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渠家大院、介休袄神楼、隰县小西天、黄河鱼跃龙门、党家村、韩城古城、司马迁祠堂、柞水县风凰古城

清风

<p class="ql-block">我们将启程回贵阳。出发之前老伴儿做了详细的攻略。把沿途去哪里,住在哪里,在哪里玩儿标注的很清楚。我们将按照提前做好的计划出行。</p><p class="ql-block">早上6点半出发,行驶约70公里,来到了祁县渠家大院,在写有“昭余古城”牌楼前拍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一,渠家大院</p><p class="ql-block">渠家大院我们曾经来过,因为当时赶上院内维修,没能进院内参观。这次赶上大院开放,要好好看看。</p><p class="ql-block">来到渠家大院上午9点。</p> <p class="ql-block">渠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东大街,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渠家大院现存主体为清同治光绪时期的建筑。大院为城堡式建筑。有明楼院、统楼院、戏台等巧妙组合,屋顶形态各异,有歇山顶、悬山顶等,高大的拱门洞,玲珑精致的眺阁,牌楼、过厅、统楼形成丰富过渡的空间形态,渠家大院是整个晋商文化的缩影,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民俗历史艺术信息,彰显出深刻的文化特质。蕴含着深后的文化积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穿梭在大院的街巷,感受千年风华,每一步都是历史的邂逅。高墙下,岁月静好一句诗意,一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我和老伴喜欢喝茶,更喜欢逛茶城,一次逛茶城在某店内与老板探讨,百两茶知识,老板告诉我们山西祁县渠家大院 ,第一桶金就是从贩茶叶起家的,渠家曾有一手抄本叫“行商遗要”详细记录了渠家从种茶、制茶、卖茶及如何经营的经验记录在书中,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千两茶、百两茶(安化黑茶)等类型的包装,还是延用着当年渠家贩茶、卖茶的传统包装。说到这里,老板拿出一个复印件本子,让我们看看,这里只是书的少部分,他说原件至今保存在渠家大院内,这次来渠家大院参观,老伴专门询问工作人员,此手抄本在哪里可以看到,可望目睹一下手抄本的真容。工作人员回答,非常遗憾,现手抄本存在县档案馆内。</p> <p class="ql-block">我与当年贩茶运输的功臣骆驼合个影。</p><p class="ql-block">离开祁县渠家大院后,我们开车行驶约65公里,到介休市袄神楼,今年6月份我们去过万荣县的秋风楼、飞云楼,山西的四大名楼唯一袄神楼空缺没有去过,这次一定要前来目睹祆神楼的风彩。</p> <p class="ql-block">二,介休袄神楼</p><p class="ql-block">位于山西省介休市顺城关大街东侧,创建于北宋袄神楼。民间俗称玄神楼。祆神楼是一座雄伟高耸,建筑风格独特的木结构楼阁。是研究中国袄神教文化的活化石。介休袄神楼与万荣县秋风楼、飞云楼、永济鹳雀楼,被称为三晋四大名楼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袄神楼正好是中午,蓝天白云,晴空万里,顶着大太阳在祆神楼前拍照,可惜正在维修,外面栏杆围满一圈,不允许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袄神楼是世界唯一的一座袄教古建筑。这里曾经是波斯商人聚会的场所,在明嘉靖时期一声令下,把全国的袄神楼全部拆除,介休袄神楼是袄教唯一的遗迹了。我们通过这件遗迹,窥见了千年前的神秘异域宗教,感受到浩瀚包容的中华文化。</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风轻轻吹过。带走了岁月的尘埃,留下了历史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介休旅游有介公祠,城隍庙(袄神楼)三处基本在一起,可惜中午这两景区关门。我们没有时间再等,遗憾没有看到。</p><p class="ql-block">介公祠大门。</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介休到小西天,行驶约175余公里,到小西天己是下午4点,看到虽然不是旅游旺季,游客还很多,但是不拥挤,小西天因黑神话悟空取景地而火爆。</p> <p class="ql-block">三、小西天</p><p class="ql-block">千佛庵名小西天,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城西一里许的风㓘山巅,明崇祯七年。