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起源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和春龙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是神话里生活在大海中的神异生物,司掌行云布雨,常用来象征祥瑞。龙抬头标志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自古以来,人们把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和纳祥转运的日子。 龙抬头起源有多种说法。首先,起源于天文星象。龙抬头的说辞来自古老的天文学。上古时代,人们选择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组星象作为坐标,以此作为观测天象参照物。古人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宿表示居住,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宿。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在东方的七个宿分别叫角、亢、氐、房、心、尾和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br>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并慢慢升起,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大约一个小时后,亢宿会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也会出现。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从此,每天的龙抬头日期,都会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露出明亮的龙首。夏天苍龙星宿悬挂于南方夜空,秋天苍龙星宿开始在西方坠落,冬天苍龙星宿也隐藏在北方地平线以下。这种仲春抬头,仲夏飞天,仲秋潜渊,都是苍龙七宿在天空的隐现变化,并非是真有一条动物龙在变换。《说文》中记述说,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的就是东方苍龙星象的变化。<br> 其次,起源于原始信仰。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人信仰的神物,常用来象征祥瑞,由来于自然天象崇拜。龙抬头日在仲春卯月初,苍龙七宿的出没位置与降雨相互对应,随着苍龙七宿在天空中的位置升高,降雨也就越多。当苍龙七宿完全升起的时节,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强降水。正因为苍龙七宿的位置与降雨相互对应,古人认为,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农耕的收成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于是,龙就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 第三,起源于农耕文化。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农时周期相一致。春天农耕开始之际,苍龙七宿在东方地平线上开始慢慢上升,夏天作物生长,苍龙高悬于南方夜空,到秋天庄稼丰收,苍龙也开始在西方下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便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针对这种现象,古人把仲春时苍龙七宿崭露头角称为见龙在田,仲夏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称为飞龙在天、亢龙有悔或群龙无首。龙抬头时节,春耕正式开始。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以南很多地方春雷始鸣,已进入雨季。<br> 由此可见,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很具科学性,并非神话和主观臆想。后来,二月初二这天就被赋予了多重含义和寄托,衍化成龙抬头节或春龙节了。<br> 龙抬头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成为全国性节日并出现在文献上记载是在元代之后了。与龙抬头相关的活动很多,可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备耕的好时机。自古以来,人们习惯在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消灾赐福。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所以,龙头节作为一个农耕味儿十足的节日,才流传至今。 