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1月24日,叶女士百岁仙逝。对于这个日期我是敏感的,因我母亲是2016年11月24日晚去世的,当看到各媒体在报道叶女士去世消息时,真的很惊心,一是没想到她已满百岁,二是又是11月24日。</p><p class="ql-block"> 2019年11月初我和一位同样有文学爱好者的同伴去北京,真是没提前计划出行,一句闲话,第二天就到京了。我在高铁上定住宿、做攻略,除了想进北大没如愿,其他想看的都看到了。在即将回去时,我也是随口说“天津距京只半个小时高铁就到,顺便去看看”,同伴也欣然同意,我当时想着去南开大学转转,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带点崇拜感去看能否偶遇叶女士,和同伴讲了叶女士的个人经历,以及我近年来读过她的作品。同伴喜欢读小说,我是以前还喜欢读小说,后来不太读了,有时感觉真的在浪费时间。但是自始至终都喜欢古诗词,只是喜欢,也不会写,不懂韵律,就像五音不全的人爱听歌一样,这也不碍事,喜欢就是喜欢,感受诗词的氛围以及表达的各种情愫能精确排解自己的某些情绪。</p> <p class="ql-block"> 南开与天大在一条街上,先去的南开大学。真巧,我去上厕所,结果出来看到挂着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所牌子,我对同伴说估计迦陵学舍应该就在附近,果不其然,不过那天是周六,大门紧锁,若是开着,兴许心愿还能达成呢,遂在门口留影。后来我俩在校园里转时,和一位女生打听叶女士的情况,那位女生说会有不定期的讲座。</p><p class="ql-block"> 后来回来不久yq来了,我俩提起那次出游总说很值得,像捡了宝一样。</p><p class="ql-block"> 知道叶女士源于她的老师顾随,知道顾随老先生源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2016年左右,他们的作品读了不少,尤其叶女士的《唐宋词十七讲》读得很仔细,做了很多批注,现在想起来还是挺享受那种读纸质书的快乐,茶余饭后的间隙时间充分利用。2018年后用了微信读书,虽然也在买纸质书,但书被翻牌的机会少之又少,加上练琴,睡前读书的时间缩短,每天感觉很困,很少有那种被书提起来的兴奋劲而废寝。</p> <p class="ql-block"> 叶女士真是把诗词作为事业,她的家庭也有不幸,被家暴、中年丧女,漂泊半生,但好在有她喜欢的事业支撑着她的人生,精神是富裕的,她给南开大学捐资千万,还是很令人敬佩。现在还能想起她讲话的神态,读诗的语气。讲起来是激情洋溢,就像真爱一样自然流露,没有一点作假的样子。有兴趣可以看有关她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p><p class="ql-block"> 叶女士曾言“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她一生正是以诗为伴,以诗育人,虽然她去了,但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不知觉地母亲已离我8年而去,5年前曾去过天津,而今听到叶女士离开,才觉得时间真是在不可挽回的流失,有些事就在不经意间会想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