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2024年11月10日晨。我们吃完早餐,离开丙中洛镇,前往滇藏交界处。严格说那里不能算作是一个旅游景点,但是各个旅行团似乎都要去,让游客在书写着毛体“云南“和”西藏“的巨石下留影纪念。</p><p class="ql-block"> 在离开镇子时,我们远远看到了那座具有五百年历史的藏传佛教寺庙普化寺的屋顶;后来中午路过著名的、1908年始建的天主教堂---重丁教堂时,也只看到它乳白色的外墙,没有安排参观,理由都是路难行,不好停车!没有近距离观看这两个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古迹,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途中,隔江眺望了被列入大峡谷主要景点之一的雾里村。</p><p class="ql-block">——雾里村被群山环抱,怒江在村边蜿蜒流淌,层层梯田分布在村寨四周,早晨和傍晚常常有云雾缭绕,形成一种缥缈迷离的意境,因此得名“雾里村”,还被摄影师画家等文化人称为“雾里仙境”,“东方小瑞士”。我们没有进村,只是隔江远眺山村绰约风姿,品味它迷人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远望雾里村</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道。雾里村就建在著名的茶马古道上,这条古道曾经是连接云南与西藏的重要贸易路线,已有千年历史。古道沿着怒江峡谷在峭壁上凿成,宽约1米,高2米,基本面貌保留完好,现在可通行摩托车。我们步行了一段弯弯曲曲的古道,体验当年马帮人的艰辛。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的重要商贸通道,以茶叶和马匹为主要交易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茶马古道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还催生出新的茶饮形式,是中国统一的历史见证,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已经弃用的吊索桥</p> <p class="ql-block">岩壁上开凿出来的小路</p> <p class="ql-block"> 在通过滇藏边界边防检查站前,我们乘摆渡车上山进村参观了一个怒族山寨秋那桶。</p><p class="ql-block"> 秋那桶村 怒族语“依山傍水”,是怒江大峡谷最北端的村庄,附近峡谷山势险峻,生态环境良好,享有“世外桃源”“中国最美村镇”的美誉。村民主要是怒族和傈僳族,保留着各自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民居屋顶用石片铺砌,很有特色。我们去的那天刚好是礼拜日,因为村民大多是天主教徒,村里十室九空,都集中到教堂里诵读、唱歌。我们不能进去观看,但能听到里面传出来的舒缓温馨的歌声。</p><p class="ql-block"> 秋那桶村的教堂已有百年历史。19世纪末,法国传教士从云南德钦地区出发,越过澜沧江和碧罗雪山,到达怒江大峡谷,建立了多座教堂,传播天主教,其中包括秋那桶村的教堂。传教士的坚韧执着在这些曾经远离尘世的穷乡僻壤留下了深刻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我们围着村里的小路,转了一大圈,看到崭新的两层木屋,晾晒的粮食和衣物、院子里的的家禽和圈里的小猪,看得出村民生活是充裕和舒适的。</p><p class="ql-block"> 离开秋那桶后通过边防检查站到滇藏交界处,看了一眼西藏,拍照打卡,然后原路返回,开始南下。当晚,旅游团登上碧罗雪山半腰的老姆登村住宿。</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外观</p> <p class="ql-block">滇藏交界处云南标识</p> <p class="ql-block">滇藏交界处西藏标识</p> <p class="ql-block">219国道从西藏进入云南的第一块路牌</p> <p class="ql-block">—老姆登 傈僳语“美丽村庄”,坐落在怒江东岸,海拔约1800米,背靠碧罗雪山,面向怒江峡谷,地理位置优越,是观赏大峡谷云海的绝佳地点。从我们下榻的房间就可以欣赏到峡谷风光</p><p class="ql-block"> 次日清晨,大家都跑到观景台,俯瞰怒江大峡谷的云海奇观。只见整个峡谷被厚厚的云雾覆盖,像一床巨大的棉被,绵延数百里,一望无际,把怒江捂的严严实实。云雾在峡谷中滚动游走,不断变幻着形态,山峰时而被遮蔽时而显现,阳光在山脊镶上一道金边,与银白色的云雾相互辉映,气象万千,如梦如幻。面对如此气势恢宏的云海,不由得对大自然造化天地发出由衷惊叹! 在老姆登观赏怒江大峡谷的云海,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面对这让人心灵震撼的景色,我久久不愿离开!</p><p class="ql-block"> 老姆登村是怒族聚居的村落,还有藏、白、汉等多民族村民。民居多为木结构,造型很有特色。村中老姆登教堂,是1928年由美国传教士夫妇抵达怒江地区后开始修建的,经过多次重建,目前能容纳500人同时礼拜,是峡谷中最大的基督教堂,当地怒族信徒的宗教活动中心。</p> <p class="ql-block">村口</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榻的老姆登村酒店</p> <p class="ql-block">整个大峡谷被厚厚的云雾遮盖,绵延数百里。</p> <p class="ql-block">朝阳映照在山顶的“官帽峰”上</p> <p class="ql-block">地上房屋若隐似现 如入仙境</p> <p class="ql-block">—知子罗 傈僳语“一个好地方”,从老姆登驱车继续上山十几分钟到达。知子罗清末开始就是怒江地区行政首府,1974年怒江州府迁至泸水后,原来的办公楼房便空置下来。整个山村现在显得十分冷清,只有300多户人家。作为一个怀旧旅游景点,还能看到楼房墙壁上的毛主席画像和语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荒废的办公大楼旧址</p> <p class="ql-block">冷冷清清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 离开知子罗,沿着盘山公路,穿过厚厚的云层,回到沿江公路,直奔泸水。</p> <p class="ql-block">中午再次来到自治州首府泸水。泸水是县级市,总面积约3千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0万人。境内居住着傈僳族、白族、怒族等21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7%。经过多年努力,自治州已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漫步市区,已看不出与内地有明显差别。</p> <p class="ql-block">山坡“怒江大峡谷”的巨大标识。</p> <p class="ql-block">怒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 我们吃完傈僳族特色午饭,离开怒江大峡谷,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腾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