由东明禅师创建。千佛庵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因大雄宝殿内有佛千尊而得名。后因重门额题“道入西天”又为区别城南另一座明代寺院“大西天”而更名“小西天”。</p> <p class="ql-block">我们慕名来到了小西天。跟着悟空游“小西天”这个景区规模不大。有上院千佛庵和下院观音寺组成。</p> <p class="ql-block">千佛庵大雄宝殿是小西天景区的精华所在,走进大雄宝殿,眼前看到的一切精美绝轮的悬塑艺术,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梁架上的彩画富丽典雅,殿堂内满满的木骨泥质悬塑艺术出神入画,精巧玲珑,呈现出仙宫佛国金碧辉煌的迷人景象,不愧为中国雕塑史上的悬殊绝唱。</p> <p class="ql-block">《黑神话悟空》游戏取景地隰县小西天。神秘的小西天,仿佛置身于《黑神话悟空》的奇幻世界。这里山峦峻峭,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寺庙藏身于山间。散发着岁月的沧桑与庄严。每处景物都仿佛有着自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小西天到吉县大约有90多公里,我们今天行驶近400公里,来到著名的苹果之乡,准备买一些苹果带回贵阳,我们在沿途和小西天景区看到许多卖吉县苹果,价格最低5元/斤,把我着实吓一跳,为什么苹果主产区价格这么高,太原市场上吉县苹果10元/3斤,随处可买到,我想来吉县主产地买更方便些,不想在价格上,把我打蒙了,有点失望,晚上我们入住吉县民宿,这是一家新开的民宿,一切都是新的,环境好,有一个大大院子,停车方便安全,房间宽敞明亮,干净卫生,还备有茶台、茶具、茶叶这些都是老伴最喜欢的,我把我们随车携带的茶具拿到房间,我们开始煮泡茶,好不惬意,老伴开一天车也累了,品一杯茗茶,放松身心,缓解一下旅途的疲劳,好好休息一下。</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阴天,我们在路边饭店吃早饭,无意中知道同桌的一位先生是做苹果生意的老板,在与他交谈中,得知苹果是吉县的支柱产业,全县人民都在做苹果生意,(从种植、采摘、包装、加工、零售、运输等)吉县苹果是分等级的,好的等级根本买不到,早已被专业经营者收购入库了(吉县苹果易长期保存,而且口感会更甜、脆)。市场上卖的不是一等品,我们不介意苹果的等级,介意的是苹果的口感及合适的价格,他告诉我们在沿途可看到商家门口一堆堆的苹果,他们是收购苹果进行深加工,可从那里买到你满意的苹果,谢谢了涨知识了,我们在去河津的路途,看到门口堆放好多编织装满了苹果,立刻停下车与商家协商价格,买了好多很满意。</p> <p class="ql-block">在黄河一号公路沿途,近距离接触、欣赏奔流不息的滔滔黄河,我们随时停下车拍照,黄河用她那温暖而深沉的胸怀,拥抱广博的山川平原,赋予大地无尽的生机。黄河母亲当之无愧!</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黄河一号公路上行驶了近180公里后,这时下起了小雨,我们看到眼前的河津黄河天梯景区。</p> <p class="ql-block">四、河津黄河大梯子崖</p><p class="ql-block">位于山西省河津市,是北魏孝文帝时期,古栈道梯子崖曾作为军事用途,通往山顶的屯兵之所并立碑纪念,修建于万仞绝壁,由365个石台阶呈“之”字形,从山低盘旋而上,全程共长168米,垂直高差约99米。地处黄河龙门段,紧邻龙门上口,地势险峻,风景独特,堪称“天下第一挂壁天梯”登天梯跃龙门!</p> <p class="ql-block">景区宣传片在播放习主席的讲话“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推动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这段话意义深刻。</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后,还需要穿过大梯子崖的一线天。也叫佳(夹)人巷,就是“过则为佳人,过不去则夹人”我们老俩口休型还可以,并顺利通过为佳人,身体发胖肚子大的可能要费点劲,就会被夹住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登上了高高的山崖,登高望远,看到山下的黄河一号公路就在脚下,我们就是从那里过来的。</p> <p class="ql-block">石门下的大梯子崖,是河东岸的一个缺口,斧劈刀削般的危险。依山崖修建的栈道上,若有人经过。从河道角度看过去,真的是在“飞檐走壁”这是景区另一条旅游线路,在山崖上开辟的一条玻璃栈道,我也仅仅是看看而已,没有勇气登上这危险的游道。