龙抬头节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由于北方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地表水资源短缺,而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又离不开水,病虫害的侵袭也是庄稼的大患,因此,人们求雨和消灭虫患的心理便折射到日常信仰当中,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对人们而言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人们依靠对龙的崇拜,驱凶纳吉,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祈求龙神赐福人间,人畜平安。据说龙抬头当天,属蛇的和龙的人洗衣服最好,可以洗去一身的晦气。南方水多,土地少,人们对春天雨水的关注并不强烈。但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也赋予了其它的重要内容,在这些地区,二月初二流行祭祀土地和社神。 历史沿革 龙抬头节日最早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自理一亩三分地,御驾亲耕。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和夏禹纷纷效法。到周武王时,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实行,每年二月初二都要举行盛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 汉代是中国南北各地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时期,在汉代文献出现了龙形象的记载。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就提到了人们借助舞龙求雨活动。在汉代画像石上也刻有戏龙的舞蹈场面,后世以此作为舞龙灯的滥觞。 唐朝虽然在文献上仍未出现龙抬头的节俗记载,但人们已经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点心类的迎富贵果子。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中叶以前,长安春天只有正月初九上九日、正月三十晦日和三月上巳三个节日,二月没有节。唐德宗认为,二月正是天气由寒转暖、万物复苏和农事开始之际,没有一个节日实在说不过去,于是,征求宰相李泌的意见。李泌觉得德宗所说颇有道理,为此,他建议废除正月晦日为节的旧例,取中正平和之意,改二月初一为中和节。德宗听了十分高兴,完全采纳了李泌的意见,立即颁布了一道诏令,以贞元五年二月一日为中和节,并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 从此,每到二月初一这天,皇帝要赐宴群臣,并赐给他们刀和尺表示裁度:百官要献农书,表示务本;民间要用青色的袋子装着谷物及瓜果种粒,互相赠送亲友;村社居民要酿制宜春酒来祭祀勾芒神,以祈祷丰收等等。 宋朝时,宫廷在这一天也有专门活动。据周密在《武林旧事》记述,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宴会上,在一些小斛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所以当时王宫贵官邸里也都有仿效。不过这些活动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 到了元朝,在文献上,二月初二就明确作为龙抬头了。《析津志》在描述大都城的风俗时就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天北方地区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所吃的食物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元朝以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各种民俗活动记载便多了起来。人们也把这一天叫龙头节。 明朝时,二月二有了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记载。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故称龙抬头日。元费著的《岁华纪丽谱》就有“二月二日踏青节,韧郡人游赏散四郊。”的描述;汪灏的《广群芳谱天时谱》写道“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帝京景物略》中也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大兴县志》也记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 清朝把二月初二已经明确称为龙抬头的日子。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春回大地,天气渐暖,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冬蛰动物好像被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样,都蠢蠢欲动。人们期望龙出,能镇住一切有害的毒虫。清朝康熙时期的《大兴县志》记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咸丰《武定府志》中也有“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的叙述。