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堪称甲桂林——山水园

锦江秋月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月17日上午,我们去访问阳朔文化古迹山水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阳朔历史悠久,隋朝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即已设立县治,距今1430多年。同样,一条山水古道上,历史也经年累月,留下了印迹,叠加了许多文化遗产,让峰麓江畔的自然美浓缩、凝练、升华,散发出浓郁的氤氲。这条古道,就是文化古迹山水园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水园,西依碧莲峰、东傍漓江、北起龙头山码头、南至阳朔渡口,地处阳朔中心。1965年整修为“风景道”,1983年改建为“滨江公园”,1995年定位为“文化古迹山水园”。三次改建,时代印迹明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水园,一条雕满历代文人石刻、饱含名人故事的历史古道,穿起了一串自然文化遗产的珍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从古道北端进入山水园。园门外孤独的高台阶上,立着一座重檐石柱亭,亭内石桌石凳,掩藏在绿树之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左侧为山水园北门,仿古建筑,匾额书“阳朔文化古迹山水园”,三层,上覆琉璃瓦。进门就是一个高坡,我是从门内向外、从高向低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水园大门旁边的敢为天下先小牌楼,汉白玉的现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向南登上石阶,是一座五角木亭,和一座五角靠山草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向南是鉴真东渡壁画,描述的是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故事。鉴真(688-763),本名淳于,扬州江阳人。应日本留学僧和遣唐使邀请,鉴真自唐天宝元年(742)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最终于754年,以66岁且双目失明之躯,抵达日本。在日本有生的10年,他辛勤传播唐朝佛教、医药、建筑、书法、茶道等各方面文化,主持设计、建造了唐招提寺。日本天皇给予了极大尊重,尊为日本律宗始祖,授“大僧都”职务,封号“传灯大法师”,尊称“过海大师”、“大和尚”。763年10月,鉴真圆寂于唐招提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鉴寺遗踪”——鉴山禅寺,始建于唐开元初年(713),为县内最古老寺庙、阳朔老八景。鉴真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后,曾于此传法一年。1916年寺废,改建为楼,更名“鉴山楼”。1964年扩建,占地137平方米,上下两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靠近江边眺望,对面是居民区江东巷,座座小楼掩映在绿竹之中。运气好的话,可赏到“东岭朝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迎江阁,位于江边古道上。原来是一座防卫工事,1955年拆除。同年,建迎江阁——双层木制建筑。1975年改为钢筋水泥结构。楹联为唐韩愈五律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楼阁上层,八面开窗,一窗一景,为阳朔八景:碧莲叠翠、鉴寺遗踪、双峰锁江、古榕藏猫、东岭朝霞、白沙渔火、南厄古道、朔城佳境。1960年,敬爱的周总理夫妇、陈毅副总理夫妇曾在此游览、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厄古道”——南山厄,是山水园古代石刻最集中的地方。南山厄旁是吴迈的诗:“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1935年1月12日,吴迈在县长陪同下,游览山水园,写下了这首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迈(1885一1936),江西人,律师,近代爱国人士。15岁中秀才,1915年任北伐军第三军政治部少将主任兼军法处长,1927年当选全国律师协会执委兼宣传部主任。吴迈生性耿直,嫉恶如仇,敢说敢做,深得民心。政治立场抗日、反蒋、反卖国。他最出名的事迹,当属国民党中常会上怒斥蒋介石、上海市长府怒骂丧权辱国市长吴铁城、法庭怒打枉法媚外陪审官。1936年冬,被特务暗杀于香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迈是否诗人,诗是否出名,不得而知。现在,阳朔人取上联,改两字,变成“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大街小巷广泛宣传,使吴迈连同这首诗名声鹊起。正是:诗因景而立,景依诗而传。名景名诗名传千古,趣闻趣事趣达天下。</p> <p class="ql-block">(感谢同伴大志为作者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另一幅石刻,“江山锁钥”,字径69厘米。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岁次壬午六月吉旦【1】,备兵粤西前留都直指使者富春陈起龙题【2】。其下石刻是一首藏头诗:“江流石不转,山立水难移。锁来传古道,钥却又何时。”署名广州杜宝琛民国元年(1912)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又是一幅石刻:“辍饭支颐看翠微,人间应觅此山稀。无从学得王维手,画取千峰万壑归。”明朝鲁铎于正德五年(1508),奉命出使安南,赐一品服以行,途经阳朔作《阳朔道中志喜》【3】,共三首,此为第三首。碧莲峰摩崖落款,错为“李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带字石刻,是桂林、阳朔最著名的石刻。