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感慨岁月悠悠,我心依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野战医疗所外科组合影</h3> 中越关系回顾:<br> 几十年来,中越两党、两国、两军曾经是同志加兄弟般的亲密,在中国的帮助下胡志明顺利上位,赶走了统治越南近60年的法国,自此成为真正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后又美国入侵,中国伸援助之手,抗美援越的运动先后十几万人参战,至少有千余人牺牲在越南战场,中国总共为越南提供的物资超过现值20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相当于N多年的全国军费。帮助越南赶跑了美帝国主义,打跑了两个常任理事国(法国和美国),后来中国又掏心掏肺地帮助越南搞建设……这些对越南的援助可谓是渗透到了毛细血管,武器、枪枝、汽车、石油、越南大街上的电线杆,食用的大米等……都是我国援助过去的……这就是中越关系的最高光时刻。<br> 但是,在国际形势中还是那句老话:“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1969年9月,与中国关系如同一家子的胡志明在河内逝世,越南黎笋政府开始倒向苏联。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发生后,中苏敌对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苏关系决裂后,苏联开始在越南投下了重重的砝码(越军的军费消耗全部由苏联买单),就是要联手越南共同对付中国。越南看有“老大哥”这么瞧得起自己,正与不断膨胀的野心一拍即合,开始将魔爪伸向中国,黎笋要求中国“归还”前南越政权非法占领过的南海部分岛屿,被中国拒绝,后派兵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占领了南海六个岛屿。不但如此,越南军队还在中越陆地边境不断挑起争端,侵占我边疆、射杀我边防人员,大规模驱逐、迫害国内华侨、华商。并接连出兵入侵老挝、柬埔寨,梦想着围堵中国,称霸中南半岛……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br> <p class="ql-block">1979年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确认后邓小平访问美国,向时任美国总统卡特通报了准备惩罚越南的决定。他要确保中国如果采取行动攻击和“惩罚”越南时,美国不会同苏联站在同一阵线。但是美国并没看好中国,认为胜算很小!从1961年~1975年,尽管美国使用了除核武器外的所有先进武器,伤亡数十余万人,美国军队在越南战场上耗资2500多亿美元打了水漂,最后以失败告终。结束访美后,邓小平又对日本进行了出访。在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会谈的过程中,多次讲到了“对侵略者不惩罚,就有发生连锁反应的危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①中国军队现状:1979年的中国军队在装备方面,和1975年以前的美军相比,性能和技术差距都甚远。同时,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军事装备制造水平和美国比也落后一大截,即便是开打了,也很有可能会被越南死死咬住,无法从战争中脱身,到那时候,中国经济将会被拖垮,最终落得军费开支不足而失败的下场。如此说来,美国不看好中国也是不无道理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②越南军队现状:当时越南刚刚打败了美国,美国人被迫在越南战争的协定上签字,美越战争以越南的胜利而结束。 正得意至极、气焰嚣张之时。这场以弱胜强的胜利让越南的信心倍增,一度自诩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加之与“北极熊”老大哥达成了所谓的友好同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③国内形势: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上提出要实施改革开放,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进行对外开放,重点是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大部分外商投资的所在地区就是广东省。深圳、汕头、珠海三个特区都在广东,广东省紧邻广西,离中越边境很近。一个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否,是投资者决定是否投资的重要因素。中越边境不稳定,必然会存在越军进犯我国境内的风险,影响到相邻的广东省的安全稳定,从而动摇外商在华投资的信心,阻碍改革开放战略的顺利实施。</p> <h3 style="text-align: left;">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简介:<br></h3><div> 对越自卫还击战是我国自新中国成立,继抗美援朝过去29年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二次“亮剑”。</div><div><br></div><div>1、名称: “对越自卫还击战” ;越南人叫 “对华战争”。</div><div> </div><div><br></div><div>2、起因:中越两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和越南的入侵。</div><div><br></div><div>3、日期: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历时28天。</div><div><br></div><div>4、指挥官:中方:总指挥官共和国元帅——徐向前。</div><div><br></div><div>广西段总指挥——许世友(广州军区司令员,当年74岁;1985年10月逝世,享年79岁。指挥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功绩,让他在解放军大军区司令员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div><div><br></div><div>云南段总指挥——杨得志(昆明军区司令员,当年68岁;1994年10月逝世,享年83岁)。</div><div> </div><div>越南方:黎笋(越共中央总书记)。<div><div><br></div><div>5、作战方向: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div></div><div><br></div><div> </div><div>6、目的与性质:惩罚忘恩负义的“白眼狼”,避免中国被苏越夹击,堵死苏联在东南亚和南亚的扩张步伐,确保中国改革开放地缘政治稳定的环境。