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地标建筑,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蓝图点睛之笔

黄子万

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三大地标建筑(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位于通州绿心森林公园内,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规模约30万平方米,2019年10月开工,2023年12月建成对外开放。其国际一流的亮眼设计,与城市绿心公园一道成为城市副中心规划蓝图中的点睛之笔。<div>  国庆前夕的雨后一天,终于来到城市副中心参观游览久盼了的三大地标建筑。</div><div> (下图片源于网络)</div> <h1><b>(一)北京艺术中心(“文化粮仓”)</b><br></h1><h3> 北京艺术中心坐落于运河南岸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远望犹如运河之上的簇簇船帆。建筑整体外观采用了中国传统特色的单脊双坡屋顶造型,灵感来自于通州古粮仓,被称为运河边的“文化粮仓”。 </h3><h3> 北京艺术中心标志以典型外观为识别元素,由建筑屋顶结构取象的“众”字形寓意文化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其青绿色调取自中国古典绘画,紧扣“艺术”主题,延续了国家大剧院设计的宗旨理念。</h3> 北京艺术中心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拥有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小剧场四个室内剧场和一个露天剧场,总座位数5610个。作为专业的综合剧场,在声学设计、舞台设备、剧院设施等方面均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北京艺术中心南面景观 南侧广场通往观景台的通道 立面造型设计形如帆船 金属折板幕墙与透明玻璃幕墙 北京艺术中心北面景观 <b>  西厅主入口</b>,遗憾的是我们去时正在施工,不对外开放。 <b>东厅主入口</b> <b>  音乐厅</b> 音乐厅拥有1550座席,厅内安装有奥地利里格尔管风琴,两侧配有回声风琴,并配备亚洲首个可实现机械触感的移动演奏台,可实现按键快慢、深浅带来的声音变化。<div>  (图片源于网络)</div> <b>  歌剧院</b>,观众厅约1800座,以演出大型歌剧、舞剧(含芭蕾舞剧)为主,兼顾各类音乐剧的演出需求。 观众厅空间呈马蹄形,采用温润的胡桃木营造出温暖而宏大的氛围,通过空间线条的围合,展现出磅礴的空间气势。<div>  (图片源于网络)</div> <b>  小剧场</b> 多功能小剧场约750座,采用可变换形式的开放式舞台设计,以满足不同演出形式的要求。整体空间明亮,采用深色无影网天花,墙面运用直线元素和宽窄造型。<div>  (图片源于网络)</div> 国家大剧院院藏雕塑作品展 <h1><b>(二)北京城市图书馆(“森林书苑”)</b></h1><h3> 北京城市图书馆选址在绿树成荫、风景优美的通惠河畔。在由书架构成的“山谷”中边欣赏如画的风景,边沉浸于阅读和文字的世界,被称之“森林书苑”,它无疑是首都东部门户——通州区的文化代表性地标。<br></h3><h3> 北京城市图书馆标志以书为脊,文化似梁。展开的线条为“首”字横向笔画的延展,犹如翻开的书页、不屈的脊梁、沟通的桥梁。图书馆搭建起每个人的“精神建筑”,用以文化人、文以载道的深厚智慧链接世界。<br></h3> 北京城市图书馆是根植在绿心公园中的“森林书苑”,项目整体设计元素来源于银杏叶片和森林山谷,顶部茂密的叶片伞盖相互交叠聚合成为一方中国传统书画中的“赤印”, 超高通透的玻璃幕墙让自然与建筑融为一体 北京城市图书馆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2.3米。其藏书能力达800万册,设有少年儿童馆、非遗文献馆、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等特色资源主题馆,以及元宇宙图书馆、文化交流区等多元服务空间,为市民的终身学习创造开放性平台。 步入图书馆室内,迎面而来的“北京城市图书馆”七个大字喜迎四方来客。 宽敞明亮的大厅 “银杏叶片”屋顶 整齐有序的敞开书架 少年儿童馆 艺术文献馆 古籍文献馆 元宇宙体验馆 元宇宙体验 <h1><b>(三)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运河之舟”)</b></h1><h1></h1><h3>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位于北京通州区绿心路1号院,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以运河为线索将历史文化融入建筑之中。