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绍兴市,古称会稽,浙江省辖地级市,II型大城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总面积8274.79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 绍兴市地形兼具平原、丘陵、山地,地势南高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绍兴市境域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小黄山文化开始已有约9000年历史。越国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南宋高宗赵构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得名绍兴。1983年7月,撤销绍兴地区,改设省辖绍兴市。</p> <p class="ql-block"> 绍兴市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传统产业以纺织、化工、金属加工为支撑,黄酒、珍珠两大历史经典产业为特色,高端装备、现代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四大新兴产业为引领。</p> <p class="ql-block"> 绍兴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绍兴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p> <p class="ql-block"> 来杭州游玩,查看杭州的地铁线路,发现有一条线路可以直达绍兴,于是临时起意到绍兴玩一天。一早从西湖边乘地铁出发,经过一个半小时左右,到达绍兴第一站鲁迅故居。</p> <p class="ql-block"> 鲁迅故里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241号,是鲁迅诞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这个景区占地面积约50公顷,主要包括绍兴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土谷祠、长庆寺、鲁迅笔下风情园和绍兴鲁迅纪念馆等人文古迹。鲁迅故里不仅展示了鲁迅的成长环境,还保留了许多他在作品中描述的场景,如土谷祠、寿家台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等。</p> <p class="ql-block"> 鲁迅故里于1953年开始修缮和保护,2002年实施了《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拓展为鲁迅故里景区。2012年,鲁迅故里作为“鲁迅故里·沈园景区”的一部分,被确认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的大部分景点免费开放,游客可以通过网上预约或到游客中心领取门票。</p> <p class="ql-block"> 绍兴鲁迅故居,为台门形式布局,前后六进,占地580平方米。第一进为台门斗;第二进为平屋和长廊;第三进楼下西侧为鲁迅在绍兴工作时的卧室。第四进为两开间楼房,楼下东首前半间称为小堂前,是鲁迅家用餐、会客的地方。后半间是鲁迅母亲鲁瑞的卧室。楼下西首前半间是鲁迅祖母的卧室,后半间作过道;第五进为厨房;第六进为三开间平屋,中间有门通百草园。今各进各间均布置原状陈列。百草园占地约2000平方米,为周氏族人共有菜园。园内种植皂荚树、桑树等,有矮墙、水井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 鲁迅故里不仅是了解鲁迅生平和作品的场所,也是感受绍兴古城传统风貌的好去处。景区内的建筑和景观保留了清代和民国的风格,展现了绍兴古城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1988年1月13日,绍兴鲁迅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26日,被浙江省文物局确定为浙江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咸亨老店,可以点上一碟茴香豆,来一壶绍兴黄酒,体验一把孔乙己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 周家老台门即鲁迅祖居,清代建筑,系鲁迅祖上世居之宅。在鲁迅故居以东70米处,与三味书屋隔河相对。老台门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中轴建筑前后四进,从南到北依次为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和座楼,东、西设厢楼。