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一)出场与打虎</b></p><p class="ql-block"> 武松的出场在第21回。</p><p class="ql-block"> 金圣叹说:“读打虎一篇,而叹人是神人,虎是怒虎”,这都是在说《水浒》作者描写手段的高超。</p><p class="ql-block"> 我们比较一下鲁智深和林冲的出场。</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鲁智深一出场,也是打,打的是人,恶霸镇关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林冲一出场,却是不打,不打的也是人,色狼高衙内。</b></p><p class="ql-block"> 打有打的道理,鲁智深这样个性的人,碰到镇关西这样的市井恶、不得不打。</p><p class="ql-block"> 不打有不打的原因,林冲这样性格的人,碰到顶头上司高太尉的养子,只能忍气吞声不打。</p><p class="ql-block"> 而武松一出场,打的却是虎。</p><p class="ql-block"> 《水浒》作者在写武松打虎之前,连写五次武松的“不怕”,实际上就是要写出他的“怕”。这样写,不但不会降低了武松的高大形象,反而让我们觉得武松的形象更可信,更符合人性。</p><p class="ql-block"> 武松由于天生的英雄气质与英雄素质,使得他总是和普通人有着距离,他总是一种俯视众生的姿态。在武松走近那只老虎之前,武松受到三次警告:酒家的劝动说,大树上的的警示,山神庙墙上的官司通告。</p><p class="ql-block"> 但是,生性傲慢的武松,把这一切都一挥而去。带着一条哨棒,一颗骄傲的心,他上路了,并且义无反顾。太自信和太傲慢,使得他一步一步走上景阳冈,走近那只伤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的老虎。</p><p class="ql-block"> 孔子讲,一个得到很好治理的国家,一个有着精神文明的国家,其人民一定是“有耻且格”、一有羞耻心且行为举止体面。而一个有着自我品格的人,也要“行己有耻”一一自己的品行和行为,都要有羞耻心。</p><p class="ql-block"> 而孟子,更把“<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羞耻心</span>”作为人的四大基本良心之一。而且失去羞耻心就叫“无耻”,人一旦无耻,会怎样呢?孟子几乎找不到一个比“无耻”更难听的骂人的话,所以,他只好说:“<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无耻之耻,无耻矣。</b>”</p><p class="ql-block"> 所以,孟子说:“耻之于人大矣!”意思是,有羞耻心,对于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p><p class="ql-block"> 很多大事,都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都是逼着做出来的,都是自己通着自己勉为其难做出来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人有时要逼自己,逼出自己的潜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不逼,你哪里知道你能做多大的事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正如武松;他并不知道自己可以打死一只老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所以,武松成为打虎英雄,第一是自信、自负、骄傲的个性;第二,就是他的好面子。</span></p><p class="ql-block"> 武松打虎的具体过程:第一阶段:躲闪,第二阶段:棒打,第三阶段:脚踢,第四阶段:拳打,第五阶段:打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二)见兄与报仇</b></p><p class="ql-block"> 而饭菜上来后,最有趣的是三人的座位:竟然是武大叫妇人坐了主位,武松对席,武大打横。正如金圣叹所批,这一个坐法,就可以见出武大混沌,武二直性,妇人心邪。</p><p class="ql-block">至少,可以看出武大无主见,武二无奈何,妇人无规矩。</p><p class="ql-block"> 上回讲到,武松住在兄嫂家,潘金莲对他无比用心,照顾得无微不至。可潘金莲要的,不是叔嫂之礼,而是男女之情。当潘金莲和武松相遇之时,二人不再是非常般配的男女,而是社会角色已经确定的叔嫂。吸引潘金莲的,是武松生物学上的优点,阻挡潘金莲的,是二人的社会学上的身份。内心的情爱欲念与社会的道德伦理发生严重冲突,一句话,情和理的冲突。</p><p class="ql-block"> 一个多月里,武松住在兄嫂家,潘金莲常把些言语来撩拨他,武松是个硬心直汉,却不见怪。金圣叹和李贽都对武松的不见怪很赞赏,金圣叹说:“不见好,是丈夫;不见怪,是圣贤矣。”李费说:“不见喜难得,不见怪更难得。”</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这样说呢?</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不见好,是对自己严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不见怪,是对别人宽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不见好,是对道德的坚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不见怪,是对人性的理解。