本石结构件均有精美的雕刻。宗祠左右有10多间偏房供议事、看管使用。1997年5月,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一行6人考察翟氏宗祠,组长罗哲文先生亲笔题词“中华第一祠”。翟氏宗祠曾多次被中央及地方电视台报道,安徽省人民政府于1998年5月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宣城桃花潭镇曾称南阳镇,以下是其简介:</p><p class="ql-block">1、历史渊源:西周初期,商族梅氏、祖氏余部南逃至桃花潭地区。汉代初期,该地区属陵阳县管辖,三国时期改属南阳县,唐武德8年废南阳、安吴两县与泾县合并,此地因袭南阳县旧名设南阳镇.</p><p class="ql-block">2、地理位置:位于泾县西南部,距县城34千米,地处宣徽池核心地带,西邻青阳县,南接黄山市黄山区,紧靠太平湖和青弋江源头.</p><p class="ql-block">3、自然景观:境内有桃花潭,因李白的《赠汪伦》而闻名。桃花潭西岸石灰岩层分布广,溶洞密布,洞内钟乳林立、暗溪数里。这里还有绿林谷风景区,拥有水上游乐区、户外拓展区等多种游玩区域.</p><p class="ql-block">4、人文景观: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踏歌古岸,以及怀仙楼、汪伦墓、文昌阁、徽华第一祠等古迹 。镇内的南阳老街有超过200米的徽派古建筑群,是摄影爱好者的取景地.</p><p class="ql-block">5、行政区划:共辖2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龙潭村.</p><p class="ql-block">6、经济发展:2019年有工业企业53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个,还有营业面积超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6个。当地正积极实施“三三”发展战略,做强文化旅游、做大工业经济、做优特色农业,推动桃花潭高质量发展.</p> <p class="ql-block">汪伦故居位于桃花潭西岸的万村,万村亦是一个保存了大量明清徽派建筑的古村落.以下是关于汪伦故居的一些具体介绍:</p><p class="ql-block">1、建筑风格:故居为典型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错落有致,屋内木雕、砖雕、石雕精美绝伦,展现了徽派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p><p class="ql-block">2、历史背景:汪伦曾任泾县县令,卸任后因留恋桃花潭美景,将家从黟县迁至泾县桃花潭畔.</p><p class="ql-block">3、相关传说:汪伦听说李白旅居当涂族叔李冰阳家,便修书一封,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邀其前来。李白到后虽知被骗,却被汪伦盛情所感,在此停留多日,离去时汪伦踏歌送行,李白遂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名句。</p><p class="ql-block">4、周边景点: 故居周边有万家酒店遗址、汪伦墓、桃潭西岸门楼、形义门、采虹桥等景点,这些景点与汪伦故居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桃花潭独特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李白与汪伦,汪伦,泾县人,曾任泾县县令,善诗善歌,对李白的诗歌极为敬慕,百读不厌,他还知道诗仙李白有嗜酒之好,斗酒诗百篇之称,曾修书一封邀李白来桃花潭,书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呼?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来后才知,桃花者潭名也,酒店者乃万姓所开,汪伦善意的谎言,使先生欣然而往。汪伦和众乡亲的纯朴、热情,桃花潭的自然美景使汪伦、“李白之情意愈深,居住数月,李白临行前,汪伦及众乡亲,恋恋不舍,载歌载舞、踏歌相送,于是李白感激之至、挥笔写下,千古绝唱《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由此而闻名天下,历代名流、学者、寻访诗仙游踪,甚是接踵而至。</p> <p class="ql-block">这座木制阁楼建于明朝末年,清乾隆年间重建,民国初复修。踏歌岸阁为一古时渡口建筑,阁分两层,底层为通道,入阁门即古南阳镇正街,出阁即至渡口。楼上可凭栏俯瞰桃花潭景色,眺望对岸的万村老街、汪伦墓、太白楼等景点。相传此阁是当地的翟氏家族为纪念诗仙李白在唐天宝年间游桃花潭而修建的。当时李白应汪伦邀请,畅游桃花潭,离去时汪伦送他至渡口,踏歌送行,在临别登船的时候,因感谢汪伦、万钜的真挚情谊以及当地人淳朴好客的民风,吟出了那首干古绝唱--《赠汪伦》。后人为纪念李白与汪伦的情谊,修建了这座阁楼,并称东园古渡口为“踏歌古岸”。