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实话"适"说,有幸获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琐事记忆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友情提示:琐事记忆前面已发两篇,一是在私企打工,二是做保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近几年参加有奖征文活动,接连三次幸获一等奖。之所以说"幸获",是本就没打算获奖,心里也确实没底,但最终却意外获奖了。 这种"幸获"以2018年参加中总行老干部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有奖征文为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当时我们景中行退休办(人事部兼)的通知是"……希望全体退休老同志尤其是党员老同志积极参加……",但对我却单独打电话说"凡老,此事务必请您大力支持哈!"这倒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到目前为止,全行退休老人的勤耕及笔力仍以我为最。但他们却未必知道我最近几年的思想变化情况,于是我便回道:"谢谢你们抬举!但我所写不一定就完全符合上级的指示精神哈!""您是老党员,随您怎么写,我们相信您,只要不让我们为难就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自文革以后就隐隐感觉,无论对组织对个人,一味地歌功颂德除了滿足所谓的政治需要外,对广大民众来讲基本是没啥实际意义的,尤其最近几年,这种感觉愈益明显,甚至已到了非常反感的程度。但即便如此,我对单位的安排要求也很理解,他们无非是完成上面布置的任务而已。所以我说是这么说,心里还是在认真琢磨,如何才能做到既不违心而写又能顺利交差呢?思考良久,终于找到了一个途径或叫方法,就是实话"适"说,讲透点就是用其观点,借力使力。《报告》不是一直在反复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吗,我正好借此理论、口号,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不断强化这一理念,然后又通过"与组织交心"的形式提点意见建议,实际就是据实反映点社情民意,尽量让读者感觉我的心得体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并让人充满希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给征文取的标题是《不忘初心根基稳,以民为本当自强一一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随想漫议》。文章内容一开始便大赞《报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人民为中心",然后笔锋一转便转到我想说并一定要说的话上来(详见附录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写完后,我反复看改了几篇,心里觉得很舒畅,同时也估计市分行乃至省分行审查应该可以过关,我也就可以交差了,至于能否获奖我根本不抱什么希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谁知数月后,退休办的同志突然打电话告诉我,凡老,恭喜您,您的征文获奖了,而且是散文类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同时您也为我们景德镇市分行乃至江西省分行争了光,我们也要好好感谢您!我当时一听高兴坏了,是那种完全意外惊喜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事后分析,全国中行至少有1万多党员退休干部,征文稿件至少数以千计,况且我的作文水平也就一般般,这顶"桂冠"何以就落到了我的头上?我的结论自然是大多数稿件都是不走心甚至是违心的"歌德"篇,而我却实事求是并做到了实话"适"说,赢得了评委尤其主评委的好感乃至共鸣,这才让我拣了个"便宜"。后我也将此事告诉了知心文友,并将征文也发给他看,他仔细阅读并琢磨后说,你这是"险中取胜",我听后深以为然,只是感觉他的说法有点夸张,实话"适"说,不至于冒很大的风险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另外两次获奖虽不及这次典型,但也基本属类似情况。其中,2021年全省中行重阳节征文我就是奔着夺奖去的,既不意外,也不属"险胜",比的就是实话"适"说的用心程度和写作技巧(文章以后找机会也会公布)。而2023年我的《青涩的知青岁月》(主办方将它归入中篇小说)参加"第二届中国知青作家杯大赛",在成千上万件稿件中居然也获小说类一等奖,确有点意外。那天组委会将获奖通报发出后,我先是在三等奖中寻找后又在二等奖中寻找我的名字,因我当时在想,以我根本未入流的"作家"水平,这种规模的大赛能获个三等奖就不错了,况且我当初投稿参赛也的确是"重在参与"的。谁知最后我居然在一等奖中看到我的作品和名字。只不过最后因"本赛以精神鼓励为主"而获奖者较多的缘故,让我的"惊喜"程度打了不少折扣而已。但即便如此,我事后分析获奖仍有实话"适"说,险中取胜的因素,因我在书中有很多夹叙夹议,而这些夹议又有很多是我对历史问题、社会问题的反思或感慨,只不过为稳妥计,这些内容我基本是点到为止,一般读者或许一看而过,但相关评委尤其主评委肯定会注意并也能理解。如果我这种分析还有点道理的话,这次获奖也算是"幸获"。并且我也打算,若以后遇有合适机会,我肯定会将书中不便说深说透的问题展开来"恣意妄说"一通(甚至也可能包括《凡二》《凡三》),以飨读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通过这三次有幸获奖,我进而忽然感悟,只要不失良心良知,坚持实事求是,即便在不宽松的环境里做到实话"适"说,还是能得到一定的支持、理解乃至共鸣的,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突然我又想起我的美篇。最近几年我也做了很多美篇,主体是《"凡鸟"飞歌》(自传体纪实文学,也有人称之为小说,获奖的就是其中之一)连载,这些连载美篇平台几乎都给我"加精"(实际上就是一种肯定,褒奖),有的还加"双精",凡“加精"的都会将其置顶摆放(类似报刊杂志的头版头条),方便更多读者优先看到。我心里想,是不是有些实话通过适当地说甚至巧妙地说也打动了美篇话题主持人(类似主编),才得以如此待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我想说,既然实话"适"说能有幸获奖,还能让美篇"加精",那么其他的效用呢,是不是也有可能发生?比如,对上进谏,对众宣传,是不是也能让人认可、接受乃至赞同?想到这里,我忽然有点兴奋起来,不仅是因为好多实话憋着难受,说出来才舒坦,更是因为实话能发挥一点它应有的作用。如果大家都能这么做该多好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初稿完成于2024年8月16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附录(获奖征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不忘初心根基稳 以民为本当自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一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随想漫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对我这个一向关心国家大事的老党员来说自然是喜不自胜,习总书记作报告的当天,我是端坐在电视机前一刻也未走动,并且边收看边心潮起伏、思绪万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想十八大,习总书记上任伊始便向世人宣告:“人民的向往便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现虽然五年已过,但他那铿锵话语,言犹在耳。