第一进为台门斗;第二进为厅堂,称为大堂前,五开间;第三进为香火堂,五开间,明间为厅堂,东次、尽间为佛堂、客房,西次、尽间为餐厅、客厅;第四进为座楼,七开间,楼下中间为小堂前,东首为书房,西首为卧室。东厢楼为九开间,西厢楼为七开间。今中轴线及东、西厢楼建筑均布置原状陈列。</p> <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13日,绍兴鲁迅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21年1月26日,被浙江省文物局确定为浙江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p> <p class="ql-block">周建人像</p> <p class="ql-block">百草园</p> <p class="ql-block">鲁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三味书屋,清代建筑,在鲁迅故居东约70米处,本是寿氏书房,后改为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时在此入塾。书屋是寿家台门东花厅,坐东朝西,三开间平屋。屋后有小园一,植有腊梅、桂花及天竹等,为鲁迅与同学课余嬉戏之处。</p> <p class="ql-block"> 三味书屋明间额悬“三味书屋”匾,金柱配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均由梁同书书丹;周家老台门悬有鲁迅祖父的“翰林”匾;“德寿堂”匾。</p> <p class="ql-block"> 三味书屋书屋中间设塾师寿镜吾座位,周围沿墙处及窗口均设学生课桌;鲁迅课桌位于书屋东北角,桌面右角刻有“早”字,是幼年鲁迅刻以自勉之作。</p> <p class="ql-block"> 三味书屋是绍兴市区仅存的清代私塾;周家老台门是绍兴市区仍存的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八字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蕺山街道八字桥直街东端,地处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广宁桥、东双桥之间。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年~1204年)以前。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p> <p class="ql-block"> 八字桥的结构为石梁桥,建在3条河道的汇合处,由主桥和辅桥组成,共有4组台阶。为三街三河交叉的四向落坡设计。桥东为南、北落坡,成八字形。桥西为西、南落坡。成八字形。桥二端的南向二落坡也成八字形。八字桥是绍兴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八字桥结构简洁、建筑稳固,体现了南宋绍兴地区建桥技术的成熟,为研究宋代的桥梁建筑技术和中国桥梁史的重要实物例证。</p> <p class="ql-block"> 2001年6月25日,八字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绍兴古桥群与第五批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八字桥合并,名称:绍兴古桥群。</p> <p class="ql-block"> 八字桥的结构为石梁桥,建在3条河道的汇合处,由主桥和辅桥组成,共有4组台阶。主桥洞净跨4.5米,洞高4米,两边各并立9根石柱,石柱略有侧脚,方向朝外,下端插入基石凹槽内,上端大条石压顶与两侧金刚墙紧贴,紧靠金刚墙组成桥墩,桥基以大条石筑成。桥洞两边石柱顶部各架1根大条石为桥台石,桥台石顶端凿有替梁槽,用替梁木架桥。由于年代久远,替梁木已朽烂无存,只留下替梁槽。桥台石上架7根大石梁,做成略呈月梁形式的微拱桥梁。桥洞石柱、桥台石、大石梁三者之间以榫卯连接。辅桥的桥洞为梁式洞,形制较小,洞内无柱。桥面由条石并列铺墁。</p> <p class="ql-block"> 八字桥陆连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鉴湖之水,北达杭州古运河,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这里位处三街三河四路的交叉点,桥呈东西向,为石壁石柱墩式石粱桥,三向四面落坡,其中二落坡下再设二桥洞,解决了复杂的交通问题。落坡结构特殊:八字桥有适应三街三河交叉的复杂环境要求的四向落坡设计。桥东为南、北落坡,成八字形。桥西为西、南落坡。成八字形。桥二端的南向二落坡也成八字形。桥中有桥的结构特殊:八字桥南向二落坡下各有一桥洞,二桥坡成了二小桥。“二桥相对成八字”是指主桥和一边桥坡小桥与另一边的桥坡小桥相对成八字。八字桥设计特点是顺应绍兴城内已有的街道、房屋等布局,善用地形,不拆房,不改街,既能解决交通问题,又不会对城内大兴土木。</p> <p class="ql-block"> 八字桥是绍兴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被称为中国古代“立交桥”。