</b></p><p class="ql-block"> 所以,不见怪,是更高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有梁山英雄的时代,一定不是一个好时代;孳生英雄侠客的世道,也一定不是一个好世道。因为,有一个英雄,必有一群懦夫。</p><p class="ql-block"> 至此,何九叔终于安下心来。他也是有备而来。他从袖子里取出一个袋儿放在桌子上,道:“都头息怒。这个袋儿便是一个大证见。”</p><p class="ql-block"> 袋子里是什么,我们应该可以猜到。果然,在何九叔的袋子中,有两块酥黑的骨头,一锭十两银子,还有一张纸,写着火化日期、现场送丧人名字。</p><p class="ql-block"> 这包裹里的三样东西,显示出了何九叔的精细(纸)和不贪(银子)。</p><p class="ql-block"> 何九叔果然不贪,唯其不贪,才保全了性命。</p><p class="ql-block"> 有一条优点,就有一条生路。</p><p class="ql-block"> 而王婆,正因为贪,才置自己于必死的境地。</p><p class="ql-block"> 有一条缺点,也就可能多一条死路</p><p class="ql-block"> 王婆和何九,两人都是精细人。但最后何九胜出。</p><p class="ql-block"> 胜在德而不是胜在才。</p><p class="ql-block"> 官腔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句句在理,你无法反驳。(政治官腔+专业官腔)</p><p class="ql-block"> 对付官腔的最后武器,就是良知和常识。(武松做到了)</p><p class="ql-block"> 协商不能解决的,用法。</p><p class="ql-block"> 法度不能解决的,用刀。</p><p class="ql-block"> 可见,官府不作为,会造成极大的社会问题:</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自己无力解决问题的,成了无依无靠靠的顺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自已有力解决问题的,成了无法无天的暴民。</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暴民不是国家的力量,而是国家的祸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顺民呢?同样糟糕:顺民不是国家的财富,而是国家的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民族,既不要暴民,也不要顺民,要的是公民。</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培根认为,就对法律的破坏程度而言,对犯罪的报复,胜过犯罪本身,因为犯罪是破环法律,复仇是对法律取而代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非常可惜的是,这种清晰而理性的认识,在中国古代法律理论中,很是缺乏。恰恰相反,我们的传统文化倾向于肯定复仇。复仇事件时时发生,总能赢得喝彩,到处传扬。复仇人物常常出现,总能得到同情,甚至歌颂。</b></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在古代中国,文化肯定复仇,文学歌颂复仇。《水浒》就是歌颂复仇之作。</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对复仇事件津津乐道的描写,对复仇人物热烈的情感倾注,其中隐藏着一个极深刻的社会心理:那就是,全社会对封建法律的无信任,并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文学违背法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当法律不能主持正义时,代表着社会良心的文学必然表现出对法律的失望和鄙视。</b></p><p class="ql-block"> 武松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潘金莲谋杀亲夫,破坏法律。但是,当法律不能及时有效地制止或惩罚这种对法律的破坏时,结果只有两个:</p><p class="ql-block"> 第一,人们不再寄希望于法律,不再信任法律,从而也就不会遵守和自觉维护法律。</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别的强梁会自行解决问题,用个人复仇来讨得被侵犯的公道。此时,正如培根所说,法律就已经被彻底取而代之。这是对法律的更大的破坏。而且,这样的破坏,还获得了道德的赞许。</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武松杀虎,赢在膂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武松杀嫂,贏在智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武松制服孙二娘,贏在眼力。</b>(孟州道十字坡 张青 孙二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三)施恩与报恩</b></p><p class="ql-block"> 他骂武松“只道你晓事,如何这等不达时务!”