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块红砖的过往思索

镜芝草

<p class="ql-block">  昨晚,做了一个梦。</p><p class="ql-block"> 梦见山沟巴伦台老房子残垣断壁的样子。斑驳不堪的墙面,长满杂草的墙角,犄角旮旯里碎石、羊粪洒落一地,脱落墙皮的那块红砖静静地趴卧在墙角下,迎着山谷里冬日凛冽的寒风,默默地听着来自远方的呼唤.......。</p><p class="ql-block"> 拍拍身上的尘土,那块“红砖”被山风吹醒了。高亢嘹亮的“滴答滴……”起床号响彻山谷,那块“红砖”真切地听的见,它是个有部队情怀的“砖”。</p><p class="ql-block"> 打记事开始,眼前处处都是砖混结构的房子。学校、住宅区、集体宿舍、大礼堂、厂房、生产车间、蔬菜门市部、供销社商店、幼儿园、理发店、洗澡堂等,这些建筑墙体,一层一层厚实的垒起,严丝合缝,固若金汤,坚如磐石。</p><p class="ql-block"> 原来认知中“俄罗斯方块”游戏那种结构消层式的场景估计不会看到,骨子里始终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红砖”砌墙方式更有美感、层次感和安全感。</p> <p class="ql-block">  “红砖”,也叫黏土砖。通过人工或机械压制成型,经干燥后于900度左右烧制而成。</p><p class="ql-block"> “红砖”在自然冷却的时候,空气中氧气使砖坯中铁元素被迅速氧化,形成三氧化二铁,让“红砖”变成了红色。</p><p class="ql-block"> 一块“红砖”重量大约2.63公斤,长方体形状。 </p><p class="ql-block"> 体积小,能量大。</p> <p class="ql-block">  儿时总是用那块红砖敲成碎块,挑拣几块磨一磨当笔在地上画格子玩“跳方格”;可以用五块红砖组装成“捕鸟器”,简单方便,撒些小麦粒、麸皮总能捕捉到欢快跳跃的麻雀。</p><p class="ql-block"> 被服厂红砖墙集体宿舍一排排齐刷刷站立着,墙头的垃圾堆撒了一层层天女散花般的瓜子皮,其中偶尔能发现几枚酒瓶盖,用砖头砸平如花瓣般绽开在手臂上自如翻转瓶盖子,自得其乐;“大前门”烟盒叠成“三角包”在伙伴中很“畅销”。</p><p class="ql-block"> 大山里的雨水多,房前屋后低洼处放上几块红砖,当成“垫脚石”,雨水漫不过鞋底,“蜻蜓点水”般的趟过;房头小池塘旁斜坡荒滩上堆石砌墙垒成的“猪圈”,经久耐用,也没见过猪儿拱嘴墙塌翻栏四处追赶的慌乱场景。简易“鸡圈”用红砖压住油布,给“鸡棚”有个遮风避雨的家。</p><p class="ql-block"> 河坝不远处的红柳丛旁,拿红砖垒锅砌灶,用搪瓷缸舀起冰凉通透的河水,放进刚从鸡窝里取出尚有余温的鸡蛋,煮熟白水蛋一起分享。总是能想尽各种办法,就地取材,用两层红砖摆放烤肉槽的模样,一起蹲在火红的未燃尽木炭旁,用红柳枝串好肉开始烧烤。</p><p class="ql-block"> 那一块块“红砖”在红柳木炭的炙烤中变得面色黢黑,滋滋冒烟的羊油顺着脸庞如汗珠颗颗落下,肌体通透发红,健硕的砖体,气孔紧凑的纹理都在享受着油脂般的滋润,畅快极了!</p><p class="ql-block"> 198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7555工厂整体搬迁。旧址永远的留在了深山里的巴伦台,留给了那些朴实憨厚的牧民们,前脚走后脚就跟上 ,最初厂区房屋围墙封堵变成了一座座“羊圈”,那块红砖不曾想会受到一群群羊肆意的蹬踏和羊尿排泄物的熏染。</p><p class="ql-block"> 野花开满学校后墙,山坡上狗尾草随风摇曳。</p><p class="ql-block"> 厂区的建筑房屋也留给了十四医院山背后的和钢人,他们开着卡车,拿着撬棍、十字镐,搬砖装车、撬动槽型板,敲碎混泥土,硬生生拽出钢筋,拆卸下来的建筑材料装满一车车,头也不回的扬长而去。也曾听说过这帮人因拆迁操作不当导致伤人,重者死亡的事时有发生。</p> <p class="ql-block">  1986年的夏天,是属于7555人的夏天。</p><p class="ql-block"> 山沟里的被服厂,搬到了离乌鲁木齐最近城市——昌吉,搬到了飞马转盘左边的延安南路,与曾经辉煌一时的化肥厂为邻,在原有汽车兵团的旧址上开始了“二次创业”。</p><p class="ql-block"> 各家各户在部队砖混结构的营房安家落户,每户门前都搭建简易房,用圆木搭建主体,以板条、牛毛毡盖顶,薄木板当做墙体围挡四周,用红砖垫沙铺地,耐潮美观,浑为一体。</p><p class="ql-block"> 墙角处备砖和泥搭灶,放口铁锅,生火做饭,崭新的生活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烟囱升过房顶,烟雾袅袅。司新队训练后汽车营的车辆一辆辆从房前屋后急速驶过,轮胎挤压碎石向两侧飞溅,车尾卷起一股尘土四处飞扬,晕眩刺眼的烈日下干燥的土腥味混搭着飘香的饭菜味弥漫在空中。</p><p class="ql-block"> 子弟学校与化肥厂有一墙之隔,红砖砌成的一排长长的围墙。</p><p class="ql-block"> 盛夏时节,化肥厂那片枝叶茂盛的果园总不能被一堵砖墙所遮挡,在时空的某个节点上一面墙体的小段部分总会出现塌陷式缺口,修修补补,总不见效。</p><p class="ql-block"> 畅通无阻,化肥厂果园确实是孩子的乐园。盛夏的果实正在等待午后不睡觉的孩子们。</p><p class="ql-block"> 放学后回家的路线,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寻找。需要走“捷径”。</p><p class="ql-block"> 跑过学校西面的操场,翻越厂区围墙,直接横穿厂区。