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坦桑尼亚的国旗色彩鲜明,线条明快,内涵丰富。绿色代表土地,还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蓝色象征河流、湖泊和海域;黑色代表非洲黑人;黄色象征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财富</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坦桑仍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平年粮食勉强自给。工业生产技术低下,日常消费品需进口</p><p class="ql-block">但旅游业是坦桑尼亚的一个利润丰厚的行业,每年创造130万个体面的就业机会,年收入达到26亿美元,分别相当于该国GDP和出口收入的18%和30%</p><p class="ql-block">我已是第二次去坦桑了,上次是2018年的5月。为何一去再去,就是为了看动物观风情,情迷其间,难以自拔</p> <p class="ql-block">不是季节的转换,而是日行千里的地貌之变</p><p class="ql-block">10月3日,我们从阿曼的首都马斯喀特飞往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纳姆,经停坦桑的桑给巴尔。桑给巴尔岛是世界上最美的岛屿之一,它像一颗璀璨的宝石一样镶在印度洋宁静水面上</p><p class="ql-block">空中的鸟瞰,让我们为之而陶醉。坦桑尼亚,我们又来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这是今年10月3日至12日我们在坦桑的路线图。从达累斯沙拉姆直飞姆万扎,随后行程,主要都是看野生动物</p><p class="ql-block">坦桑1/3国土为国家公园、动物和森林保护区。共有塞伦盖提、恩戈罗恩戈罗等12个国家公园、19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和50个野生动物控制区。狮子、大象、豹子、犀牛、水牛“非洲五霸”在这里都可以看到</p> <p class="ql-block">塞伦盖蒂约1.5万平方公里,在马赛语中是“无边的平原”。她有着大地奉献给人类最大规模的动物群落无数的角马(牛羚)、斑马、汤姆森瞪羚、格兰特瞪羚、斑鬣狗、 长颈鹿以及众多的狮子、大象、黑犀牛、水牛和花豹等闻名世界的非洲五大兽,还有300多种鸟类</p><p class="ql-block">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栖息着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庞大的野生动物群,构成了世界最大的动物自然生态系统</p><p class="ql-block">六年前是五月下旬来的,坦桑的早季,草枯叶黄。而这次是十月雨季来的,草长莺飞,又是怎样的景象呢</p><p class="ql-block">先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门口留个影吧,千里万里,我们又来看你</p> <p class="ql-block">先看看这里的飞禽吧,虽然相比走兽数量少多了,但也品种众多,争奇斗艳</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灰冠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能在树上筑巢的鹤类,分布于乌干达、肯尼亚南部与津巴布韦北部之间以及莫桑比克北部,是乌干达的国鸟,我们在坦桑也看到了</p><p class="ql-block">灰冠鹤有著名的金光闪烁的“皇冠”,喉部有红色的肉垂,但它的体羽是浅蓝灰色。通体上下的颜色搭配,放在时装界也是非常高级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紫胸佛法僧,是非洲分布最广的一种佛法僧,还是肯尼亚的国鸟。我们在塞伦盖蒂看到了它捕食蚂蚱,老伴还用相机抓拍下来了</p><p class="ql-block">这种鸟名字虽佛系,却是吃荤的,捕食蚂蚱的高手。它个头小,有时抓捕的蚂蚱是横着的,吃不进嘴去。于是,它就会把叼在嘴里的蚂蚱往空中一抛,让其竖起来,然后再吞咽下去。真是食有食道</p> 再看一次 <p class="ql-block">这种蓝色的小鸟叫不上名字,但我们中午在公园营地午餐时它们就会成群的过来,一点不怕人,专门打扫餐桌上的残羹剩肴,有时还会跟我们抢食,胆子肥得很</p> 好多鸟都不认识 <p class="ql-block">也有上次来见过的,比如下图的火烈鸟、鸵鸟、珍珠鸡、犀鸟…</p> <p class="ql-block">这长腿穿黑裤的叫秘书鸟,这名字有文化吧。也叫蛇鹫。