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七十年代初的生产队记忆

汝城县精彩照相馆

<p class="ql-block">我是七十年代初出生的农村人,作为一个草根出身的人,小时候,亲历过生产队的集体的生活。我们家是半边户,就是父亲吃国家粮,母亲当农民的那种。自然村还分生产队时,大家是集体出工的。那时候,村村都有高音喇叭,天刚刚亮,喇叭就会响起来,开始唱《东方红》等流行歌曲,好像闹钟一样准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那遥远而质朴的七十年代初,我诞生在汝城县那片肥沃的土壤上,成为了一个地道的农村孩子,亲历了那段生产队的集体生活的悠悠岁月。我们家,是村里少有的半边户,父亲身着制服,肩扛职责,而母亲,则是那片厚重土地上的一名普通农妇,用汗水浇灌着希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的自然村,还被一道道田埂和一道道篱笆分割得井井有条,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与生活的烟火气。生产队,这个承载着无数人汗水与梦想的集体组织,将我们紧紧相连。每当东方初露鱼肚白,天边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夜色,村里的高音喇叭便如忠诚的卫士,准时响起,播放着那首耳熟能详的《东方红》。那旋律,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如同一曲悠扬的晨钟,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也唤醒了每一个勤劳的村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音喇叭的声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它不仅仅是音乐的传递者,更是生产队生活的号令。每当那熟悉的旋律在空中回荡,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碌起来,大人们或肩扛锄头,或手提竹篮,带着对土地的深情与敬畏,走向那片养育了世世代代的田野。我们这些小孩子,也学着大人的样子,跟在后头,或帮忙拾捡散落的稻穗,或在田埂上追逐嬉戏,偶尔还会被母亲唤去,帮忙照看弟弟妹妹,那份纯真与快乐,至今仍是我心中最温暖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产队的日子里,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天都充满了仪式感。春种秋收,寒来暑往,每一次集体出工,都是一次对生命力的见证。大家并肩作战,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那份团结协作的精神,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凝聚着每个人的心。虽然物质条件相对匮乏,但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却是任何时代都无法复制的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当最后一抹夕阳也沉入地平线,高音喇叭又会准时响起,这次,它播放的是轻柔的民谣,为一天的辛劳画上句号。家家户户开始升起袅袅炊烟,那是母亲们用爱烹饪的晚餐,简单却温馨。我们围坐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听父亲讲述外面的世界,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与向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岁月如梭,生产队的生活已成为历史的注脚,但那份记忆,却如同烙印般深刻在心底。每当回想起那段时光,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故乡的眷恋,对那段纯真岁月的怀念。七十年代初的生产队生活,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虽然色彩不浓,却蕴含着无尽的韵味与温情,永远镌刻在我人生的画卷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时光的长河中缓缓流淌,七十年代初的中国乡村,是一幅用勤劳与汗水绘就的画卷,那是一段关于生产队生活的悠悠岁月,如同一首深邃而悠长的田园牧歌,回响在历史的耳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晨曦初破,天边泛起鱼肚白,生产队的号角便悠悠响起,穿透了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社员们肩扛锄头,手提竹篓,踏着露水湿润的田埂,走向那片养育了世代人的土地。他们的身影,在朝霞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坚韧而温暖,仿佛是大地之子,与这片土地有着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的生产队,是乡村生活的缩影,也是集体力量的象征。春种秋收,夏耘冬藏,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旋律和色彩。春天,万物复苏,社员们集体播种希望,将一粒粒种子小心翼翼地撒入泥土,仿佛是在播撒着未来的丰收与喜悦;夏日炎炎,稻田里一片翠绿,社员们顶着烈日,除草、施肥,汗水如雨滴般洒落,滋养着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秋风送爽,金黄的稻穗低垂,那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也是生产队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冬日严寒,社员们围坐在炉火旁,分享着收获的喜悦,规划着来年的希望,那份淳朴与乐观,至今仍让人动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那个物质并不充裕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异常深厚。生产队里,老少爷们儿互帮互助,无论是谁家遇到困难,总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劳动之余,大家还会聚在一起,或下棋打牌,或讲述古老的故事,欢声笑语中,生活似乎也变得不那么艰难了。夜幕降临,星空璀璨,偶尔传来的狗吠和远处的蛙鸣,构成了乡村夜晚最宁静的乐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初的生产队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人情味和幸福感。那时的人们,虽然没有现代科技的便利,却拥有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们用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田野,那份纯朴与坚韧,是时代赋予他们的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岁月已逝,生产队的身影渐渐远去,但那段记忆,却如同一坛陈年老酒,愈久弥香。它让我们铭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对土地的深情,以及对集体的归属感,都是我们应当永远珍惜的精神财富。七十年代初的生产队记忆,如同一首永恒的田园牧歌,在心底轻轻吟唱,温暖着每一个经历过或未曾经历那段时光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在那悠远而质朴的七十年代初,中国的乡村被一层淡淡的历史尘埃轻柔地覆盖着,那时的岁月,如同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静静诉说着生产队生活的点点滴滴。那是一个时代的故事,一段关于汗水、希望与集体力量的记忆,深深镌刻在每一个经历过那段日子的人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晨曦初破,天边泛起鱼肚白,生产队的号角便悠悠响起,穿透了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村民们纷纷从简陋的土坯房中走出,肩上扛着锄头,手里提着镰刀,脚步匆匆却带着一种莫名的坚定,向着田间地头汇聚。那时的天空,似乎比现在更加湛蓝,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稻香的清新,一切都显得那么纯净而生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产队里,男女老少,无论年岁大小,都各司其职,共同劳作。老人们凭借丰富的经验,指导着年轻一代如何耕作,如何更好地利用每一寸土地;年轻人则充满活力,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田野。孩子们也不甘落后,放学后,他们或是帮着拾捡散落的稻穗,或是在田埂上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在田野间回荡,给这艰辛的劳动生活增添了几分温馨与乐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夏日的午后,阳光炽热,大地仿佛被烤得发烫,但生产队的成员们依旧坚守在岗位上,汗水如雨下,浸湿了衣衫,却浇不灭心中那份对丰收的渴望。休息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带的粗茶淡饭,偶尔几句轻松的笑话,或是关于未来的美好憧憬,让这简单的午餐时光变得格外温馨而难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忙碌了一天的生产队成员们,带着满身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满足,踏上了回家的路。炊烟袅袅升起,与晚霞交织成一幅温馨的画面,那是家的召唤,也是对生活最朴素的向往。夜晚,生产队的会议室灯火通明,大家围坐一起,总结一天的劳动成果,讨论如何改进耕作方法,提高产量,那份对集体的热爱与责任,让这个小小的空间充满了力量与希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初的生产队生活,虽然物质条件匮乏,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是如此丰富而充实。在那段岁月里,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关于勤劳、团结与梦想的篇章。如今,当这些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行渐远,那份对集体的归属感,对土地的深情,却如同老酒般,越久越醇厚,成为了一代人心中永恒的温暖与怀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