清末的《燕京岁时记》也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这时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 《辽中县志》记载民国当地二月二民俗时说:“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晨起以竿敲梁,谓之敲龙头,意谓龙蛰起陆,盖时近惊蛰之期。农家咸以粗米面作饼及馒首而为早餐。妇女于是日为童孩剃头,盖取龙抬头之意云。”这是辽宁地区的民俗,清晨要用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醒。同时也制作一些面食吃。除了吃面食外,还有引水入宅的活动。《宛署杂民》记载:“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这种活动是在节日清晨,人们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边、井边一路撒来,直到家中的水缸边,以求风调雨顺。仅仅有降雨还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让雨降在自家的田地里,方才如愿。这些都是小农经济意识的反映。 民间传说 关于龙抬头节日的起源,有诸多民间传说。第一个传说是,尧王的父亲帝喾共有姜嫄、简狄、庆都和常仪四个王妃,本来常仪的地位最低,可自从生了儿子,众人就另眼相看了。庆都一直为没有儿子烦恼。有人告诉她,神母庙求子很灵验,只要真心实意,没有不成的。于是,庆都照女巫说的,在元宵节的晚饭后,去庙里摆上供品,然后恭恭敬敬地磕了仨头,双手合十,祈求神灵赐子。庆都从神母庙求子后,就天天盼着好消息。一天夜里,她梦见一条赤龙追随,从此,就怀孕了。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初二,先是电闪雷鸣,后又艳阳高照。院子里一道金光照耀,孩子降生了,起名叫放勋,就是后来的尧王。放勋聪明伶俐,从小就惹人喜爱,长大当了帝王后,每到二月初二这天,就同百姓一起耕田。帝王耕田的习俗就这样传了下来。每逢过年的时候,集上卖的木版年画皇帝爷爷使金牛就是由此而来。 第二个传说是,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于是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 第三个传说是,二月初二是轩辕黄帝的生日,天上掌管降雨的神龙抬头,意味着今后雨水会日渐多起来,有利于耕种,相当于是给黄帝的生日礼物。 第四个传说是,龙王思念失去的女儿,总是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从海底抬头出来,望着失去女儿的方向,以寄思念,于是,人间也看到了龙抬头的景象,并逐渐演变成了节日。 节日习俗 古时我国北方地区二月二有许多民间习俗,这些习俗均与龙有关,这天的食物也都取与龙相关的名字,目的就是为了纳吉。民间还有许多禁忌和避讳,比如:这一天家中忌动针线,怕伤到龙眼,招灾惹祸;忌担水,认为这天晚上龙要出来活动,禁止到河边或井边担水,以免惊扰龙的行动,招致旱灾之年;忌讳盖房打夯,以防伤龙头;忌讳磨面,认为磨面会榨到龙头,不吉利。俗话说磨为虎,碾为龙,有石磨的人家,这一天要把磨支起上扇,方便龙抬头升天。除了以上习俗外,民间还要举行舞龙、戴龙尾和开笔等多种活动纳吉。<br> 如今,虽然二月二龙抬头作为古代民俗的一个节日,已经基本上从人们的现代生活中淡化了,但对龙的崇拜和一些生活习俗,仍然留有许多遗风。尤其是龙抬头在天文学上的唯物解释等文化内涵,仍然具有研究价值。下面,简要解释一些流行广泛的具体活动。<br> 吃龙食。二月初二这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北方百姓在这天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叫吃龙耳,面条和馄饨一块煮叫龙拿珠,吃葱饼叫撕龙皮。有些地方还有吃龙眼、龙须、龙舌、龙耳、龙皮、龙子、龙蛋、春饼和猪头肉的习俗。 采龙气。具体做法是,早上5到7点之间,卯月的第一个卯日卯时,要走出家门,面向东方深吸气,此为一吉。 剃龙头。二月初二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可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起龙船。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广东一些地方有起龙船活动,众人跳入水中起龙船,请龙出水、清洗龙船、试扒龙船。人们选择这天作为传统起龙船的日子,是为了显示百姓对龙舟的尊重和祈求事事顺利的心愿。 舞龙。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从春节开始舞龙,龙抬头和端午节时也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不断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所以,用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民俗文化。 使耕牛。龙抬头也是农村的农事节。农谚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农时春雨贵如油。倘春雨充沛,预示着一年的大丰收。 开笔礼。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相传农历二月初三为主宰功名的文昌神诞辰日,在传统习俗里,为取龙抬头之吉兆,要抢在二月初二这天为儿童举行开笔礼。过去私塾先生多在这一天收学生,谓之占鳌头。