也就是骂武松不懂事。</p><p class="ql-block"> 我们常常说人要懂事,但含义不一样:小时候,父母和老师让我们懂事,是让我们做一个好孩子,将来做一个好人。但是,待到我们长大了,常常被人告要懂事,那那意思是什么呢?是让我们懂得一些潜规则,按潜规则办事。不懂潜规则,不按潜规则办事,那就叫不懂事。<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问题是,真正的好人、正人君子、质朴厚道之人,往往是对潜规则缺少悟性并不会按照潜规则办事的人,这样的人,就被大家认为是不懂事了!就要处处碰壁了!</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最后,在这个世界上,春风得意的,一定是“懂事”一懂得并且奉行潜规则一一的机灵人。</span></p><p class="ql-block"> 众囚徒走来说道:“好汉!你和他强了,少间苦也!他如今去,和管营相公说了,必然害你性命!”</p><p class="ql-block"> 武松道:“不怕!随他怎么奈何我!文来文对!武来武对!”</p><p class="ql-block"> 武松是否太自信,我们暂且不说,但是武松这里表现出来的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精神,则正是梁山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梁山精神中值得背定的方面。</p><p class="ql-block"> 杀威棒 扬威棒 人情棒 “寄打”棒 寄库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送酒食的还告诉武松,这小官营姓施,名恩,使得好拳棒。人都叫他做金眼彪施恩。</p><p class="ql-block">知恩图报和施恩图报,一字之差,境界大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施恩这个名字很好,武松是个以恩届结的人,所以,他碰到的,就是施恩。</p><p class="ql-block"> 那么,施恩图的是武松的什么报呢?(施恩 快活林)</p><p class="ql-block"> 梁山好汉非常爱说“<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快活</span>”这个词(举例:略)</p><p class="ql-block"> 这实际上说明了两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第一,当时,有很多人活得不快活。所以,人们才近乎疯狂地追求快活、甚至为此不惜违背道德,蝕触犯法律。一个社会如果让很多人都活得不快活,那这个社会也就快要活到头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梁山一百零八人,大多数根本没有什么理想,多数不过就是追求“快活”而已。我们不必拔高他们。当然,也不必为此贬低他们,毕竟,追求快乐是人的权利。</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施恩的快活林被蒋门神霸占了呢?1.蒋门神更狠;2.蒋门神更黑(后台乃是本营内帐团练,地位高过管营)</p><p class="ql-block"> 蒋门神和施恩之间没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就是黑吃黑,大黑把小黑吃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他才有了上述对武松股勤周到的照顾。其目的,就是结以恩义,施以恩惠,感以恩情,笼络武松。</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他担心武松远路辛苦,气未完,力未足,因此让他养息半年三月,等武松身体气完力足,再商量。给武松吃香喝辣,是要将息好武松的身体,好让他去帮自己打人!</b></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看出施恩实在不是一个好人。但是,他有他老实的一面。他把自己的想法向武松和盘托出了。他本来可以假装仅仅是敬仰武松的为人,才如此照顾他,恭敬他,恭奉他。这样,他的行为应该更能感动武松。至于将来请他打蒋门神,有的是更好的开口机会。甚至,到时候,武松会主动出来,帮他摆平的。不是他不会这样做,而是小说不能这样写。这样写,施恩的形象就太差劲了。施恩的形象太差劲,武松的行为就失去了正义的基础,武松的形象也就不光彩了。</p><p class="ql-block"> 既然是黑吃黑,那么武松该不该出头?敢不敢出头?他为什么还这样很傻很天真地帮助施恩去教训蒋门神呢?第一,这与施恩的故意挑拨有关系;第二,最为重要的是,武松自己的自恋情结。一句话,到了一个新地方,需要有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就打架而言,鲁智深、林冲、李逵、武松,他们是不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鲁智深是仗义型正义派打法</b>。他总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仇恨难消的时候他来消,在冤屈难解的时候他来解,所以,他打架,必是痛快淋漓、场面血腥,因为不这样,就不足以解恨消冤。他的兵器,是禅杖。禅家的手杖,就是解脱的法门:超度那些作恶多端的,解救那些苦难深重的。