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送教展风采,专业引领促成长”——记省教科院送教助研活动

平邑街道东阳完小

<p class="ql-block"> 独行,不如众行,一个人走得很快,但不如一群人走得更远。有一种力量叫做结伴而行,有一种引领叫送教助研。为推动新课标落地实施,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引领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于11月29日到平邑县开展<span style="font-size:18px;">“送教助研,服务乡村教育振兴”志愿</span>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上午活动的第一项议程是由两位名师执教,为我们呈现了生动精彩的语文课堂。</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聊城市东昌府区启明小学副校长杨秋媛老师带来《海上日出》一课。杨老师从“小小旅行家,美丽中国行”大单元情景出发,<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生动的语言导入,瞬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其带入巴金笔下那壮丽的海上日出场景之中。</span>通过“回顾内容,再次起航”、“观赏日出,品味奇观”、“联系背景,体会伟大”、“总结写法,尝试运用”四个活动,了解巴金笔下的日出是那么美:美在日出的颜色的变化,美在日出亮光的变化,美在日出位置的变化,也美在教师巧妙的教法——如何按照变化的顺序写景色。</p> <p class="ql-block">  整堂课师生互动频繁,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不仅领略了自然之美,更在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上得到了有效提升。</p> <p class="ql-block">  接着,第二节课由来自平邑县第三实验小学的王立萍老师执教四年级《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王老师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理清记叙顺序”,制定游览线路,让学生熟知作者的浏览顺序,在学生理出文章的线索后,再让学生多种方式朗读。将文本的语言达到内化、在读中感受景色的美。抓主线,使作者的思路和教者的教有效融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重点让学生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感悟孔隙的狭小。最后通过书写蒙山美景让学生举一反三,充分利用学习方法。</p> <p class="ql-block">  从课堂上学生的练笔情况看,语言运用的目标有效达成,高效地实现了当堂实践、以篇达类的目标,真可谓言、意、法兼得也。</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 山东省教研员高旗老师做专家引领指导,围绕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带领老师们从目标分解、概念提取、任务设计、活动设计、评价设计、课堂实施等六步开展大单元设计。高旗老师指出,课堂是属于全体学生的,期望在每一节课上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诊断,让学生的学发生变化,更多的学生学会。期望老师通过“教学评一致性“的专业路径,提高学科专业素养,在提高技术自信的过程中,形成专业自觉。</p> <p class="ql-block">  初冬送教赋新能 专家引领满庭芳。本次送教助研活动,带来了对新课标理解的深度展示,以课促研,以研促学,给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了“好课”的精品展示、构思视野以及设计指导。平邑街道第一中心校小语教师将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以干促学,以实践带完善,实现语文课堂品质新提升,开拓语文教学新局面!</p> <p class="ql-block">撰稿:赵冉</p><p class="ql-block">‍审核:彭志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