这一天要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吉兆,为孩子正衣冠和点朱砂启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是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启蒙教育形式,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祝愿每一个孩子长大后识文断字。 引田龙。每当龙抬头节到来,我国部分地区这天早晨家家户户会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家后点灯、烧香和上供。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引龙伏虫的活动有很多,最有特点是撒灰。陕西富县一带还流行撒灰围庄墙外的做法,也是伏龙驱虫的表现。后来,也出现用石灰替代草木灰伏龙降虫的做法;山东地区用灶烟在地面画一条龙。一是请龙回兴云布雨,祈求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虫都躲起来,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都有益;晋西北地区引钱龙,选择一棵大树或一块大石,用灰线围洒一圈,再用红线拴一枚铜钱置圈内,牵线回家,用容器盖住即成;还有地区在这天清早,人们从井里挑水回家,倒入水缸。谁最先挑回家就最先引到钱龙,这年财运就会非常好,所以经常出现凌晨争先恐后挑水的情形。 祭社神。我国南方二月初二既是龙抬头节也是土地公的诞辰,土地诞也称社日节。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古时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戊,五行属土,人们认为土生万物,故此,土地神应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土地公管理着五谷的生长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在社日奉祀土地神。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在我国南方地区,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间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br> 土地神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处于重要地位,不但家族大,而且分布广。在居家中有居家土地神,村有村的土地神,城有城的土地神,有的将土地供奉在家中,有的供奉在门口,有的则供在村落的社庙中。总之土地神的职责就是保佑着一方土地之内的人物康泰,人口清洁,出入平安了。每到这一天,家家会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在广东部分地区,当地男女老少还会用震天的鞭炮祈求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这一习俗被人们称作炮会。随着华人的迁徙,如今在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这项活动也开花结果,落地生根了。<br> 敬龙神。潮州有二月初二迎青龙的习俗。大家认为,青色蛇为青龙,龙抬头的日子里,要用彩车、彩队扛了游巡,这是敬祭龙神的遗风。 放龙灯。黄河三角洲一些沿河地区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借此娱乐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敲龙头。东北部分地区在二月初二早晨用长竿击打房梁,这个活动叫敲龙头,寓意把龙唤醒,佑一方平安。敲的时候大人小孩还要念“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一个个大圆圈,把五谷杂粮放在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其实击房梁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击房梁,以惊走蛇、蝎等毒虫。有的地方还流行敲击炕沿,目的与敲击房梁相同。 围粮囤。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农历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区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灰,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围仓的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围好仓后,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当年的大丰收。实际上,撒灰除了象征意义,在实际中也是有用的,在农村,旧式的农家房屋为土木建筑,房舍墙体或由土墼垒砌,寒冬里,墙缝、炕缝自然成了蝎子、蚰蜒和草鞋底等毒虫蛰伏之处。惊蛰以后,这些毒虫伺机出动,危害人身。二月初二当天,村民便在炕墙下面及房屋墙根底下撒上点草木灰,也有熏虫辟邪的作用。 熏虫。古代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分成毛虫、羽虫、介虫、鳞虫和人五大类。毛虫指披毛兽类,羽虫指鸟类,介虫指带甲壳类,鳞虫指有鳞之鱼和带翅昆虫类。