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前程 ——手电筒酒瓶

王志波

<p class="ql-block">  手电筒:(英文:Flashlight 或 Torch),简称电筒,是一种手持式电子照明工具。一个典型的手电筒有一个经由电池供电的灯泡和聚焦反射镜,并有供手持用的手把式外壳。虽然是相当简单的设计,它一直迟至19世纪末期才被发明,因为它必须结合电池与电灯泡的发明。</p> <p class="ql-block">  现代文明的确应感谢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是他制成了第一盏具有商业价值的白灯,为人类带来了 光明。然而,康拉德·休伯特也应受到同样的尊敬,100年前从俄国移民到美国的他发明了手电筒。 休伯特下班回家,一位朋友自豪的向他展示了一个闪光的花盆。原来,他在花盆里装了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电门一开,灯泡照亮了花朵,显得光彩夺目。</p><p class="ql-block"> 休伯特看得入了迷,这件事给他以启示。他有时在夜晚黑暗中走路,高一脚低一脚很不方便,就在不久前他还不得不提着笨重的油灯到漆黑的地下室找东西。他想,如果能用电灯随身照明,不是实用方便吗?于是,休伯特把电池和灯泡放在一个管子里,结果第一个移动照明手电筒问世了。</p> <p class="ql-block">  移动照明工具的发展可追溯至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原始社会。自从人类学会钻木取火以来,移动照明经历了从火、油、蜡烛到手电的发展历程。移动照明工具经历过无数的变革,出现过火把、油灯、蜡烛、煤油灯到白炽灯泡手电、氙气灯泡手电,发展到琳琅满目的LED手电等。 油灯经过了多次改进。油灯用油从动物油改为植物油,最后又被煤油取代。为了防止风把火吹灭,人们给油灯加上了罩,从早期的纸糊罩到后来改用玻璃罩,这样的油灯不怕风吹,便于户外移动照明。 在使用油灯照明的同时,人类仍然在寻找其他的移动照明方法。</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3世纪左右,有人用蜂蜡做成了蜡烛。到了18世纪,出现了用石蜡制作的蜡烛 ,并且开始用机器大量生产。 100多年前英国人发明了煤气灯,使人类的照明方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p><p class="ql-block"> 火把、蜡烛、油灯、煤气灯这些可移动照明工具,都没有离开火,都是靠物质燃烧发出的光来照明的。</p><p class="ql-block"> 19世纪末,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从此改写了人类照明的历史,人类走向了用电照明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手电雏形</p><p class="ql-block">  爱迪生发明灯泡,伏特发明电池,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手电。但其灯泡发光性能却十分不稳定,时明时暗,故名“Flashlight”。直到六十年代后期, 随着碱性电池的出现, 手电的“照明功能”才算完成。</p><p class="ql-block">第一代手电</p><p class="ql-block"> 特征:钨丝灯泡+碱性电池,以表面电镀的铁皮作外壳 </p><p class="ql-block"> 第一代手电,俗称“老式手电”,灯泡一般采用钨丝白炽灯泡,发光效率低,使用寿命较短,易被烧坏。电池采用大号碱性电池,容积大但续航能力不高。手电的外壳为表面电镀的铁皮,轻质但工艺简单。</p><p class="ql-block">第二代手电</p><p class="ql-block"> 特征:灯泡充入保护气体+高性能电池</p><p class="ql-block"> 第二代手电,无论在性能还是外观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突破。第二代手电的一个典型代表是采用氪气灯泡+碱性电池,灯泡寿命更长,电池续航时间更持久。以铝合金作为外壳材料,表面采用氧化处理工艺,工艺精细,外观精美,色彩丰富,质感颇佳。 另一典型代表是采用氙气灯泡+锂离子电池,灯泡寿命更长,亮度大大提升,色温更高,并提出“战术手电”的概念,为手电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市场。</p><p class="ql-block">第三代手电</p><p class="ql-block"> 特征:全新发光技术的应用——LED。色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接近甚至超过白光的色温,功耗更低。 </p><p class="ql-block"> 第三代手电最主要的特征是采用了LED灯泡,由于LED本身结构的原因,可靠性更好。发光模式亦首次出现在手电上,一经推出,广受欢迎。</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制作手电筒造型——照亮前程酒瓶,造型独特,寓意美好。该酒瓶高约34厘米,容量1000毫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