我当时就想:哇,中国有望!有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这次十九大报告不仅一开篇就赫然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而且通篇几十次之多地提到“人民“,至快结束时更是震聋发聩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反反复复的一系列诚言挚语,都给了我一个强烈的信号:人民,被再一次切实地摆上了最最重要的位置,是啊,这可是我党的命脉,是我们的传世之宝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陈(毅)老总曾有一句至理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此话可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窥斑见豹,一语中的,十分形象而贴切地道出了我党只有一心为民才能得到人民拥护、支持,进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道理!我们的习总书记显然深谙此理,并且身体力行。十八大上任以后,纠四风,规八条,改作风,惠民生,抓改革,促发展,打老虎,拍苍蝇……围绕“中国梦”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不仅在改革创新、经济发展、内政外交、科技进步等诸多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而且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渐增强,对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兴旺更充滿信心、饱含希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然而,正如总书记在报告中所言:行百里者半九十,后面要走的路还很艰苦,要做的事更为艰难。但同理,只要我们一如继往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我们也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曾亲身经历过的一段往事。那是二十世纪末,由于种种复杂原因,我们景中行陷入困境,全行士气低落,重振几无希望。1999年,我行调整了新一屆领导班子,并通过一系列以人为本的改革创新举措,渐渐就把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全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通过三年艰苦努力,终于实现扭亏为盈奋斗目标。当时我虽已近“知天命”之年,但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居然也“老夫聊发少年狂”,一边干着工会,一边还兼着党委秘书,哪怕那行长还是个60后也毫不在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事虽小,并已过去近20年,但我认为它仍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并仍可说明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并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鉴此,我很想就自己听到和想到的一些有关情况向组织作一汇报,也算是尽一个党员的一点责任,但不一定中肯,仅供辅助、参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在认识上,要切实并不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一一人民是“根”,有“根”才稳;人民是“上帝”,只要被感动了,一定会全力帮我们“移山填海”!如相反的话,我们非但得不到帮助,还得花大把时间、大把的人财物去“维稳”。历史告诉我们,信仰和依靠人民才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伟大道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在目标上虽给人鼓午,令人振奋,但诚如总书记所言,它们并不是敲锣打鼓、吹拉弹唱就可轻松实现的。比如全面决胜小康,不光是少数贫困户,就是对大多数人尤其是五线城市的工薪阶层(包括农民工)来说仍感觉有些遥远,别的不说,光是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诸如此类的生活琐事,依然还是或有近忧,或有远虑,这说明这三年内我们还有很多具体事要做,还要费很多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在谋划上,在注重“顶层设计”的同时,也应适当强调“中层、底层设计”,尤其对一些具体的攻坚克难还应放手让下面去做,否则,一方面“顶层”压力过大,影响全盘掌控、指挥,还可能延误时机,影响时效;另一方面也容易形成中层、下层对顶层的仰仗和依赖,甚至成为极少数人不用心、不负责、不作为的理由和借口。另外,有些事也可能“高手在民间”,即便最后要由上面把关、汇总,但多接些地气,多从“根”上汲取点营养应更有好处,从某种意义上说,还能有效调动下面的积极性,适当防止设计脱离实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在操作上,要经常有亮色、有曙光,即便是“高难动作”也应有此显现,以防年年说道,年年如此,外围常打,堡垒依旧。不错,现在剩下的多半是“深水区”“硬骨头”,但它们的实质基本上就是既得利益的樊篱,要想突破就非得痛下决心不可,哪怕是自己的命也得要革,顶多来个逐步推进,就象延迟退休那样。另外,为了让诸多攻坚战稳步推进,其路线图、进度表亦可适当公之于众,以便方方面面尤其是社会公众监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无庸置疑,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和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中国已进入一个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时代,而新时代一定要有新作为、新担当!相信我们全体共产党人都能向<font color="#ff0000">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font>看齐,使不忘初心能够从上贯彻到底,让牢记使命成为每个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肺腑真言,由此,我敢断言,我们的局势一定会根基牢稳,我们的“中国梦“及各阶段目标一定能如期甚至提前实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景德镇中行 徐祖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8年2月6日</span></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