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font color="#ed2308"> 在北方,我拍过冬日里的毛脚鵟,它或者与大鵟、普通鵟一样在空中翱翔,或者扑到雪地上与红隼争食赖以生存的老鼠,并无新奇之处。</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 祁连山的这只毛脚鵟却是与众不同。<br></font><font color="#ed2308"> 这里是祁连山腹地,车辆稀少、人迹罕至。深秋时节,黄花谢了,绿草渐渐枯萎,山野披上一丝萧瑟。一只毛脚鵟,孤独的站在山坡上,似乎没有发现由远及近的我们。</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 慢慢的、慢慢的停下车,打开车窗,伸出镜头,仔细观察。这是一只色调略浅的毛脚鵟,乳白色的头顶点缀上些许的浅褐,浅褐色的主体又不规则的分布大片的乳白,在别的猛禽身上极少见到的这种乳白,衬托出它的的靓丽、清爽;而它覆盖着丰厚羽毛的脚趾,似乎在暗示它无惧风雪、更喜欢北方的冰天雪地。</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 一顿狂拍,以为它会很快飞走,可它却毫不在意我们的到来,眼睛一眨不眨的紧盯山坡右下方——那里,有一个老鼠洞,原来,它是在“守株待鼠”。<br></font></h5><h5><font color="#ed2308"> 静态的拍好了,毛脚鵟还没有飞走的意思,于是打开车门,更进一步走进它。架起三脚架,期待着它腾飞的一刻。而它,却无视我们的挑衅,锐利的双眸始终没有离开那个鼠洞。</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 再近一步,毛脚鵟仍是无暇他顾,它是饥肠辘辘,顾不得近在咫尺的威胁,还是它熟悉了人和车的气息,对山脚下的“庞然大物”熟视无睹?<br></font><font color="#ed2308"> 得寸进尺本是人的劣根性,何况遇见这勇于坚守的毛脚鵟。于是不知好歹的靠近到离它只有2、3米的位置。它终于不耐烦了,辗转腾挪、做起飞状。</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 本以为它会向前方飞去,给我们一个背影。却没想这只大鸟如此的善解人意,竟然转过身,朝我们飞来。它腾跃、振翅、起飞---</font><br></h5> <h5><font color="#ed2308"> 天,湛蓝湛蓝,没有一丝云彩,没有一点遮拦,天穹作幕,毛脚鵟在天地间翱翔、盘旋,肆意挥洒着它的舞姿,那么酷、那么美---</font></h5> <h5><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本以为这只美丽的毛脚鵟会就此作别、飞往他处,却没想到它盘旋一周,又飞落回刚才起飞的山坡上,惬意的梳理着干净的羽毛,有时也会伸伸懒腰,而眼睛则继续坚定地紧盯鼠洞,颇有“捉不住老鼠誓不罢休”之势,唉,何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这只毛脚鵟将这句话演绎的淋漓尽致。转念又想,生命的第一需求是生存,每一个物种都有保障自己生存的权利和方式,毛脚鵟为生存而身涉险地,倒也无可厚非。</span></h5> <h5><font color="#ed2308"> 还是不要再打扰它了,收拾起三脚架,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这令我喜爱与不舍的大鸟---</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 附录:毛脚鵟(学名:ButeoIagopus,英文名:Rough-legged Buzzard),是鹰形目鹰科鸟类,拥有高度可变的羽毛颜色,从深色个体到更多花纹的“淡色型”。体型较大,翼展可达120-153厘米,重量600-1660克,雌鸟略大于雄鸟。</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 是一种耐寒的苔原泰加针叶林鸟类。冬季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林缘地带、稀疏的针阔混交林和原野、耕地等开阔地带。秋冬季节则多出现在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font> </h5> <h5><font color="#ed2308"> 毛脚鵟属于迁徙性鸟类。多单独活动,多在开阔的原野和农田地上空翱翔。活动主要在白天。性机警,视觉敏锐。善飞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空中盘旋滑翔,宽阔的两翅左右伸开,并稍向上抬起成浅‘V’字形,短而圆的尾成‘扇’形展开,姿态极为优美。有时亦长时间的站立在电柱或树梢上,窥视地面上猎物的活动。</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 主要以田鼠等小型啮齿类动物和小型鸟类为食,也捕食野兔、雉鸡、石鸡等较大的动物,捕食方式除在开阔地低空飞翔盘旋觅找和捕猎食物外,也通过埋伏在地上或站在电线竿和树上等待,当猎物到来时再突然出击的方式。叫声似普通鵟,但更强而有力。 </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西北部的新疆,西南部的云南,以及东部的山东、江苏、福建等省区。 <br></font><font color="#ed2308">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br></font><font color="#ed2308">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级保护动物。<br></font><font color="#ed2308">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br></font><font color="#ed2308"> 懂鸟罕见指数:7.61。<br></font><font color="#ed2308"> 世代年度:7.54年</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