那双长腿利瓜,可以把毒蛇踢得生不如死</p> <p class="ql-block">还有鹈鹕,现存鸟类中个体最大者之一,身长约170厘米,能以超过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长距离飞行</p><p class="ql-block">鹈鹕的大嘴很有意思。嘴形宽大直长,长30多厘米,上嘴尖端朝下弯曲,呈钩状;下嘴分左右二支,其间有一巨大而能扩缩的皮肤喉囊;皮囊是下嘴壳与皮肤相连接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p><p class="ql-block">巨大的嘴巴和喉囊使鹈鹕显得头重脚轻,以致在地上走路的时候总是摇摇摆摆步履蹒跚。尤其是当它捕到猎物的时候,大嘴和喉囊里装满了水,浮出水面的时候很困难,嘴大吃四方也不容易啊</p> <p class="ql-block">印象最深的是非洲秃鹳。要论长相,它要说第二,没鸟敢排第一,理所当然的被选为世界上最丑的鸟,360度全是死角。而且,因为它们专吃腐肉和飘散着酸臭味的生活垃圾,又被叫做垃圾鸟。但是,当它们翩翩起舞时,那妩媚的姿态简单让人称奇道绝,原来丑与美就是物性的两个方面</p> 这是同伴拍的视频 <p class="ql-block">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跑了两天,我们又转战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两者除了面积上的大小之别外,塞伦盖蒂是没有两脚兽居住的,而恩戈罗恩戈罗则有马赛人在此居住和放牧</p><p class="ql-block">一路风光旖旎,一路暴土扬尘,我们就这样走进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有一座人类发源地的雕塑。19世纪,达尔文就认为人类可能起源于非洲。20世纪20年代,非洲发现了南猿化石,许多人认为人这里是真正的人类发源地</p><p class="ql-block">根据古老的化石证据,基因研究以及人类学研究,有许多证据表明,人类的最初定居点是非洲。考古学家发现的古老的人类化石,展示了一种古老的非洲物种,称为非洲原始人,他们可能是现代人类的祖先</p> <p class="ql-block">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位于坦桑尼亚北部,其间恩戈罗恩戈罗火山的高度为海拔2286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完整的火山口。周围都是从火山口底部向上延伸的、陡峭的、高达610米的绝壁,天然形成了一个方圆约为260平方公里的圆形场所,成了众达25000头动物的安逸居家场所</p> <p class="ql-block">6年前来是旱季的5月,干旱让不少动物从这里迁徙,而现在是雨季,充沛的雨水让草原湿润草青。在草原上,我们不仅遇上了大雨,还遭遇了一阵冰雹。所以,我们也看到了比上次来多得多的飞禽走兽</p> <p class="ql-block">永远步态优雅,高瞻远瞩,很有绅士风度的长颈鹿,竟然也让我们看到了它那六亲不认、乱七八糟的的跳跃,完全颠覆了动物王国的王子形象</p> <p class="ql-block">来来来,拍马屁</p><p class="ql-block">斑马也是草原上数量不少的存在,以身上黑白相间的图纹著称,道路的斑马线也许就是受其启发吧</p><p class="ql-block">其实,斑马身上的条纹和间隔的形成是在雌兽的妊娠早期就确定的。漂亮而雅致的条纹,是同类之间相互识别的主要标记之一。所以从严格意义讲,斑马的条纹和间隔都不一样,重要的则是形成适应环境的保护色,作为保障其生存的一个重要防卫手段</p> <p class="ql-block">我去过非洲N多个野生动物动物公园,寻觅河马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它的皮肤非常敏感,长时间离开水便会干裂,所以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尤其是太阳天,河马都懒散的呆在水里,靠水的帮助来调节体温并防止皮肤干裂。偶尔一两只露出半个丑陋的脑袋,能抓拍到就不错了</p><p class="ql-block">但这一次例外!我们进入塞伦盖蒂不久,因为是阴天,在一条小河边看见了几十只河马趴在河边,这集体摆烂的场面实在是太逗了</p><p class="ql-block">“河马”(Hippopotamus)一词的意思是指“河中之马”,这是希腊人对这种强悍野兽的称呼。而古埃及人的说法则更为正确,他们称它为“河中之猪”。如果不看河马那粗硕的头和一张特别大的嘴,真就是肥猪一群。这难得一见的场景,简直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非洲狮,别称万兽之王、草原之王,猫科豹属动物,是猫科动物中唯一雌雄双态的动物,也当之无愧的排列“非洲五霸”之首</p><p class="ql-block">狮子起源于约12.4万年前的非洲东部和南部,大约2.1万年前,狮子才开始走出非洲,最远抵达亚洲的印度等地。