</h3><h3>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由共享大厅(下图前)、展陈大楼(下图后)和休闲水街共同组成。共享大厅屋顶造型取自“船”,展陈大楼(主楼)屋顶造型取自“帆”。以“运”为核心,饱含“京运龙印、风帆舟楫、绵延水纹”等图形元素,突出博物馆的特色属性,加强千年运河文化品牌的形象传播,向世界讲好大运河故事。</h3> 休闲水街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入口处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97万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20万m2,地下建筑面积3.77万m2),向公众开放的区域达到总建筑面积的70%,由一条自然形态的水系划分南北楼座。而这条独特的“水街”设计,更为走入“运河之舟”的公众们展开了一幅幅生动立体的运河文化长卷。 大运河博物馆共享大厅一层 连接南北两楼的空中走廊,在这里你可以观赏两楼之间休闲水街和“运河之舟”。 展陈大楼入口处的老北京微缩景观 展陈大楼(主楼)二层的常设展出<b>“京华通惠运河永济——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在3-6展厅展出。</b><div>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联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跨越2500多年、奔流近3200公里,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促进了南北交融、中外交流,维系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大运河向千年古都源源不断输送养分,推动北京从北疆重镇迈向国家首都,塑造了北京城市文化的集大成性,首善之区多元荟萃成果又藉由大运河反哺全国,日益巩固北京作为大国首都的地位。</div> <b>  第一部分“江河道渠 水运初兴”</b>,概述史前至南北朝时期区域性运河建设情况及北京人水关系。 讲述从先民依水而居到先贤营城理水,从人类起源到国之首都的北京故事,展现人与水、城与河的共生关系。  <b>第二部分“渠通幽州 多元融合”</b>,展示隋唐大运河沟通南北的伟绩。 隋代大规模开凿、疏浚运河,形成以都城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达明州(今宁波)的大运河体系,实现大运河的第一次全线贯通,并在唐代得到维系和发展。 <b>  第三部分“辽金建都 漕运通济”</b>,展示辽金时期北京在解决水源、畅通水道方面为后代大运河建设积累的经验。 这一时期,北京从北方军事重镇向政治、文化中心城市转变,城市地位提升,城市职能扩大,人口大量聚集,对粮食和各种商品产生了巨大需求。  <b>第四部分“大都既定 一脉贯通”</b>,展示元代将大运河裁弯取直,奠定了京杭大运河的基础。 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将隋唐大运河裁弯取直,修建通惠河,使江南漕船直达大都积水潭,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 <b> 第五部分“京师繁会 帆樯络绎”</b>,展示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发挥政治国脉、经济命脉、社会动脉的重大作用。 明清两朝定鼎北京,大运河不仅为京师输送了源源物资,更输送了济济人才。他们为北京创造了特有的人文景观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北京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 徽班进京和京剧诞生 <b>  第六部分“漕运转型 曲折探索”</b>,展示民国时期探索北京河渠水道的综合治理和利用。<div> 民国时期,京杭大运河处于历史的低谷,功能从“国家漕运”向“内河航运”转变。社会各界运用新型技术治水的理念层出不穷,治理方案也几经尝试。伴随着近代城市化发展,有识之士开始着眼于从“水环境与地域文化”的角度探索北京河渠水道的综合治理和利用方式。</div>   <b>第七部分“运河新生 造福京城”</b>,展示新中国成立后大运河经过综合治理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后,全民积极参与北京段大运河整治建设。同时,北京段大运河与城市引水输水工程共同构成首都“西蓄东排”的城市水系格局。<br>  <b>第八部分“城河共生 交相辉映”</b>,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取得的突出成就。北京段大运河成为城市发展建设和人民幸福生活的文化之河、生态之河、发展之河、融合之河、民生之河。展览采取开放式结尾,翘首展望大运河与北京的美好愿景。(图片源于网络) 谢谢观看!部分图片与文字源于网络,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