</p> <p class="ql-block"> 八字桥的选址与布局,反映了绍兴当时该地区人口稠密的居住环境和经济活动的频繁的程度。八字桥结构简洁、建筑稳固,体现了南宋绍兴地区建桥技术的成熟,为研究宋代的桥梁建筑技术和中国桥梁史的重要实物例证。</p> <p class="ql-block">八字桥边写生的艺人</p> <p class="ql-block"> 广宁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广宁桥直街东端,南北向,单孔拱形石桥、横跨漕河,相传此处本无桥。乡人集资建桥,来往百姓,广受其惠,故名广宁桥。</p> <p class="ql-block"> 广宁桥始建于南宋高宗以前,至明万历二年(1574年)重修。站在桥上可见城南诸山。桥心正对大善寺塔与龙山,为好的“水上”对景。自南宋以来,一直是纳凉观景之处。明修洁士朱亢宗曾作诗怀古惆怅:“河梁风月故时秋、不见先主曳杖游。万叠远青愁对起,一川涨绿泪争流。”</p> <p class="ql-block"> 2013年5月,广宁桥与八字桥、光相桥、泗龙桥、太平桥、谢公桥、题扇桥、拜王桥、接渡桥、融光桥、泾口大桥、西跨湖桥以及迎恩桥合并,称:绍兴古桥群,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题扇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蕺山街。因王羲之在此为老妪题扇而得名,说明此桥在东晋已存在。据嘉泰《会稽志》中载,现桥始建于宋朝嘉泰以前。在道光八年重修。该桥桥拱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弧型桥栏较为少见。桥上原有石灯杆,为路人照明。现桥边仅存灯杆石插座一个。从该桥的风化程度可定其为宋朝以前桥梁。该桥长3.80米,宽4.30米。桥坡石阶各为19级。从宋朝以后的志书中可以肯定题扇桥在此地未作过变动。在清光绪年代的《策府统宗》一书中的《浙江古迹》条目里仅列题扇桥为绍兴古桥代表。可见此桥在外界的知名度极高。</p> <p class="ql-block"> 题扇桥现桥为清道光八年(1828) 原址重修,桥体为单孔半圆形石拱桥,全长18.5米。桥旁竖有著名书法家萧娴题写的石碑一方,旁设圆桌和鼓形石凳,可供游人小憩。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拱圈石上有浮雕幢形,望柱头为明朝式莲花形。《绍兴县志余辑》记有:“道光八年戊子(1828)仲夏创建。“晋王右军题扇处”,方向南北,质料用石,有石碑,中隶书,旁草书,今存。一圆洞,全长20米,桥面广度一丈三尺,东置17级,西置19级,上有石栏,有道光时题碑。</p> <p class="ql-block"> 书圣故里是绍兴市区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区域,是绍兴名士“书圣”王羲之和“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里,也是刘宗周、黄宗羲等历代名士的求学圣地。</p><p class="ql-block"> 书圣故里位于蕺山南麓大片古民居之中,东起中兴路,西临解放路,北至环城北路,南到胜利路,总面积约0.8平方公里。景区布局为前街后河,有众多名胜古迹,如蔡元培故居、戒珠讲寺、蕺山书院、题扇桥、探花台门、太平天国壁画等镶嵌在街弄间。</p> <p class="ql-block"> 社区的主要街巷属于绍兴历史文化重点保护街区。众多名胜古迹散步在社区内的四街六弄之间,如笔飞弄的蔡元培故居、西街的戒珠寺、蕺山街的题扇桥、肖山街的探花台门等,使景区内平添了几分历史文化气息。里弄小巷、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青石板路、庭院深深,让景区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街市文化,成为绍兴历史文化古城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蔡元培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笔飞弄13号,占地1856平方米,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是社会科学类名人专题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蔡元培祖父嘉谟公于清道光年间在笔飞弄购置房屋。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诞生于笔飞弄,座楼东次间即为其书房兼卧室。1987年,建成蔡元培纪念馆。1988年1月11日,蔡元培诞辰120周年之际对外开放。1989年12月,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文物部门又对第三进座楼及后厢房进行修复,按原状陈列。