由于人为的猎杀,狮子已<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次在坦桑,我们看见了不少狮子,但只看见它们温和的一面,即便是走近我们的越野车,也只是为了躲躲荫凉</span></p> <p class="ql-block">同伴拍的这个视频很精彩,但我们看到的狮子却很慵懒。其实,狮子作为强者也是相对的,它们以捕猎生存,养家糊口並不容易,捕猎成功率实际上只有不到三成。上帝造物,均衡公平</p> <p class="ql-block">非洲象重达七吨,身材硕大,寿命长达六十年、乃至更久,是一种体型胜于任何生物的庞然大物。其生活于从海平面到海拔5000m的多种自然环境中,喜欢群居。非洲象包含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两个物种,分6个亚种,广泛分布于整个非洲大陆</p><p class="ql-block">在塞伦盖蒂碰到了一群非洲大象,离我们的越野车较近,大家都在抓拍。不知何故,象群老大突然发怒了,脑袋一甩,大声l叫着向我们的车迎面冲来,司机赶紧倒车,坐在副驾驶位的我忘了害怕,用手机抓拍了这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虽然看到了大象发怒,但更多的是看到的是它们温情的一面,尤其令人动容的是母子情深</p> <p class="ql-block">非洲野水牛,头体长2.1-3.4米,身高1-1.7米,体重300-900千克。胸膛宽阔,四肢粗壮,头大角长,雄性的角从头部向外和向下扩散,在一些雄性中,角通过覆盖头部的大盾连接,被称为“老板”(boss)</p><p class="ql-block">它们是非洲最危险的动物之一 (其他是大象、黑犀牛、河马和鳄鱼),是攻击性最强和脾气最暴躁的物种,亦是非洲伤人最多的动物之一,“非洲五霸”也占有一席之位</p><p class="ql-block">但是,它们却能和小鸟和平共处,庞大的水牛群,背上总站着无数的小鸟,在草原上自成一景。小鸟为它们清理皮毛上的寄生虫,顺便果腹</p> <p class="ql-block">忝列“非洲五霸”其间的还有长着玫瑰花形图案的非洲豹,豹纹不仅漂亮,还有利于在斑驳的树荫下做更理想的伪装</p><p class="ql-block">非洲豹的尾巴很长,不仅能当作标记,还能在树上保持平衡。头较小,腿细长,能够在一两百米内就能加速加速到一百多公里的时速。非洲豹肩高60~70公分,尾长90公分,重50~90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p> <p class="ql-block">老伴用相机吊到一对非洲豹母子的照片,猛兽也有温馨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薮猫,躯干和四肢修长,皮毛黄色且具黑斑,黑斑与背部和头部的纵向斑纹融为一体,称薮猫为“小号的猎豹”。独特的身体结构注定了它拥有强大的弹跳能力,可以跳4米远,1米高。一旦发现猎物,薮猫可飞身跃入空中,用前爪抓住猎物,下落时伸直前腿踩踏猎物,再张嘴咬住猎物,令其无法逃脱</p> <p class="ql-block">黑白疣猴,这是非洲特有的灵长目动物,因为拇指退化成疣而得名</p><p class="ql-block">黑白疣猴体长50~70厘米,体重8~10公斤,美丽飘逸的尾巴比身体还长,有时超过1米,身体两侧长着斗篷一样的白色长毛,由于基因突变的缘故有时还会出现罕见的纯白色个体,算得上是非洲最漂亮的猴子</p> <p class="ql-block">它们身披黑白相间的华丽长袍,仙气飘飘,轻盈地在树枝间跳跃,仿佛是大自然的舞者</p> <p class="ql-block">长尾黑颚猴,拥有动物中几乎是最浓烈最鲜艳的“蛋蛋”,而且特别喜欢暴露。它们会向任何雄性生物炫耀自己的蛋蛋,同种之间还喜欢攀比。“蛋蛋”作为一个性信号,对于它们来说,主要是挂给雌性看的</p><p class="ql-block">我们在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看到一对长尾黑颚猴母子,小猴子紧紧的贴在猴妈妈的肚皮子,不论妈妈是在跳跃还是爬树,它都不会掉下来。妈妈在觅食时它还在吃奶,太可爱了</p> <p class="ql-block">非洲最打动我的一点,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是生生不息的动物世界,是原始而多彩的自然美景,是简单而又深奥的异域风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如这里的酒店,大多数外表都是草顶泥墙,散发着浓郁的非洲风情,而内饰却轻奢舒适,与现代文明接轨。关键是酒店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野生动物与你同栖一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梅里亚酒店,就在塞伦盖蒂中,不论在房间阳台还是酒店大堂、餐厅,举目四望,皆是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豪迈,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的意境,让人心旷神怡,无比舒爽</p> <p class="ql-block">恩杜图马赛克湖帐篷酒店更让我们耳目一新。