是一场“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战斗”。</div><div><br></div><div>7、总体进程:(具体分三个阶段)</div><div>①1979年2月17日拂晓,中越边境响起了隆隆炮声,30多万中国军队同时向越南发起了进攻。从中国南疆几个前线机场一批批战机起飞巡航;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此次对越还击作战将是一场“有限目的,有限时间,有限地区,有限规模”的边境局部作战。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海军不做主动出击,而是以实际行动对越南空海军实施威慑,配合边防部队的地面作战;“三北”战区按兵不动,密切监视苏联当局可能采取的对越配合行动。考虑到苏军完成军事动员大约需要2周时间,中国军队的还击作战将以此为限,“快打快停”绝不拖泥带水。当天,新华社、人民日报奉命发布声明和社论《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文, “越南当局无视中国方面的一再警告,最近连续出动武装部队,侵犯中国领土, 袭击中国边防人员和边境居民,局势急剧恶化,严重威胁我国边疆的和平和安全。中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奋起还击。” 对越自卫还击战正式打响。此阶段攻克越南高平省,打开越北防线大门。</div><div><br></div><div>②东西两线同时向越南南部推进,形成威逼越南首都河内的态势。<br></div><div><br></div><div>③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全军撤出越南。1979年3月5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自卫还击作战的预期目的已经达到,自当日起参战部队开始回撤。并重申:“我们不要越南的一寸土地,也绝不容许别人侵犯我国领土”。至3月15日22点20分,中国军队最后一辆军车回到祖国领土。3月16日,中国宣布完成撤军行动,对越自卫还击战结束 。</div><div><br></div><div>8、特点:有限性和迅速性。</div><div>这场战争是惩罚性的,正如邓小平跟美国记者表白时说“越南说他是世界第三军事大国,我们除了要打破他这个神话之外没有其他目的,我们也不要他们的领土,我们还要使他们懂得,他们不能任何时候都为所欲为”。整个战役大开大合、酣畅淋漓,中国速度,28天闪击战。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和越军过多纠缠,中国并不想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泥潭之中,中国想要的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这一战略彰显着当时高层决策的高瞻远瞩。</div><div><br></div><div>9、意义:这场战役的胜利,清晰地映照出我国在面对国家利益挑战时的果敢与决绝。我们不畏强敌,不惧威胁。这场战役改写了国际政治版图,可以视为中国改⾰开放的奠基之战,遏制苏联南下及霸权扩张,震慑东南亚,粉碎了越南大国梦,提升了国际地位,锤炼了人民军队!打出了国威、军威,为中国西南边陲的安宁及我国后期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和平、安稳的环境。</div><div><div><div><br></div></div></div><div>(注:战况资料源自新华网、腾讯网、百度网收集整理)</div></div> 从1979年到198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在中越边境上一直处于战备状态,与越南的对峙、冲突不断,军队以战代训的方式,由各大军区派兵轮流守护在西南边境线上,以保证祖国的安宁与稳定。<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兵们的昨日与今天</h3> 我们野战医疗所外科组在对越自卫还击战时的任务,就是对当地民兵在炮火阵地上抬下来的伤员,紧急战地手术,实施及时救治与看护。战斗打响后,我们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负伤战士炮弹残片卡在头颅、地雷炸成残肢、子弹穿过胸膛……年轻战士因伤痛折磨发出嘶声裂肺的呼喊……这是我们今生经历的最揪心的心灵震憾!为了挽救受伤战士的年轻生命,我们夜以继日连轴转,医生的战地手术一台接着一台,紧张时没有时间睡觉,护士在给伤员测血压时忍不住趴在床边打个盹……,对颅脑重伤或气管切开插管的危重伤员需冒着越南特工袭击的危险,在陡峭崎岖山路行驶的解放牌大卡车车厢里跪姿弯腰用双手托固伤员头部,以避免头部晃动加重出血或插管脱落,连夜护送转移……。 每一位野战所的医护人员都在经受着战火中生与死的考验,那时我们懂得了“白衣天使”、 “救死扶伤”不仅仅是一个词汇,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div><div><br></div><div>(感谢一七七医院政治处谭力生干事的敬业,为1979年野战医疗所战友们留下诸多珍贵影像及战地精彩抓拍)。<br></div></div> 在这场战争的刺激下,中国军队针对战争中暴露的问题,实施了多方位改革,1984年的百万大裁军就是其中之一,从而促进了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8天闪电战结束后,部队撤回南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待命期间,突然间有了许多空暇时间,想起亮相“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场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女兵的风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宁玉米研究所留念(1979年3月)</h3>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身临其境,感同身受。<br> 当时空军机械师的表弟——丁北宪,接上级命令也撤回南宁吴圩机场,为我送来大姨亲笔家书,并拍下珍贵的影像杰作。今天回想起来让人思绪万千,是感动、是温暖、是刻骨铭心永远的怀念!<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9年3月对越自卫还击战凯旋纪念品</div> “历史和历史上的战争,它不是为了让我们建立仇恨和谨记仇恨,他是为了让我们知道,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够迎来尊严和地位。” 