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二月初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萌动,疾病易生,虫害也是庄稼的天敌。因此,人们要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进入农历二月,天气渐暖,各种昆虫开始活动,有些昆虫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会纷纷摊烙煎饼、燃烧熏香,希望凭借烟气驱走毒虫。 吃猪头肉。二月初二吃猪头肉也有说法。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就是其中之一。如今,有一道名菜叫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 吃春饼。春饼是一种烙得很薄的面饼,又称薄饼,属于北京民俗食品。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取名咬春。农历二月初二北京人也要吃春饼,取名吃龙鳞。春饼比烤鸭店的薄饼大,并且有韧性,因为要卷很多菜吃。过去吃春饼讲究到盒子铺去叫盒子菜。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为的是吃个热乎劲儿。北京人还讲究二月二吃春饼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一起吃。 吃驴打滚。老北京人喜欢在农历二月初二买驴打滚品尝。驴打滚儿是一种清真风味小吃,是用蒸熟的黄米或糯米揉成团,撒上炒熟的黄豆面,加入赤豆馅心,卷成长条,撒上芝麻桂花白糖。它外形圆润,有财源滚滚的吉祥含义。由于清代经营食摊现制现售驴打滚儿时,随制随撒豆面,犹如郊野毛驴就地打滚粘满黄土似的,故得此诙谐之名。人们喜欢在二月初二买来品尝,因而,经营这种食品摊贩和推车小贩很多,尤其以天桥市场的白姓食摊和年糕虎做的最有名气。 照房梁和驱虫。民谚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北京老百姓在这天要点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和蜈蚣,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二月初二时,各种昆虫包括毒虫的活动开始频繁,为了避免毒虫的伤害,人们会用棍棒、扫帚或者鞋子敲打梁头、墙壁、门户、床炕,以避蛇蝎、蚰蜒、老鼠等虫物伤害。天津就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的歌谣。 全国各地的龙抬头活动更据地方特色。在晋西北地区流行司钱龙活动。就是早上太阳未出山时,家家户户会提一把茶壶,到河边或井上去汲水。按照这一年几龙治水的推算,在茶壶内放几枚铜钱或硬币。汲水以后,随走随倾地洒一条水迹回到家中,然后把余下的水与钱全部倒入水缸,钱龙就引回家来了,寓意一年发财。引钱龙时特别忌讳说话,以免惊跑了钱龙。晋西北一些地方的引钱龙也有同样的寓意,人们要选择一棵大树或一块大石,用灰线围洒一圈。再用红线拴一枚铜钱,先将铜钱置放在灰线圈内,手拉线牵回家中,用容器盖住即成。 陕西西安地区会在前一天炒好齐子豆,齐子豆是用油、水和面,然后切成小的立方体,再用油炒了。有的地方会把花生和齐子豆一齐炒。二月初二这一天,外婆会给外甥送爆米花和饽饽馍。妈妈给家里人送炒好齐子豆,以示吉祥顺利。 陕西蓝田的恭祭华胥氏过龙头节一直享誉海内外,充满了崇拜龙的思想观念。旧时这天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以显尊贵、图吉利。二月初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叫鼓撅的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人们认为,顶门棍会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也有在二月二这天吃搅团的,说是给龙糊鳞整甲,使龙抖擞精神升天降雨。有几句讽刺懒婆娘的民谣说:“过了正月二十三,懒婆娘愁得没处钻。又想上了天,没鞋穿;又想钻了地,没铧尖;又想上了吊,丢不下二月二那顿油搅团。”还有在这天炒豆子的习俗,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有人还在附近的药王庙里烧香叩头,祈保平安。各地还有许多具有特色的风俗。 在河北,过二月二有许多习俗。农村二月二早起有挑龙蛋的风俗。天还没有亮的时候,男主人用水桶从村里的水井里打水,相传二月二的水井里会有龙蛋,挑回家里以求风调雨顺,取吉祥之意;石家庄人要吃一种煎制的混着鸡蛋和面粉香味的面片,当地人叫它咸食,也有叫菜饼子的。就是把在地窖里冬天藏的萝卜挖出来,切成丝和面和到一起,烙出来的饼沾着蒜泥和醋吃;邯郸磁州附近山村有二月初二姑娘们过乞巧节的习俗。这一天,姑娘们可自由结伴,穿上好衣裳,带好小米、白面、油、盐及锅、碗、盆、勺等工具,一起上山野餐;承德人这一天讲究吃早起煎饼和中午饺子,还有煎肉片和煎鱼。人们认为,二月初二炸鱼煎肉叫熏虫儿;沧州人要吃龙拿珠,就是把面条和饺子一起下锅煮,煮熟了再吃。 在浙南泗溪镇白粉墙村有近三百年历史的二月二祈福庙会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白粉墙村都要在陈十四娘娘庙举行二月二祈福活动。该习俗兴起于清朝雍正年间,俗称做福或福酒,从清代至民国二月二庙会活动发展到鼎盛。参加福宴的人群除本境乡民,更多的来客都是从十乡八里之外慕名面来,可谓盛况空前。庙会活动内容精彩,其中最大的地方特色是娘娘踩街、福宴和浙南木偶戏。 