</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林冲是技术型实力派打法</b>。除了在大军草料场山神庙前连杀陆虞候、富安和差拨那一役,由于积压太久太深,林冲杀人时显得凶残,其他时候,比如棒打洪教头,活捉一丈青,以及后来多次的沙场征战,两车对垒,他显示的都是武艺的高超和实力的深厚。他赢别人,是赢在技术上,他是一个职业军人,用自己的武艺,为梁山服务,后来又为朝廷服务。</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李逵是效益型无赖派打法。</b>他只要杀得快杀得多,贪多务得,细大不捐,杀得性起时,不管眼前是谁,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好人坏人,一并砍了,越多越好。所以,他的兵器,都是板斧,板斧是所有兵器中造型上最缺乏艺术元素的,正如李逵自己是梁山好汉中最无艺术细胞的。而且,为了更有效率,是两把板斧。</p><p class="ql-block"> 武松呢?他又不同,<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他是炫耀型潇洒派打法</b>。无论打前,打中,打后,他都有极强的表演欲。他一定要有观众,至少他想象中有观众。观众能激发他的灵感,让他兴奋,面对观众,他往往激情四射,特别有想象力,从而打得特别有创意,有看头。所以,我们也可以称他是激情型的演技派。</p><p class="ql-block"> 李逵杀的人数量远远超过武松,但是,我们对李逵的杀人没有什么印象,而武松杀人,却让读者回味无穷。武松杀一虎,我们耳熟能详;李逵杀四虎,我们懵懵懂懂。为什么?因为武松打人也好,杀虎也好,好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碗不过冈”</span></p><p class="ql-block"> “无三不过望”(就是说,从孟州城出发到快活林,路途之中,但凡碰到酒店,必须喝三杯酒)</p><p class="ql-block"> 你看他, 每个酒店,必吃三碗,一碗不得少,潇洒。</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碗连吃,毫不废话,一丝不啰嗦,潇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三碗既吃,起身便走,一刻不耽搁,潇酒。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三碗连吃,毫不废话,一丝不啰嗦,潇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三碗既吃,起身便走,一刻不耽搁,潇酒。</span></p><p class="ql-block"> 只苦了两个仆人,既要等他吃完起身,才能走在前面酒店再摆好酒碗果品等他。武松摆谱,他们摆酒,那真叫狼狈!</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作者让武松见了蒋门神却有暂时把他放在一边,让武松直接去酒店寻闹找茬儿?</p><p class="ql-block"> 上回讲到,武松脚踢蒋门神,然后,逼他请来快活林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向施恩赔话,并办理交接事物。蒋门神无奈,只得照办,请来众位豪杰,一同到酒店里坐地,酒肉侍候。</p><p class="ql-block"> 酒至数碗,武松开话道:“众位高邻都在这里:<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span>武松自从阳谷县杀了人配在这里,便听得人说道:“快活林这座酒店原是小施管营造的屋宇等项买卖,被这蒋门神倚势豪强,公然夺了,白白地占了他的衣饭。”你众人休猜道是<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span>的主人,<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span>和他并无干涉。<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span>从来只要打天下这等不明道德的人!<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span>若路见不平,真乃刀相助,<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span>便死也不怕!今日<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span>本待把蒋家这厮一顿拳脚打死,就除了一害;<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span>看你众高邻面上,权寄下这厮一条性命。<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span>今晚便要他投外府去。若不离了此间,<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span>再撞见时,景阳冈上大虫便是模样!”</p><p class="ql-block"> 这一段话,听起来总觉得有特别的味道,细细揣摩,大概有以下几点有意思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第一,武松开口就说他在阳谷县杀人的事,闭口又说景阳冈打虎一事。这一段话,以杀嫂开场,以杀虎收场,都是要亮出自己的身份,显示自己的光荣履历。