</p> <p class="ql-block">我时而停下脚步,凝视被岁月碾压的痕迹。心中满是对历史的敬畏与感慨。</p> <p class="ql-block">看到梯子崖的绝险。是古代工程杰作的历史遗存。我们冒着小雨,开始沿着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台阶,一步一重天,一弯一景致,晋陝大峡谷龙门风光尽收眼底,空中俯瞰其整体形态,便是在一块巨型竖石上雕刻出365个台阶。地势险峻,风景独特,堪称天下黄河第一壁挂天梯。</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时候人工开凿于沿臂外侧的古栈道,崖壁内侧细密的凿痕历经沧桑岁月的洗礼,至今依旧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我们越往上爬雨开始下大了,石台阶高低不等,雨水把凹凸不平的台阶都下湿了,老件建议我们停止前行,雨越下越大,上山容易下山难,况且台阶高非常陡。往下走难度更大,我们俩老口战战兢兢慢慢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下行,我的手不敢离开旁边栏杆和铁链子,以防脚底打滑,保证安全下山。</p> <p class="ql-block">下山后紧张的双腿才得以放松,稍微休息一下,我们需要驶过“禹門口大桥”过黄河,进入陕西省境内,再继续行驶约195公里,将到达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景区。</p> <p class="ql-block">五、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区,东北方向,距市区9公里。地势形似“葫芦”的风水宝地,建于元至顺二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它的地理位置很特别,我们冒着小雨沿着下坡道路,一直下到沟底。党家村三面环沟。村里只有两个姓,党姓,贾姓是从山两洪洞经商后定居在这里。有320户人家,居住1400余人。</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党村古街道,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党家村,你会被这里的四合院所吸引,每一处都充满了古朴与典雅,这里的建筑保存完好,里面还有原住民。</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每一处古建筑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与才干,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这里被誉为“世界居民之瑰宝”。</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用半天时间,足可以参观完,原本计划在农家吃午饭,刚刚遇到了不友好的事(古院拍照,在不知情下,强迫收费)对这里产生了怕宰客的顾虑。大概转了一圈后迅速离开了,我们准备去10公里外的韩城古城参观。</p> <p class="ql-block">六、陕西韩城古城</p><p class="ql-block">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关中盆地东北隅,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河津、乡宁、万荣等县相望。韩城始建于元598年的隋文帝时代。经历代修缮扩建,在唐朝初期形成了现在的规模,至今已有1400年了,韩城古城位置得天独厚,东西有少梁山,南面有黄河渡口,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北大门。春秋时期的少梁之战,汉高祖时期的韩信声东击西。北宋时期的宋辽战争。历朝历代的统一大战。都绕不开韩城这座古城。</p> <p class="ql-block">韩城一个非常熟系的地名,我们多次往返贵阳、太原两地,韩城是我们必经之路,曾多次路过,但从没有在比停留过,这次老伴做攻略,专门把韩城的旅游景点,例为重点参观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古城的瞬间,就被眼前的厚重的历史建筑震撼了,我们从韩城古城门进入。</p> <p class="ql-block">韩城古城三庙相媲美。</p><p class="ql-block">城隍庙:(保存完好的元代建筑)是供奉守护城池安全,被尊称为城隍庙的祀庙。</p><p class="ql-block">关帝庙:建筑宏阔高大,气势不凡,不不仅能看到具有一定历史、艺术价值的古建筑。同时对古代军营文化的深刻内涵有所了解。</p><p class="ql-block">文庙:也称孔庙是古代祭祀孔子及其弟子之所。