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们进入日本之旅的第四天,这一天我们在日本的北陆地区打卡,今天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日本的三大名园之首—<span style="font-size:18px;">兼六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兼六园是金泽的地标之一,历史悠长而辉煌。这个庭园始建于1676年,直到1871年才完工对外开放。原来只是金泽城藩主的庭园,经历代藩主的整修扩建,而成为一座美丽的回游林泉式庭园。兼具宏大、幽辽、人力、苍古、水泉、眺望等六大胜景。兼六园的名字取自于中国宋代诗人李格非所著的《洛阳名园记》,兼备李格非所提出的“宏大、幽邃、人力、苍古、水泉、眺望”的名园条件,所以命名为兼六园。由此看来,日本的传统文化以前确实受华夏文化的影响比较大。</p><p class="ql-block">这是前往兼六园景区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兼六园景区的大门口,简单朴实。这个景区尽管位居日本三大名园之首,但大门处没有中国5A景区那么高大上,门口既没有验票的闸机,<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没有宰客的景区车,而且</span>看那样子好象不买票进去也没有人管,不过看到游客们都很自觉,没有人擅自进入。我们是团游,是由导游去处理的票务,进园时发现确实是无人验票。</p> <p class="ql-block">走进兼六园。</p> <p class="ql-block"> 在日本的一些古老的花园中,每到冬季都会在一些树木上看到这种伞状的盖子,通过绳子挂住较低的树枝。这就是"雪吊",这种锥形的绳网,主要作用是支撑树枝,防止因冬天大雪重压而使其断裂。兼六园尤为需要此类保护。园中最富盛名的那棵松树已有 200 岁高龄。据说雪吊通常在 11 月 1 日挂上,直到 3 月 15 日前后取下。</p> <p class="ql-block"> 整个兼六园里风景如画,仿佛人在画中游。</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在春天,梅花和樱花竞先绽放;在夏日,喜迎杜鹃等繁花似锦。在秋季,日本枫叶欲迷人眼,尤适合以"红叶狩"一词形容,意为寻寻觅觅艳丽的枫叶红,恰如此情此景。冬季,塘边松树覆以皑皑白雪,清冽间萦绕一抹浪漫。一月和二月间会在树上饰以灯饰,与雪景交相辉映,格外美丽。</p><p class="ql-block"> 我们进园时已是初冬,看到的却是满目秋色,景色令人叹为观止!场景太大,觉得用视频的方式拍摄下来更能展示美景,请分享一段景区里拍下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个坐落于兼六园之内的喷泉,据说是</span>日本最古老的喷泉,建造于江户时代末期(约1850年),喷泉没有外加任何动力,完全是利用地形差的原理造出了这个喷水高达3.5公尺的喷泉。</p> <p class="ql-block"> 由于还要赶往下一个景点,导游一直在催促我们,实话实说,玩得很不尽兴,跟团游的弊端啊!回国后仔细看了景区介绍图,发现景区里还有个瀑布景观我们竟然没有去打卡,只有留下了遗憾了。</p> <p class="ql-block"> 离开兼六园后,导游带我们去了金泽市内的东茶屋街,据介绍这个茶屋街是金泽江户时代延续至今最大的一条茶屋街,如今被选为重要传统建筑群保存地区。石板路两旁全是木造的古老两层式建筑,红褐色细格子窗棂是茶屋街特色,能让屋内的人清楚地看到外头的动静,外人却很难将屋内一眼望穿。茶屋在江户时代可不是字面上的“和风咖啡屋”,而是有钱人夜夜笙歌的社交场所。</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京都匆匆打卡的那个花见小路应该与这条东茶屋街是同一性质的老街,都是日本旧时的风月之地。从现在街道上的建筑物看,日本的老街与中国的老街相似,都是用现代工艺打造出来的仿古老街,只是地址没变而已。</p> <p class="ql-block"> 街道房屋的外墙上挂有日本艺妓舞妓的宣传图。</p> <p class="ql-block">路遇身穿民族服装的日本少女。</p> <p class="ql-block">这位日本少女很乐意与中国游客合影。</p> <p class="ql-block"> 街上不时可以看到有日本学生来老街上感受历史,不清楚带队的那位年长的男子是不是她们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小店里摆满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 街上有专卖店出售当地的特产,那是一种带金箔包装的冰淇淋,那层所谓的金箔可以食用,售价是1100日元一支,换算成人民币约为54元钱,有点小贵。</p> <p class="ql-block"> 买了一支品尝,感觉这抹茶味的冰淇淋还是好吃。