</p> <p class="ql-block">东园古渡位于狮象奇石之间,东岸有《踏歌岸阁》,阁西高墩古时有石狮一对。西岸《怀仙阁》隔河相对,仙阁岩下即是桃花潭,有奇石像鼻子伸进潭中。古波是联系翟万二村及厚岸、查济、新丰至泾县的必经之路。古为篙撑,今为柴油机发动。《泾县志》载:“嘉庆五年里人翟永课捐修大小二船以济。翟绳祖有记日:我族东园古渡,往来稠集,自黎明至夜分,无虚晷刻,非大船大克允济,兼取快便添设小船。择勤敏都予以资芹,俾掌权掉。向来措办俱出宗祠忠孝堂公顷,近因应给不周,时籍另星勤输甚弗周章,今岁夏巡五谋于同族,自修大小二船,并给司渡人食用费银八十两。因言此事须有专款方能持久,概将自置湾址市房计价1110两助入宗祠,岁收租银为济渡永远之资。族尊户众咸嘉其义,主其二代木主崇记飨堂兼拟勒石而嘱余为文。余谓有波则行旅便,有资则修造易,有粮则司掌勤,义举一人而功归合族,洵不事也,因志之以为好义都劝。嘉庆五年岁次庚申秀秋月绳祖撰。”</p> <p class="ql-block">怀仙阁建于明末清初,1987年重修。阁楼耸立于垒玉墩上,三层楼阁依山临水,飞檐叠出,气势挺拔,为桃花潭最具象征性的建筑之一。怀仙阁是由两层竖向、高耸虚空的眺望楼阁和单层横向、低矮封闭的入口天井,主题厅堂、休息走廊前后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组成的。登临阁上饱览桃秀色,缅怀诗仙遗踪,令人浮想联翩。怀仙阁隔桃花潭与踏歌岸阁遥相呼应,二者互为对景。在踏歌岸阁的门洞中望去,呈现出“仙阁展翅飞,酒楼升翠烟”和“桃潭绿波清,古渡日夜呤”的动人画面。</p> <p class="ql-block">据当地人介绍,此地曾是当年李白与汪伦饮酒作诗之地。</p> <p class="ql-block">青莲祠在怀仙阁旁边,由中国桃花潭文化艺术中心修建,主要用于纪念李白。李白号青莲居士,他曾到桃花潭游历,并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名句,使得桃花潭声名远扬. 青莲祠的修建,不仅体现了后人对李白的敬仰与怀念,也为桃花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万家酒店遗址 唐代天宝十四年,本地名流汪伦因仰慕诗仙李白,修书一封寄达李白,信中日: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接信后欣然而至,汪伦乃实情相告,桃花者,潭名也;万家者,乃酒店主人姓也非万家酒店。李白被汪伦的睿智和诚心所打动,与汪伦携手登万家酒店,凭窗观景,吟诗畅饮,并在桃花潭游览观景数月,留有十余首诗篇,也为我们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万家酒店上、下两层,位居万村中街与上街交接处,粉墙黛瓦,画栋雕梁。扶梯而上,临街有宽敞的观景台,美人靠栏杆临街突出,万村街景尽收眼底。七十年代因年久而塌,现在能看见的只有这条被踩凹下去的门槛,或许能证明万家酒店当时的兴旺。</p> <p class="ql-block">桃花潭西岸地势独特,怪石拔地而起,层岩陡峭,临潭峙立,与东岸的白沙平野形成鲜明对比 。春季时,这里桃花盛开,与岸边的绿树、怪石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宝善堂始建于明代万历年,清乾隆年间重修。现为桃花潭景区内唯一的私家园林古典建筑景点,古宅内建筑历经数百年,保存完好,尤为珍贵的是:明代万历年的中堂扁额“宝善堂”,以及清乾隆年间御赐的“科甲世家”石刻门扁完螯传承至今。古建筑为典型的徽派建筑结构,堂内尚存大量的古典家俱,古代日用器具,以及元、明、清时期的砖、石、木雕刻物品可供观赏交流。现古宅庭院,即是游客品味观赏,休闲小憩的理想场所,内设客房,茶馆,农家土菜又为书画家、摄影象、文化创作艺人们和广大的游客提供了食宿、茗茶,创作献艺的极其古典优雅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寻诗入潭,情醉宣城桃花境</p><p class="ql-block">晨曦微露,我怀揣着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憧憬,奔赴宣城桃花潭景区,盼能揭开这诗中胜景的面纱。踏入景区,清风恰似灵动的信使,携着草木的馥郁芬芳,温柔拂过,驱散周身疲惫。抬眸远望,桃花潭似一块澄澈碧玉,静卧于翠山环抱间,水面偶起涟漪,那是岁月与自然的轻声细语。潭畔古岸,石板路满是历史的刻痕,我踱步其上,遥想千年前李白与汪伦踏歌作别的情形,恍惚间似能听闻那爽朗笑声、悠扬歌声交织,于时光长廊悠悠回荡。坐上摆渡船,船夫撑篙,轻点水面,船悠悠前行,划破如镜湖面,搅碎倒映的青山、白云。伸手触水,凉意沁心,仿若握住了那段流传千古的情谊。行至潭心,环顾四周,山峦叠嶂、绿树葱茏,宛如水墨晕染,浓淡相宜。下船登岸,沿岸古村错落。粉墙黛瓦在暖阳轻抚下,透着质朴与厚重,巷弄蜿蜒,恰似迷宫,悄然藏起往昔故事。文昌阁飞檐翘角,于绿树簇拥中尽显古韵,步入其间,雕梁画栋、诗书墨香,诉说着古镇崇文风尚。日头渐西,余晖给桃花潭披上金纱,潭水波光粼粼,熠熠生辉。我带着眷恋返程,可那潭水、古村、情谊,已镌刻心间,化为记忆深处最美诗章。此般桃花潭,是自然妙笔、人文珍宝,值得岁月长守,待世人反复寻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