也是传授儒家思想和培养人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文庙内栽植着四十余株古柏、古槐,最长树龄已逾3千年,更显得环境苍翠、深沉蕴含着典雅。</p> <p class="ql-block">在这众多历史遗迹中,保存最完好的文庙,是我国西部最大的孔庙,紧挨着有城隍庙,北营庙、东营庙、庆善寺等,这些古建筑都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古城历史文化的象征。这些足以见证韩城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状元府、闯王行宫等,这些历史文化遗迹。是了解韩城古城历史的重要窗口。对于喜欢历史文化的人。韩城古城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与国保级的文物零距离接触,不仅能感受到千年古城的魅力和韵味。还能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韩城古城街道像条巨龙,南北贯通。巷道连接。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漫步在古城看到保存着大量的古街、故巷,故民居,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至今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在韩城古城,商铺鳞次栉比,这里好像盛产花椒。花椒产品比比皆是。除了出售价格不等的花椒,还有花椒酸奶,花椒馍等,买了一瓶花椒酸奶尝一下,也没有品出啥感觉。结束了韩城古城的行程,我们马不停蹄去下一站,司马迁祠墓参观。</p> <p class="ql-block">七、司马迁祠墓</p><p class="ql-block">离开韩城古城,我们开车约14公里,下午4点来到司马迁祠墓,一进入景区,规模好大啊,要想到达司马迁祠墓,至少徒步走三公里。我们今天的行程,让身体已经感觉到疲惫不堪了。我有点累了,看看眼前那个一眼望不到头的景区,我有点犹豫了。老伴逗我说,记得网红那句话吗?“来都来了”坚持一下吧!无奈景区人很少,想问一下路都很难。走了好长一段路,看到在远远的山悬崖绝壁上,在这里藏着一座千年古墓。</p> <p class="ql-block">在硕大的景区内,看到有几组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的巨型石雕塑,以人物雕形式,来讲历史故事。让人们更多的去了解历史,喜欢历史。这是让我感到最欣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韩城人,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散文家,接父亲司马谈的遗志完成史书的整理。在编写史记中,他广交天下贤能,早年受学于董仲舒、孔安国。继承父业,著诉历史,以其究天人之计,通古今之变,聚一家之言的史记,用14年写完史记。创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后世公认为中国史书的典范,被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等。</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千古流芳。下场又非常惨烈的史官司马迁,一生中只写了一本书《史记》名流千古。鲁迅先生评价他“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影响了后人千年,</p> <p class="ql-block">石牌楼上写着“文史圣域”</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明朝修建的芝秀桥上,看到桥上的一种特殊的工艺,我们第一次看到,在石头与石头之间连接的部件叫铁栓板,在中国古代建筑当中,常见这种工艺也叫榫卯工艺,在相邻的两块石头之间,扣一个燕尾槽形状,跟铁栓板大小差不多,槽抠好以后,再地准备好的铁栓板塞进去,再在铁栓板跟燕尾槽中间的缝隙当中灌进铁水,这样的话就使两个相邻的石头,连接的非常紧密。武则天的乾陵,墓道3000多块塞石,就是用这种工艺进行连接的,这种传统的工艺的牢固性可以沿用百年。</p> <p class="ql-block">走过了秀芝桥,这才来到司马迁祠门口,看到当代教育家、史学家启功提写的汉太史司马迁祠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门一条司马古道,至今保持有300米(俗称司马坡,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这条满布斑驳的古道,清晣记录着那遥远的时代气息,见正着千年的沧桑,沿着司马古道攀升,我们似乎从中体会到太史公司马迁一生的坎坷与悲壮。