在靠近操场菜窖旁,围墙的第三节“垛口”上,用红砖砸出5公分呈破齿状“豁口”。身体紧贴墙体,背好书包,抓住砖头棱角,脚踩“豁口”,俩三下就能爬上接近快2米高的墙头,小心翼翼地蹲下慢慢转过身,再次重复反方向附着墙柱顺利落下。</p><p class="ql-block"> 一气呵成,动作利落。</p><p class="ql-block"> 只有一横砖接触面的落脚点,顺着围墙自由地前行,像是左右摆动独走“钢丝”的人,也不会害怕与高墙齐肩横拉走线的“高压线”。当然,运气不好的话,厂保卫科的人正“虎视眈眈”的蹲在不远处的墙角,“守株待兔”等着呢。</p><p class="ql-block"> 有酸腐呛鼻味从印染车间飘出,针织车间里的纺纱机轰鸣声震耳欲聋,数一数裁剪车间那些涂防锈漆的眀窗净几,一切都充满那么多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前方不远处,几棵垂杨柳郁郁葱葱,枝条密如发,随风摆。溜过厂区大门,左侧车棚旁,一座几十米高的巨型“水塔”,钉型砖墙似钢钉嵌入铁板,纹丝不动,巍然耸立。</p><p class="ql-block"> 机电科后围墙有条暗沟。从精密设备车床加工刨洗冲刷排出的废水铁渣刨花经沉淀如珠,银光闪闪。掀起盖板,借点微光,双排“红砖”平卧就像一副红肿发炎的牙床,牙排形似如砖,砖色好似牙龈出血,些许几块略有松动,掉瓷脱落迹象,感觉一碰就碎烂。游离状血丝般的铁锈水依着渠沟慢慢地淌。</p><p class="ql-block"> “水塔砖”向阳,“地沟砖”为阴。阴阳之间,有中粒子穿过,挡不住。</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确良衬衣很时尚。身上斜挎一个军绿色挎包,包里除了书本,可能还有一根拆卸下来的自行车链条、一块暗青色红砖,这是打架专属物品。</p><p class="ql-block"> 那块“红砖”就是块硬朗的板砖,拍人就用板砖。</p><p class="ql-block"> 在此期间,厂部十六户楼前各家都在修建自建房、菜窖,这些都是用红砖一块一块垒砌而成。</p><p class="ql-block"> 炎热的暑假,哥俩光着膀子用铁锹、十字镐刨土挖坑砌砖修口菜窖,冬天储备点土豆、萝卜和白菜。楼前小屋的翻修需要邻居们一起帮忙,邻里之间的帮衬互助就在这一砖一瓦中升华成和谐温馨生活的点滴画面。</p><p class="ql-block"> 那块“红砖”在众多砖块的拥抱下,感到无比幸福,它是快乐的。冬天里菜窖很暖和,“红砖”知道,趴在墙根下的蛤蟆会咕咕地小声告诉它。</p><p class="ql-block"> “红砖” 已经是一种深藏在血液里的年代记忆。</p> <p class="ql-block">  2007年5月17日,晴,有风。 </p><p class="ql-block"> 北疆“塞外江南”的伊犁,牛羊满山坡稻香麦浪翻滚的“哈拉布拉”,此刻正迎来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真得有缘,被分配到“基建队”。又与红砖、砂石料、标号水泥打交道,学会了“地脚线”的水平测量、混泥土配比度,砌墙用砖方法,“三七墙”“四九墙”......。 </p><p class="ql-block"> 场部食堂的外搭锅灶、重修的篮球场、加工厂库房的晒场、家属楼的下水管道、家属区的旱厕、路灯,大大小小的桥梁涵洞,留下了奋斗者的身影和深深地足迹。</p><p class="ql-block"> “哈拉布拉”春天的风很大,但吹不动那颗坚强的心。</p><p class="ql-block"> 那块“红砖”在田野里自由的歌唱,汪峰的《春天里》,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就把我埋在这春天里……。</p><p class="ql-block"> 革命需要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崛起,加速了红砖的退场。加之生产污染问题及节能环保建材发展如日中天。2012年,国家明文规定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p><p class="ql-block"> “红砖”,正式退出建筑舞台,成为一个历史产物。</p><p class="ql-block"> 时光飞转,城市变迁。现在的城市小区很少能看到红砖建筑,但在旧楼改造过程中,在生活的周围,总能看到像7555办公大楼、塔城路与延安南路交汇处的“四合院”、家属区的三层楼、五层楼建筑,这些外墙都被塑化泡沫保温层包裹住,红砖都深藏其中,找寻不到印记。</p> <p class="ql-block">  那一块块红褐色的砖头,质地坚硬、手感粗糙,仿佛承载了岁月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红色砖石上那些</p><p class="ql-block"> 经历风霜侵蚀的斑驳</p><p class="ql-block"> 每一块都倔强地诉说着</p><p class="ql-block"> 自己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红砖带着久远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穿过岁月的胸膛</p><p class="ql-block"> 在最初记忆中苏醒</p><p class="ql-block"> 初冬踏雪而来</p><p class="ql-block"> 一砖一瓦</p><p class="ql-block"> 一幢一室</p><p class="ql-block"> 静谧、温馨却又如此热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