</p><p class="ql-block"> 第二,他向众人表明,他打蒋门神,并不是因为他与施恩有什么关系,而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出于大义而不是出于私情。</p><p class="ql-block"> 是自己也觉得这次出手有点儿师出无名,很怕别人说他党同伐异,为人当打手,影响他的形象,淡他的光彩。所以,他必须为自己辩解。这种辩解,既是向众人辩解,也是向施恩说明,更是对自己交代。一句话,有点儿欺人,兼带自欺。</p><p class="ql-block"> 第三,我们要注意,这段话几乎每句话的主语都是“我”字。我怎样,我怎样,我要怎样,我是怎样。简直是平治天下,舍我其谁;芸芸众生,我为主宰;整段话充满一种支配他人的快感。</p><p class="ql-block"> 暴力是权力的极端形式,武松通过暴力、实现了自己的权力,对蒋门神,对整个快活林的权力,这番话,实际上就是宣布他武松对快活林的统治。</p><p class="ql-block"> 延伸一点儿说,梁山就是一种体制外的的权力,或者说是一些人权力欲在体制外的实现。梁山的建立,就是在体制外再建权力体系,实现一些人的权力欲。</p><p class="ql-block"> 武松有着睥睨天下英雄的气度,这种骨骨子里的自信自尊自负自大,他是要时时表现出来的。这番句句开头都带“我”字的话,可以简单地表述为:</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要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拥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四)落草与断臂</b></p><p class="ql-block"> 武松在张青家里将息了三五日,打听得到处都在缉捕他,张青提议武松去青州二龙山,鲁智深和杨志在那里霸着一方落草。并把武松打扮成头陀,做个行者。</p><p class="ql-block"> 当天夜里,武松经过蜈蚣岭,看见一个道士欺负妇女,杀了飞天蜈蚣王道士。</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是施耐庵的狗。施耐庵大概也是写武松,写着写着,不大喜欢他了,就放出一条狗来,与他作对。</p><p class="ql-block"> 他的一生,以打虎始,以打狗终;以打虎取胜始,以打狗落败终。</p><p class="ql-block"> 他的一生,真是虎头狗尾,令读者废书而叹。</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武松上了二龙山,投鲁智深、杨志入伙了。后来又一起上了梁山。</p><p class="ql-block"> 武松的最后结局,与鲁智深、林冲一样,在杭州六和寺。不同的是,那时,他已经在战场上丢掉了一条左臂。</p><p class="ql-block"> 作者为什么要砍掉武松的一只胳膊?</p><p class="ql-block"> 我们看,鲁智深在六和寺圆寂之时,身体上毫无伤损,他一生多少征战,多少凶险,但是他身如完壁,完璧归寂。</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偏偏是武松在最后一战中,丢掉了胳膊?</p><p class="ql-block"> 他是天伤星,一生伤人无数,于是,天也要伤他。</p><p class="ql-block"> 人伤人,乃是出于恨,是为了伤害;天伤人,乃是出于爱,是为了拯救。</p><p class="ql-block"> 人伤人,是为了杀,是为了毁灭人;天伤人,是为了生,是为了成就人。</p><p class="ql-block"> 丢掉一条胳膊之后,武松一下子心如死灰。他那一颗过分暴虐的杀心成了死灰。他从此大彻大悟,少了那一颗争强好胜之心,从此心安理得,心如止水,最终活到八十多岁,无疾而终。</p><p class="ql-block"> 武松最终的形象,定格在断臂上。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断臂维纳斯,想到“缺憾就是圆满”。</p><p class="ql-block">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只有丢掉了,才能圆满。恰如武松,丢掉了一条胳膊,最终也才获得了生命的小圆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鲍鹏山老师评《武松》警句</b></p><p class="ql-block"> 1.武松由于天生的英雄气质与英雄素质,使得他总是和普通人有着距离,他总是一种俯视众生的姿态。在武松走近那只老虎之前,武松受到三次警告:酒家的劝说,大树上的警示,山神庙上的官司通告。但是,生性傲慢的武松,把这一切都一挥而去。带着一条哨棒,一颗骄傲的心,他上路了,并且义无反顾。</p><p class="ql-block"> 2.人有时要逼自己,逼出自己的潜能。不逼,你哪里知道你能做多大的事呢?正如武松,他并不知道自己可以打死一只老虎。因为好面子,他把自己逼着面对老虎,然后逼出了自己的潜能,逼出了神勇,打死了老虎,成了万人仰慕的英雄。</p><p class="ql-block"> 3.真正的英雄,往往需要真正的对手,面对真正的有实力的对手,心存敬畏,心存戒惧,小心应对,恰恰是英雄的必备素质。</p><p class="ql-block"> 4.在封建社会,普通百姓最怕的,就是这两样东西:流氓和贪官。</p><p class="ql-block"> 5.读《水浒传》,常常让人联想到元杂剧。二者产生于相同的时代,同一个社会。</p><p class="ql-block"> 6.