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没在岛城里的(28)德华高等学堂

自然国地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开始试办高等学堂“大学”。德国政府向清朝驻德公使孙宝琦提出来在青岛开办一所大学,胶澳总督向德国提出具体办校方案。德国议会及清政府学部(教育部)批准建立青岛特别高等学堂,由中德合办,因而也称德华高等学堂。 校址选在台西镇海滨,这里曾有一处德国赫兰(也称黑澜)兵营,故民间也叫它黑澜大学。据当年的学生姜如新、安茂均等老前辈回忆记载:校舍面积很大,东起今鱼台路,西至汶水路,北至今单县路,南至海岸。宣统元年(1909年)正式开学,是我国最早的大学之一。 青岛特别高等学堂有办公楼、教学楼两座,礼堂一座,试验楼一座,实习工厂一座,学生宿舍楼两座,教师宿舍楼三座,植物实验场一座,西部为体育场。今朝城路、汶上路南段均在校园之内。学校建有藏书楼(图书馆),有中文、德文、英文图书、杂志、报纸供师生借阅。 青岛特别高等学堂,由德国胶澳总督府建筑管理局规划设计,建筑造价 64万金马克,1912年全部建成。校园北区建有两幢学生宿舍,为二层建筑,可分别容纳125名学生,学生宿舍各有一院落。此外,校园里还有服务楼和住宅楼各1幢,供3名德籍教师使用。 整座大楼楼顶为四坡顶, 中部楼体盖有复折式屋顶。大礼堂和图书馆在教学楼后侧,与东翼相连,礼堂前的圆顶 山墙与有青年艺术派风格的青岛福音堂近似。外墙扶壁的花岗岩护脚增强了楼体的塑 性感,整个建筑为德式建筑。砖石混凝土结构,高约17米。学校设医院、政法、农村、机械4 个系。 学校首任校长是德国贵族冯·凯贝尔博士(矿冶专业学者),曾任我国首座公办大学京师大学堂的教师,劳乃宣任监督(校长)。1912年凯贝尔校长慕劳乃宣的才学拟聘他为大学教师,劳乃宣也愿前来,但因其不肯剪掉大辫子而未果。学校教务长等,均为德国人。 青岛特别高等学堂分预科班、本科班两级,预科班相当于中学,学制6年,本科班才是大学。当时学堂开办不久,青岛本地还没有中学毕业生,本科生源来自各地。预科班同时招2~6年级插班生,出不同试题考中者即可入学,因而同一年级年龄相差很大。 清朝时期,预科生毕业有授秀才资格,正科生毕业有授举人资格。一般正科生多为官费,由各省学台经费开支,自费生每年学、杂、食、宿费用约175元。学生均须穿校服,每人发给学生证,在社会上,要比一般的中国人有高一等之地位。 <p class="ql-block">  德华高等学堂教学的特点,是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工科除校内有实习工厂以外,还到铁路四方工厂、船坞工厂,去边学习边参观边实习。农林科除校内有小型实验农场外,还到农村、林场去参观实习。医科在医院实习外,在校内学习四年,毕业后还在福柏医院、天主堂医院实习一年,及格后才能获学位。</p> <p class="ql-block">  德华高等学堂共毕业了200多名本科生,有些被保送到德国留学,有的未毕业被一些德国企业洋行“预定”作翻译。毕业生中有2人在青岛比较有名:一是赵琪,曾任北洋政府时胶澳商埠局总办,抗日战争时期当了汉奸做过青岛市长;二是栾宝德,曾任四方机厂厂长、青岛铁路局局长等职。</p> <p class="ql-block">  1914年,日本帝国主义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联合英军打败驻青德军,占据了青岛。于是德人为主办的青岛特别高等学堂大部分师生迁去了上海,与德人在上海办的同济医学专科学校合并成立了同济大学。所以说,著名的同济大学之根也是在青岛的。</p> 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以后,接受德华高等学堂的办公、教学楼作为了胶济铁路局(后为济南铁路局青岛分局)办公楼;原学生宿舍后来成了青岛铁路医院(今为青岛市第九医院);原校园之内后来也建成了朝城路、汶上路两条马路,德华高等学堂就这样被淹没在岛城里了。 <p class="ql-block">  前几年还听说,青岛大学在编纂校史时绕过了与山大和海大有牵连的私立青岛大学而巧妙追溯到了1909年,其根基变成了清朝和德意志第二帝国合办的德华高等学堂这儿。自然国地近几年考察搜集了大量的青岛地区古近代遗迹及书面、展览文字资料,设想配以图片整理完善后逐步发表,敬请期待!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p> 2024.11.29.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