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书画情结

晚霞行千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的书画情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徐敏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画书法篆刻是他一生的爱好和追求,这个爱好由来已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先是童年时期的耳濡目染和熏陶。他的祖父在解放前的庄河县是教书的私塾先生,在那里的乡下算是有学问的人。他回忆说,爷爷对易经也有研究,谁家有个啥事都来找爷爷搖上一卦,十里八村的人都知他爷爷的名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他的记忆里,每逢临近过年,爷爷都要撰写对联。这个三代单传的金贵孙子兴奋得围前围后,跪在炕桌旁帮助研墨和铺平纸张。爷爷的毛笔字写得好,那遒劲飞舞的对联书写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祝福,大红纸上散溢着的墨香味道,萦绕在他心灵的深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的母亲是那种三寸金莲小脚女人,勤劳善良,心灵手巧,女红绣花极有功夫。自己能剪出各种绣花样子,鞋子绣花,枕头顶绣花特别精美。那些年他的母亲在世时剪纸的大红公鸡栩栩如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自小喜欢小人书,看小人书、画小人书是童年最大的乐趣。当时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的人物令他着迷。同学的文具盒封面是刘继卤画的“武松打虎图”,他爱不释手,给了同学三角五分钱买了下来学画。每天放学后,同龄的孩子在外面疯跑,他却如醉如痴地在家里看小人书,画小人书。还画华君武的漫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六十年代中期他考上了机械局技校。学校的宋恩宽老师教授立体几何和三角函数课程。宋老师不仅课讲得好,而且板书字体写得非常漂亮。宋老师在黑板上画圆形和几何图形都是一笔而成,画的圆形就像用圆规画出的一样。宋老师的言谈举止展露出丰厚的知识和艺术才华,刻在学生们一生的记忆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9年他被分配到一机床厂作刨床工。他惊奇地发现,宋恩宽老师也在这里的热处理车间当工人。后来知道,学校已经停办,老师都下放到机械局的工厂里。还记得,宋老师上夜班时在车间的大铁门上练画。厂里调宋老师到工会,一机床厂大门迎面矗立的巨幅毛主席画像,就是宋恩宽老师的大手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宋老师的影响使他对书画更加痴迷。报刊上的绘画书法篆刻作品,他都剪下来收藏。那方寸画片集满了厚厚的一大本,时常拿来临摹学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家具时兴“箱子座”,箱子座镂空处是花鸟玻璃画。他家里也请木匠打了一个镶玻璃的柜子。玻璃上的几幅青绿山水画是他自己画的,那年他23岁。亲友们都说:“恢复高考时若有高人指教,考上一所美术院校,说不定现在是哪个画院的画家呢!”但是那个时代,知识和艺术都被轻视,人们大多都不懂得艺术的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以后几十年的岁月里,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有一根红线系着他和书画的情结。他欣赏书画大家的作品,王廷风、韩兆沛的字画他收藏着。他关注鞍山书画界的画展并去观赏,宋恩宽老师是知名的画家,作品多次获奖。他看到,鞍山书画篆刻界的名流赵吉、张久安、毛丕一、于宝杰、还有精于雕刻的何炳奎等人,都曾经就读于机械局技工学校,也都曾经是宋恩宽老师的学生。这些人是不是擎起了鞍山书画界的半壁江山?一个好老师的才华可以影响学生的人生走向,引导学生努力地攀登知识的高峰。求学时遇到好老师真是一生的幸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退休后他开始系统地学习国画。十多年来,他勤奋地学习名家大师的画作,细心品味悟道。现在临摹大师的作品达到了栩栩传神,美轮美奂的高度。他最喜欢画的是刘继卤,王雪涛、齐白石的作品。他还研究书法篆刻艺术,1980年代花17元钱买的《书法大字典》都被他翻滥了,隶书草书大篆体他都习练。那天遇到了他的一个学画的同学说,“他是我们班长,那画的可相当的好了!”不知是不是夸张,反正不懂画的人听了很欢喜。十年前,画家张显辉老师和学生共同出版的画集,选了他两幅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和所有爱好书画的人一样,是低调的隐士,默默地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他的画作无价值,仅是自娱自乐,自我欣赏。他虽然现在身体的原因画不动了,但书画艺术丰盈了他一生的精神和生活,这样的人生足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就是我家先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