一般的情境下,人们对利害的考虑总是压过对是非的判断,这是一般人性。像何九叔这样的普通小民,心中是有是非,有良知的,但是,假如他们得不到保护,独自决断是非的成本太高,高到他们无法承受,他们只能选择沉默,并且,在沉默中成为罪行和恶人的同谋。</p><p class="ql-block"> 7.在整个《水浒传》故事里,举凡弱者被欺凌的地方,必有沉默的大多数,站在一旁,沉默不语。实际上,只要大多数不再沉默,我们本来无需英雄。我们可以自己救自己。</p><p class="ql-block"> 8.有梁山英雄的时代,一定不是一个好时代;孳生英雄侠客的世道,也一定不是一个好世道。因为,有一个英雄,必有一群懦夫。</p><p class="ql-block"> 9.懦弱的武大死在潘金莲的砒霜里,更死在众人的沉默里。</p><p class="ql-block"> 10.有一条优点,就有一条生路。有一条缺点,也就可能多一条死路。</p><p class="ql-block"> 11.王婆和何九,两人都是精细人。但最后何九胜出。胜在德而不是胜在才。</p><p class="ql-block"> 12.可见,官府不作为,会造成极大的社会问题:自己无力解决问题的,成了无依无靠的顺民。自己有力解决问题的,成了无法无天的暴民。暴民不是国家的力量,而是国家的祸害。顺民呢?同样糟糕:顺民不是国家的财富,而是国家的累赘。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民族,既不要暴民,也不要顺民,要的是公民。</p><p class="ql-block"> 13.武二眼里,天下无难事。</p><p class="ql-block"> 14.潘金莲的砒霜、武松的刀,是他们犯罪的罪证,更是社会不公、法律渎职的罪证!</p><p class="ql-block"> 15.文学违背法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当法律不能主持正义时,代表着社会良心的文学必然表现出对法律的失望和鄙视。武松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p><p class="ql-block"> 16.武松动辄说自己粗鲁,其实,他在梁山好汉中,他的言谈举止算是很彬彬有礼的了。更重要的是,胸中一团杀气,脸上却一团和气,满腹杀机却毫不露声色,武松做得出,鲁达、李逵做不出,林冲也做不出。</p><p class="ql-block"> 17.武松,在不动声色中,心中早已盘算好了一切,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目标,每一个方式方法,每一个结果,都了然于胸。看他做事,当时不一定明白,但事后一看,环环相接,丝丝入扣,天衣无缝,一切都在计划之中。这样的人,令人佩服!有时也让人害怕!</p><p class="ql-block"> 18.有深仇大恨在胸,却如此气定神闲。一腔杀气,忽而爆发,忽而收敛。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p><p class="ql-block"> 19.当法律判他有罪时,道德会给他加冕。</p><p class="ql-block"> 20.武松表现出来的傲慢,实际上乃是一种高贵。令人惭愧的是,这种高贵的精神气质,竟然在武松这样一个出身下层的人身上体现出来。而在那些出身远远高过武松,文化水平远远高过武松的的人身上,比如林冲,比如宋江,却很难看到这种高贵的傲慢,有的只是近乎谄媚的谦卑。</p><p class="ql-block"> 21.一生不做亏心事,靠的不是性格,而是品格;一生能得善终,关键不在小心,而在大义。</p><p class="ql-block"> 22.武松能打虎,能赤手空拳打虎的人,是人中之俊杰了吧?可是,一碰到体制里的的小小知县,一个小小的“监狱长”,一个都监,马上,他几乎立地矮了三尺,武二矮成武大,成了精神上的武大郎,人格上的“三寸丁谷树皮”。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苛政猛于虎”!</p><p class="ql-block"> 23.杀了两个人,倒不会死,也不必关进死囚牢。被诬陷偷了一二百两银子的赃物,翻到被关进了死囚牢。这世界,太幽默。</p><p class="ql-block"> 24.就为了蒋门神的一点贿赂,就为了上官的一点儿意志,奸商的一点儿钱,贪官的一点儿权,大家一起心安理得、伤天害理做同谋!大宋的天空,就是这样黑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25.在专制时代,好人,是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是被侮辱、被伤害人们的一线生机。多一个好人,这世界就多一条生路。</p><p class="ql-block"> 26.武松英雄,虎死不倒架。施恩狗熊,阿斗扶不起。</p><p class="ql-block"> 27.这两个公人,选择与武松为敌,完全没有理由。第一,武松完全没有伤害过他们。第二,他们完全不是武松的对手。但是,世界上就是常常有这样的人,他们论其秉性,不配做朋友。论其能力,不配做对手。可是这种人偏偏常常选择与人为仇。</p><p class="ql-block"> 28.武松有义气,却没有是非。这也是梁山好汉共同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29.丢掉一条胳膊之后,武松一下子心如死灰。他那一颗过分暴虐的杀心成了死灰。他从此大彻大悟,少了那一颗争强好胜之心,从此心安理得,心如止水,最终活到八十多岁,无疾而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