</p><p class="ql-block"> 在这条街上打卡时,发现导游根本就没有催着我们走,肯定是想游客们在街上逗留时购物消费。</p> <p class="ql-block"> 上午9点钟(东京时间),我们就离开了金泽的东茶屋街,乘车前往下一个景点—白川乡合掌村。</p> <p class="ql-block"> 旅游大巴车进入山区后,看到道路两旁的群山已是层林尽染,给人的视觉冲击非常强烈,可惜路上隧道特别多,许多美景只能留在眼里,无法拍摄下来。</p> <p class="ql-block"> 10点20分旅游车到达白川乡合掌村停车场了,导游给我们留了一小时的时间去游览景区。</p> <p class="ql-block"> 白川乡座落在高山河谷之间,属于日本主要大岛本州中部的白山山麓,长期以来与外世隔绝,在 1995 年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村落中非常有名的日本传统乡村的建筑合掌造像是两个合起的手掌而得名。白川乡合掌村最可贵的,莫过于它的生命力,时至今日村民们依然在这远离都市喧嚣的世外桃源,坚守着这一份质朴与宁静。有兴趣的游客还可以登上村落的展望台,将合掌村和远处白山山川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白川乡四面环山,村中有条庄川河从南向北流过。白川乡的居住人口仅2000 人左右,但现在每年却有150 万游客来此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这是庄川河上的吊桥。</p> <p class="ql-block">穿流过白川乡的庄川河。</p> <p class="ql-block">在庄川河的吊桥上。</p> <p class="ql-block"> 合掌造房屋建造于约300年前,其特色是以茅草覆盖的木屋顶。呈人字型的屋顶如同双手合十,被称为“合掌”。合掌造在兴建的过程中不用一颗钉子,完全依靠类似榫卯的构造及草绳连接,十分牢固。</p> <p class="ql-block"> 合掌村里这三块大石头被称为“白川乡之石”,它们不仅是白川乡的象征,还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据说这些石头见证了白川乡的历史变迁和自然环境的变化,现在已成为了当地居民和游客心中的重要地标。</p> <p class="ql-block">最后请分享一段视频。</p> <p class="ql-block"> 一个小时的游览时间很快就到了,于是返回停车场干乘车赶赴下一个景区。</p><p class="ql-block"> 下午1点40分(东京时间),我们来到了位于长野的上高地国立公园,导游安排的游览时间是1小时。</p><p class="ql-block"> 长野的上高地是日本有名的山地国立公园之一,位于本州中部以北,接近百年国家公园级别的保护,赐予了上高地丰富多彩的山岳景观和高山植物,山谷中央的大正池以其蓝色水质而闻名。公园不是全年对外开放,每年 11 月进入冬季封山后只就能步行进山。所以每年红叶季节到雪季前夕是上高地最火爆的季节,全球各地许多游客会慕名而来。我们的游览时间只有1小时,只能是匆匆地打个卡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那里时气温很低,虽然海拔高度只有1500米,但从手机上的实时天气预报看当时气温只有摄氏6度,一小时后我们离开那里时,从手机上看到气温已经降到摄氏0度了。</p> <p class="ql-block">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峰上曾经降过雪。</p> <p class="ql-block">上高地公园里的河童桥。</p> <p class="ql-block">请分享一段视频。</p> <p class="ql-block"> 才下午2点钟(东京时间),太阳就落到这个位置了。</p> <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的关系,景区里的明神池我们也没有去打卡,出行文案中那个新穗高双层缆车登上山顶观景的项目也被取消了,尽管那是个自费项目。</p><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天下午16:21(东京时间)在大巴车车窗上拍下的,由于时差的缘故,日本的冬天黑得很早,当我们抵达长野的住宿酒店时,天已经很晚了,在时间上确实是安排不下来。</p> <p class="ql-block"> 当晚住宿长野的酒店,晚餐是自理,我们去品尝了当地日本烧烤店里的烤牛肉,花了9千多日元,折合人民币4百多元,好贵!</p> <p class="ql-block"> 明天我们将去富士山地区打卡,期待能见到富士山的真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的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