要做伟大祖国的钢铁长城,中国军人必须战无不胜,人民军队必须淬火成钢”。<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人民解放军65式军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这是解放军装备时间最长的制式军服,也是<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废除军衔制后第一种军服,包括它的改进系列71式,74式,78式,此军服服役长达20余年,也</span><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承载了中国</span><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民对20世纪60~80年代的记忆。</span> “一身绿,三块红”,这是全世界最贵的衣服,这身衣的价值不是金钱,而是青春。</div></div> <p class="ql-block"> 宁明县背靠南宁和崇左市,连接东兴和凭祥市,县城与越南接壤,距越南首都河内市180公里。拥有爱店国家一类口岸和爱店、北山、板烂三个边民互市点。边境线长212公里,是广西陆地边境线最长的县份。宁明县盛产八角,种植八角树约45万亩。2004年12月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 “中国八角之乡”。</p> 我们追寻着1979年的时光,重走参战之路,第二站来到宁明县那楠乡人民政府。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小周的热情帮助下,了解到我们当年野战所驻扎的具体位置是:那楠乡桐棉镇板烂小学。<br> 由于板烂地区位置偏远,距离越南边境约1.3公里,对越自卫还击战爆发后,物资紧缺,我军在宁明县板烂地区的军事部署实行的是村屯联防,边防部队和边防民兵不惜一切代价联合作战,宁明县政府机关、百货公司和车队积极组织物资运送前线。当时乡镇政府给百姓提出的口号是“一只鸡、一个蛋”都要送给解放军!……”虽然我们当时以包菜为主,偶而会有部队送的压缩饼干及午餐肉罐头作辅。但就凭着这句话,着实让我们这辈子都记得广西人民对人民子弟兵的那份纯真的鱼水般的深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战友——王海周(中间)</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1958年出生,壮族。 1977年入伍,卫生兵,1979年与我们一同参战,1981年退伍回乡务农。他在家乡种植八角,收获八角……维持生活所需。一干就是43年,还需继续干一辈子。一位地地道道、无怨无悔、默默付出的本份农民。原本对参战军人回乡务农,国家有优惠政策,多少会有点儿经济上的补助,他基本不外出,一概不知,更谈不上享受过。离开部队45年后这次南宁战友通过与退役军人事务局多次沟通才找到他,能与久别的战友们重逢,不善言表的他,脸上露出笑容。分别后又把自己亲手种植的八角作为礼物送与战友,每想到这份纯朴的情谊,战友们都为之动容,并想为他做点什么,广西战友正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争取身份认证之事正在进行之中……。</h3> 从那楠乡至桐棉镇,昔日砂石道崎岖难行,如今已修铺成二级水泥公路,犹如一条白色缎带,盘绕在崇山峻岭,伸向大山深处。很遗憾,我们还是路上受阻,遇上道路塌方,无法通过。最终,我们在当地司机的指点下,从大山一侧绕村道小路,本应45公里的路程,绕路行驶了近2个小时,着实重新体验了一把战时惊心动魄山路的艰险,我们都不由自主的为余波师傅捏了一把汗……<br> 紧赶慢赶,抵达桐棉镇板烂小学已经是下午13:00时左右了,学生们已经午休。校长——韦石星、教导主任——丁利生热情接待了我们,带领我们参观了学校校园,并讲述了近些年学校改扩建的情况。<br> 韦校长介绍:“学校离越南有1.3公里,板烂街和越南隔界有板良屯。学校属于事业单位,国家拔款,同学们都是免费义务教育。板烂小学现有老师9人,学生93人,其中1~6年级79人,幼儿园有一个班14人,孩子们是从3岁至13岁之间,独生子女很少,学生以壮、瑶族为主……”。<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前合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9年部队野战医疗所营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现已扩建、修缮、粉刷一新)</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桐棉镇板烂小学校 校门</h3> 校长又带着我们到校舍后山脚下找到当年洗敷料、被服的小溪。 <p class="ql-block"> 战友覃艳萍回忆说:这张照片是1979年3月8日,正值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全部伤员已经安全转移后方医院完毕,我们三人去小溪边洗绷带。</p> 战友回忆说:后山脚下有片空地,直升飞机时有降落接走危重伤员,对当场抢救无效牺牲的战士,就掩埋在这后山上。这让我们想起《高山下的花环》,多少无名英雄为祖国的尊严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什么战后立功、嘉奖、表彰、荣誉……一概跟他们无关,甚至迄今为止都不知道他姓氏名谁?!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桐棉镇拥军大舞台</h3> 中越关系自1991年以来,又开始正常交往,互利合作项目不断增多。 当地的壮族老人,问及到当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解放军驻扎在此地的情况时,都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并告诉我们每年“三月三”是壮族的节日,那时村里最热闹,来的人也最多,欢迎我们明年三月三再来!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一家三代都是边防军人的故事,在宁明的村寨屡见不鲜。<br> <div> 离开板烂小学后,我们《南疆边关行》团队,按照孩子们一个班集体上体育课的人数,集体捐资购买了25付(50个)羽毛球拍,每付拍子另外带3个球,再加12筒羽毛球寄到学校。以略表达参战老兵们对广西边境小学的关爱。</div> 在韦校长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办了个“老兵捐资助学”活动仪式!<br> 学生们拿着新的羽毛球拍在校园打羽毛球的情景…… 祝孩子们在安稳、和平的环境里快乐无忧、健康成长!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重温一下军旅的步伐</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捍卫我的国, 让生命宛如歌;无愧于心,献上一世承诺!”<br>