酒店就在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内,一顶顶巨大的帐篷散落在树林之间。湖水是一道屏障,酒店周围野生动物不少。天黑之后,我们若要在院子里走动,必须由手持猎枪的保安护送</p><p class="ql-block">帐篷的外表普通,但房间内都是非常宽敞舒适</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柔和而宁静,它轻轻地拂过每一寸土地,唤醒沉睡的生命,让万物在它的照耀下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我们心生愉悦</p> <p class="ql-block">恩戈罗火山口的塞雷娜酒店,是用火山石建造的,拉开房间的门,便能将美丽景色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阿鲁沙塞雷娜酒店我已是第二次入住,院子没变,房间没变,连树木花草都没变,只是这一次,蓝花楹开了</p> <p class="ql-block">酒店里有几棵很大的蓝花楹,淡蓝色的花开得茂盛,将柔软的枝杈压弯,随着偶尔吹过的风,大朵大朵的蓝花落下来,落英满地</p><p class="ql-block">蓝花楹是一种很奇特的植物,树干粗壮挺拔,枝杈却散乱柔软,蓝花重得能压弯了枝丫,却又会被一阵轻轻的小风刮落了去。只是那淡蓝色的花朵铺在庭院里,真有说不出的好看</p><p class="ql-block">花开得快,落得也快,仿佛一夜之间,就已经铺满了地,但是,若抬头看那树梢,新开的花朵依旧灿烂</p><p class="ql-block">原来没有什么花是常开不谢的,只是蓝花楹更加的决绝洒脱一些,没有渐渐凋零的过程来给人们伤怀,它在彻底消失前的那一刻,都依然是灿烂而美丽</p><p class="ql-block">为了这蓝花楹,我放弃了去看野生动物,独自留在了酒店</p> <p class="ql-block">在坦桑,一句“江渤(Hujambo)”就可以获得无数笑脸(Hujambo是斯瓦希里语“你好”的意思)</p><p class="ql-block">这里的人们朴实、善良,虽然日子不富裕,但总是笑容满面</p> <p class="ql-block">“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看到非洲孩子们像黑珍珠一般的眼睛,脑海里便浮出罗大佑的《恋曲1990》的这句歌词</p><p class="ql-block">这些黑孩子太可爱了,他们乌溜溜的黑眼珠和纯真的笑脸,赶走了所有的阴霾,让我感到天空竟然如此的明亮,生活如此美好</p> <p class="ql-block">非洲艺术是一种深刻反映非洲人民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观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是审美的展现,更是文化和精神生活的载体。每一件非洲艺术品都承载着丰富的信息,是非洲文化多样性和历史传统的见证</p><p class="ql-block">非洲的艺术品包括雕塑、绘画、金属工艺品等,反映了非洲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观,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p><p class="ql-block">在非洲文艺艺术馆参观,琳琅满目的展品让我们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坦桑尼亚国家博物馆是坦桑尼亚最大一座的博物馆,展品涉及考古、生物、人类、历史和艺术等领域。这里藏有175万年以前古人类的头盖骨,还有郑和下西洋时的很多中国陶瓷</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院子里有一棵巨大的菩提树,是1912年印度送给坦桑的。历经百余年风雨,已是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坐在菩提树下,内心好安静</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坦桑尼亚有126个民族,他们的传统住房大多为土墙草顶。在达累市中心以北10公里处,有一个露天的村庄博物馆,展示了坦桑尼亚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传统生活住宅,非常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这里每天下午还有非洲传统音乐舞蹈表演,演员们用敲击乐器和歌声、舞蹈展示着他们的历史和生活,我们虽看不太懂,但都被他们的欢快的情绪感染着。简单生活,开心万岁</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在达累斯萨纳姆,我们去参观了坦赞铁路。