2000年3月5日,蔡元培逝世60周年之际故居全部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1989年12月,蔡元培故居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蔡元培故居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蔡元培故居为蔡氏祖父以下几代聚居地。首先大家看到的是门楣上方悬挂着翰林匾一块,因为蔡元培出身科举,为清末翰林。他思想进步,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享誉海内外。更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是蔡老学习的“海绵”精神,他曾在1907年40岁那年还赴德国著名的莱比锡大学留学,并把德国的教育教学制度引进国内,坚持以美育代宗教的艺术教育思想。上海音乐学院、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都是蔡老先后创办,他为中华民族全面复兴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他曾历任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北大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说起北大校长,曾有四位担任过北大校长的都是我们绍兴人,他们是蔡元培、马寅初、蒋梦麟、何燮侯。</p> <p class="ql-block"> 王羲之——(303-361),东晋大书法家,字逸少。原籍山东临沂,12岁那年随家族南迁至浙江绍兴。在绍兴曾出任会稽内史和右军将军,被世人尊称为“王右军”。王羲之为人耿直,胸怀豁达,淡薄功名利禄,好山水形胜。他在会稽做官4年后,即永和十一年(52岁)便辞官,游遍东南山水,晚年归隐嵊州金庭。他七岁开始学书,曾拜师出身书法世家的卫夫人,以后加上苦心钻研、细心推敲书法的精髓,他的行书、草书成就最大,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晚年书法炉火纯青,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兰亭序》就是他晚年的得意之作,被历代书法家公认为举世无双的“天下第一行书”,他因此被尊称为书圣,《兰亭序》也成为了散文史上的千古绝唱。</p> <p class="ql-block"> 戒珠寺依蕺山临西街,为城中八大名寺之一。建寺前,是王羲之的住宅,后王羲之弃宅为寺。初名“昌安寺”。到唐大中六年(852)起开始叫“戒珠寺”意思是“戒律洁白,犹如珠玉”。 咸通三年(862)衢州刺史赵磷直书“戒珠讲寺”额,今存。王羲之为什么舍宅为寺,这里有一段传说。王生前最喜欢鹅和珍珠。一天他在家里玩赏一颗宝珠时,一位僧人前来造访。王随手将珠子放在案桌上招待客人。这时又有一个朋友来访,王请僧人在屋内稍候,自己出去会那个人。王回来时发现桌子上的珠子不见了,便怀疑僧人拿了。虽不便明言,但脸上流露鄙夷之色。僧人深感委曲,却有口难辩,回去后郁闷而死。几天后,王羲之家的大白鹅也死了,刨腹一看原来是鹅吞下了珠子。王心中悔恨交加,从此戒掉赏珠子的习惯,并舍宅为寺。其实通过这件事,王羲之在后面的《兰亭集序》中也有感叹:“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自己所要的东西暂时得到了,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这是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在蹲下起身一瞬间就过去了,所以我们都应该珍惜。寺起名为“戒珠”的原因有二:一是取《法华经·序品》中“精进持净戒,犹如获明珠”之意。二是阐明舍宅之本意。</p> <p class="ql-block"> 戒珠讲寺源系浙江省天台山的天台宗,佛教界禅宗寺庙题额为“xx禅寺”,“讲寺”则侧重研习佛法义理、讲经论道,一般为天台宗寺庙。北方重视禅修,南方重视义理,故而江南一带天台宗很盛。这也和南北文化差异有关,南方的和尚文化底子好,而北方的和尚大字也不认识几个更何况是像天书一样的经文了,所以在北方是禅修为主。虽然我们进寺庙已经看不出二者的区别,但是我们从寺庙的名称还是可以看出原委的。天台宗佛教哲学思想主要由“一念三千”、“一心三观”、“三谛圆融”等构成。它在所有佛教宗派中首屈一指,因而成为中国佛教宗派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 戒珠讲寺和蕺山上下呼应,这一带成为了佛儒道三家以人为本一脉而下,兼通并融的哲学思想基地。</p><p class="ql-block"> 戒珠寺通过各方面的募集,筹集资金1.25亿元,于2012年3月份动工,依山而建,占地10781平方米,增设地藏殿、三圣殿、东配殿、西配殿、并内设王羲之史迹陈列馆,打造成绍兴的北天竺,和绍兴城南面的庐峰南天竺,遥相呼应,保绍兴地方的一片安宁。</p> <p class="ql-block"> 蕺山书院曾是明代著名儒学大师刘宗周讲学之地,也是蕺山学派的发祥地。在蕺山学派的弟子中,以黄宗羲和陈确最有影响。