</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仿佛时间穿越,遇到了《史记》中的人物与我们打的招呼。我们上前拱手作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去司马迁祠墓需要经过的牌坊。</p><p class="ql-block">第一、木牌坊“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为歌颂司马迁德高如山为世人敬仰。人只有站在高处,才能找准方向。</p><p class="ql-block">第二、石牌坊“龙门才子故里”</p><p class="ql-block">第三、石牌坊“河山之阳”出自于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两边有一副楹联,上联:圣人光道统;下联:汗史竟经文。因为将《史记》与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五书相媲美。表达了对司马迁所著《史记》的赞扬。这三座牌坊分别建于元、明、清三个时期。</p><p class="ql-block">始建于西晋永康年间的司马迁祠,在司马迁祠后院就是司马迁的墓。墓石碑上刻着汉太史司马公墓。</p> <p class="ql-block">韩城的旅程圆满结束,韩城素有“华夏史笔惟司马,关中文物最韩城”的美誉。我们离开韩城去渭南市大约要行驶190公里,这时天已渐渐晚,计划晚上住在渭南市,晚上约8点我们从渭南东出口下高速,正好赶上交警查车,当问到我们去哪里,回答来旅游准备入住渭南市,交警告诉我们这也没有酒店(地处郊区),应该在渭南南出口下高速,那里有酒店住,我们继续上高速,又行驶30多公里,终于在渭南市找到酒店,又累又饿先找饭店吃饭,忙碌的一天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八、柞水县风凰古镇</p><p class="ql-block">早上7点从渭南市出发,行驶约180公里,进入山区绕过N多个大山,9点来到了柞水风凰古镇,天气阴冷,下着毛毛细雨,我们没吃早餐,身体没有热量,显的更冷,赶紧找饭店先吃饭,看到一家正在营业的饭店(大部分关门)我们要两碗馄饨、两个夾肉馍,乘热吃好香哦,这是我吃过一次最好最香的夾肉馍,身马上暖和了,进古镇转转看看。</p> <p class="ql-block">古镇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距今有1400年的历史,因前面有座凤凰山而得名。它是明清时期秦岭大山深处的水运码头。</p> <p class="ql-block">古镇原住居民在自家门口的商铺,卖当地的山货、酿造的各类果酒、加工的腊肉、腊肠,豆干等。这里旅游季节性很强,夏天来这里避署的游客很多。冬季游客很少。</p> <p class="ql-block">在古镇上我们稀罕地看到一个铁匠铺,一位与我们同龄的长者在里。叮叮当当的加工一些人们生活、农耕常用的铁器。吸引着老伴上前与他交谈。得知对方年过七旬,在家闲不住,一辈子就喜欢这行,现在年龄大了,只能加工做一些力所能家活什了,健康开心就好。这是我们参观古镇最难忘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古镇不大,游客很少,好多店铺关门,我们简单转转离开古镇,继续上高速,返回贵阳还有1000公里的路程。中餐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吃自助餐,晚上9点平安回到贵阳。</p><p class="ql-block">忙碌而紧张有序的旅行结束了,一切都回到正常的生活,我将整理近期的旅游美篇,把所见所闻尽可能记录下来,写美篇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会坚持写下去。</p> <p class="ql-block">盈一怀温暖,守一处静美,让岁月生香,安于人间烟火,让人生平安无恙。喜乐如常,繁杂世界,环境就是一种修养。身在浮尘,日子平淡,自在欢喜,安于当下。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就是幸福。我很喜欢这段话,对平淡人生,幸福生活的诠释。作为此次之行的结束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10月30日一11月2日</p><p class="ql-block">摄影: 清 风 上善若水</p><p class="ql-block">撰文:清风 部分文字来自百度</p><p class="ql-block">制作: 清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