比起6年前来,火车站热闹多了, 人来熙攘的,有点像我国八十年代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历经风雨的坦赞铁路,记录着一段动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1965年,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接手的坦赞铁路修建,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在飞往中国求援之前,已就修建坦桑尼亚到赞比亚之间的铁路项目,向许多国家申请帮助,包括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甚至最后求助到世界银行,可是全被拒绝</p><p class="ql-block">此时的中国一切都百废待兴,走投无路的尼雷尔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才能向同样困难的中国求助这么大一个项目。已经提前洞悉非洲兄弟来意的毛主席,主动提出帮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修建铁路</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你们有困难,我们也有困难,但两者困难不同,我们宁可自己不修建铁路,也要帮你们修建这条铁路线!我们出人、出物资、甚至提供近10亿人民币的30年无息贷款</p><p class="ql-block">这笔坦赞铁路造价,相当于花费了我国当时所有的外汇储备。</p><p class="ql-block">1967年,中国、坦桑尼亚、赞比亚三国共同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1970年,坦赞铁路正式开工。</p><p class="ql-block">中坦赞三国人民,用汗水、血水、泪水和生命共同筑起的一段长达1860.5公里的钢铁巨龙,东起坦桑尼亚的最大城市达雷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卡皮里姆波希,横跨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动脉,仅用5年零8个月就全线完成。</p><p class="ql-block">为了这条拥有320座桥梁、22座隧道、93座车站,37.6万平米房屋的坦赞铁路,我国很多施工人员终身或残或伤,甚至有近70位人员因毒蜂攻击、疟疾传染和工伤被夺去年轻鲜活的生命,其中有68位长眠在非洲的大地上</p> <p class="ql-block">坦赞铁路的修建,让我国探索出了许多新的技术,奠定了我国后来飞速发展的铁路、高铁基建基础,并且开启了国际基建援助的新局面,与更多国家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中国速度也越来越被世界认可</p><p class="ql-block">更大的惊喜在1971年。从1965年提议并被延缓搁置的著名”两阿提案“,终于在1971年,有了重大历史意义回馈。由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联合非洲18个国家向联合国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并承认它的代表为中国唯一合法的代表“的提案。</p><p class="ql-block">经过友好国家们的多次提请,联合国席位多轮投票,在1970年,出现了赞成票大于反对票的可喜局面,而这赞成投票中,非洲兄弟的投票比重很大,连毛主席都感慨:“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啊”</p> <p class="ql-block">马赛人(Maasai),是东非现在依然活跃、也是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人口将近100万,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因为他们喜欢用红色的格子布包裹身体并成为民族标志,这种布被称为马赛布</p><p class="ql-block">在坦赞铁路火车站门前和铁轨上,我们也披挂上红色的马赛布,愉快的开始了坦桑之行</p><p class="ql-block">哈哈,身裹马赛布,非洲我最酷</p> <p class="ql-block">If you don’t walk out, you will think that this is the whole world.(如果你不走出去,你会认为这就是整个世界)</p><p class="ql-block">一次次走进非洲,让我们的认知丰富了许多。二刷坦桑,依然意犹未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