清末时,书院改为山阴县学堂,徐锡麟曾执教于此。范文澜、陈建功、徐钦文等人先后在此就读。为绍兴市蕺山中心小学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文笔塔</p> <p class="ql-block">远眺绍兴市区</p> <p class="ql-block">中午两碗特色面解决午餐</p> <p class="ql-block"> 绍兴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偏门直街75号,占地面积6053平方米,建筑总面积9533平方米,是绍兴市文物管理局直属的地区性综合类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绍兴博物馆创建于1992年,初建馆舍在绍兴市越城区延安路481号,2010年7月,迁址越王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1993年4月3日首次开放,绍兴博物馆馆藏文物1.83余万件(组),以新石器时代的石钺,商周至春秋战国的印纹陶、原始瓷、越王剑,汉代至唐代的越窑青釉瓷、会稽铜镜,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最具特色。</p><p class="ql-block"> 绍兴博物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绍兴博物馆,以园林式博物馆为设计理念,前馆后院的布局,馆舍部分的中轴是广场和主展馆,东侧是辅助展馆和多功能厅,西侧是办公楼和文物公司均为钢混接管的二层式现代建筑,主展馆平面呈两个错落交替的正方形,四坡面屋顶中间开天窗采光,稻黄色砖墙与孔雀绿琉璃瓦相互映衬,尤县庄重瞩目;园林部分有亭台桥廊,假山荷塘,秀木芳卉,环境幽雅,可供休闲。</p> <p class="ql-block"> 绍兴博物馆馆的建筑方案由唐玉恩大师设计,采用绍兴传统建筑中的院落式布局,展馆区、文物库房区、办公区、影院与报告厅等四大功能区域分别以内园间隔。主展馆为青铜四坡屋面,取绍兴出土文物中的伎乐铜屋造型,其它均为绿色植被平顶,外墙饰绍兴东湖青石,整体建筑既依托越王城的历史文化背景,显示质朴、务实的地方文化元素,又融合府山优美的生态自然环境,体现崇尚自然、保护生态的国际理念。</p><p class="ql-block"> 广场中间竖立高12.8米、重8吨的一柄青铜剑抽象雕塑,剑身正面镶嵌280字的《绍兴名城记》,雕塑下面是一条纵向长40米的青铜“薪道”并铸刻着从“周敬王三十年(公元前490年)勾践命范蠡筑城”至“1983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准绍兴撤地建市”的25件绍兴历史纪要,整组雕塑寓意胆剑、卧薪,奋发图强。</p> <p class="ql-block"> 基本陈列“越地春秋——绍兴历史文化”,以绍兴历史文化地理为地域范围,以绍兴历史发展为脉络,以绍兴重要历史时期为节点,分“先越、越国、会稽郡、越州、绍兴府、近代绍兴”六个部分,系统展示了绍兴从旧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文化。陈列共展出文物和标本一千余件(组),辅以大量文献、图片资料和场景、多媒体解读,展现源远流长的越地文明和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绍兴精神,是一部立体式的绍兴通史。</p> <p class="ql-block"> 徐渭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的前、后观巷,核心景点是青藤书屋。青藤书屋是徐渭的出生地和读书处,他在这里度过了长达20余年的生活和学习时光。</p> <p class="ql-block"> 青藤书屋不仅是一个历史遗迹,更是一个充满江南园林特色的文化地标。它坐北朝南,布局精巧,庭院内天竹挺立,蕉榈遮阴,修竹婆娑,构成了一幅绝佳的静谧彩墨画。书屋内设有徐渭的画像和陈列室,展示着他的书法、绘画、诗文等作品。</p> <p class="ql-block">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老人,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和军事家。他的作品在书法、绘画、诗文、戏曲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被誉为“明代三才子”之一。尽管他的生活并不顺遂,屡次乡试不中,晚年生活贫困潦倒,但他的才华和作品仍然被后人所敬仰和怀念。</p> <p class="ql-block"> 如今,青藤书屋已成为绍兴古城的新名片和新地标,涵盖了游览、研学、餐饮、休憩等多种功能,成为游客了解徐渭及其时代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下午乘地铁返回杭州,一顿正宗的杭帮菜,加一杯小酒,给一天的行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