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在子长——行走在陕北大地

鐡手艾特

一声唢呐欢快的长奏,唤醒了黄米群山的黎明。原来是黄米山文创写生基地的汪老师带着一群人大清早来拍摄歌曲《黄米山》的MV视频。 歌曲《黄米山》的词作者是郝随穗,作曲和演唱是南剑雄,他们两位都是子长市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两人联袂创作了这首赞颂黄米山的黄米颂歌。 这首歌的MV视频由黄米山文创写生基地拍摄并发布,我看见里面很多镜头都是汪老师带人拍摄的。 古村落周家山的一位非常有型的老汉,自家的小院儿也很有陕北特色,一早看见汪老师、张老师和我在村里拍摄,友好的和我们交谈:客从何来呀? 老汉非常随和,一边和我们聊天,一边非常配合的让我们拍了不少镜头。 聊到开心处时,老汉放声哈哈大笑。 陕北的冬季寒冷,所以霜降一过,善于持家的老大娘就开始张罗过冬的腌菜。 子长市不光有品种丰富的陕北土特农产品,也有历史悠久、种类丰富的民间手工艺术。其中,陕北剪纸、刺绣、布堆画、唢呐演奏等等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天这些项目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来到央视陕北民俗摄制节目的拍摄现场,为摄影师做表演,被我们正好赶上了。 一位陕北刺绣、布堆画的非遗传人,带着自己的年轻徒弟给央视摄影师做表演。 她们坐在窑洞里的炕上,正在制作布堆画。 一位陕北剪纸的非遗传人,带着她的年轻徒弟,现场给央视摄影师表演剪纸。 观赏她精美的剪纸作品,难以想象如此复杂、生动、漂亮的作品,就是她靠一把剪刀剪出来的。 化妆师正在给演员化妆,准备拍摄一个短剧。 山上走下来一队师爷带领的送姑娘出嫁的送亲队伍, 山下走上来一队媒婆带领的送姑娘出嫁的送亲队伍, 两支队伍在弯道处相遇,为了谁该让谁先走?师爷和媒婆针锋相对的争吵起来。 当然最后肯定是握手言和互相礼让,两支队伍皆大欢喜地带着自己的姑娘去了远方的亲家。 央视的摄影师工作时非常投入,天都已经擦黑了,他们还在不知疲倦的拍摄、工作着……<br> 塬上的一块庄稼地,来了一位收割小米的老大娘。今年小米的收成挺不错的,老大娘满心喜悦。 特别再介绍一下:大气磅礴黄米山,古道热心子长人。子长市在黄米山设立的文创写生基地一年四季、每天24小时都安排专人接待前来采风创作的各路艺术家以及游客。高台镇领导冯建平主任、黄米山文创写生基地的负责人汪玉平老师、南相如师傅代表黄米山文创基地、代表子长市的父老乡亲,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的摄影家、画家、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等等所有的艺术家们,前来黄米山体验生活,从事艺术创作。相信艺术家们定能从黄米山股股涌动的生活源泉中,汲取营养,获得创作灵感,收获丰富的艺术创作成果。<br>目前,黄米山文创基地正在扩建,努力提高迎接各种门类的艺术家和影视创作团体前来采风并艺术创作的接待能力。<br>同样也欢迎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黄米山,观赏大自然,品尝黄米山出产的丰富陕北土特产,修身养性,陶冶情操。<br>我这次陕北采风,跟随在汪玉平老师,张英老师的身后,我拍摄了黄土高原不一般的风光景色,了解了黄米山老乡们的生活现状,触摸到了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深感金秋的黄米山不虚此行。<br>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们如果想来黄米山采风从事艺术创作的,可以和黄米山文创基地的汪玉平老师联系,汪老师不光是子长市与黄米山的活地图,在当地老乡中还有很高的声望。他的摄影水平也很高,在黄米山设有个人摄影工作室,今年10月在子长市文化馆举办了个人摄影展,被子长人民称为我们的“农民摄影家”。汪老师可以给从事艺术创作的画家、摄影家们恰到好处的帮助指导,他还有极强的沟通能力,总是能说动当地的老乡配合拍出精彩的照片。汪老师的联系电话是:13772886049,有需要的可以打电话和汪老师联系。<br><br>下面这组照片和后面的视频《打场》是我在将要离开黄米山时最后拍摄的场景。<br><br>一块看起来已经长期无人使用的磨碾场所,我在想这或许是过去大集体劳动的生产队时使用的吧? 不远处传来驴拉石碌的吱吱声和木枷打场的啪啪声,我寻声望去,一家农户正在窑洞前的场地上脱粒小米。 我们当年在农村参加集体劳动时,生产队的打麦场上,一排十几个人挥动连枷打黄豆,汗流浃背,我也是队伍中的一员。<br>今天,我拍下了照片和视频后,兴起,拿起连枷也想打两下,却怎么也掌握不好挥动时的那个巧劲儿,真是汗颜,当年会的农活全都废了…… 有同学问我这个视频和照片是摆拍吧?不相信现在还存在这样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 这组照片和视频中的内容当然不是摆拍。在陕北,黄米山部分边远地区,因为偏僻,生产量又小,确实仍然存在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 这样的劳动场面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绪带回到几十年以前农村生产队集体劳动时的场景。记录下了一段几十年前的乡愁…… 我的影友吴老师看见了这段视频后,即兴作了一首诗,<br><br>《题 * * 兄所摄古法打场》<br><br>关中自古产黄粱,<br>健脾补肾功效强。<br>三月塬上破冻土,<br>九月方得谷登场。<br>难得秦农效祖先,<br>千年古法今得见。<br>驴拉石碌圈圈碾,<br>人扬木枷声声连。<br>皮壳脱去小米出,<br>粒粒金黄秸下藏。<br>待得窑中风雪夜,<br>热粥一碗祛寒凉。<br><br>诗写得很好,开头两句是个启,结尾两句是个收,呼应的非常好,中间的过程,生动写实,既有白居易《观刈麦》的形,又有李绅《悯农》的神,当为吴老师点大赞 !<br><br>(本文完,感谢观赏并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