江苏南通民间有用面粉制作寿桃和牲畜,蒸熟后插在竹签上,晚上再插在田间,认为这是供百虫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驱赶虫灾,也希望百虫之神不要危害庄稼。 福建莆田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打牙祭,大聚餐习俗。莆仙人称二月二为头牙,与腊月十六的尾牙同等重视。按地方方言,做牙也叫打牙祭;福清江阴镇南曹村二月初二报恩寺桃溪境迎春神游甚为壮观,人们装扮成状元、榜眼、探花郎、文武百官,彩旗、腰鼓队、旱船、蚌女、十番、舞龙、舞狮参游人数众多。春和景明,大地绿遍,到郊外走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大气中阴离子较多,既是调整人体代谢的天然药物,更是治疗精神紧张的理想解毒剂。村民们以淳朴的情怀,用古老传统的方式,迎接着新一年的平安与丰收,祈盼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繁荣昌盛。 晋西北一些地方的引钱龙,选择一棵大树或一块大石,用灰线围洒一圈。再用红线拴一枚铜钱,先将铜钱置放在灰线圈内,手拉线牵回家中,用容器盖住即成。 广西中北部地区的桂中、桂北壮族地区也有二月二的传统习俗,桂中北地区的壮族都流传这一句“二月二,拜村社;龙抬头,祈丰收。准备的节前,会预先制定采购小组作为庆典头领,头领采用分组轮流制,每小组5人。每当块到节时候,被轮流到的头领挨家挨户收集资金和大米。节日那天头领负责买菜、做饭等一切工作。血肠是龙抬头和龙收尾不可缺少的祭品,有禾苗速长、五谷丰登的含义。做完祭拜仪式,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代表去村社吃集体餐。吃完集体餐,头领负责给每位村民评价分配一段血肠和扣肉。 山西芮城合河地区有一种古会可称为奇俗。据传这个习俗始于汉光武帝年间,迄今已1800多年,为纪念东岳大帝黄飞虎治水有功,三社联典庆贺,故又称三社典。这一天,山民们尽兴狂欢,并将各自家中最珍贵的宝物都展示出来,民间又称亮宝会,取宝能驱邪避灾之意,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妇女们身着彩装,演唱传统的民歌小戏。男子们扮演粗犷强悍的天神、地祗武将及文臣、八仙、俗神等,他们或骑马坐轿、乘牛、抬杆,或赤身裸体,腰系野布,或土布裤衩,身背铡刀、冰凌、粗檩、石磨,大展阳刚之气,当地戏称合河二杆。社火氛围由锣鼓组成并渲染,打击法古朴、原始,俗称撇锣鼓。传统节目尚有耍狮子、跑旱船、高跷、背人等等。整个活动从村外出发,浩浩荡荡,一直到泰山神庙旧址结束。 黄河三角洲地区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 节日文化 在古诗词中,二月二龙抬头这一节日历来被广泛描绘。白居易在《二月二日》中写道:“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描绘了新雨初霁后,身着轻衫的少年们在春日里悠然行走的场景,充满了诗情画意;李商隐的《二月二日》表达了诗人在江边漫游时的思乡之情,他说:“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羁旅生活的感慨;宋代诗人张耒在《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中写道:“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这首诗描述了挑菜节的习俗,并在大雨未能出行的遗憾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陆游的《二月二日梦中作》说:“零落蔷薇委道傍,更堪微雨渍残香。象床玉尺人何在,肠断新裁锦一方。”这种心情恐怕只有在早春才有。应该说,这些古诗词不仅展示了二月二龙抬头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古人在这个特殊日子里的情感和生活场景。 相比之下,当代人在龙抬头中相互发的祝福短信,就显得非常积极阳光了。比如“二月二,围大仓,谷子黑豆往里装,先装米,后装面,再装几个咸鸭蛋,娃娃娃娃你别看,货郎挑子到门前。”既生动又充满童趣;“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炒豆豆,你一把,我一把,剩下这把喂蚂蚱.蚂蚱撑得伸了腿,喜得小孩咧着嘴。今天二月二,龙抬头。理发了吗?要是还没去就赶紧去,建议你剃个秃头。不然等我今晚啃你这个猪头时还得一根儿一根儿拔。”既充满关怀,又诙谐活泼;“有阳光照耀的地方就有我默默的祝福,当月光洒向地球的时候就有我默默的祈祷,当流星划过的刹那我许了个愿:祝你平安健康,二月二快乐。”平实的语言内涵殷殷的惦念,让你从心里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就在眼前;“千里试问平安否?且把思念遥相寄。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二月二快乐”字字句句都溢满关爱,让人觉得有朋友真好。 早春二月角宿升,苍龙抬头诉春情。仲夏南天挂子夜,秋色西方暮色萌。相信在即将到来的春天美景中,这世间所有的人都能纳祥转运、顺美平安、健康幸福。<br><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年11月29日 西山脚下)</h5><div><br></div><h5 style="text-align: left;"> <font color="#ed2308">【注】插图在网络基础上编辑制作。侵权必删,特此致谢。</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