字高6米,宽3米,面积18平方米。作者王元仁,字袖东,乾隆举人,清代草书名家。王元仁任阳朔知县时,在漓江碧莲峰上草书独字摩崖石刻“带”字,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蛇。据说,王元仁是书圣王羲之的后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带字石刻是一幅笔意十分丰富的作品。其问世后,人们有多种解读。据《广西名胜纪游》,此字包含一幅对联:“一带山河甲天下,少年努力举世才”。1960年周总理游览时,听到园区工作人员的解释,曾频频点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一种解读,是一首四言诗:“一带山河,举世无双。少年努力,万古流芳。”中华书法笔意复杂,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刻长廊,还有董必武、郭沫若等人的诗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敢为天下先小牌楼西,有一座馆,收藏了许多奇石。这块石名“八面玲珑”,石种为水冲黑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代诗人、阳朔县令沈彬赞美《阳朔碧莲峰》:“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4】。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一直走到古道最南端,顺原路返回,出大门见西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街位于阳朔古镇中心,始建于1674年,是阳朔最古老、也是现在最繁华的商业街。宽8米,长800米,明城墙、古寺、古亭、名人故居等保存完整。孙中山曾在此演讲,徐悲鸿曾在此居住,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曾在此驻足。西街最东、碧莲峰下,就是阳朔一座最古老、规模最大的会馆——江西会馆,也叫万寿宫,占地1000平方米,始建于明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街的兴盛,大概始于清末民初。20世纪30年代,五大商号兴起。1944年,各大商号惨遭日军洗劫。新中国成立前,何香凝、柳亚子、郭沫若、茅盾、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等人,都在西街留下足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4年,西街初步改造,路面用大块石板铺成,恢复了古典历史韵味。1999年到2004年,完成了保护性整治,凸显了“小青瓦、坡屋顶、马头墙、木门窗、吊阳台”桂北民居特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5年扩建,升级了一条益阳西街,老街依旧保留着传统风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街东头是阳朔码头,中外旅客游毕漓江,由此上岸,都会到西街看看。40多年来,逾千对跨国夫妻在这座小城喜结连理。来自20多个国家的数百名外国人常年居住在此,开店铺、教英文、做义工等。最多时,外国人开的店铺达20多家。阳朔成为西方游客造访最多、逗留时间最长的内陆县城。与此同时,最先发现商机的阳朔人,也学起了英语,开起了咖啡店、西餐店。80年代,一个小县城已成为与京、沪、镐大城市并列的四大旅行基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年游客量不断增长,2023年突破2000万人次。知名度不断提高,世界上有关连出版物300余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午,我们来到阳朔公园,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和民族之光雕像。纪念碑,是纪念1926年建立阳朔党组织以来,在历次革命斗争中,为阳朔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民族之光雕像,是纪念中共广西省工委领导下的临(桂)阳(朔)联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战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吉旦,农历初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陈起龙,明朝崇祯进士,浙江富阳(古称富春)县人,最初任建昌府推官,后迁江西道监察御史。工书法,尤善楷书。“备兵粤西”,广东西南地方驻军首长;“留都直指使者”,皇帝派出驻留某地、或处置某事的大员。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省军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阳朔道中志喜》收入《鲁文恪公文集》卷之五《使交稿》。《鲁文恪公文集》为明代官员鲁铎(1461—1527)个人文集。鲁铎,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亦即此诗真正的作者是鲁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陶潜,陶渊明,晋宋时期人,田园诗派创始人,因不满官场黑暗,辞职归隐。“彭泽五株柳”,任彭泽县令时,宅前有五株柳树,自号“五柳先生”。潘岳,潘安,西晋文学家、政治家,任河阳县令时,在县内遍植桃花,人称“河阳一县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资料来自网络与景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〇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拟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〇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定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