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促进教学常规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提升教师教研效能,扎实推进学校教研活动,全面提升学校教学水平。2024年11月26日上午,高州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部长董淦龙带领龙冬云、张红梅、梁兆萍、邱卫东、冯伯贤、潘裕玲、谢莹莹等七名教研员一行到谢鸡中心学校开展教学课堂教学视导活动,谢鸡中心学校校长、学科教研员、部分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教研视导活动。</p><p class="ql-block"> 听课前,教研部各学科教研员抽查了学校班子、教研员、部分老师的听课记录、教本以及教师撰写教案情况,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校领导要重视教研工作,抓实抓细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五育”并举,全面均衡,优质发展。随后各学科教研员到各学科教室,随机抽查了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以及学生参与阅读、作业情况,并认真记录抽查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教研员张红梅老师与骨干教师一起走进叶培老师的语文课堂《太阳》。叶老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多样。采用了提问法、讨论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研员提出教师要准确把握说明文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目标清晰,导向性强。</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来了《雪地里的小画家》,邱玉婷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认识小画家们都绘画了什么,如何绘画的。并根据课后习题进行设计,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p><p class="ql-block"> 教研员龙冬云老师对这节课给予了肯定,并指出了低年级的课文阅读应如何更高效地进行教学,让老师们对教什么如何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助力老师的专业成长。教研人员更对我们老师提出的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p> <p class="ql-block"> 四(5)班的数学课堂上,吴玲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自主举例、小组讨论等方式,让他们逐步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注重知识的衔接与迁移,从复习加法交换律自然过渡到结合律,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增强了知识的实用性。</p><p class="ql-block"> 在评课环节,部分听课老师提出了在日常教学过程要注重启发,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归纳能力,以及增加针对性练习,强化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的运用能力,提升数学思维等建议。</p> <p class="ql-block"> 廖荷老师在三(3)班与学生们一起学习了《How many》。英语课堂上她通过游戏互动让学生快乐学习数字,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场景学习数字英语表达,学会运用How many ……?One/Two……Twelve 来讨论数量,搭建了学生表演的平台,让学生用学到的英语知识演绎一个关于数字的故事,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了解生活中的数字不同的用途。</p><p class="ql-block"> 教研员梁兆萍老师指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意教学理念的更新,要以问题作为引领,引领学生学习理解故事情节,注重实践运用,在大量的实践运用中操练核心词以及核心句型。</p> <p class="ql-block"> 五(6)班的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袁晓梅老师通过视频、讨论和互动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生动展现了中国疆域的辽阔以及对台湾的深入了解,增强了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领土意识,重在价值的引领。她成功实现了跨学科教学,将道法课程与语文、音乐、数学、地理、历史学科有机融合。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未来教学中,将继续探索跨学科教学模式,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谢莹莹老师认为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该学科特点,活动性、综合性强,且关注面广。同时,谢老师指出: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教材意图,是上好课的第一步,要充分运用好教材资源,通过形式多样且有效的活动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继续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廖国梅老师和同学们探讨了北师大版四年级科学《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这一节课的内容。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丰富有趣,教学环节紧凑,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氛围好,师生关系融洽,教学反馈优秀。</p><p class="ql-block"> 教研员邱卫东老师肯定了执教者扎实的基本功,并围绕课堂质量问题对如何上好一节高效课堂作出了具体明确的指引,拓宽了老师们的视野,助力老师们专业成长。</p> <p class="ql-block"> 张瑜老师在《我的自画像册》一课中讲授了自画像的基本要素并启发学生制作了一份展现“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的折叠式自画像册。课堂气氛浓厚,学生的参与度高。</p><p class="ql-block"> 教研员潘裕玲对课堂作业的新颖设计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也提出在新课标的导向下,在课堂上要进行大胆探索,多使用国家智慧平台的期望。</p> <p class="ql-block"> 体育科组的吴丽老师在《脚内侧传接球》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团结合作的运动会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在练习环节里,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提出相应的建议指导,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 教研员冯伯贤老师指出:在比赛的环节里,还有较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学生对比赛、游戏的熟悉程度、理解程度。教师讲解示范不够充分,在今后的课程里要更多的考虑细化,了解并解决学生的疑惑,从而使学生有更高的体验感,使课程各环节衔接更好。</p> <p class="ql-block"> 分科组研讨结束后,谢鸡中心学校所有班子成员、学科组长和七名教研员一起聆听了高州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董淦龙部长的总结性讲话。董部长强调要坚守好“三线”,即:师德师风是学校的红线,校园安全是学校的底线,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学校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而考量教学质量的重要维度就是教学、教研。他要求:学校对各学科教研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要及时总结,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学校领导班子、年级级长、学科组长要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全体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持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要制定清晰规划,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路径,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协调推进;要高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精准设计分层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信与乐趣;要充分发扬团队协作精神,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分享教学经验,凝聚教育合力,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视导活动,高州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的教研员们以课堂为载体,就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建构高效课堂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此次教学视导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我们将借视导之契机,全面规划,科学布局,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进一步让“双减”政策落到实处,使课堂提质增效。</p> <p class="ql-block">图片:各科组老师</p><p class="ql-block">撰稿:吴海超</p><p class="ql-block">编辑:丁超劲</p><p class="ql-block">一审:廖烈珍</p><p class="ql-block">二审:廖 军</p><p class="ql-block">签发:黎 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